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阐述了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的必要性,分析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的发展现状,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了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的优化方案,可以大幅提升运维管理工作的效率。
关键词:输电线路;运行;检修;管理模式;一体化
1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的必要性
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在输电线路进行运行与检修的过程中,部分是使用定期检修的形式,而定期检修倾向于检修人员的经验维修。此种情况下,难免会出现检修费用较高、周期性较短的现象,不仅不利于输电线路的安全性发展,也不利于输电线路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发展。从目前的形势上看,电力系统在实现大跨越的趋势下,自动化与智能化的高压构建正在形成,并在“两网”的改进中,不断深化改革,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需求。而电力系统使用新的输电线路检修方式,成为了势在必行的重要因素。电力系统在不断更新与调整的过程中,虽然也存在检修人疲劳应付单位的情况,但是在整合输电线路运行与检修的过程中,实现了检修一体化提供的技术性支持。输电线路相关设备与检修设备的技术含量在不断提升,并且实现了传感技术、识别激素、采集技术和抑制计划等方向的主要应用。例如:变压器油色谱监测,避雷器泄露电流监测,远红外线成像监测等主要治疗手段等,为输电线路的实时性监控提供了便捷的诊断手段。
2电力输电线路常见故障及影响
电力输电线路在实际运行中,非常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很大程度上使电力输电线路发生故障的几率有所增加。通过调查研究,恶劣天气、人为的干扰以及电路设计不完善和绝缘的老化等因素是引发我国电力输电线路产生故障的几个主要因素。首先,由于天气变化多样,因此输电线路就会面临暴雨、雷电以及大风等多种考验。例如,在雨水和风力的同时作用下,很容易对输电线路造成冲击和破坏,这不仅会使杆塔容易发生倾斜倒塌的风险,而且还会影响输电线路的稳定性。此外,遇到雷电天气,输电线路很容易发生短路现象,因此就会造成电压故障。人为的干扰对施工带来破坏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复杂多样,在电路设计中很难对所有的问题做到全面的考虑,因此会在后期的使用中出现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尤其是在相对恶劣的环境中,很难保证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最后,在输电线路实际运行中,通常输电线路的额定功率很低,这就很容易引起输电线路过载,因此温度就会一直处在较高的水平,这样就会直接导致电线绝缘层的使用寿命缩短,因此不利于电力输电线路的长期使用。
3输电线路运行检修的一体化管理模式的进程优化
3.1提高电力输电线路运行维护的智能化水平
在电力输电线路的实际应用中,电力输电系统的设备在长时间的运行过程中也会产生老化和损坏,此外,传统的电力输电系统设备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性能上都相对落后,所以应该采取更加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伴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各种人工智能以及网络技术不断应用到不同的领域中,不仅操作更加简便,而且大大提高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在电力输电线路的运行和维护中也应该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其智能化和信息化的水平,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工作的效率,同时还能降低由于工作人员检修不细致,不深入等因素引起的问题和故障。目前引进和升级新技术和新设备需要投入的成本是很大的,而且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升级换代的频率也很快,所以可以先集中在发生问题频率较高的地区来率先的使用新设备和新技术,然后逐步推广。这样通过先进的技术就可以实现自动化检测,如果电流或电压等参数出现异常,那么就可以快速的根据预案来及时采取维修措施,这样就能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也有利于输电线路稳定的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管理优化
针对管理问题,本文建议现代管理单位采用小组工作模式,并借助相关制度来进行处理。具体来说,首先,需要根据检修对人力的需求来确认检修人员,随之围绕检修人员数量配置相应数量的管理人员,以至少2人一组的模式来开展检修工作 ;其次,为了确保管理职能发挥,需要设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制度当中需要包含工作内容、工作职责以及处罚机制。此外,关于处罚机制,其代表了管理制度的权威性、约束力,所以,必须确保力度,但不可过度,否则容易引发检修人员的负面情绪,同时在实行处罚之前,必须先正确分清权责所在,最终根据权责轻重,酌情对权责所属人员进行处罚。
3.3提升输电线路运行维护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电力输电线路实际运行中,相关的运行和维护人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运行维护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运维工作的实际效果。如果相关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那么不仅会难以高质量的完成相关的运维工作,而且也会给维护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就需要电力企业和相关的责任单位加强对运维人员的培养,可以组织相关的人员定期的开展学习和参加培训活动,不断丰富他们的专业知识和运维能力,同时也要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此外,由于运维人员的能力水平大都参差不齐,所以要根据他们不同的基础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同时还要积极发挥他们的特长,让他们在自己擅长的岗位上发挥作用,这样才有利于运维团队整体能力的提升,从而为电力输电线路的运行提供更有利的保证。
3.4建立一体化安全管理系统
新常态的背景下,随着电网改造的的进一步深化改革,不少新的技术工艺、方法呈现到了大家的视野当中,并在此作用下,引入了一体化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因此,这个时候就需要输电线路运行检修,构建一体化的管理系统,完善一套可行性较强的管理模式。接着对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进行有效的评估与优化,并在此技术上,针对于静态、动态、基态的安全性进行考核。在智能专业分析系统探究的过程中,建立检修一体化工作策略。在检修计划中,构建多种电网模型,并在综合性的基础上,实现电网模型、负荷数据、运行状态、检修申请,设备状况等方面的数据汇总。如果发现问题,就需要针对问题,快速地做出对应的检修计划。第一,构建安全生产组织体系,在实际生产与管理的过程中相互协调,责任明确,有利于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长期稳定,确保输电运检的安全生产指标完成。第二,需要在状态监控系统的管理模式下,将监测技术与人工运维技术结合在一起,实现无缝衔接。部分转台监测装置不稳定导致数据不可靠的,需要充分地使用状态监测系统的先进性进行改进。不断解放一线员工的劳动力,最好保证传统状态与现行的相互补充与配合,确保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第三,建立健全线路突发事故应急抢救机制,加强内外部应急救援协助联动。构建输电线路典型事故抢救预案,完善应急工作网络。
结束语
在我国电网改造的重要时期,要想在雨后春笋般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在原有的检修模式上,构建一体化的输电线路运行检修机制。使用新型的思想理念并统筹发展,向着智能化与信息化、系统化的方向进行转变。打造智能化的管理平台,建立完善的信息库,加大输电线路运行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秦亚飞,徐永卫,任鹏中,杨金,于谋渠.高压输电线路检修与维护难点及应对措施[J].居舍,2017(36):173.
[2]康久兴.220kV输电线路安全运行影响因素及维护策略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24):56-57.
[3]张旭升.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48):159.
[4]李涓,王庭.输电线路施工质量控制问题及解决措施研究[J].智能城市,2017,3(12):177.
[5]唐伟利.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J].科技经济导刊,2017(36):64.
论文作者:马玉军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6
标签:线路论文; 电力论文; 人员论文; 工作论文; 因素论文; 就会论文; 技术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