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性别角色量表的构建及其与心理社会适应的关系_性别角色论文

中国人性别角色量表的建构及其与心理社会适应的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量表论文,性别论文,角色论文,中国人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841(2007)04-0001-09

一、引言

性别角色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与自己生理性别相适应的行为规范[1],是社会文化中对不同生理性别者要求不同的结果。西方对性别角色的研究自从Sandra Bem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双性化”(androgyny)的概念以来,大量的研究涌现,但结果和观点也存在很多分歧。Bem对传统的性别分化观念(即男性化的男性和女性化的女性由于顺应了社会的要求而更容易适应环境)提出了批评,认为男人和女人都应该既是男性化的,又是女性化的,即既坚持、独立,同时又温柔、敏感,并视不同情境的要求而异[2]。Bem通过编制性别角色量表[3] 和一系列研究发现同时具备男性化和女性化特点的“双性化”的个体比性别刻板化的个体(即男性中的男性化和女性中的女性化)较少出现刻板行为,在社交场合的行为更加得体[4]。依照这样的模式国内学者陆续编制了一些用于大学生群体的性别角色量表[5],并已经引进了许多西方的性别角色量表,同时也接受了“双性化”的个体心理社会适应水平较高的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男性与女性的要求有着明显的差异,到今天为止还没有对中国人的性别角色及其与心理社会适应之间的关系进行过系统的研究。已有的研究表明,男女被试在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6] 所有七个人格维度上都存在显著的差异:男性比女性更活跃、更沉稳、更决断、更能忍耐、也更淡泊,女性比男性更合群、更关注他人的利益和感受、更严谨和自我克制、更爽直、待人更宽和、热情[7]。这一结果与人们观念中的男性化和女性化角色基本上是一致的。

实际上,性别差异属于个体差异的一部分,而人格量表测量的是所有个体差异的总体表现[8]。QZPS是根据词汇学研究建构的人格七因素模型:[9—11],经过编制大量测量中国人日常生活行为的项目(1600多个项目)[12,13],并按照心理测量学的要求进行筛选的基础上建立的,可以测量中国人完整的人格结构[6,7]。QZPS的项目不仅可以测量个体的行为表现,而且还包括个体的内心体验特点和动机特点[13,14],因此可以全面反映个体的性别角色差异。

一般编制性别角色量表的做法是,由被试对某些人格特点(用形容词进行描述)进行评定,将其归为描述男性特点或女性特点的类别,并经过心理测量学筛选建立量表[3—5]。这种策略的成败取决于两个因素,即初始人格特点的选择是否全面(如果不够全面则有可能丢掉一些重要的性别差异维度或内容),以及对人格特点的归类(即属于男性特点或女性特点)是否准确(即能否找出“大众观念中的男性和女性特点”)。前者需要有明确的证据表明所选人格特点的完整性(如从人格特质形容词的全体中系统抽取),而后者则不仅取决于对人格特质的准确理解,还取决于被试的评定方式。

采用人格特质形容词描述性别特点非常简便易行,但也存在含义多样、个体理解差异大、不易把握的弊端。采用句子或短语描述性别特点虽然在材料的准备上比较繁琐,但拥有含义明确、个体理解差异小、容易把握等优势。因此,如果能够保证所采用的短语或句子能够涵盖所研究的性别特点的全貌(如QZPS的项目),那么所研究的性别角色特点会更准确。

另外,无论是采用形容词还是短语或句子,被试的评定方式也是影响所研究的性别角色特点是否准确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传统的研究性别角色特点的方法是要求被试就每一个人格特点能否描述“大众观念中的男性和女性特点”进行评定。这种方法实际上要求被试首先要对“大众观念中的男性和女性特点”进行判断,再对所评定的人格特点能否描述“大众观念中的男性和女性特点”的程度做出判断,因此属于“双重判断”的过程。但如果要求被试只对所评定的人格特点进行“能否描述自己”做出判断,此后根据被试的性别确定男性化或女性化的特点,这虽然也是一种“双重判断”,但被试要做的却只是一种判断。相比之下,后者应该比前者更准确。

