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论文_林敏,张利,袭著科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论文_林敏,张利,袭著科

山东黄河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33

摘要:水利工程在我国水资源调控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今水利工程在我国也已经逐渐自成体系,许多优秀的水利工程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被建立,像三峡大坝,丹江口水库,都江堰等。从古至今,水利工程一直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程,唯有保证施工质量,水利工程才能够实现其应有的价值。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技术;问题;应对措施

1 现阶段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监管力度不足

监管问题长期存在于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中,具体反映在对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的监管力度不足。第一,对施工单位的监管问题。目前有些施工企业严重缺乏综合素养极高的技术人员,所应用的施工设备也严重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这样的企业不仅技术创新动力不足,技术控制机制与纠错机制也未得到完善。据笔者了解,施工材料不合格、损坏设备未得到及时检修、质量问题未及时反馈等问题在施工现场时有发生,这些问题不仅会导致工程进展无法得到科学反馈,甚至还会导致工程竣工延期或出现严重质量问题。第二,对施工人员的监管问题。自身技术水平较低或对管理认识不足等原因使得国内大部分技术人员尚无法独立制定出施工计划并实现高效的技术管理,因此,大部分项目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仍由外部管理部门开展。但仍存在监督力度不足的问题,进而对施工进度与工程质量造成影响。

1.2 技术水平落后

较之西方国家,我国水利工程项目中的施工技术管理水平仍处于落后地位,主要原因在于技术管理的专业性较强、管理漏洞多等。

第一,专业性强。如前文所述,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涉及诸多学科,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具有知识容量大、范围广、专业性强等特点。然而,现阶段任职于技术管理岗位的人员大多为复员转业军人,学历构成也以大中专毕业生为主,管理人员普遍素质不高。此外,管理对象众多以及施工环境的复杂使得管理人员在统筹规划施工管理计划时的难度较大。一旦各方利益因冲突而产生难以调和的矛盾,整个工程项目都会受到影响。第二,管理漏洞。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中,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维护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漏洞是我国近些年频频发生一些水库冲毁、江河堤坝崩塌的主要原因。整体而言,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对工程的设计修复和技术把控上均缺乏有效的监督与管理,同时也未及时整改管理方式,管理人员对技术管理工作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2 解决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中所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

2.1 排查水利工程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安全永远是摆在第一位的,所以在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提升技术应用的安全性,尽可能去排查水利工程施工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水利工程的工程规模比较大,在工地分散的状况下需要去加强不同工地之间的联系,实现统一管理;而对于施工对象而言,排查安全隐患则是需要高度重视安全操作、规范操作的环节:比如土石方爆破工程、基坑开挖处理等项目内容进行时,应该利用安全支撑设备以及防护设备来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其次所有的施工人员都应该提前进行安全教育,从技术与思想意识两个方面着手,从而提升其操作的规范性以及操作规范的基本意识,优化施工人员的安全应变能力,以此来实现安全隐患的排除。

2.2 针对施工紧急情况建立紧急预案

在施工过程之中可能会存在着较多的紧急事故以及紧急问题,针对这些施工的紧急状况,应该提前建立紧急预案,从而提升对于紧急状况的应对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以流沙、管涌为例,往往在水利工程基坑项目建设的过程之中,会出现开挖性流沙现象,而针对这一问题时应该立刻使用土进行回填,避免进一步开挖,保证水位线能够超过地下水浸润线,使得基坑周边的二级经典或者三级井点处于闭合状态,从而解决基坑中突然出现流沙的这一问题。而如果基坑中出现管涌现象时,则可以利用集水井强排法、深井降水法以及注浆法来应对问题;以注浆法为例,一旦发生紧急状况,并且所开挖的基坑中部相对较深时,就可以在承压水头较低的情况下使用,与流沙的应急措施相类似,首先都要对坑部进行回填,然后对于不稳定的土体进行加固,这里一般选择的硅酸盐水泥以及外加剂,在应用合适的配合比之后,来促进注浆的凝固,以此来处理管涌问题。而这些都是针对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之中可能存在的紧急状况所建立的紧急预案,都能够较好较快地提升紧急状况的处理能力,并且尽可能避免出现更大的损失。

2.3 细化技术应用类别,明确质量控制要点

在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之中也需要去细化技术应用的实际类别,在明确重点检查项目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掌握质量控制的要点。比如坝体填筑就是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重要内容,针对这一重点检查的项目,应该进一步细化其施工步骤以及质量控制重点;在施工过程之中,其坝体的防渗体压实控制指标应该进行细化,例如干容量、含水层、反滤层、过渡层、砂砾料的性能标准等都应该纳入到指标系数内容范围中,并且结合其防渗体压实控制的实际要求,尽可能去进行密度的校对与抽查,只有在不断实验的基础之上,才能够确保坝体建设前的性能系数能够符合施工要求。所以在坝体填筑的这一项目施工中,其质量控制要点就是核对与测量,例如取样所测定的干容量,需要去检查其合格率以及设计干容量的指数范围等,并且在结合物理力学性能试验之后,才能够进行使用。

另外混凝土也是影响整个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其混凝土的凝结效果,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水利工程的施工效果,并且在环境因素、温度因素以及施工因素的影响下,水利工程内部所使用的混凝土表面很容易产生开裂现象,而混凝土一旦产生开裂问题,就会加速其水利工程磨损的速度,使得混凝土裂缝成了目前水利施工病害控制工作的首要任务。

而针对混凝土开裂问题,在施工前期就要进行有效地预防;比如一般的干缩裂缝都是与框架、梁柱等约束应力方向一致的,所以为了降低混凝土开裂的可能性,应该首先去探究开裂的成因:一些混凝土的表面是因为表面拉应力与内部拉应力之间产生矛盾所造成的开裂,这种裂缝通常都有温度的影响与作用,在水利施工的前期要确保混凝土初凝时没有太大的温度变化,而温度变化过大就会致使拉应力存在差异;所以想要提升混凝土的稳定程度,应该从化学与物理两个方面进行作用。

首先在水利工程的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中,可以使用粉煤灰等高性能的活性混合材料,并且避免使用能够使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的水泥,这样在提升水灰比的状态下,才能够满足混凝土的稳定性应用要求。而在混凝土的物理施工层面上,可以在其中放置高性能的钢筋,来避免混凝土出现变形等问题,这也是提升混凝土自身拉应力的具体措施,当内部的拉应力与外部的拉应力保持平衡时,才不会存在开裂问题,有利于水利工程保持其完整性。

结束语

水利工程是重要建设项目,其可以有效改善水资源分布不均问题,在中国一直居于一个不可替代的地位。面对其在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现阶段要做的就是正视这些问题,结合时代背景,做出最为科学有效的决策。

参考文献:

[1]张平波,闫超龙.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尚品,2015(7):9-10.

[2]阿不都外力.关于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22):134-135.

[3]陈世雄.关于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5,13(14):125.

论文作者:林敏,张利,袭著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5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论文_林敏,张利,袭著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