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本课程下儿歌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的思与行论文_程薇薇

园本课程下儿歌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的思与行论文_程薇薇

程薇薇 平阳县昆阳镇第一幼儿园

【摘要】传统幼儿美术教学中利用几何图形来组合画事物的方法无疑机械地分离了孩子的整体知觉,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儿歌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朗朗上口,贴近儿童心灵,它恰好将语言的形象思维和图像的视觉思维整合在一起,具有整体知觉的特点,因此本园结合美术特色实践研究,利用儿歌开展幼儿美术教学活动能够有效突破传统简笔画教学模式使幼儿美术造型概念化、构图单一、作品没有个性的问题。本文针对不同阶段的幼儿的美术学习的情况和特点,阐述了儿歌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独特作用以及在如何应用的问题,提出了“美术活动前巧编儿歌”、“示范时巧用儿歌”、“作画时巧念儿歌”的幼儿美术教学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关键词】儿歌;幼儿;美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10-152-02

《幼儿教育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教师要运用积极、有效的语言,培养幼儿对于美术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使他们善于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长期以来,我们的儿童画教学习惯于引导孩子用一些简单的形状来组合起来画事物,教师给圆形、半圆形、三角形、方形等形状,引导幼儿用圆形和半圆形等图形组合来画东西,孩子们就照老师的做法去画画,如此这般的简笔画教学模式无疑是置孩子们的童心于不顾,很容易使幼儿形成美术造型概念化,构图单一和作品没个性的问题,更加严重的是如此这般的教学机械地分离了孩子们的整体知觉,剥夺了孩子们参与感受美、表现美的机会,忽略了儿童对美的感受是直观的、整体的,往往是触景生情式的特点,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著名美术教育家阿恩海姆在他的著作《儿童视知觉的发展》一书中阐述了“儿童,特别是幼儿期的孩子,在知觉世界的时候,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完形的认识”。为了尽早改变这种错误的做法,重新唤醒孩子们的知觉,经过教学实验,我发现儿歌化教学恰好能将语言的形象思维和图像欣赏的视觉思维整合在一起,符合孩子们的整体知觉的特点,将画画与儿歌结合进行教学,就能引导孩子既快乐又充分地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

一、儿歌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独特作用

经过两年多的绘画与儿歌结合的教学实践后,我认为儿歌在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和美术表现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1.儿歌能帮助幼儿理解图画,使形象的语言和图像在幼儿记忆中相互作用。

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其主要特点,儿歌虽短,但将认知、游戏、语言有机结合在一起,念儿歌同步画画能让孩子画画变得轻松没负担,孩子们会很愿意选择自己的表现方式来感受美和创造美,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理解探索各种表现方式,主动参与美术语言的创造,因此可以激发美术学习的愉悦感。例如中班段美术活动——《下雨了》,活动开始,我以谈话的方式导入课题,“小水滴真淘气,每天在云彩妈妈的怀里跑来跑去,她看见地上的花和树,真想跑下去。呀!小水滴越变越大,终于从妈妈的怀里掉了出来。”接下来让幼儿欣赏课件,提问:“小朋友们,顽皮的小水滴落到了哪里?她干了些什么事?”孩子们看着形象的课件,纷纷发言:“老师,小雨滴跳到池塘里,水面溅起许多圆圈圈”,“雨点打在雨伞上溅起了很多很多的水花,咚咚咚的,很好看又很好听”,“小雨滴落在柔软的草地上,一眨眼就不见了,她在跟我们捉迷藏。”我表扬了孩子们精彩的发现,“今天老师把你们讲的话编成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念儿歌画画好吗?”“滴嗒、滴嗒、下小雨啦,小雨滴一点、两点、好多点;哗啦、哗啦、下大雨了,大雨一条线、两条线、好多条线……”孩子们一边快乐地念着儿歌一边画着各种各样的雨,并且添画雨中的景物。在作品展示环节,我让他们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绘画内容,钱思哲介绍说:“下小雨了,我的小雨滴喜欢躲在路边的土坑里,车子开过时,溅得路人一身泥”,“下雨了,小雨滴落在竹竿上把妈妈晾的衣服淋湿了”,“下雨了,小雨滴落在花园里,花朵更漂亮了。”孩子们的发言再次将活动推向高潮。

这样的美术活动就尊重儿童的心理,用孩子们的生活语言,把语言的形象思维和图像的视觉思维整合一起进行知觉训练,在这的样教学里,孩子们当然没有顾虑,他们对点、线形态的把握是自由奔放的,孩子们笔下的点线构成是在他们的生活情境中完成的,就会充满天真稚拙的艺术魅力。

2.儿歌架起了幼儿认知到创作的桥梁。

众所周知,幼儿画画都会经历一个从心中的形象到纸上的形象的落实过程,这个形象最好不是也不应该是教师生硬地给予的,而是通过幼儿自身的认知和想象创造出来的,然而想象是飘忽不定难以定格的,画纸上的形象又必须是直观的,这两者之间需要借助“桥梁”使它们得以顺利沟通,儿歌将思维和形象相互结合,朗朗上口、形象童趣、充满想象。例如小班美术活动《春天的花》就运用“小蜡笔、草地上,上跳、下跳、左右跳,跳个圆圈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小蜡笔、圆圈外,一瓣、两瓣、三四瓣,跳个花瓣舞,花儿真漂亮”中的儿歌轻松地感知了小花的形态,这种即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又形象生动地儿歌形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轻松地学到了画小花的方法,而接下来的“小花乐得咪咪笑……小花乐得点点头……小花乐得弯弯腰……进一步启发了幼儿对小花不同动态拟人化的整体感受,多角度的启发幼儿展开想象,点燃了创造的灵感火花。孩子们笔下的小花灵动的用笔,有趣多变的造型恰恰说明了念儿歌学画画能寓教于乐,架起了从童心到童画的桥梁。