本研究的目的就是在被试对QZPS项目评定的基础上,区分出男性(女性)比女性(男性)评定为更能描述自己的项目作为男性化(女性化)项目,经过统计分析确定中国人的性别角色的构成,编制性别角色量表。同时,比较不同性别角色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探索在中国文化下性别角色与心理适应的关系。当然,要求被试对人格特点进行“能否描述自己”的判断能否准确反映性别角色的概念仍然是一个问题。钱铭怡等曾采用传统的研究性别角色研究方法得到了中国大学生的性别角色特点,包括40个男性化的人格特点和40个女性化人格特点(均依形容词进行描述)[5]。将本研究的结果与传统研究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可以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基础性的材料,但对这个问题的深入探索仍需要其他研究的进行。

二、研究一:性别角色的结构与性别角色量表的编制

(一)方法

本研究使用的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由180个项目组成,分别测量人格的七个维度和18个二级因素,被试对每一个项目都做1(完全不符合自己的情况)到5(完全符合)的评定。研究者在2004年内进行的各项研究中共收集到5324名中国被试的QZPS数据。被试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其中性别信息完整的被试3921(男女分别为2365和1556)人,年龄信息完整的被试4411人,职业信息完整的被试1901人(大学生除外),婚姻状况信息完整的被试3102人。以上四种信息均完整的被试1356人。被试的年龄分布从16岁—67岁,职业基本涵盖了工农商学社会各界,并将其划分为工人农民、行政管理和教科文卫三组(人数分布见表4)。

表4 不同年龄、职业和婚姻状况被试中性别角色类型的分布

未分化 女性化 男性化 双性化

总计

N

% N % N % N %

男 8821.5210826.41

12630.818721.27409

20—35岁女 5220.4712348.4332 12.647 18.5254

年 总和14022.1223134.84

15823.83

13420.21663

男 6020.69 8930.696823.457325.17290

龄 36—45岁女 5420.45146 55.333 12.53111.74264

总和11420.5823542.42

10118.23

10418.77554

组 男 7419.6814939.637319.418021.28376

46—62岁女 3815.5713454.9230 12.34217.21244

总和11218.0628345.65

10316.61122

19.68620

男 10320.0417033.07

12424.12117

22.76514

工人农民女 7418.0520048.785413.17 8220 410

职 总和17719.1637040.04

17819.26199

21.54924

男 6924.4710336.5244 15.6 6623.4282

业 行政管理女 4618.4 135 54 28 11.2 4116.4250

总和11520.8323843.127213.04107

19.38532

组 男 48 25 72 37.543 22.4 2915.1192

教科文卫女 5020.16125 50.43413.71 39

15.73248

总和 9822.2719744.777717.50 68

15.45440

男 136 23.916729.35

14325.13123

21.62569

有配偶 女 10019.96238 47.57314.57 90

17.96501

婚 总和23622.0640537.85

21620.19213

19.91

1070

姻 男 27825.3932829.95

24722.5624222.1

1095

无配偶 女 21424.88356 41.4

135 15.7155

18.02860

总和49225.1768434.99

38219.54397

20.31

1955

(二)结果

1.性别差异项目的筛选

检验男女被试在QZPS每一个项目上的评定,180个项目中共有112个项目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其中男性自我评定大于女性的51个(男性化的特点),女性大于男性的61个(女性化的特点)。

