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模式与创造教育的课程改革原则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程改革论文,实施素质教育论文,原则论文,目标论文,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普遍提倡素质教育,高度重视和强调大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这是我国高教界在近几年出现的可喜现象和新的变化,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初见成效并逐步走向深入的重要信号和标志。在我国,高教界大力提倡素质教育,高度重视大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提高,有着广泛深刻的时代历史背景,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究其实质,是要对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和实践经验进行科学全面的批判反思和系统辩证的否定扬弃,因而可以看作是教育教学领域里的一场革命性变革。这迫切地要求各高校首先在教育思想观念上要有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并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和特点,从专业教育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确立,到具体的课程设置、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各具体环节,相应地进行全方位的、根本性的战略调整和系统深入的配套改革。
但在当前,人们对素质教育的认识理解还很不一致,对高校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特别是对如何将素质教育思想与校内教育教学改革有机统一起来,将创造教育观念具体落实到课程改革和教学过程之中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还存在着重大的认识分歧和激烈的争论。这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是一个重大的束缚和阻碍,是必须通过更为系统深入的研究探讨加以克服和突破的“瓶颈”。无论是高校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改革,还是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最终都要归结到课程改革上来,都必须通过课程改革加以具体体现和落实。而从当前人们对素质教育的研究讨论情况来看,总体上说还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重大理论薄弱环节和不足:一是对高校素质教育与大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关系问题研究不够,对高校素质教育的目标模式问题研究阐释不够;二是对素质教育途径和课程表达方式问题研究不够,对素质教育思想观念指导下的教育教学改革目标模式抉择,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课程结构、课程体系的改革思路和设计要求问题研究阐释不够。归结起来,关于高校素质教育的有关争论和分歧混淆,都同课程改革问题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关系;或者说,对课程改革的目标模式、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等方面的问题,还缺乏具体全面的认识了解和系统深入的探讨,正是造成分歧混淆的关键和问题的症结所在。因此,重点加强这方面的分析探讨,有针对性地弥补理论研究和思想认识上的薄弱环节与不足,将是极为有益的和必要的。基于以上考虑,本文对高校素质教育的目标模式与大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课程改革原则问题,进行初步的思考和探讨,抛砖引玉,就教于方家。
一 高校实施素质教育应把大学生创造能力培养作为核心目标和基本模式
相对于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和实践来说,高校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教学领域里的一场根本性变革。同任何其他领域的改革活动和改革实践一样,高校实施素质教育,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也必须制定出详细具体的实施方案,因而首先必须选择确立一个明确的改革目标模式。但在当前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有关这一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则恰恰又是最为薄弱和缺乏认识深度的。甚至在高校究竟应该确立一个什么样的改革目标模式,采取怎样的措施和步骤来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等基本的方面,人们的认识和意见都还很不一致,在思想观念和实践对策上,都还没有达成起码的统一,形成基本的共识。其中最大的不足和关键的问题,是理应作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核心目标和基本内容的创造能力培养问题,在高校素质教育目标模式抉择和改革实践中,不但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强调,甚至相反,还遭到了不应有的冲击和无意识的损害,造成了事实上的淡化。这是应该警醒和值得引以为戒的。