3.儿歌化教学突破了幼儿想象和造型概念化的模式。

传统的简笔画教学模式很容易使幼儿形成造型概念,构图单一的问题,教师给圆形、半圆形等形状,孩子只是接受为主,教师要求幼儿用圆形和半圆形等图形组合来画东西,孩子们就照办,这样的学习过程儿童参与创造美术学科要素的过程就被剥夺了,造型能力和构图能力如何形成?这样的教学无疑是置孩子们的童心于不顾,造成了孩子们不敢想象、依赖老师的心理,久而久之他们对画画将会逐渐失去信心和兴趣。到了大班阶段,幼儿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绘画素材,但是创作概念化比较严重,往往存在造型概念和构图单一的问题。在《火车呜呜呜》的绘画活动中,我用传统的简笔画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发现大多数孩子画出的火车样子十分相似、构图也极其一致,作品中缺少自己的个性。

发现问题后我运用儿歌化教学再次进行试验,先用儿歌导入主题:“铁轨长长通远方,枕木横着铺过来,火车火车要转弯,铁轨弯弯铺出来”,画好直的一排铁轨还有弯的一排,我问孩子们:“铁轨可以这样直着画,还可以还可以弯向哪里?”引导幼儿画出直的和弯的车轨布局,使画面构图充满很多变化。然后引导孩子们在铁轨上画火车,继续用儿歌“小火车,开过来,方方车厢轮子圆,呜呜呜,喀嚓嚓,喀嚓喀嚓喀嚓嚓。”引导幼儿画出车厢的形状和轮子,然后启发幼儿想象:“这辆火车里有谁?它要开到哪里去?路上有那些风景呢?”鼓励幼儿添画自己想画的货物和人。

第二次美术活动就充分尊重了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在儿歌的引导下,轻松地学习画面的构图方法,“火车火车要转弯,铁轨弯弯铺出来”使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到了画火车的构图除了直线状外还可以是弧线状,并且启发幼儿从不同角度进行构图,打破了“基底线”构图单一的模式,使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学到了构图知识,并体验用整齐、重复、对比的方法使画面更有美感。

当然,利用儿歌辅助绘画活动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关键是要抓住合适时机并巧妙地进行教学。

二、儿歌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活动前巧编儿歌。在每次开展绘画活动前,教师要先分析这个绘画活动的目标是什么?这个活动要教给幼儿什么样的绘画技能?绘画时的顺序是怎样的?然后结合绘画的顺序自己编一些儿歌,如《火车呜呜呜》这一绘画活动,主要引导幼儿了解火车和铁轨的特征以及构图知识。在第一次执教后发现大多数幼儿选择画直线行驶的火车,因为这个比较简单,而画转弯的火车和铁轨幼儿感觉很难。结合这一现象,我们结合转弯铁轨的特点编了儿歌,如“火车火车要转弯,铁轨弯弯铺出来”,正因为儿歌的内容是幼儿能理解的语言,所以在第二次执教时,很多孩子选择了画弯曲的铁轨和转弯的火车,并与直线状的造型形成对比,使构图更具美感和创意。

2.示范时巧用儿歌。绘画对于幼儿来说有些枯燥,怎样让枯燥的活动,变得生动有趣呢?我们采用了儿歌的形式来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如在绘画《小鸡》活动示范时采用了儿歌“小小一点画眼睛,眼睛前面是嘴巴,身体下面短短脚,小脚丫丫像花瓣,”转眼间,一只小鸡就变出来了,孩子们马上就说:“是小鸡”,而且还会听到孩子说:“真好玩。”接着老师说:“那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变出更多的小鸡来呢?”教师用儿歌“小鸡走走走,找到朋友点点头,小鸡走走走,啄啄虫子望望天”引导幼儿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再画小鸡,还请一名幼儿在前面的白纸上示范,大家一起念儿歌,孩子们基本上掌握了画小鸡的动态,所以孩子们觉得画画特别有趣。

3.作画时巧念儿歌。在老师示范后,幼儿对于绘画的方法有些了解,为了巩固孩子的技能,在幼儿作画的时候,老师就和幼儿一起边念儿歌边作画,有了儿歌的帮助,幼儿很快知道了绘画的顺序,从而加快了幼儿绘画的速度。如在《马路上来往的汽车》绘画活动中,让幼儿边念儿歌边绘画,很多孩子不到一会儿功夫就画好了一辆车,并且对于活动前感觉较难的卡车和小轿车,也有很多幼儿进行尝试,他们画出的车的种类变多了,反映了儿歌的形式能帮助幼儿较好地完成绘画作品,而且降低了作画的难度。

综上所述,通过自己在美术教育活动中的一些摸索和实践,我真切地感受到教师在美术活动中运用儿歌化教学的重要性,“他山之玉,可以攻石”,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多注意运用自己优美、有创意的儿歌,来不断提高幼儿作画的热情,激发他们的创造的潜能,让每一个孩子用他们手中的画笔,描绘出他们七彩的童年!

参考文献:

[1]阿恩海姆.《儿童视知觉的发展》[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1.

[2]张毅龙.《陈鹤琴教学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论文作者:程薇薇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0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  ;  ;  ;  ;  ;  ;  ;  

园本课程下儿歌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的思与行论文_程薇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