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东西方文化的全方位交流,作为文化泉源的传统文化正在逐渐退化,以至于出现失传和断层的现象,本文从美术教育视角来对传统文化进行解读和体验,寻找如何与传统文化相吻的切入点,尽可能地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从而促进美术教育的和谐发展,同时起着对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作用。
关键词:传统文化美术教育人文素质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9)09-067-01
传统文化就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群体在其历史的发展中形成的有利于该民族或该群体生存、繁盛的物质和精神的存在方式。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生活要求的结果,是集体和个人的创造力与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整个民族长期存在的重要标志。而美育目的意义也是突出修炼完美的人格,以至于实现人生最高之理想。
一、传统文化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方向及价值
美术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使学生掌握审美基础知识,在信息时代迅猛发展,传统文化濒临断层的现时代,中小学美术教育作为教育系统中比较特殊的一门学科,也面临严峻的挑战,那么,如何实施好中小学美术教育呢?这是当下亟需探讨的课题。面对问题,在展望未来的同时,更需要归顾传统。从老祖宗的智慧中寻找答案。所以,解决当前的美术教育问题,应该回归到民族文化的本源中来,建立一个与民族文化传承息息相关的可执行的基础美术教育模式。这种可增长性的、自觉性的行为一旦成形,则如源头活水,将会奔流不息地滋润青青田园。
二、传统文化传承与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相关性
随着我们国家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东西方文化的发展,作为传统文化正在逐渐消失退化,以至于出现失传现象,相应的,我国美术教育也正面临着全新的挑战。本文从美术教育视角来对传统文化进行解读和体验,寻找如何与传统文化相吻的切入点,尽可能地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从而促进美术教育的和谐发展,同时起着对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作用。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文化的基础,从中小学美术教材了解可知,美术是传统文化之子,则必然存在着传统文化的基因,中小学美术教育不仅仅是美术技能技巧的传授,而应该是在一种文化观的观照下学习,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并取其精华融入到教育过程始终,发挥其巨大作用。为了更好地通过美术了解传统文化,也为了更好地通过传统文化了解美术,可以让中小学美术课程走进传统文化,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从而陶冶学生的性情和心灵,为修炼完美的人格与高尚道德情操打下扎实的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传统文化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得到充分的运用和重视
具备人文关怀特征的传统文化被慢慢记忆起来。学校美术教育在这一时刻肩负重任,通过美术教学,让学生了解民族传统艺术文化和对于培养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及自身的审美观念,都有极为重要的价值,这是美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优秀的中小学美术教材了解可知,与传统文化有关联的课程逐渐增多,,因此,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通过美术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将现在所缺失的传统知识揉合到美术教育中去,让艺术生活化,让文化与教育不再脱节,让传统文化、传统艺术、民间艺术的加入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通过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让中小学美术课渗入传统文化的理念得到升华。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红色的运用那么这样一节课虽然有中国传统文化之题,却无中国传统文化之其中的灵感正如画中成群蝌蚪顺着清泉畅游而下,给学生以充分想象的余地。
四、在技法课中渗入传统文化
美术技法教学中教材要求对学生安排一定内容的临摹写生、创作等课业实践,应该说,这是对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最好时机,本文简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特征和特质,浅析了现今形势下中国画教学在中小学尤其是在乡镇中小学所处的境况。并通过个人的切身体会简单阐述了中国画在乡镇中小学美术教育中不被重视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如何增强乡镇中小学对传统绘画的重视和发扬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使学生基本了解和初步掌握我国传统美术形式的主要特征和技能技法。中国画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绘画,为东方绘画的主流,它不仅在材料、题材和技法上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更重要的是这种绘画形式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在中国画技法教学中渗入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中国画艺术特征,在讲述其基本技法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具体的临摹或写生实践。教师可围绕作品外在形式的美、围绕其写生场景,结合直观演示向学生讲解中国画艺术特色及其技法特点。着重指出中国画十分重视对事物本质的表现,讲究形式美;塑造形象以线条为主,也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并十分注意画面空白的运用;同时强调文学、书法、篆刻与绘画的有机结合;在创作过程中,通过这样的讲解,使学生对中国画艺术特点有较深的认识,便于学生从艺术美学角度来加深理解、掌握和理解传统绘画的表现手法及技能技巧。,就可以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艺术学习的意识,使传统文化的种子从小植根于心。
因此,中小学美术教育终极价值并非培养专业美术人才,而是在全民的基本素质培养方面注入艺术、文化的营养,无论今后从事任何职业,这些营养都会有益于他终身的发展。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能够担负起希望与未来的人才。
总的来说,传统文化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作用极为重要,都具有强烈的历史性、民族性,必然影响和规范后代的生活及教育等活动。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中小学美术教育,无疑可以促进学生审美修养的提高和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同时也促进美术教育的良性发展,这便是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美术教育中重要影响与作用的体现。
论文作者:宋瑞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9月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1
标签:传统文化论文; 美术教育论文; 中小学论文; 美术论文; 文化论文; 学生论文; 技法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9月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