在我国,提倡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初衷,是要在实践上超越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模式的两难纷争和理论悖论。但由于没有对素质教育与大学生创造能力培养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关系问题,作出认真的探讨和科学的阐释,高校实施素质教育并未形成新的模式,无论从思想观念还是从具体的教改实践来看,都没有真正超越专才与通才教育模式之争,因而离改革的初衷和目标要求还相差甚远。在当前我国高校素质教育目标模式抉择和改革实践探索过程中,存在着两种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思想观点和认识主张:一种是“补课”论的思想主张,认为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补中小学“应试教育”模式之弊;另一种是“准通才教育模式”或“混合教育模式”论的思想主张,其特点是将素质教育分解为思想政治素质、专业(或业务)素质、文化(或人文)素质和身心素质等具体内容和目标,并且要求彻底改变我国高等教育原有的过分专业化的做法,妥善地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全面培养和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两种思想主张的共同弱点,在于只把素质教育看作补偏救弊的工具,而不是把它看作是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变革。从根本上说,问题的关键是没有抓住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特点,没有明确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和特定的目标要求,因而自然无法真正地突破传统教育思想和人才观念的强大束缚与阻碍。
人的素质要求本身是综合性的和多目标的,是对人的生理素质、心理品质、行为习惯、生活态度、情感倾向和思维方式等的综合衡量和全面要求。而且,人的素质由潜在形态向外显形式的转化发展,或者说人的素质和能力的发展,是一个逐步培养提高的过程,需要在不同的教育阶段内达成相应的培养目标和发展要求。通过教育活动培养提高人的素质的过程,也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得以逐渐展现的过程。究其实质,则是人的认识能力和创造潜能不断得到挖掘和发展提高,人的创新素质和主动适应并改造其生存环境的能力不断得到张扬和实现的过程。因此,无论是普通公民素质教育,还是高等专业素质教育,都必须把文化适应和文化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作为核心的目标和基本要求。高校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培养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作为核心的目标和基本模式,是由高等教育的本质特点和原则要求所内在规定和支配制约的。高等教育改革,教学改革是核心,培养人才是根本目的。而所谓人才,一般来说就是指那些以其创造性劳动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作出贡献的人。高等教育机构以培养造就高级专门人才为己任。在现代社会,高等教育系统已经发展成为社会智力生活和创新生活的主要交换中心,理所当然应该把创造教育作为其核心的目标和根本任务。高等教育的本质特点和基本功能,必须通过创造教育才能真正得到体现和充分展示。因此,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效,必须以是否培养出具有高度创造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作为主要的衡量标准;高校推行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大力培养提高学生创造能力作为改革的核心目标和基本模式。
二 以创造能力培养为核心目标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一般认为,所谓创造力就是人们根据特定的目的和需要,运用已知的一切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而又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思维产品或物质产品的能力。如果仔细考察,可以发现创造力具有三个层面。1.创新意识。即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2.创造性思维。也就是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这是人类思维活动的最高形式,因而最活跃、最奇特、最生动,也最富有生命力。美国心理学家吉尔富特认为,创造性思维具有三种特性:即思维广度上的多端性、思维深度上的独特性、思维灵活上的变通性〔1〕。3.创造性能力。 即具有渊博的知识、广博的视野和综合应用已有知识并善于开拓新领域的能力,掌握、吸收、整合知识以及创新知识的方法论。总而言之,就是既具有进行文化创新所必需的进取意识和必要的知识储备,又具有打破常规应用知识的实际能力和与之相应的方法论思想与技巧。
人的创造力并非天生,而是需要并且可以培养提高的。国内外的有关研究表明,在智商(IQ)居于120以上时, 智力与创造力之间似乎并没有必然相关,智力水平高者未必就有很高的创造力。这同主张把创造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和根本任务的思想认识和理论观点是完全吻合一致的。在当前,大力提倡高校实施素质教育模式,高度重视大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提高,既是时代提出的重要任务和迫切呼唤,也是高等教育变革发展的内在逻辑要求和本质需要,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一是世界性的科学技术革命浪潮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对人才素质的必然要求。一方面,全球性的科学技术、文化知识的老化和更新的速度同时加快,世界科技发展出现了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新特点:高速度发展、高起点研究、短周期转换、综合化趋势、大学科体系〔2〕。