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61005
摘要:目的 研究并探讨三种免疫检验方法对抗HIV检测的可靠性。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份HIV血清和100份正常志愿者的血清,对其分别实施双抗原夹心ELISA法检测、金免疫层析试验以及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三种不同免疫方法的检验。结果 双抗原夹心ELISA法检测的检出率为100%和0%,金免疫层析试验检出率为95%和1%,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的检出率为85%和2%。结论 在对抗HIV血清检验的过程中,使用双抗原夹心ELISA法检测的结果最为准确,其次为金免疫层析试验,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的检验效果最不好。
关键词:免疫检验方法;检测抗HIV;结果可靠性;对比分析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investigate the reliability of three immunoassay methods against HIV detection. The object of this research method is to select the 20 serum samples of serum and HIV of 100 normal volunteers,respectively,to test the implementation of detection of double antigen sandwich ELISA gold immunochromatographic assay and indirect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in three different immune methods. Results the detection rate of double antigen sandwich ELISA was 100% and 0%,the detection rate of gold immunochromatographic assay was 95% and 1%,and the detection rate of indirect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was 85% and 2%. Conclusion in the process of resisting HIV serum test,the result of using double antigen sandwich ELISA is most accurate,followed by gold immunochromatographic assay,and indirect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is the most effective.
Keyword:immune test methods;detection of anti HIV;results reliability;comparative analysis
HIV即获得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是造成艾滋病的原因。,对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造成极为严重的危害,因此找出一种能够及时的诊断艾滋病患者的方法,并及早的预防HIV病毒传播就显得而极为重要Ⅲ。目前在检验HIV病毒的过程中,双抗原夹心EHSA法检测、金免疫层析试验以及间接酶聯免疫吸附实验是三种较为常见的方法,其效果也并不相同。在本次研究中分析了双抗原夹心EHSA法检测、金免疫层析试验以及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三种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抗HIV结果可靠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卫生部全国血站系统免疫检验2015年室间质量评价血清20份,HIV病毒含量为4NCU/ml。同时收集我院体检后显示完全正常志愿者的正常血清100份。在试剂方面,选择双抗原夹心EHSA法、金免疫层析试验以及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试剂。
1.2方法
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金免疫层析试验需要将免疫金标试纸加样浸在待检验血液样本中,时间为10 s,并观察在此时试纸出现的变化,若出现了两条红线,则代表为阳性,若没有达到两条红线表示为阴性,但需要观察超过30 min。在EusA试剂分别可以实施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双抗原夹心法两种检验方法,在操作的过程中需要严格的按照试剂的使用说明书进行。
1.3统计学方法
在统计学方法上,本次研究中所需使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 17.0软件,在分析率计数资料时,需要通过x2检验,并且对其使用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本次研究显示,双抗原夹心EHSA法检测的检出率为100%和0%,金免疫层析试验检出率为95%和1%,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的检出率为85%和2%。在对其实施统计学分析后发现,双抗原夹心EHSA法和金免疫层析试验的检验准确程度明显的要由于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虽然金免疫层析试验和双抗原夹心EHSA法检验准确程度上的差异并无显著差异,但双抗原夹心EHSA法的检验准确程度仍高于金免疫层析试验。
3.讨论
HIV即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是造成艾滋病(AIDS)的原因。艾滋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对我国人民的生命也会造成极大的威胁。HIV病毒在患者体内激活后,会通过对CD细胞溶解破坏以及诱导凋亡的效果产生直接性的杀伤作用,并且也会导致CD细胞出现失衡。另外HIV病毒也会对自然杀伤细胞、B细胞以及单核细胞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导致患者体内免疫系统的功能完全性的确实。很多艾滋病患者在发病后会死于继发性的肿瘤以及感染。而艾滋病在目前并没有特效治疗手段,一旦感染HIV病毒后无法治疗。而HIV在传播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以及垂直传播三种途径进行传播,及时的找出HIV感染患者,并对其进行处理,彻底的切断传播途径,避免更多的人群受到感染极为重要。
虽然在近些年来。我国对吸毒和卖淫嫖娼等违法行为严厉打击,艾滋病已经得到了明显控制,并且其增长速度已经得到了极大的减缓,但总体趋势仍然是上升的。因此及早的对艾滋病患者进行诊断,并及时的对其传播情况进行控制就显得极为重要目。在目前对艾滋病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双抗原夹心EHSA法检测、金免疫层析试验以及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是最为常见的方法,但这三种方法的诊断效果仍然有着较大争议。
本次研究中通过实际检验的手段,对双抗原夹心EHSA法检测、金免疫层析试验以及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三种不同的检验方法对HIV病毒检出的效果进行了分析。通过本次研究显示,双抗原夹心EHSA法检测的检出率为100%和0%,金免疫层析试验检出率为95%和1%,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的检出率为85%和2%。而在对结果进行了统计学的分析后可以发现,双抗原夹心EHSA法和金免疫层析试验的检验准确程度明显的要由于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而虽然金免疫层析试验和双抗原夹心EHSA法检验准确程度上的差异并无显著差异,但双抗原夹心EHSA法的检验准确程度仍高于金免疫层析试验。
同时在本次研究中,在实施双抗原夹心EHSA法检验的过程中,也有着快速简便以及试剂稳定等特点,在检验过程中也并不需要其他的仪器,因此能够实现现场采血检验的效果。这种特点让双抗原夹心EHSA法有着更高的优势,能够对艾滋病患者起到更好的临床诊断效果。
综上所述,在对艾滋病患者实施诊断的过程中,双抗原夹心EHSA法检测、金免疫层析试验以及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均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双抗原夹心EHSA法有着检验更方便。效果更佳的优势,有着极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红菊,陶晓南,辛建宝,等.中药热毒宁对急性肺损伤兔肺内致炎因子的影响[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7,26(6):446.
[2]杨鑫宝,刘建勋.近10年中药与药物代谢酶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12,37(7):871.
[3]Dany Spaggiari,Laurent Geiser,Youssef Daali,et al. A cocktail approach for assessing the in vitro activity of humancytochrome P450s:An overview of current methodologies[J]. J Pharm Biomed Anal,2014,doi:org/10.1016/j.jpba.2014.03.018.
[4]Julia Dinger,Markus R Meyer,Hans H Maurer.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liquid-chromatography high-resolution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approach for quantification of nine cytochrome P450(CYP)model substrate metabolites in an in vitro CYP inhibition cocktail[J].Anal Bioanal Chem,2014,406(18):4453.
[5]Carol A,Fassbinder-Orth. Methods for quantifying gene expression in ecoimmunology:from qPCR to RNA-Seq[J]. Integr Comp Biol,2014,54(3):396.
[6]余俭.抗菌抗病毒新药-热毒宁注射液[J].中南医药,2010,8(7):548.
[7]李国昌,陈卫军,蒲宇红.细胞色素P450酶系与药物的代谢[J].农垦医学,2004,26(1):26.
[8]卜明华,张颖,刘建勋,等. 细胞色素P450 酶诱导/抑制的研究方法及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1,16(5):579.
[9]张小梅,冯毅凡,陈耕夫,等. 细胞色素P450与中草药代谢关系的研究进展[J].广东药学院学报,2011,27(3):327.
[10]茹建华,吴伯镛.细胞色素P450酶与用药选择[J].医药导报,2005,24(3):241.
[11]张红曦,王宇光,高月,等. 参麦注射液对大鼠肝脏CYP450酶的影响[J].中国新药杂志,2013,22(21):2529.
论文作者:刘娜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5
标签:层析论文; 免疫论文; 抗原论文; 检出论文; 三种论文; 率为论文; 方法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