2.男性化特点的结构

对所有被试(5324人)的51个男性化特点项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共有11个因素特征值大于1,解释总方差的47.73%。根据碎石图检验应取七个因素进行旋转。逐渐删除载荷量低的21个项目后,余下的30个项目构成七个因素,载荷量均在0.55以上,共通性均在0.37以上,共解释总方差的50.23%,七个因素的项目数(解释方差的百分比)分别为8(13.69%)、4(9.54%)、5(7.26%)、5(6.14%)、3(5.11%)、3(4.49%)和2(4.00%)个。根据项目的内容将其分别命名为:M1-暴躁拖拉,M2-自私挑剔,M3-势利钻营,M4-主动活跃,M5-温和委婉,M6-放纵浮躁,M7-持之以恒。七个因素所包含的项目见表1,为便于比较,表1也列出了钱铭怡等得到的描述大学生男性化特点的40个形容词,并把它们列在了相应的项目后面。从表1可以看出,本研究的结果基本上可以涵盖传统研究方法的结果,而且内容更丰富。

表1 男性化特点七个维度的内容及其与传统研究方法所得结果的比较

本研究的结果

钱铭怡等的结果

M1-暴躁拖拉 侠义心肠(-)、霸道、武断、强硬、盛气凌人、急躁、冲动、莽撞、孤傲、自负

M2-自私挑剔 自夸、独断专行、欺软怕硬

M3-势利钻营 争名夺利、圆滑

M4-主动活跃 乐群、快乐、喜欢运动、有幽默感、乐观、奔放、开朗、外向、主动、善交际、胆大、好动、有创造力

M5-温和委婉 直性子、心宽、精干、豪放(-)

M6-放纵浮躁 急功近利、冒进、挥霍、草率、爱发号施令、狂热

M7-持之以恒 不屈不挠、自立

3.女性化特点的结构

对所有被试(5324人)的61个女性化特点项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共有12个因素特征值大于1,解释总方差的44.78%。根据碎石图检验应取六个因素进行旋转。逐渐删除载荷量低的31个项目后,余下的30个项目构成六个因素,载荷量均在0.59以上,共通性均在0.38以上,共解释总方差的48.31%,六个因素都包括5个项目,解释方差的百分比分别为12.40%、10.97%、7.67%、7.15%、5.54%和4.59%。根据项目的内容将其分别命名为:F1-温和友好,F2-直率爽直,F3-安分守己,F4-优柔寡断,F5-合作合群,F6-坦诚善良。

七个因素所包含的项目见表2,为便于比较,表2也列出了钱铭怡等得到的描述大学生女性化特点的40个形容词,并把它们列在了相应的项目后面。从表2可以看出,本研究的结果基本是可以涵盖传统研究方法的结果,而且内容更丰富,特别是第二个因素(直率爽直)的特点属于本研究比较独特的结果。

表2 女性化特点七个维度的内容及其与传统研究方法所得结果的比较

本研究的结果 钱铭怡等的结果

F1-温和友好文质彬彬、温顺、贤淑、有耐心、心细、一丝不苟、文静、温柔、柔情、文雅

F2-直率爽直慢性子(-)、怕羞(-)

F3-安分守己安分、勤俭、节俭、洁身自好、爱整洁、含蓄、守本分、易动感情(-)

F4-优柔寡断优柔寡断、斤斤计较、自卑、幼稚、多愁善感、多虑、爱哭、压抑、忧郁、脆弱、依赖性强、胆怯、怕事、

感情易受伤害、目光短浅

F5-合作合群和气、服从、被动(-)

F6-坦诚善良纯真、善良

4.性别角色量表的构成

分别由30个项目测量的中国人男性化和女性化特点不仅与人们的期望一致,男女被试的差异也非常显著,因此可以作为性别角色的测量。其中男性化和女性化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分别为0.76和0.80。男性化和女性化量表总分的相关为-0.12,相关显著,p<0.001。其中男被试中男性化与女性化分数的相关为-0.01,相关不显著(N=2365);女被试中的相关为-0.17,p<0.001,相关显著(N=1556)。

