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等效法在物理解题中的应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浅谈论文,物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有这样的感触,学生对一些物理现象、规律的表述常常让人觉得词不达意。很简单的物理知识、物理情景经学生一表达,就变得让人糊涂。利用等效法,可解除此矛盾。等效是指不同的物理现象、模型、过程等在物理意义、作用效果或物理规律方面是相同的,它们之间可以相互替代,而保持结论不变。等效的方法是指面对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提出一个简单的方案或设想,而使它们的效果完全相同,从而将问题化难为易,求得解决。等效法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常用方法之一。在中学物理中、合力与分力、合运动与分运动、平均速度、重心、热功当量、总电阻与分电阻、交流电的平均值、有效值等,都是根据等效概念引入的。
常用的等效方法有等效替换、等效类比、等效假设等。这些方法可以把一个隐含的问题转化为明显的问题,也可以把一个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还可将某个陌生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因此常用等效法常解决物理问题。
一、等效替换
等效替换在高中物理学习中比较常见。例如:力的合成与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等这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都运用了等效替换思想。此外,等效替换思想还经常用于对等效电路的分析,这种电路的等效组合替换,往往会在一筹莫展之际,使问题豁然开朗。
分析:由于题目中,电源的E、r与电阻的阻值未知,看似很难直接求出时,电阻及的值。如果把a、b左面的电路等效为一个新的电源 E′、r′后,此题就变换为可先求出E′、r′的值,再根据电流求外电路电阻的值。
【例2】 六根互相绝缘的导线,在同一平面内组成四个相等的正方形,导线中通入大小相等的电流,电流方向如图所示。在这四个正方形区域中,磁场方向指向纸面内,且磁通量最大的区域是()。
解析:由于六根导线中通过的电流强度大小相等,且互相平行的三根导线中的电流方向相同,故磁场可等效为一根方向与水平面成45°角,通过Ⅱ、Ⅳ两个正方形的对角线,并过中心点O的通电导线 (如图中虚线所示)在该区域产生的磁场。由安培定则可以判断Ⅰ区域的磁场方向是垂直于纸面向里的,Ⅲ区域内的磁场方是垂直于纸面向外的,Ⅱ、Ⅳ区域内的磁通量为零,选A。
【例3】 通电三角形线框abc处于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线框平面向里,电流方向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三角形线框受到的磁场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方向垂直于ab边斜向上
B.方向垂直于ac边斜向上
C.方向垂直于bc向上
D.磁场力为零
解析:按照常规解法,先用左手定则判断三条边所受的安培力,然后再按力的分解与合成法则求合力,这样解题较复杂。由F=BIL应用的条件可知,L应为导线在匀强磁场中的有效长度。在三角形abc中,线段cb中电流的方向是c→b;线段bac中电流的方向是b→a→c,即b→c。线段bac的有效长度等于b′c′的长度。这样可将三角形的三条边等效为线段cb和b′c′。由于这两条导线中的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三角形线框受到的磁场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合力为零。选D。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有用的结论:任何一个闭合的通电线圈,当匀强磁场方向垂直于线圈平面时,线圈受到的磁场力的合力为零。
二、等效类比
在碰到比较复杂的或不常见的物理现象时,可运用等效类比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问题,综合了静电场和力学的知识,是历届高考的热点。其研究方法与力学的分析方法基本相同,遵循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及能量等有关力学规律。研究时可从带电粒子的受力产生加速度及能量转换两条线索展开,常用的是等效类比,把复杂的问题简化。
【例4】 如图甲所示,绝缘细线长为l,一端系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带电小球,处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为E。已知电场力QE=3mg,为使小球恰好能绕O点做圆周运动,求小球运动的最小速度。
解析:大家知道,物体在重力场中运动时,运动到最高点时速度最小。现在小球处在电场中,最小速度的位置在哪里呢?我们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小球受到竖直向上的电场力3mg,竖直向下的重力 mg,合起来看,小球相当于处在一个竖直向上的重力场中,重力的大小为2mg。这样整个空间的“上”“下”位置正好完全对调了,所谓的“最高点”已经不是A点,而是P点了,而A点则变成“最低点”。对P点进行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例5】 用长为l的细线悬挂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小球,将其置于水平向右且大小为E的匀强电场中,如右图所示。现将小球固定于悬点的正下方的位置A处,然后释放小球。已知电场力大于重力,求悬线受到的最大拉力。
解析:小球释放后受恒力mg、QE和变力的作用,在位置A、B之间做往复振动,电势能和重力势能、动能发生相互转化,则在点A、B之间必存在一个平衡位置(切向加速度为零),由运动的对称性可知,这个位置必然在点A、B中间,设为点C,与竖
三、等效假设
等效假设是指在效果相同的前提下,设想一种新的模型来解决原本复杂的问题。
【例7】 如图所示,正五边形外接圆的半径为 r。在正五边形的四个顶点A、D、C、D上各固定一个电量为+g的点电荷,在E点固定一个电量-q的点电荷。求其几何中心O处的场强。
分析:由于各点在几何中心O点产生的场强方向各不相同,因此要计算O点的合场强比较麻烦。如果把E点的点电荷-q等效为有一个+q和一个-2q的点电荷,那么,正五边形各顶点的+q点电荷在几何中心O产生的合场强就为零。此题就简化为在正五边形一个顶点E处,放有一个电量为-2q的点电荷在其几何中心O点的场强。
【例8】 带电量为+Q的电荷放在无限大的金属板旁边,并离金属板的距离为a,试求+Q点电荷对金属的作用力?
分析:由静电感应可知,点电荷+Q与金属板形成的电场如图所示,现假设在离金属板的距离为a的左边放一等量的异种电荷,这与等量异种电荷形成的电场相似,等量正负点电荷之间的库仑力就等效成+Q点电荷与金属的作用力。
等效法是科学思维的基本方法之一,它是保持对研究问题具有相同效果的前提下,通过对物理模型或过程的变换,将复杂的实际问题转化为简单的理想问题来研究的思维方法。如果教师在教学时能引导学生在形成物理概念、解答物理习题过程中运用等效法,使学生明确在分析和解答物理问题时,一般需要将生活语言转化为物理语言,精炼成数学语言;需要将复杂的问题通过等效法,提炼、简化,找出问题的本质,学生就会在学习中逐渐尝试用等效法开创性地解决问题。等效思维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技巧性,必须在认真分析物理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合适的等效变换,才能获得简捷的求解方法。
由上可见,“等效”思想在物理解题中的运用还是比较广泛的,如何有效地运用等效方法解决物理问题值得大家不断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