经济周期波动对我国家庭金融资产结构变化的动态影响分析_cpi论文

经济周期波动对中国居民家庭金融资产结构变化的动态影响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金融资产论文,居民家庭论文,结构论文,经济周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在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一系列冲击后,全球经济仍然在低谷苦苦徘徊,经济的低迷不仅影响到社会稳定,也影响到每个人的生活质量。居民持有的金融资产可以反映出居民对经济的判断和预期,居民会通过变化家庭金融资产的持有比例来应对不同经济环境的变化。深入剖析经济周期波动对居民家庭金融资产结构变化的影响,可以更好地认识居民家庭金融资产的变化特点,同时也可以揭示各种不同类型的金融资产对宏观经济变动的敏感程度,为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以引导居民进行合理的消费和投资提供研究依据。

历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微观家庭金融资产结构和宏观经济之间的关系,主要侧重在两个方面:第一,研究家庭金融资产结构变化与金融资本市场发展之间的关系。Heaton and Lucas(2004)分析了居民家庭存款和股票的比重与股市发展之间的规律。袁志刚和冯俊(2007)则认为,金融市场的完善和金融产品的丰富会使居民调整持有的储蓄存款和股票比例,而且居民持有的金融资产结构变化也会对宏观金融市场的发展产生影响。第二,研究某个宏观经济指标对家庭金融资产结构的变化影响。Attanasio,Picci and Scorcu(2000)使用面板数据检验了储蓄率、投资率以及GDP增长率之间的因果关系。Amick and McGibany(2000)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居民金融资产首先满足交易需求,这部分的利率敏感性不强,而用于满足投机需求的金融资产利率敏感性很强。所以,低收入家庭持有的金融资产对利率不敏感,高收入家庭持有的金融资产中因满足投机需求的部分比例较大,导致对利率敏感。秦丽(2007)研究了利率自由化背景下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的选择变化,认为,利率自由化改革以后,虽然国家连续采取了降息、增加利息税以及其他各种宏观调控政策,力图促使储蓄向投资转化,但收效甚微,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多元化的发展十分缓慢。

综上所述,国内外有关家庭金融资产和宏观经济的关系研究偏重于在金融市场发展框架下进行,并侧重于某个宏观经济指标的关系。家庭金融资产在经济周期波动下的关联变动,以及宏观经济指标对家庭金融资产结构变化的动态影响方面尚缺乏相关的研究。本文试图通过宏观经济周期波动对居民家庭金融资产结构变化影响作用分析,来解释不同类型的金融资产随着经济周期波动的敏感程度。

二、对经济周期和居民家庭金融资产的描述

1.宏观经济指标的周期波动描述

本文用三个宏观指标来反映宏观经济的周期波动,即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增长率和一年期整存整取利率(见图1)。参照GDP增长率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大体经历了四个经济周期波动过程。根据经济周期划分的峰—峰法,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经历了四个经济周期。第一个经济周期是1979年至1984年,第二个经济周期是1984年至1987年,第三个经济周期是1987年至1992年,第四个经济周期是1992年至2007年,目前我国正处在第五个经济周期,而且已于2009年见底,目前正处于经济的复苏阶段。

注:CPI增长率为各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年=100)=100得到;利率为一年期整存整取存款利率通过调整日之间的加权平均测算得到。

图1 三种宏观经济指标波动情况

从图1可见,CPI增长率的周期波动与GDP增长率的周期波动相类似,一般比GDP错后2-3年,并且波动幅度要明显大于GDP增长率的波动幅度。本文选择的利率是通过加权平均测算的一年期整存整取利率,利率的波动是比较平稳的。银行提供的利率虽然带有一定的宏观调控愿望,不足以反映市场的真实利率水平,但是我们也能看到,当GDP增长率处在较高水平时,利率水平相应也较高;当GDP增长率处于较低水平时,利率水平相应也比较低。