因此,传统的“一次教育、终身受用”的教育观念, 以及以知识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已不再适用。另一方面,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以及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的强大压力和挑战,使我们面临一系列错综复杂的问题。这些大至全球性环境污染、人口控制、能源危机、核威胁,小至企业生产管理技术更新、组织结构变化、人事制度变革,以及社会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个人生活环境变迁等问题,都可能是以前从未出现和遭遇过的,没有现存的、确定的解决方案可以借鉴照抄。认识发现和分析解决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需要人们特别是高级专门人才具备较强的创新素质和创造能力。
二是高等教育的本质需要和内在要求。高等教育研究高深学问、传播高深知识,是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己任的社会活动。高等教育活动的产出是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应是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文化创新能力的“社会精英”。虽然现代高等教育的一个发展趋势,是要超越“精英教育”,但实际上,“精英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发展趋势并不矛盾,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发展趋势,只是教育对象在数量上的扩展和时空分布上的延伸,其内在的质的要求仍然是以创造力培养为核心目标的“精英教育”。“不增长就死亡”。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必须以人们不断有所创造、有所发明作为基础条件和根本动因。因此说,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发展,不管其程度和形式如何,绝对不能以牺牲培养质量特别是创新素质、创新能力的培养质量作为代价。
三是超越应试教育模式的必由之路。在我国,普通中小学教育普遍受到应试教育模式的困扰,高等教育中也有应试教育倾向。这表现在:高等教育的学生来源于不同程度的应试教育环境(有人批评大学生只是应试教育的优胜者,是有其道理的),大学生的学习及其效果评价带有应试倾向,高校考试已在某种程度上异化为评优、评“三好”的纯粹的工具。所谓的“高分低能”甚至“高分无能”,正是对这种应试倾向最辛辣的讽刺和最严厉的控诉。以素质教育为基础的创造教育模式,具有应试教育模式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它以人为中心,以人的发展为首要目标,准确定位和严格把握考试的工具性作用并通过各种方式防止其异化,大力张扬高等教育的专业性、开创性、前瞻性和科学性等特点,依据大学生的先天素质和个人爱好、特长,将其培养成为“有独特个性的人”和“有创造能力的人”,以有效保证并实现个体发展目标与社会期待目标的统一。
四是衡量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与办学效益的根本标志。如果高等学校也能看成是一个“生产”机构的话,那么,唯有创造性人才才是其优质的产出。北大、清华之所以成为国内一流学府;哈佛、牛津之所以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其根本原因和衡量标志,就在于它们培养了无数具有创造能力、做出了许多突出贡献的创造性人才。可以说,任何一所高校的质量、效益和生机活力所在,主要不是看其校舍是否雄伟壮观、财源是否广茂富足、环境是否优良精美,虽然这些都是高校办学所必备的因素和基本条件,但更为重要和更为根本的是在于它所拥有的教师和所培养的学生的质量,在于其教师和所培养的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水平的高低。
三 高校实施素质教育和创造教育模式的课程改革原则和基本要求
课程是指学校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所建构的各学科和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系统〔3〕。 课程(包括显性和隐性课程)是教学活动中内容和实施过程(或方式)的统一,因而既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基本手段,又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改革途径和必然环节。课程体系的设置,是一个规模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因而改革的难度极大。课程改革不但要求以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作为先导和前提,还要求有切合实际需要、针对性极强的课程改革行动。由于学校类型与办学层次千差万别、授课教师互有差异、听课学生各具个性,因而企图寻找一个统一的、普适的和永恒不变的课程体系,既不可能,也无必要。在这里,只能针对目前我国高校课程体系的根本缺陷,根据素质教育和创造能力培养的内在要求,从宏观上对课程改革的一般原则、总体目标和要求,进行初步的探讨分析和归纳概括。
