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非连续性文本教学内容选择与课程设计_非连续性文本论文

小学非连续性文本教学内容选择与课程设计_非连续性文本论文

小学非连续性文本教学内容选择与课型设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内容论文,连续性论文,文本论文,小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非连续性文本”源于PISA阅读素养测试项目,指由数据表格、图表和曲线图、图解文字、凭证单、使用说明书、广告、地图、清单、时刻表、目录、索引、宣传标语、广告词、对联、短信、网络跟帖、建议、辩论词、颁奖词、演讲词、开场白、结束语、串联词、推荐语等组成的文本。这类文本具有直观、简明、醒目、概括性强、易于比较等特点。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较高,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目前,“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和研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剖析非连续性文本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寻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特征、追求非连续性文本教学恰当的内容选择和实用的课型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剖析——非连续性文本教学内容单一,课型选择不当

虽然“非连续性文本”这一名词出现较晚,但是这一文本形式作为教学内容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早已出现,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为例,12册教材中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填写贺卡、学写留言条、说说广告、调查校园绿化情况等23处非连续性文本教学内容。由于此部分教学内容在教材中所占篇幅甚少,考试时又基本不涉及,所以教学中常常被轻视,更谈不上教学内容的拓展和课型的精心设计。

(一)教学目标盲目,上成看图说话课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苏教版小语教材每一册的开学第一课。笔者连续四个学年(八个学期)参加开学检查工作,在“开学第一课”听课中发现,教师们基本都将这一内容上成了看图说话课:将主要教学目标定位为“按顺序仔细观察插图,准确表达出图上所画的内容”。最常见的师生对话形式就是:“图上画的是谁?在哪里?干什么?”其实,这部分内容完全没有必要作为单独的课时来讲。

(二)教学要求不明,上成短文分析课

说明书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非连续性文本,苏教版小语教材四(下)练习4安排了“阅读药盒说明”这一教学内容,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读好中成药说明书,通过交流,掌握阅读药品说明书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却将“药盒说明书”作为一篇短文进行分析,让学生对说明书的格式、写作目的进行分析、解读,却忽视了对于“药盒说明的阅读方法”的指导。

(三)教学方法简单,上成读背积累课

由于教学目标盲目,教学要求不明,且考试中又极少涉及非连续文本的测试,所以很多教师在教学这些内容时方法简单、过程随意。如:教学“省市自治区简称歌”时,教师设计了自由朗读、练习背诵、分句试背、整体背诵等教学环节,以达到让学生“能够熟练朗读、背诵省市简称歌”的目的,而“掌握简称歌的内涵、利用简称歌中的信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将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相融合,综合地学习字词句”的教学内容却是缺失的。

二、探寻——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特征寻绎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分别在第三、四学段教学目标中提出:“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课标的要求和文本自身的特点,决定了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价值和独特的教学特征:

(一)直观性

非连续性文本可以将复杂的问题以简洁的形式表达出来,因而视觉效果直观、简洁。《课程标准》也要求第三学段能够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者可以迅速地通过阅读直观的图表和简洁的文字注释,筛选、整合及提取文本中的重要信息。

(二)实用性

非连续性文本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活,通过它,人们可以更快捷地获取信息。因此,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一定要从生活中选择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

(三)主体性

连续性文本具有“故事性”和“说服性”,阅读过程中,读者的思维往往会跟随作者的思考流程走。非连续性文本主要是为了客观说明某一事物或事件,作者不加上自己的感情色彩和思维方式。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判断,寻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三、追求——非连续性文本教学恰当的内容选择和实用的课型设计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意义重大,而作为教学内容,非连续性文本在教材中所占的比例很少,阅读资源往往来源于现实生活。笔者从2009年至今,一直关注课内外阅读资源的融通,努力开发、运用更多的非连续性文本资源,精心设计不同的课型,努力提高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效率。

(一)基于习惯指导的非连续性文本教学,让教材阅读全面而有效

苏教版小语教材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课文”“习作”和“练习”四个部分组成,其中“课文”“习作”和“练习”内容在日常教学中得到了充分的重视,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却常常被忽视。

教材在每册课本开头都安排有3-5页关于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内容,安排2-3课时用来教学,六年共30余课时。编者安排这么多的教学内容和课时,意在把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始终放在重要位置。因此,在教学此部分内容时,要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插图中人物的做法和简要文字提示,懂得相关学习习惯的意义、作用和方法,并且能够自觉模仿和学习,在今后的学习中养成“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爱惜学习用品”“勤查字典、主动识字”“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读书有选择、读书做记号、留心观察事物”“坚持写日记、爱护图书”“自主修改作文、多种渠道学语文”“不懂就问、勤于搜集资料”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以提高学习效率。