2.居民家庭金融资产周期波动的描述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年报》统计口径,我国居民所持金融资产主要包括通货、储蓄存款、有价证券、保险准备金四大类。通货即现金,主要是满足居民家庭日常交易需求,这部分资产不但没有收益,相反还存在机会成本;储蓄存款作为居民对银行储蓄这种金融资产的投资额来考虑;对于证券市场的投资可以分为债券和股票,这两者的风险差别很大;保险准备金占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总量比重较小,而且由于保险存在的概率赔付问题使得整个保险市场的收益率不好确定。在这五种主要的家庭金融资产中,储蓄存款和国债属于无风险金融资产,股票属于高风险金融资产。这五种金融资产的变化情况如表1所示。

我们发现,中国居民家庭的储蓄存款所占的比重一直比较高,在家庭金融总资产中占了一半以上,并且有缓慢上升的趋势。居民的手持现金比例在持续快速下降,从1978年的40%多,下降到2008年的10%,期间有一些波动,从图上看,周期性并不明显。居民持有的债券比例在20世纪90年代期间比较高,到2000年以后逐年下降。居民持有的股票比例虽然比较低,但是变动却比较明显,反映出明显的周期性。我国居民的保险准备金比例虽然有上升的趋势,但是比重仍然比较低。

本文以GDP增长率的峰—峰变动划分了五个周期,各种指标在这5个周期中的变动情况如表3所示,CPI增长率紧随GDP增长率的变动,只是有一定的滞后,峰、底的出现都比GDP要晚一些。居民手持现金比例变动趋势在第一个周期内和GDP增长率的变动基本一致,储蓄存款比例变动紧随CPI增长率变动,持有股票的比例与GDP增长率变动有一些滞后。因此可以说,不同的家庭金融资产对宏观经济指标的敏感性是不同的,有些可能对GDP增长率比较敏感,有些则对CPI增长率比较敏感。

三、经济周期波动对居民家庭金融资产结构变化影响的分析

(一)模型选择

在不同时期,家庭金融资产对宏观经济的感应是不同,而且,不同类型的金融资产对宏观经济变化的敏感性也是不同的。为了研究居民家庭金融资产结构变化对经济周期波动敏感性和时滞性,本文将经济周期指标和家庭金融资产指标一起纳入到动态变化模型中,通过状态空间的可变参数模型研究它们之间的动态变化影响过程。

(二)估计结果分析

根据不同的风险考虑,本文应用1978—2010年期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居民现金持有比例、储蓄存款比例和持有股票比例与宏观经济指标建立状态空间模型。如果将手持现金比例表示为M、储蓄存款比例表示为D、股票比例表示为S、GDP增长率表示为RGDP、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化率表示为RCPI、利率表示为R,则模型表示为:

我们结合状态变量生成的预测数列的变化趋势来分析宏观经济指标对各类型家庭金融资产的动态影响。

1.手持现金比例。GDP增长率的变化对居民家庭手持现金比例的影响1982年达到最高点,即GDP增长率提高1%,居民手持现金比例也会相应提高1%,此后这种影响作用迅速减小;1984-1987年GDP增长率的影响有些许提高,从0.2%提高到0.3%;在1990年以后出现负影响,即1990年以后GDP增长率提高,居民手持现金比例反而下降,到2003年达到最低点,当年GDP增长率提高1%,居民手持现金比例下降0.7%。2003-2009年影响力有显著提高。GDP增长率处于扩张时,其影响作用也相应提高;GDP增长率处于衰退时,其影响作用也相应降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化率对居民手持现金的影响在0.079%-0.086%的范围内变动,影响力比较小,影响的波动范围也基本固定,因此也印证了回归估计的结果:CPI增长率对手持现金比例的影响是稳定的。利率对居民手持现金比例的影响和GDP增长率有些类似,1982年以后达到最高点,即利率提高1%,居民手持现金比例提高4%;从1981年以后影响力也快速减弱,1994年以后出现负影响。因此,我们可以判断,在20世纪80年代前期,居民手持现金比例和GDP增长率的周期变化在时间上基本是吻合的,而20世纪80年代后期,居民手持现金比例在逐渐下降,与此同时,储蓄存款比例在不断上升。因为商业银行网点的建设方便了人们存取款,在不影响流动性的前提下,将钱存入银行也比持有更为安全。

