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鹏会见英国贸工大臣时说中国一贯主张改善和发展中英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英国论文,时说论文,中国论文,中英论文,工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记者张益俊)国务院总理李鹏今天下午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英国贸易工业大臣迈克尔·赫塞尔廷时说,中国一贯主张改善和发展中英关系,愿意与英国保持良好的经贸合作,希望英国企业根据平等互利原则开展对华业务,从而能在中国市场上享有其应占的份额。
李鹏对赫塞尔廷再度访华表示欢迎。他说,中国政府重视大臣的这次访问,希望访问能对改善和发展中英关系、特别是推动两国经贸合作起到积极作用。李鹏说,中英关系本来很好,尤其是在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联合声明签订之后的那段时间里,两国关系有了很大发展。近几年,中英关系的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这是中方所不愿意看到的。他说,“我们注意到,最近英国领导人在议会下院表示希望与中国发展着眼于21世纪的长远而现实的关系,使两国关系每年都有改善和进展。对此,我们表示欢迎。”
李鹏说,改善并发展中英关系是中方的一贯主张,中国也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中国希望大臣的这次来访能成为两国改善关系的一个契机。他指出,中国一贯本着平等互利、公平竞争的原则并按国际惯例发展同包括英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经贸合作关系。李鹏说,中国重点发展的交通、能源和通信等一些产业正是英国具有优势的部门。因此,两国经济互补性较强,经贸合作潜力较大。
这次随同赫塞尔廷来访的130多名英国企业家中,有许多是中国企业界的长期合作伙伴,李鹏本人同他们也有很多接触。李鹏说,中国欢迎他们来华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
李鹏指出,良好的政治和外交关系,无疑有利于双方经贸合作的扩大,而经贸关系的加强也有利于政治关系的发展。中英在香港问题上的分歧,如果说对两国的经贸合作一点影响都没有也是不可能的。中国的政策是努力使这种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
会见中,李鹏还重申了中国政府在香港问题上的一贯方针和政策。他强调,中国在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后,将根据“一国两制”的构想,按照《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实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保持香港的社会和经济制度不变。香港将继续保持其国际金融、贸易和交通运输中心的地位。他说,英国在香港有重要的经济利益,两国在香港问题上进行合作,不仅符合中国内地和香港的利益,也符合英国的现实和长远利益。
赫塞尔廷对时隔20多年再度访华表示高兴。他在1973年首次访华时,已故周恩来总理曾会见他。他说,这次访华他肩负重要使命。梅杰首相和英国内阁让他向中国领导人转达这样的信息:英国政府重视改善和发展对华关系,英国赞赏中国的经济发展,对中国的政局稳定毫不怀疑,钦佩中国领导人在领导经济转轨和治理经济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胆略和艺术,认为发展对华友好合作关系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他说,英中两国不仅应成为贸易伙伴,而且要成为朋友。这次如此众多的企业家随他来访表明英国政府和企业界对发展对华关系、特别是两国经贸关系的高度重视。
外经贸部长吴仪等参加了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