5.中国人的性别角色类型

根据被试在男性化和女性化分量表上分数的中位数(分别为83和105)将被试分为男性化(男性化分数高于中位数、女性化分数低于中位数)、女性化(女性化分数高于中位数、男性化分数低于中位数)、双性化(男性化和女性化分数均高于中位数)和未分化(男性化和女性化分数均低于中位数)四组。四组被试的人数和百分比见表3。男性被试中男性化人数最多,其次是女性化,双性化与未分化人数最少(χ[2]=39.93,p<0.001);女性被试中女性化人数最多,其次是未分化,男性化人数最少(χ[2]=346.93,p<0.001)。未分化组中男女被试相当,而双性化中女性明显少于男性。表4分别列出了不同年龄、职业和婚姻状况的被试的性别角色类型的百分比。

表3 中国男女被试中性别角色类型的分布

未分化 女性化 男性化 双性化

总计

人数 %人数 %人数 %人数 %

男53922.7959325.0770729.8952622.242365

女35122.5668744.1522914.7228918.571556

总和

89022.70

128032.6493623.8781520.793921

(三)讨论

在本研究中通过对被试在QZPS每个项目上的反应进行筛选,分别得到了男性化和女性化的七个和六个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中国人的男性化和女性化量表。中国人的男性化特点包括暴躁拖拉、自私挑剔、势利钻营、主动活跃、温和委婉、放纵浮躁和持之以恒,而女性化特点则包括温和友好、直率爽直、安分守己、优柔寡断、合作合群和坦诚善良。这些特点不仅与人们的预期基本上一致,而且与采用传统方法研究的结果[5]也相当一致。

本研究中所确定的性别角色类型及其分布有几个显著的特点。首先,双性化的比例比预期的要低,在各种职业和年龄组中都没有达到25%,最低的只有11%。这一结果与国内其他针对大学生的研究相比也是比较低的,甚至比Bem1975年对美国大学生中双性化研究的结果也低[5]。这种差别可能有研究方法和对象上的差别,也可能是对中国人性别角色的相对比较真实的反映。因为尽管中国已经进入了现代化高速发展的时期,但人们头脑中的性别角色分化的概念还是比较牢固的,因此出现大面积的双性化群体可能还为时过早。

第二,男性化的比例偏低,女性化的比例偏高。总体上男性化的人数只占25%左右,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男性化的比例明显在下降,在行政管理人员中男性化的比例最低,甚至男性中的这一比例也只有15.60%。女性化的比例则相反,总体上占40%左右,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这一比例明显上升,在行政管理人员中女性化的比例最高,甚至男性中的这一比例也达到了35.62%。从性别分布来看,女性较多偏向女性化,而男性也有同样的趋势,在行政管理人员中这一趋势最明显。这一现象是否预示了中国人更偏向女性化?西方学者实际上在对文化的划分中确实曾提出过东方文化属于“女性化”文化(即与重视成功和成就的“男性化”文化相比,东方文化更注重关系与和谐)[15]。有关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和讨论将是非常有意义的。

第三,未分化的比例相对比较稳定,基本维持在20%左右,而且基本上是男性中的比例高于女性,年轻者的比例高于年长者,无配偶者高于有配偶者。

以上特点大致勾画了中国人性别角色的类型分布。这种分布的含义是什么?具体来讲,哪种类型更有利于个体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这种性别角色类型与心理社会适应的关系能否提示我们对中国人性别角色类型的分布情况的解释?这正是研究二所要回答的问题。

三、研究二:性别角色类型与心理社会适应的关系

(一)方法

心理社会适应水平,或心理健康水平主要从两个途径,即从心理障碍是否存在(反面)或积极心理品质是否足够(正面)的途径进行界定[16]。在研究二中,为准确测量个体的心理社会适应水平,采用了正反两个方面的指标。为探讨性别角色类型与心理社会适应的关系,要求被试同时完成研究一中所确立的性别角色量表与自我和谐量表(SCCS,测量自我与经验的和谐及自我灵活性等积极的心理社会适应指标)[17]、行为抑制量表(BIS,测量对行为进行抑制的程度等消极的心理社会适应指标)[18] 及症状检查表(SCL-90)。SCCS测量的是个体的自我与经验之间不和谐的程度,由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灵活性、自我刻板性等三个分量表构成,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BIS测量的是个体行为谱中是否缺少某些行为(即该行为被抑制的程度),分别测量对求助、自信、消极情绪、独立性、疏远、支配和拒绝的抑制。它与SCL-90一样也可以作为对心理健康水平的测量。

