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文婷 安徽省马鞍山市中医院内一科 安徽马鞍山 243000
【摘 要】糖尿病是一种慢性和严重的疾病,目前它已经继肿瘤和心血管病后上升为第三位危及广大人民生命的非传染性疾病,在我国流行很广。糖尿病目前尚不能根治,但可以控制。理想的代谢控制可恢复血糖正常,消除高血糖毒性可明显(50%~75%)减少慢性并发症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单纯的药物治疗不能长期有效的控制血糖,必须通过健康教育的手段进行病前预防和病后指导,对患者实施正确的健康教育,将对减轻和避免糖尿病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起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糖尿病;健康教育;实施方法;管理;效果评价【中图分类号】R781.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5)-10-229-01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劳动强度减少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病人也日趋增加[1]。糖尿病是可防可治的疾病但又不是靠简单的吃药打针所能解决的,国际糖尿病联盟指出对糖尿病患者来说,缺乏糖尿病健康教育就像缺乏胰岛素一样危险[2]。因此,应当重视糖尿病教育和管理。当前糖尿病教育的对象、内容、管理以及评价指标都在不断完善和发展,现结合现状综述糖尿病教育和管理。
1 糖尿病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教育需以患者为中心,以活跃鼓励的方式进行,逐渐提高他们有关糖尿病的知识和技巧,足以解决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有关糖尿病防治的基本问题。基础和理论知识切忌灌输的太多,要让患者理解,将知识转变为行动远较掌握理论更为重要。
2 健康教育内容2.1 糖尿病的概述 糖尿病定义、症状以及分型、并发症和诱导因素,使患者了解自身疾病的表现。
2.2 饮食指导 ①每日热量计算:按法患者性别、年龄、身高计算理想体重,参照理想体重和活动强度计算每日所需总热量。②蛋白质、脂肪、糖类分配:蛋白质0.8g/kg,老年患者适量增加,脂肪可进食不饱和脂肪酸(如植物油),限制胆固醇的摄入,糖类用粗粮代替精粮。③三餐分配:早、中、晚三餐,热量分配为1/5、2/5、2/5,根据热量血糖情况适当调整,忌食含糖量高的食物。④进食种类应多样化,切忌单一,蔬菜、水果、豆类等搭配合理,可以提高营养价值。⑤正确的烹调方法也是饮食治疗中不可忽略的,烹调过程清淡化,多用清蒸、炖、炜的方法,少用煎、炸、烧烤的方法,更不要用熏的方法。
2.3 运动指导 随身携带糖果和饼干,以防出现低血糖时及时食用。运动方式:根据病人的意愿选择乐于接受、容易坚持的。如步行、慢跑、阻力自行车、广播操、太极拳、适当的球类活动、爬坡等。其中以步行的应用最广。运动时间:有一定强度的运动如慢跑、打球等宜在饭后30 分钟到1 小时左右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避免在空腹或降糖药物作用高峰时运动。
2.4 血糖自我监测 护士应教育指导患者在口服药物或应用胰岛素同时,积极配合自我血糖监测,如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和睡前血糖。并及时注意记录结果,以及与记录相关的事项,根据记录情况及时与医生联系,调整用药情况,使病情得到控制。应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肝功、体重、尿常规等,以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2.5 合理用药指导2.5.1 注射胰岛素的指导 使用混合胰岛素时要先抽取短效的胰岛素再抽取中效胰岛素。胰岛素注射的方式为皮下注射,应注射在脂肪的深层或脂肪和肌肉之间,切记避免注射到血管和肌肉内。每次注射部位都应轮换,如果患者餐后要进行运动,应避免在四肢注射胰岛素。短效胰岛素注射后一定要在30 分钟内进餐,如患者刚开始把握不好时间,可等饭好后进行注射,注射后15 min 左右开始进食,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2.5.2 口服降糖药的指导 服用口服降糖药要遵守一定的原则,要按时、按剂量服药,不可自我感觉血糖控制良好而私自减药,也不可为了血糖迅速下降而盲目加量。其次,指导患者口服降糖药的时间及注意事项。包括药物的种类、作用特点、用法、不良反应及药物保存方法等。
2.6 心理健康教育 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予以相应的心理疏导,任何疾病都有发生、发展、控制与转归的过程,糖尿病只要进行合理的饮食、适当而安全的运动、药物的配合等治疗,会有一个正常人的生活。心理问题不是一时就能解决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状态变化很大,在患者每次复查时注意观察予以对症处理。
3 健康教育实施方法3.1 医院内教育 采取“一对一”教育模式,针对个人出现的症状进行细致化讲解,同时开展集中教育让患者与患者之间相互学习交流,利用病区可利用的空间,如黑板报、走廊墙壁上挂教育展板、病房内设置健康教育手册等形式宣传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接受能力及病情将患者分组进行讲课,对个别问题、特殊问题单独讲,对文化低、记忆力差的患者利用做晨晚间护理及做治疗的时间反复讲解并示范,直到掌握为止。
3.2 进社区、进工厂、进学校 健康教育从医院走向各基层是今后发展趋势。院外糖尿病患者应充分利用社区的卫生资源,还可以组织一些团体,将院外患者组织起来,为患者提供同病相扶助的机会,体验、分享他人的成功经验。
4 糖尿病教育的管理4.1 凡有内分泌和糖尿病专业队伍的医院,对管辖范围内的患者和医务人员进行教育。组织有关糖尿病专题讲座,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
4.2 为住院和社区管辖内的糖尿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定期电话回访和上门访视,定期开展大型义诊,开通咨询电话,发放健康宣传材料。
4.3 教育须有专人或小组负责安排教育内容,教材、教师、场地、经费、教育过程中应有点名制。
5 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指标5.1 知信行水平 以知信行理论为基础.常采用自行设计的糖尿病相关知识问卷、自我管理能力评价量标等来评价患者教育前后的变化。
5.2 实验室评价指标 多以空腹血糖、餐后2 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压及体重指数等指标来评价患者教育前后的变化。
5.3 生存质量 生存质量作为一种新的健康指标,能全面评价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生活方面的情况,评价的主体是被测量者。
总之,糖尿病患者生活行为方式的改变和健康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健康教育的施教者应不断更新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这样才能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1] 许金梅.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J].社区医学杂志,2008,6(11):42-43.[2] 王纯.糖尿病教育在基层的现状调查[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3,16(11):6-7.
论文作者:蒋文婷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10月第1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15
标签:糖尿病论文; 患者论文; 健康教育论文; 血糖论文; 胰岛素论文; 糖尿病患者论文; 并发症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10月第1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