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 211500
【摘 要】目的:探讨肝脏血管瘤患者行CT及MRI诊断下的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肝脏血管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分别进行CT与MRI诊断,比较两种影像学技术的诊断价值。结果:MRI检出率为97.22%与CT94.445%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诊断中有1例患者的CT扫描图像未见明显的典型特征;MRI诊断中 93.33%患者为典型肝血管瘤征象,在T1WI中24个病灶表现为低信号,11个为稍低信号;在T2WI中9个病灶呈现高信号,17个为明显高信号。结论:CT与MRI均能对肝脏血管瘤典型影像特征予以较好地显示,但MRI对不典型肝脏血管瘤的显示优于CT诊断。
【关键词】肝脏血管瘤;CT;MRI;影响特征
肝脏血管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血管先天性畸形,属于良性肿瘤,任何年龄人群均可发病,尤其以女性最为常见[1]。由于肝脏血管瘤生长速度较为缓慢,大多数的患者在临床上并无自觉体征与症状,少部分患者会因大于5cm的瘤体积而对相邻肝包膜或脏器造成压迫,最终出现贫血、发热以及上腹部不适等症状。现阶段,临床上对肝脏血管瘤的诊断手段以CT、MRI等影像学方法为主。基于此,本文选取我院在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肝脏血管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分别进行CT与MRI诊断,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现对研究内容进行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肝脏血管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包括男性10例,女性20例;年龄31-76岁,平均年龄(45.28±11.07)岁;5例患者未明显临床症状,常规CT体检时发现,其余患者临床上存在食欲不振及右上腹隐痛症状。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或影像学检查证实为肝脏血管瘤;②排除体内安装心脏起搏器等MRI检查禁忌征者[2]。
1.2一般方法
所有患者分别进行三维CT重建技术与MRI诊断,具体如下:
1.2.1 CT诊断
所有患者采取仰卧位,入床时先头后足,采用64排CT扫描仪进行扫描,扫描条件设置为层厚5mm,螺距1.0mm,管电压及管电流分别控制在110-120kv之间、210mA,矩阵为512×512,在常规平扫完成后予以增强扫描。经患者肘静脉采用高压注射器以3-5mL/s的流速注射85ml对的欧乃派克,注射完成后于25-30s之间进行全肝动脉期扫描,65-70s予以门静脉期扫描,全肝延迟期扫描时间为5-10min[3]。
1.2.2 MRI诊断
采用1.5T磁共振成像仪进行MRI诊断,并对其进行TIWI、T2WI序列以及自旋回波序列[4]。参数设置为:视野350mm,矩阵为256×256,信号采集次数控制在4-5次,扫描层厚及层距分别为5mm、0.5mm。T1WI重复时间为400-600ms之间,其回波时间为20ms;T2WI重复时间在2500-3600ms之间,其回波时间为80ms,自旋回波序列3000-4000ms/30。
1.3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的CT与MRI结果由两位经验丰富影像医师共同阅片,经讨论后以一致结果作为最终的结论。
1.4 统计学分析
经SPSS20.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计算。计数资料以%形式展开,进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x±s)形式展开,进行t值检验。P<0.05,统计学意义结果。
2 结果
2.1 病理诊断分析
30例患者经手术共发现36个病灶,包括多发病灶5例,单发病灶25例。经病理活检显示5例毛细血管瘤患者,7例血管内皮细胞瘤,8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及10例硬化性血管瘤患者。
2.2 CT图像特征
总检出病灶34个,检出率为94.445%(34/36),病灶直径在0.92-9.78cm之间,平均病灶直径为(5.16±2.33)cm。22例(73.33%)患者表现为经典肝血管瘤图像特征,病灶边界清晰,呈密度均匀类圆形或圆形低密度影,在增强扫描的过程呈现为“快进慢出”,门脉期与动脉期病灶则呈现出斑片状以及边缘结节状强化,延迟期表现为稍高密度影或等信号。在动脉早期与门脉期,有3例(10.00%)患者呈现出整体一致的均匀强化状况,延迟期患者的病灶表现为持续强化,呈现为稍高或等高密度。4例13.33%)患者于延迟期其病灶呈现为大部分的等密度状况,但中心为低密度不强化区域,因而属于肝巨大血管瘤。剩下1例(3.33%)患者的CT扫描图像未见明显的典型特征。
2.3 MRI图像特征
共检出病灶35个,检出率为97.22%(35/36),与CT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病灶直径0.91-10.45cm,平均病灶直径为(5.26±2.41)cm。28例(93.33%)患者在MRI图像上表现为典型的肝血管瘤征象,病灶边界清晰,呈现为圆形或分叶状,信号呈长T1与长T2信号改变。在T1WI中24个(68.57%)病灶表现为低信号,11个(31.43%)为稍低信号;在T2WI中9个(25.71%)病灶呈现高信号,17个(48.57%)为明显高信号,且信号随回波时间延长而增高。
表1 两种诊断方式检出率比较[n,(%)]
3 讨论
CT扫描是利用X线束连续地对患者器官或组织进行断面扫描,具有成像时间快以及空间分辨率高等多种特点[5]。但本次研究表明,尽管其具有较高的肝血管瘤检出率,但仍有一部分患者无明显图像特征,这会对诊断准确率造成一定影响。而MRI则是通过激励人体中氢质子而产生磁共振,MR信号通过不同的灰度来显示出人体结构。本文研究中,MRI在针对CT诊断中所表现的不典型肝血管瘤均能较好地对瘤体情况进行显示,因此MRI扫描能降低误诊率,值得临床推广。
综上所述,CT与MRI均能对肝脏血管瘤典型影像特征予以较好地显示,但MRI对不典型肝脏血管瘤的显示优于CT诊断。
参考文献:
[1]王星.螺旋CT增强扫描与MRI对肝脏血管瘤的诊断价值[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7,(7):93-96.
[2]贾翠宇,赵大伟,许少华,等.肝脏硬化性血管瘤的CT及MRI表现[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7,(7):511-514.
[3]陈孟达,汪玲,李强,等.肝脏上皮样血管周细胞瘤的CT和MRI特征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8,(6):967-970.
[4]王兴林,陈华平,李兵,等.多层螺旋CT、MRI用于肝脏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10):80-81.
[5]牛亚峰,项坤,孙秋原,等.多层螺旋CT及MRI在肝脏肿瘤诊断鉴别中的临床应用[J].肝脏,2017,(1):84-86.
论文作者:高云龙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7月上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1
标签:病灶论文; 患者论文; 肝脏论文; 血管瘤论文; 检出论文; 信号论文; 特征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7月上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