参加本研究的被试共277人,其中男女分别为136人和98人,43人未注明性别;年龄在18—65岁之间,平均年龄35.58岁,标准差12.92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者119人,中专及以下者77人,81人未注明文化程度。职业与研究一中的被试情况类似。

(二)结果

1.被试中性别角色类型的比例

所有被试的男性化量表的平均数、标准差和中位数分别为93.51,15.52和92,女性化量表的平均数、标准差和中位数分别为102.18,15.09和99。按照男性化和女性化分数的中位数将被试分为四种性别角色类型,结果见表5。与研究一相比,这组被试中双性化的比例偏高,这可能是由于分组的中位数不同造成的。

表5 被试性别角色类型及其所占比例

男性

女性

总数

性别角色类型人数 %人数 % 人数 %

未分化3827.903232.70 7029.90

女性化2115.402222.40 4318.40

男性化2719.901818.40 4519.20

双性化5036.802626.50 7632.50

人数136 100 98 100 234 100

2.性别角色类型与心身症状的关系

首先计算男性化和女性化分数与SCL-90、行为抑制及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的相关,并以男性化和女性化分数为因变量对它们进行回归分析(强迫进入),结果见表6。男性化和女性化分数与心身症状、行为抑制及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都有显著的正相关,而女性化分数与心身症状的相关不显著,但与行为抑制和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显著正相关。但在回归分析中却发现男性化分数均以正的β值进入回归方程,而女性化分数则仅进入心身症状的回归方程,且β值为负值。

分别以SCL-90的症状总分、BIS的七个分量表的总分以及SCCS的三个分量表的总分为自变量,以性别和性别角色类型为因变量进行2×4的方差分析。在对SCL-90总分的方差分析中,性别和性别角色的主效应及交互作用均不显著。对性别角色的事后分析表明,未分化、女性化、男性化和双性化的SCL-90总分的平均数分别为60.03、46.82、60.40和62.94,只有女性化的分数显著低于双性化的分数,其他差异均不显著。即在性别角色的四种类型中,只有女性化的SCL-90分数比双性化低。

对行为抑制总分的方差分析表明,性别的主效应仍不显著,但性别角色及其与性别的交互作用显著,F值分别为31.10(p<0.0001)和3.16(p<0.05)。图1显示了男女被试四种性别角色的行为抑制分数分布。事后分析的结果表明,男女被试中均表现为女性化被试的行为抑制分数最低,其次是未分化和男性化,双性化分数最高。分别比较男女被试中四种性别角色类型的行为抑制程度,在男性被试中,男性化个体的行为抑制显著高于女性化个体、显著低于双性化个体、与未分化个体的差异不显著;在女性被试中,男性化被试的行为抑制显著高于女性化被试、显著低于双性化被试、与未分化被试差异不显著。

对自我与经验不和谐总分的方差分析表明,只有性别角色的主效应显著,F=6.05,p<0.01。对性别角色的事后分析表明,未分化、女性化、男性化和双性化的不和谐总分的平均数分别为64.86、59.85、70.29和82.12,双性化个体的分数显著高于另外三组,其中女性化分数最低,除与未分化组差异不显著外,与另外两组的差异都显著。其他差异均不显著。

综合相关与回归分析及方差分析的结果,可以认为女性化特点的分数对个体的心理社会适应水平有正向的预测作用,而男性化分数则有负向的预测作用。

(三)讨论

在研究二中比较了不同性别角色类型的心理社会适应水平。其中有两点值得特别一提:

