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研究论文_舒爱华

关于小学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研究论文_舒爱华

(湖北省恩施市实验小学,445000)

摘要:数学语言对数学思维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解题的思想,还要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在表述中提高自己思维活跃性,增强自己的自信心.数学语言连贯性从客观上来说,反映着数学逻辑的严谨性,而语言的多样性则体现着思维的丰富性,因此,教师要从小就开始锻炼学生的说话表达技巧,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学理念、教学规划等都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以往只看分数的评判的标准也不再适应当前的教学评价体系。就小学数学而言,“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开始受到重视。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成为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数学能力体现方式之一。

一、创设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发展数学语言

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帮助学生放松心情,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和教学环境,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开展教学活动,努力创造一个和谐的、宽松的学习氛围和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够自由表达的平台,并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解题思路,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教学《生活中的数》这一课时,教师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随机说出几个数字,让学生快速地回答出这些数字后续的5个连续的数字。因为这节课是学生刚开始接触数学,因此他们对整个课堂的环境都是较为陌生的,教师不能急于让学生回答问题,而要采取鼓励的方式帮助学生解答。如“不要着急,慢慢想,可以从头开始计数。”“加油,你已经成功了一半。”如果学生还是没有完成回答,教师也不要急于否定学生,要这样鼓励他们:“没关心,不用紧张,这就是你需要改进的地方,相信通过你的努力,下一次一定可以很好地回答出这个问题。”这样一来,不论是否能够正确地回答出问题,都不再是学生回答问题之前需要担心的问题,因此整个课堂也就会变得更加轻松和活跃。学生在得到教师给予的肯定和表扬后,不再会因为害怕回答错误而不敢表达,能大胆地、坚定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与此同时,这种鼓励的形式也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为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让学生“会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学生有语言表达的愿望,但是却不知道如何清晰地表达,即用数学的方式来展现自己的思维成果。对此,教师应该发挥带头作用,通过自身的合理示范引领,在“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中,让学生真正“会说”。例如,在学习“认识物体和图形”一课中,教学的重点是帮助学生认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图形,并用科学的语言描述什么是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以及它们的特点。如果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说,他们的表达往往是零散的、不规范的,为了能够让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描述这些几何图形,教师可以先做出示范指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什么是三角形,在学生观察图形说出其基本特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对学生找到的条件做进一步的梳理,最后得出“同一平面内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封闭图形称之为三角形”“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教师做出这样的描述后,就可以引导学生按照教师描述的方法,尝试对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图形做出描述。此时可以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让大家合作完成。有了教师的规范示例,小组成员之间合作互助,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也将更加规范准确,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也将得到提升。

三、巧设机会,激发表达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乃至辩论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最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教师要善于给学生提供问题背景,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同桌交流、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在充分“说”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数学思维与语言的全面协调发展。例如,在“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复习课上,笔者提供了三个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①为什么有些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有计算公式,有些图形没有呢?②这些面积计算公式中哪个是最基础的,为什么?③你觉得哪个面积计算公式最重要?在这样具有启发性与探索性的问题下,学生们思考着:为什么三角形、梯形没有周长计算公式?为什么是先学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哪个图形通过变换可以变成其他图形?学生在小组内不断争辩、发现、探索,得出结论:三角形和梯形的形状不规则,无法用公式来表达周长;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是基础,是图形之间转换的根本;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个通用的公式,它最重要。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每个学生都有表达自己的想法、阐述自己的观点的机会,也有听其他同学想法的机会。交流、讨论不仅有利于学生理清知识点之间的纵向和横向关系,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提高数学素养,又变学生的被动参与表达为主动的数学语言表达。

四、教师以自身为榜样影响学生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因此,培养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应首先能够精准娴熟的运用数学语言,为学生树立榜样。这就要求教师无论是概念的表述、法则、公式解释中,一定要做到纯熟于胸、信手沾来,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充分考虑到小学生对于新知识、新内容的接收能力,对于一些重点内容,教师应特别强调,以吸引学生关注力,在解题推理过程中,数学语言应简洁精炼,注重逻辑性,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学习习惯、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而培养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学生思维发展、数学能力、学习习惯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执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同时以个人为榜样影响学生,提升学生数学能力、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蒋励青.培养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研究[J].名师在线,2018(10):47-48.

[2]许玲.浅谈培养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几点策略[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12):20.

论文作者:舒爱华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2

标签:;  ;  ;  ;  ;  ;  ;  ;  

关于小学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研究论文_舒爱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