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县级综合性医院急诊抢救危重病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论文_熊三乔

分析县级综合性医院急诊抢救危重病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论文_熊三乔

熊三乔(曲靖市罗平县中医医院;云南罗平655800)【摘要】目的:对急诊抢救危重病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进行简要的研究分析。方法:将我院2015年5月-2018年5月急诊科所收治的400例危重症患者纳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对上述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结合数据结果来看,年龄以及既往慢性疾病史是急症抢救危重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危险因素,且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及呼吸系统原发病患者死亡率较高。结论:急症抢救危重症患者的主要死亡因素为年龄以及慢性疾病史,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及呼吸系统患者死亡率更高。【关键词】急诊;抢救;危重症病患者;危险因素急诊是抢救危重症患者的主要场所,不过由于危重症患者发病急、病情重,即便对患者施以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仍旧难以挽救患者生命。时下,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危重症患者的急诊抢救过程之中,患者的死亡率并无明显变化,因此对急诊医学进行深入研究,探析并掌握危重症患者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反而更加重要,在帮助医生实施针对性抢救的同时,也可以大幅提高抢救成功率,控制患者死亡率。基于此,本次实验便以县级综合性医院为单位,对急诊抢救危重病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15年5月-2018年5月急诊科所收治的400例危重症患者选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上述研究对象之中,男性患者220例,女性患者180例,平均年龄为(36.9±3.8)岁,其中年龄在65岁以下的患者共计280例,年龄在65岁以上的患者共计120例,具有既往慢性疾病史的患者共计160例,不具有既往慢性疾病史的患者共计240例。1.2 方法对上述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探讨急诊抢救危重症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1.3 观察指标本次实验所涉具体观察指标包括年龄、性别、既往慢性疾病史,主要研究上述因素对于急诊抢救危重症患者预后情况的关系,同时观察分析上述研究对象原发病分布的具体情况。1.4 统计学分析实验结束后,将本次实验所得数据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并录入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处理分析,所得计数资料均以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平均差(x±s)表示,行x²进行检验,当P<0.05时,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结果2.1 原发疾病与死亡相关性研究本次实验400例研究对象之中,经由急症抢救,共计100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率达25.0%,患者原发疾病与死亡相关性研究如下:400例研究对象之中,消化系统疾病患者85例,死亡率为31.7%(27/85);神经系统疾病患者80例,死亡率为40.0%(32/80);呼吸系统疾病患者60例,死亡率为25.0%(15/60);循环系统疾病患者42例,死亡率为28.6%(12/42);内分泌系统患者56例,死亡率14.3%(8/56);泌尿系统患者52例,死亡率为7.7%(4/52);其他疾病患者25例,死亡率为8.0%(2/25)。其中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及呼吸系统原发病患者死亡率较高。2.2 急症抢救危重症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400例研究对象之中,男性患者220例,死亡58例,死亡率为26.4%;女性患者42例,死亡率为2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0例研究对象之中,65岁以下的患者共计280例,死亡58例,死亡率为20.7%;年龄在65岁以上的患者共计120例,死亡42例,死亡率为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0例研究对象之中,具有既往慢性疾病史的患者共计160例,死亡56例,死亡率为35.0%;不具有既往慢性疾病史的患者共计240例,死亡44例,死亡率为1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讨论对于县级综合性医院而言,急诊所收治的危重症患者大多为发病急骤,病情严重,进展较快,变化迅速的患者,这也是急诊危重症患者死亡率较高的主要因素。时下,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方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方法被投入到使用之中,使患者得到了及时且有效的治疗,不过从实际情况上来看,对于死亡率并无太大的影响,这也意味着目前医疗技术进步的幅度,尚不足以对危重症患者的病情起到决定性作用。基于这一情况,在临床工作之中要对患者施以积极治疗,在评估患者病情的同时,予以对症支持,根据患者病因的不同,使用适宜的治疗手段予以相应的治疗,同时慎重分析并掌握对于危重症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的危险因素。结合本次实验数据来看,400例研究对象之中共计100例患者因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率达25.0%,其中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及呼吸系统原发病患者死亡率较高,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可知年龄因素以及既往慢性疾病史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综上所述,年龄以及既往慢性疾病史是急诊抢救危重症患者的主要死亡因素,且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及呼吸系统原发病患者死亡率较高。医疗工作者在掌握上述死亡危险因素的基础之上,对患者施以对症治疗,尽可能的降低死亡率。参考文献:[1]张晓琴,周莹,陈盈泰,刘熹,余晨.心肾综合征5型患者临床特点及死亡危险因素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40(01):49-54.[2]林琳,刘尉,王聪敏,李衡昌.急诊救治创伤患者死亡发生危险因素与急诊救治对策[J].华夏医学,2018,31(02):22-25.[3]李蕙伊,刘畅,赵洋子,曾仁庆,甘淼,王涛,于诗源,崇巍.急诊科成人创伤患者院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8,47(02):128-131.[4]杨莹.分析急诊抢救危重病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9):15-16.[5]王瑞烈,吴思翼,黄发贵,梁昌强,陆元兰,周满红.急诊抢救老年危重病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和预防[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08):2088-2089.

论文作者:熊三乔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10月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5

标签:;  ;  ;  ;  ;  ;  ;  ;  

分析县级综合性医院急诊抢救危重病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论文_熊三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