第一,被试的性别角色类型与研究一中相比有较大的差别,这可能与采用了不同的分类标准有关(男性化和女性化的中位数不同)。研究一采用的是5000多名被试的男性化和女性化量表的中位数,而研究二中只有270多名被试,如果采用研究一的标准,则研究二中会有大量的未分化型的被试。因此在研究二中采用了所有参与本项研究的被试在男性化和女性化量表上的中位数作为划分性别角色类型的标准。这种策略尽管不能提供性别角色类型的可供直接比较的比例,但四种性别角色的划分仍然是有效的。而且事后分析的结果表明,按照研究一的标准重新划分性别角色类型之后,仍然重复了前面的结果。

第二,研究二中对不同性别角色类型的心理社会适应水平的比较结果是非常清楚的。无论是直接的心身症状(SCL-90),还是相对比较间接的行为抑制和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其结果都是高度一致的,即性别角色类型会直接影响个体的心理社会适应水平,而且女性化被试(无论男女)的心理社会适应水平最高,其次是未分化和男性化,心理社会适应水平最低的是双性化的被试。

这一结果不仅与西方的类似研究不同,与国内的研究也有显著的差异,因此需要做出特别的说明。实际上,从研究一中对男性化和女性化特点的界定就可以推测女性化应该与较好的心理社会适应高度相关,而男性化应该与心理社会适应不良相关。女性化量表包括的六个因素中除直率爽直(F2)和优柔寡断(F4)以外,其他的四个因素都是积极的心理品质;而男性化特点的七个因素中除主动活跃(M4)、温和委婉(M5)和持之以恒(M7)以外,其他的四个因素都是消极的特点。因此,总体上女性化被试的心理社会适应优于男性化被试就完全可以理解了。换言之,在中国社会中,女性化的个体会比男性化的个体有更高的心理社会适应水平。

在这里还有另外两种不同的解释。首先,所谓的男性化和女性化特点其实并没有反映个体的性别角色,而只是对适应水平的一种反映。但本研究的结果却可以排除这种可能性。如果男性化特点与女性化特点分别对应心理社会适应不良和良好,那么双性化个体的心理社会适应水平应该高于男性化个体(男性化个体只有适应不良的“男性化”特点,而双性化个体还同时具备适应良好的“女性化”特点)。而本研究中的结果却恰好相反,即男性化的个体心理社会适应水平高于双性化的个体。

其次,本研究所采用的评定方法,即要求被试对每一个人格特点“描述自己的程度”进行评定,与传统的性别角色研究中要求被试对每一个人格特点是否“大众观念中的男性和女性特点”进行评定,两者之间是否等价仍存在疑问,尽管从内容来看,两种评定方法得到的结果比较一致(见表1和表2)。如果采用与传统相同的评定方法也能得到相似的结果,那么本研究的结论就更有说服力了。这将是后续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中所发现的性别角色类型与心理社会适应之间的关系可能暗合了中国文化的特点。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和谐与合作,即使个体有很强的个人欲求水平也不能直接表达,而需要通过与他人的合作,以共赢或迂回的方式去实现。传统的男女性别角色中对女性的要求恰好符合了中国文化的这一特点。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女性化的特点实际上反映的不仅是中国文化中对女性的要求,同时也是对所有人的要求。符合这一要求的个体就会较好地适应环境,不符合这一要求的个体其对环境的适应也就容易出现问题。至于未分化者由于没有表现明显的男性化特点,因此尽管女性化特点也没有明显的表现,其心理社会适应水平仍然是比较高的(与男性化个体类似)。换言之,只要男性化特点表现不明显,个体的心理伤害适应水平仍然可以很高。

双性化个体的心理社会适应水平最低,与Bem的“双性化”构想明显不同[2,3]。由于本研究对个体心理社会适应的测量仅限于SCL-90、行为抑制及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并没有涉及人际适应、自尊、主观幸福感等更多正向的心理社会适应指标,就此得出明确的结论还为时过早。但这一结果却提出了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的问题:西方文化中的双性化特点在中国文化中是如何被自己和环境所感知的,又是如何影响人们的心理社会行为和适应的呢?