第一是在指导思想上要大力宏扬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满足其个性化发展的要求。从认知过程的实质特点来看教与学的关系,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能够决定教什么、如何教并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学生以如何学的指导,但能否学好、在多大程度上学好,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教育除了要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之外,更要促使学生自身作为个体的人的全面发展。所以,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其意有二,即形成学习主体和人格主体。传统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观,由于过分侧重于专业人才的培养目的,忽视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抬高了社会性,降低了主体性,因而“常常是共性有余,个性不足”。相同专业的毕业生往往具有千篇一律的知识结构,从而严重地束缚了个性化的创造力的形成发展。因此,要想实现高等教育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的目的,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实现学习主体和人格主体的双重结合。在我国,高校原有课程体系设置在指导思想上存在着一些普遍性的失误,比如“过弱的文化陶冶”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思想底蕴不够;过窄的专业教育,使学生的学科视野和学术氛围受到局限;过重的功利导向,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和扎实的基础训练受到影响;过强的共性制约,使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抑制,等等。因此,课程改革在指导思想上必须宏扬主体性以求个性化,“倡个性以补不足”〔4〕, 宏扬个性化以求创造力。唯其如此,才能更好地发挥高校的生机活力和基本职能,才能有利于各类人才尤其是创造性人才的大量涌现。
第二是在课程外延上要充分强调课程设置的开放性和课程结构的整体性。高等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表明,创造能力之大小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造主体的知识面宽窄及其对各类知识的整合水平。这就要求高校课程体系的改革必须坚持扩大外延的原则,以充分保证课程设置的开放性及整体性。主要途径有二:
一要根据现代科学文化发展的趋势,适当地设置一些综合课程。运用多学科的视角和方法对同一事物进行研究,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现象,已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当今的科研过程之中。后者直接导致了众多的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横断学科的产生。这充分地证明了“综合课程”走进大学课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综合课程有利于打破传统专业教育模式所造成的“隔行如隔山”的封闭状态,促进各学科专业之间的“门户开放”和大融合;综合课程将众多学科的思想观点和方法融汇于一门课程之中,有利于大学生通过比较学习开拓视野,有利于异向、综合和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综合课程的知识容量大,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助于金字塔型的创造性知识结构的形成。正因为如此,有人说“综合就是创造”,这是有其深刻的教育学意义和文化学内涵的。
二要根据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目标要求,重建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为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和创造教育的特点和目标要求,我们不妨将课程体系划分为三个层次: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任选课。其中前者又可分为基本的人文、自然学科课程和专业基础课两大模块。必修课主要提供培养学生作为社会化的人和作为专业化的人所应具备的一般知识与能力结构;而专业选修课和任选课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宽泛的知识背景;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要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各学科知识的渗透、融合和整合转化,形成多学科、多视角的创新思维方式和能力。依据上述层次和目标要求设置课程体系,必须坚持下列准则:一是质量上要“精”,要尽量使每一门课程都能浓缩本学科的精华,以避免粗放型和“宁滥勿缺”的课程设置状态出现;二是数量上要避免简单的增或减。应针对我国高校当前的课程总量过大,必修课多而选修课比例过小等弊病对症下药。主要方法是减少必修课中专业基础课程数量,适当增加人文、自然基础课的数量;增加专业选修课和任选课的容量,使学生能根据个性发展需求、兴趣以及社会要求自主选课;三是在整体上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从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现状看,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我们只把目光盯在课程数量的增删上,却忽视了另一重要方面,即由于课程的增删而造成原有课程体系内部结构整体性的缺损。因此,在课程改革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的整合和系统化。
第三是在课程内涵上要进一步突出并大力强化创新机制和创新意识。罗马俱乐部在其研究报告《学无止境》中指出,人类所面临的挑战已由于其复杂性的不断上升而日益升级。因此,为了维持人类的生存和尊严,消除人类能力与现实需要之间的各种差距,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有效地学习。在通向现代社会的过程中,传统的维持性和冲击式学习形式,已由过去的成功变成了现在的无效和失败,因而使人类和社会在未来新情况面前接受挑战,并与之重新相互一致的最好学习形式,只能是创新性学习。而所谓创新性学习的实质,就是对“人们潜在的处在心灵深处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进行大力开发,即有效地培养和发展人的潜在创造力。正是基于这一认识,罗马俱乐部才从散布外部极限理论的悲观论调中走出来,进而转向人类潜能发展无限深广的乐观信念,高度强调学习的预期性和参与性的重要意义,大力推崇和积极倡导创新性学习。