2.储蓄存款比例。GDP增长率对居民家庭储蓄存款比例的影响在1980年达到最低点,即GDP增长率提高1%,储蓄存款比例下降了1.1%,随后影响作用也显示出快速提高的迹象。在1995年以前,GDP增长率对储蓄存款比例的变动还是负影响,可是1995年以后,则变为正影响,到2010年达到最高点,即GDP增长率提高1%,储蓄存款比例相应提高约1.4%,而且GDP增长率的影响作用仍然保持提高的趋势。GDP增长率周期变化如果处在扩张状态时,对储蓄存款比例的影响作用也相应提高,如果处于衰退状态时,其作用也相应降低。CPI增长率对储蓄存款比例的影响作用非常小,基本上保持在当CPI增长率提高1%,储蓄存款比例下降0.25%的水平上。CPI增长率的最大影响作用在1990年,最小影响作用出现在1996年。利率对储蓄存款比例的影响作用也不显著,影响范围从0.88%到0.92%,即利率提高1%,储蓄存款比例提高0.88%-0.92%。但是利率对储蓄存款比例的影响受外部冲击明显。利率对储蓄存款的影响作用在1996年以前变动比较剧烈,1996-2008年间变动相对比较稳定。

3.持有股票比例。由于居民1987年后才持有股票,本文分析从1987年以后开始。GDP增长率对持有股票比例的影响不显著,范围在0.05%-0.18%之间。GDP增长率的影响于2002年达到最大值,于2008年达到最小值。GDP增长率提高时,其对居民持有股票比例的影响也相应变大;反之亦然。CPI增长率对持有股票比例的影响则更小,CPI增长率提高1%,持有股票比例提高0.06%。CPI增长率的影响作用最小值出现在1994年,最大值出现在1995年。利率对持有股票比例是负影响,影响也不显著,基本维持在0.63%-0.66%之间。GDP增长率和利率对居民家庭持有股票的影响作用虽然不显著,但是影响作用对外部冲击的感应却是显著的,我们可以看出明显的波动性。利率影响作用于1997年以前波动幅度比较剧烈,而1997年以后波动幅度相对较小。

四、结论

通过宏观经济指标对居民家庭金融资产结构的动态影响分析,我们得到几个结论:

第一,居民家庭金融资产中各种类型的资产对不同宏观经济指标的敏感性是不同的。其中,手持现金比例对GDP增长率、CPI增长率和利率的变化都比较敏感,储蓄存款比例对GDP增长率的变化比较敏感,而持有股票比例的变动相对宏观经济指标并不敏感。

第二,居民家庭金融资产中各类资产对外界冲击反应都不敏感,但是由于各种宏观经济指标受外界冲击敏感度不同,相应对家庭金融资产的影响作用也不同。其中,GDP增长率和利率对手持现金比例、储蓄存款比例和持有股票比例的影响作用对外部冲击相对敏感,影响波动幅度较大。因此,一些政策的出台传言、社会事件的发生会对家庭金融资产的影响作用产生不同程度的波动。

第三,在不同的经济运行期间,宏观经济指标对居民家庭金融资产的影响作用也有所不同。GDP增长率对居民家庭手持现金比例的影响持续降低,而对储蓄存款比例的影响持续提高。而且在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GDP增长率的影响作用加强,反之在经济周期的衰退阶段,GDP增长率的影响作用减弱。

收稿日期:2012-07-10

标签:;  ;  ;  ;  ;  ;  ;  ;  

经济周期波动对我国家庭金融资产结构变化的动态影响分析_cpi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