Bem关于双性化个体有着比男性化、女性化和未分化个体更高的适应水平的假设是符合逻辑的,并且也得到了许多研究的支持。但Bem的假设必须满足两个前提条件:(1)人们可以很容易接受个体表现出与自己的生理性别不一致的行为;(2)个体自己表现出与生理性别不一致的行为时也不会产生内心的冲突。如果这两个前提条件不具备,那么双性化的个体就难以达到较高的心理社会适应水平。

然而,本研究的结果似乎表明这两个前提条件在中国文化下并没有得到支持。从表8的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男性化与女性化均与行为抑制和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呈显著的正相关,即男性化和女性化越明显,个体越容易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抑制,而且越容易体会到内心的不和谐,而且男性化分数与上述两个心理健康指标的相关显著高于女性化,表明男性化和女性化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均为负向,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如果这些相关是稳定的,双性化个体的社会适应水平最低也就是自然的了。

如果Bem关于双性化的假设注重的是个体在各种场合均可以表现出与环境要求一致(即无论男性、女性都可以根据环境要求表现出与环境要求一致的男性化或女性化行为),是双性化的外显行为的话,那么本研究的结果则反映了Bem没有看到的双性化的另一面,即这样的个体在内心会体验到更多的不和谐、在行为上会有更多的抑制。因此,Bem的双性化概念考察的是行为本身的适应意义,而在西方文化中个体的行为与内心体验之间的一致性是比较高的[19,20],因此双性化的个体其心理社会适应水平也比较高;相比之下,尽管在中国文化中双性化个体也会在外显行为上表现出更多的灵活性,但由于内心体验的不和谐以及更多的行为抑制,即中国被试在内心体验与外显行为间更大的不一致[21,22],反而使得双性化个体的心理社会适应水平最低。

因此,根据本研究的结果,我们只能得到一个结论:在中国文化中,凡是涉及比较明显的男性化特点的行为模式,不管其他的表现如何(即有没有同时表现出女性化的特点)都是不适应的,而且在只表现男性化特点时反而比同时表现男性化和女性化特点(即双性化特点)时有更好的心理社会适应水平!由此我们的进一步假设就是:中国文化不仅是女性化的,而且同时还是反男性化的!当然,这里还仅仅是一种暂时性的假设,还需要更进一步研究的支持。

四、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通过对被试在人格量表项目反应上的差别进行分析,得出了男性被试评分高于女性被试的项目的因素结构由七个因素构成,分别是暴躁拖拉、自私挑剔、势利钻营、主动活跃、温和委婉、放纵浮躁和持之以恒,并由30个项目构成了中国人男性化量表。同时,女性被试评分高于男性的项目因素结构由六个因素构成,分别是温和友好、直率爽直、安分守己、优柔寡断、合作合群和坦诚善良,并由30个项目构成了中国人女性化量表。在此基础上划分了中国人的性别角色类型,其中未分化、女性化、男性化和双性化的比例分别为22.70%、32.64%、23.87%和20.79%。这种性别角色类型的分布又会因个体的性别、年龄、职业和婚姻状况不同而异。

性别角色类型与心理社会适应的关系却没有验证Bem关于双性化的假设,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即双性化的个体心理社会适应水平最低,女性化的心理社会适应水平最高。尽管只是一个初步的结果,但由此所反映的中国文化的特点,即女性化同时反男性化的特点值得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对这个问题的深入分析不仅有着跨文化比较的意义,同时也会对中国人的人际交往、组织管理和社会行为提供一种全新的认识。

标签:;  ;  ;  

中国性别角色量表的构建及其与心理社会适应的关系_性别角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