与此相适应,在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情况下,高校课程设置除了扩大外延、对课程数量和内容进行吐故纳新外,更要从课程内涵入手,进行实质性的变革。变革之一,就是要在“浩如烟海的知识中寻求那些最基本的、能够以不变应万变的、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原理并使之结构化。这是当代高校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5〕。 其目的是要大力促进具有广泛而持久的迁移价值的思维方式、思维能力的培养。变革之二,是要改变过去那种把知识作为课程重点的做法,进一步突出强调查找和应用知识的方法与能力,即促使学生学会学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助理总干事纳伊曼认为:“‘学会学习’的概念意味着受过教育的人将会知道从哪儿能很快和准确地找到他不知道的东西。在各级教育体系里,特别是在高等教育阶段,如果现在人们估计用80%的时间来传授知识,用20%的时间来获得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的话,这种比例将来一定要根本改变,这一点是很清楚的。我甚至可以说,这个比例应该倒过来。‘学会学习’这个提法的结果对高等教育来说肯定是‘学会研究’。”〔6〕
第四是在课程教学和质量评价制度上要侧重和突出发展性。不可否认,教育及其评价制度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选拔功能。但问题在于,教育是通过促进人的发展从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的发展是前提和终极目标,社会发展是人的发展的保障。过分强调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过分强调人才的社会性,其后果必然是对考试的崇拜,必然是考试的异化和个体本身发展目标的缺失。所以,在课程建设以及教育功效评价制度上,在保持选拔性评价功能的同时,对传统的评价制度必须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在高等教育中,有必要把一次性评价和静态评价变成动态评价,把以个人之间的横向比较为主的选择性评价变成以个体纵向比较为主的发展性评价,以抑制应试教育倾向和考试的负面效应,切实防止高校的考试异化为评“三好”,评奖学金的纯粹工具。
发展性评价机制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衡量,有两个基本的层次。其一,在横向比较上,指学生素质中蕴含或在社会范围内进行了新颖、独特并且具有较大价值含量的思维能力与实践活动;其二,在纵向比较上,指学生同自己以前相比,在思维方式或活动功效上有了较大的进步。创造力并不是少数精英人物的独有之物,而是任何人都具有并且能够不断发展提高的基本能力之一。关键是不能把课程教学及其考核变成事实上的培养教条主义思维方式和处事作风的过程和工具。唯书本是从,唯教师是从的学风,是扼杀学生创造力的最可怕的凶手。
第五是课程改革要善于利用和充分发挥各种有利环境因素的促进和合力作用。S·阿瑞提认为, 具有“创造基因”的文化环境与潜在的创造个人是创造力的两个必要条件,并认为天才的潜在性要比天才的实际出现更为众多,教育工作者应该努力寻找能够激活潜在性的各种方法〔7〕。美国心理学家索里和特尔福特也认为, 创造性是由主体生活在其中的那种“社会气氛”,即“创造性环境”培养出来的。这些创造性环境可以是家庭因素,也可以是社会因素,还可以是自然因素。因为线索丰富的自然环境能为创造性思考和解决问题提供一种认知刺激〔8〕。 当然,教育因素是最主要的创造性环境。高等教育本身作为一种促进创造力形成的环境因素,主要通过高校精神这一学院文化环境发挥作用。有人认为:“高校精神是指大学群体在长期教育实践中积淀的共同心理和行为中所体现的群体心理定势和心理特征,具体表现形式是大学校风。”〔9〕它可以通过感染、模仿、暗示等心理机制, 推动学生创造力的形成。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蔡元培先生当年所倡导的“提倡新学、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北大精神”,为何能够对弘扬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对营造推陈出新、民主开放的创造性氛围,产生那么巨大而持久的推动促进作用。能否切实加强教风学风建设,并真正将其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加以贯彻落实,是决定当前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思想观念改革和课程体系改革能否真正取得成效的重要关键和前提条件。
注释:
〔1〕转引自1997年7月23日《教育文摘周报》
〔2〕薛瑞丰:《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展望》, 《上海高教研究》1997年第9期。
〔3〕〔5〕潘懋元、王伟廉主编《高等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1版,第127页,第133页。
〔4〕文辅相:《我国本科教育目标应当作战略性调整》, 《高等教育研究》1996年第6期。
〔6〕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编《面向21世纪的教育》, 求实出版社1989年版,第21、22页。
〔7〕〔8〕转引自林金辉:《论大学生的创造性与环境》,湘潭大学《高等教育研究》1997年第3期。
〔9 〕张建卫:《高校精神与创造力教育》, 《上海高教研究》1997年第3期。
标签:素质教育论文; 课程改革论文; 课程评价论文; 大学论文; 能力素质论文; 大学生现状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创新原则论文; 社会教育论文; 社会观念论文; 创造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