(二)基于文本互转的非连续性文本教学,让连续性文本阅读直观而有序

现行教材中的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内容往往和连续性文本相互依存出现,很少孤立存在。苏教版小语教材四(上)安排了这样一道练习题:“写出家庭住址和走法,并画一张示意图。”练习包括三项内容:一是介绍家庭住址和走法的示例;二是写写画画自己的家庭住址和走法;三是说说家乡地名的由来、古今的变迁。其中“介绍家庭住址和走法示例”属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范畴;“画出自己的家庭住址和走法”属于创作非连续性文本;“写出家庭住址和走法、说说家乡地名的由来、古今的变迁”属于连续性文本的创作和运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三个层面的教学目标的落实和两种文本形式的相互转换。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和阅读活动中,连续性文本更为常见,所占比例也比较大。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将两种文本形式的教学有机整合,发挥非连续性文本的优势,使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更加直观而有序。教学说明文时,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列表格等方法,更加清晰地了解作者所要介绍事物的特点和说明方法;教学游记时,可以指导学生画出作者的游览路线图,以进一步明确作者的写作方法和写作顺序;教学人物传记时,可以采用列图表的方式,概括出主人公一生的主要经历。例如教学《詹天佑》一课时,对于文中提到的詹天佑设计的“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铁路”的理解是难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阅读相关段落,画出示意图,进行对比阅读。

(三)基于读写结合的非连续性文本教学,让习作教学实用而有趣

苏教版小语教材在进行习作教学内容设计时,将非连续性文本和习作教学进行了有机整合。这样的习作教学和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关注学生关心的话题,让学生有话可说,乐于表达。与普通的习作教学不同,在进行这一类习作教学时,教师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表达训练,更要关注学生对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只有有效地阅读非连续性文本,捕捉到有价值的资料,习作教学才能够事半功倍。例如,进行三(上)《动物名片》习作教学时,课前,教师要布置学生搜集自己最喜欢的动物资料(含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因为学生虽然可以大致描述出动物的感性形象,但要做到科学、准确地介绍某种动物,必须借助数据等相关资料。课始,教师要引导学生研读例文,了解动物名片的设计方法。普通的习作教学中的研读例文,主要关注的是作者的写作方法和内容,而这里的研读例文,除了要关注写作方法、内容的指导外,还要引导学生观察动物名片的设计特点、插图的美观程度等。

除了习作教学的设计,教材中还有学习填写贺卡、学写留言条、学写请假条等和“写”相结合的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练习点。教师在教学这些内容时,要设置恰当的教学情境,从读写结合的角度,发挥非连续性文本直观、信息量大的优势,使习作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变得实用而有趣。

(四)基于学科融合的非连续性文本教学,让文理科阅读和谐而有依

非连续性文本中的图表、符号在数学、科学等理科学科中出现较多,阅读非连续性文本所需的统计等方法属于理科的学习范畴。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堂上打通学科界限,引入数学、科学等学科知识,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同时也通过理解和表达的训练,促进数学、科学学科的学习,实现学科间的相互促进和融合。

苏教版小语教材三(下)中安排了完成“学校绿化情况调查表”这一练习。要完成这一教学内容,既要运用科学学科中的植物的认识分类和数学学科中的分类统计的方法,又要运用采访、观察等语文实践活动。苏教版科学教材三(下)中让学生设计符号,记录各种天气情况,并从一份一天内气温变化的记录中,发现一天气温变化的规律。在语文课堂上引入这一教学内容,要求学生用到二年级语文课上认识的标识天气的符号,再借助数学课上学到的折线统计图的相关知识。在非连续性文本教学中关注学科融合,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还培养了表达能力和综合利用各学科知识的能力,可以促使文科、理科的阅读和谐发展,有法可依。

(五)基于综合运用的非连续性文本教学,让生活化阅读高效

《课程标准》指出的“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这一教学建议在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中体现得最充分。非连续性文本在教材中所占篇幅不多,在生活中却比比皆是。教师要充分发掘生活中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能够快速寻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让学生的生活化阅读变得高效。

苏教版小语教材中安排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选取了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和创作实践中,积累生活经验,提高知识运用能力。为了进一步实现非连续性文本的生活化阅读,笔者在教学中经常引导学生选择生活中大家关注度非常高的话题组织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例如在“理性看待广告”主题活动中,首先,学生通过电视、网络、报纸、店面、街头宣传栏等各种途径收集了大量的广告,提高了信息捕捉能力;其次,根据广告的类别进行分类统计,将统计结果用图表的形式反映出来;再次,分析广告内容的真实程度,提高甄别能力和理性消费的观念;最后,学习优秀广告的设计风格和特色,为自己喜欢的产品设计广告,提高其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非连续性文本教学,可以和连续性文本教学交叉实施,可以在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中融会贯通,更可以在课堂教学和生活运用中自如穿梭。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型,整合多种资源,以充分发挥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价值。

标签:;  ;  

小学非连续性文本教学内容选择与课程设计_非连续性文本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