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11-192-01
课堂提问是教师们经常运用的教学手段,是“有效教学的核心”。准确、恰当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供桥梁和阶梯,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目前的数学课堂教学中,严重存在低效提问、无效提问的现象,甚至出现不良提问和失误提问等等。因此,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值得每位教师认真研究、探讨。
一、课前精心预设
一个适宜的问题往往能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轻松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比如教学《倍数与因数》,有经验的老师往往会这样去教:师:请找出2的倍数。生1:2、4、6、8。师问:你是怎样找的?生1:我是这样找的,2的1倍是2,2的2倍是4,2的3倍是6,2的4倍是8所以2、 4 、6、8都是2的倍数。师追问1:还能找出哪些2的倍数?(这里的横向追问,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和发散性。)生2:10、12、14、16。生3:18、20、22、24。师追问2:找得完吗?生:找不完。师追问3:你能用一个词来表示2的倍数的个数吗?生1:无数个。生2:无限多。师追问4:2最小的倍数是几?最大的倍数呢?生:2最小的倍数是2,2的倍数有无数个,没有最大的倍数。(后面几个问题是纵向追问,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通过教师从横向、纵向两个不同向度的系列追问,让学生自主地掌握找一个数倍数的方法,效果非常好。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教学中的“追问”,这实际上也是教育资源的有意生成和有效利用的问题。在教学中我们应力求做到不浪费教育资源,并将其利用到最大化。
二、问题要少而精
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两位教师设计的问题如下:
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什么样的图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和三角形的底、高有什么关系?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原三角形面积有什么关系?怎样求三角形面积?为什么要除以2?
2、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我们以前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或平行四边形吗?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和原三角形的底、高相等吗?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原三角形面积的几倍?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三角形面积又怎样计算?三角形面积为什么要除以2?
分析:相同的内容,不同的提问,所能收到的效果也是不同的。相比之下,前者所包含的思考容量较大,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突出了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这个重点,达到了教师问得精,学生想得深的效果。而后者的问题显得过于直白,不利于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问题进行分析推理,自主的去探索,逻辑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
三、提高思维含量
数学本身就理性思维的成分就多,在设计问题时要明确目的,设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课堂教学的问题设计尽可能安排多层次、有梯度地做到一题多问,讲课时步步为营、诱导深入。
如:在教学“圆”的练习课时,出示:一个圆的半径扩大3倍,它的直径扩大( )倍,周长扩大( )倍,面积扩大( )倍。
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生:半径扩大3倍,直径扩大6倍。周长和面积都扩大3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师:你们有不同的想法吗?
这时只有一个同学提出是用假设法的,发现一个圆的半径扩大3倍,它的直径扩大3倍,周长扩大3倍,面积扩大9倍。
随后在讲评时也用了假设法。
出示表格:
半径直径周长面积
原来的圆1
变化的圆
师:假设圆的半径是 1厘米,你能完成其余表格的填写吗?
师:仔细观察表中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半径扩大3倍,直径、周长也扩大3倍,面积扩大9倍。
生:半径、直径、周长扩大的倍数相同,面积扩大的倍数是3的平方倍。
师:如果一个圆的半径扩大4倍,它的直径、周长、面积怎么变化?
生:圆的直径扩大4倍,周长也扩大4倍,面积扩大16倍。
师:如果圆的直径扩大5倍,你能想到什么?
生:我想到圆的半径周长都扩大5倍,面积扩大25倍。
师:如果圆的周长扩大a倍呢?
生:圆的半径、直径都扩大a倍,面积扩大a的平方倍。
这一问题是让学生了解圆的半径、直径、周长和面积之间的关系,由于问题中没有具体的数据,学生思考时找不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教师应抓住每一个事实的实质几相互关系,深入理解问题的特征及知识间的联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四、关注课堂意外
在教学时,尽管教师精心预设,但难免有意外发生。正确面对并针对意外有效提问,这样便能有效的化解意外。
一教师在教学画圆时,准备画一个圆。当教师把一个脚尖固定在黑板上时,刚画了一半,圆规便从黑板上滑下去了。发生这样的事,底下听课的教师和学生都为上课的教师捏了一汗。谁知,教师因势利导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说:“刚才老师画圆失败了。你们能帮老师总结一下我失败的原因吗?”一学生说:“因为老师圆规的一个脚尖没有固定住。”教师说:“那说明,我们画圆时首先要固定一个脚尖,也就是要定点。这样很好的启发学生掌握了画圆的方法问题。
五、提问对象全面
课堂提问的全面化是指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原有数学知识、水平、情感态度,课堂提问始终围绕学生而展开。把学生作为学习过程的核心和主动方,密切关注学生的活动,评价学生的表现。如: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后,学生进行了解答,很多老师都会有意识地再问:“还有没有不同的理解”、“他的发言怎么样”、“你是如何来理解的”、“你认为呢”等等这些问题都着重于关注学生。课堂提问时要做到有的放矢,能根据不同的问题来选择不同的回答对象。对于学生的回答,我们要慎用诸如“很好”、“非常好”、“不是,不对”等习惯性的评价。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自身能力不同,教师提问时应考虑到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
有效的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教师只有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才能在实践中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在新课程理念逐步融入课堂教学的今天,我们教师要勤思考、多探索,让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表现得淋漓尽致。让课堂风生水起,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论文作者:曾凡菊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1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角形论文; 学生论文; 面积论文; 倍数论文; 半径论文; 教师论文; 周长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11月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