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结果2.1 原发疾病与死亡相关性研究本次实验400例研究对象之中,经由急症抢救,共计100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率达25.0%,患者原发疾病与死亡相关性研究如下:400例研究对象之中,消化系统疾病患者85例,死亡率为31.7%(27/85);神经系统疾病患者80例,死亡率为40.0%(32/80);呼吸系统疾病患者60例,死亡率为25.0%(15/60);循环系统疾病患者42例,死亡率为28.6%(12/42);内分泌系统患者56例,死亡率14.3%(8/56);泌尿系统患者52例,死亡率为7.7%(4/52);其他疾病患者25例,死亡率为8.0%(2/25)。其中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及呼吸系统原发病患者死亡率较高。2.2 急症抢救危重症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400例研究对象之中,男性患者220例,死亡58例,死亡率为26.4%;女性患者42例,死亡率为2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0例研究对象之中,65岁以下的患者共计280例,死亡58例,死亡率为20.7%;年龄在65岁以上的患者共计120例,死亡42例,死亡率为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0例研究对象之中,具有既往慢性疾病史的患者共计160例,死亡56例,死亡率为35.0%;不具有既往慢性疾病史的患者共计240例,死亡44例,死亡率为1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讨论对于县级综合性医院而言,急诊所收治的危重症患者大多为发病急骤,病情严重,进展较快,变化迅速的患者,这也是急诊危重症患者死亡率较高的主要因素。时下,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方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方法被投入到使用之中,使患者得到了及时且有效的治疗,不过从实际情况上来看,对于死亡率并无太大的影响,这也意味着目前医疗技术进步的幅度,尚不足以对危重症患者的病情起到决定性作用。基于这一情况,在临床工作之中要对患者施以积极治疗,在评估患者病情的同时,予以对症支持,根据患者病因的不同,使用适宜的治疗手段予以相应的治疗,同时慎重分析并掌握对于危重症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的危险因素。结合本次实验数据来看,400例研究对象之中共计100例患者因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率达25.0%,其中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及呼吸系统原发病患者死亡率较高,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可知年龄因素以及既往慢性疾病史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综上所述,年龄以及既往慢性疾病史是急诊抢救危重症患者的主要死亡因素,且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及呼吸系统原发病患者死亡率较高。医疗工作者在掌握上述死亡危险因素的基础之上,对患者施以对症治疗,尽可能的降低死亡率。参考文献:[1]张晓琴,周莹,陈盈泰,刘熹,余晨.心肾综合征5型患者临床特点及死亡危险因素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40(01):49-54.[2]林琳,刘尉,王聪敏,李衡昌.急诊救治创伤患者死亡发生危险因素与急诊救治对策[J].华夏医学,2018,31(02):22-25.[3]李蕙伊,刘畅,赵洋子,曾仁庆,甘淼,王涛,于诗源,崇巍.急诊科成人创伤患者院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8,47(02):128-131.[4]杨莹.分析急诊抢救危重病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9):15-16.[5]王瑞烈,吴思翼,黄发贵,梁昌强,陆元兰,周满红.急诊抢救老年危重病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和预防[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08):2088-2089.
论文作者:熊三乔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10月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5
标签:患者论文; 急诊论文; 因素论文; 死亡率论文; 危险论文; 率为论文; 研究对象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10月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