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大银行市场困境与转型的思考_银行论文

对我国大银行市场困境与转型的思考_银行论文

中国大型银行的市场困境与转型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困境论文,银行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14年下半年以来,中国银行业经营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特别是大型银行,作为中国银行业的主体,虽然通过改制、引进战略投资者、借助国际金融危机实现了“弯道超车”,跻身国际大银行前列,但尝得改革成果没几年,又处于改革与发展的十字路口。外界对银行经营管理的质疑是此起彼伏,业内人士也产生了诸多困惑。到底应该怎样看待现状?中国大型银行业的真正挑战到底来自何方?出路何在?

      一、中国大型银行面临诸多困惑

      2014年以来,整个银行业面临一些新的变化,这些变化在大家的思想中产生很多疑惑。这些疑惑银行内部有,社会各界都有。一是部分地方政府对银行有微词。反映经济在下行,而银行信贷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持不足,对中小企业、自主创业的支持不足。二是部分企业家对银行有意见。反映银行只是一味要存款、要结算。经济好的时候推销贷款,经济下行时设定了很高的贷款标准、门槛,这个要抵押、那个要保证,企业贷款很难。三是老百姓对银行有怨言。反映过去到了银行排队、服务态度不好;现在银行排队少了、服务态度好了,但是钱放到银行利息太低、产品太少,而且还卖给客户不熟悉的保险等各种产品,出了风险让客户自己承担责任。四是监管当局对银行有担忧。银行内部合规管控能力、经营能力、资本水平、资产质量等都充满着风险,与国际领先银行相比,精细化管理的差距很大。五是媒体对银行有误解。部分互联网媒体对银行不良率上升、盈利能力下降进行了所谓的深度解读,有人甚至认为银行是21世纪的恐龙。所以现在整个银行业和几年前相比判若两人。银行到底怎么了?是不是要出大事了?

      客观地讲,银行业面临的这些问题,既有外部原因,也有根深蒂固的自身原因。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整个中国经济开始步入漫长的下行期。但对于这样一个漫长的经济下行期,应该说银行业大部分人并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基本上都是按照老经验,“困难是暂时的,很快就会过去”。然而,经济调整的要求和恢复的困难远远超过我们的预期,没想到现在已经是2016年了,经济生活面临的突出任务依然是止住下滑,怎么把经济稳住。由于大家对这次漫长的经济下行期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因而无论是银行业内部经营策略还是外部政策导向都没有进行及时调整,自然也就产生了诸多困惑。

      (一)银行的评价和导向目标多元化,什么才是好银行

      漫长的经济调整期必然反映在银行的经营上。在这个漫长的下行期,银行的表现怎么样呢?规模在增长,增速在下降。以四大银行为例,资产规模每年都在不断上升,但是资产的增速从2009年开始不断下降;利润在2010年达到顶峰,之后增速不断下降,2014年降至个位数,2015年很多银行的经营目标已经变成了保持正增长,避免负增长。但是如果拨备计提充分,把该处理的损失处理掉,那么2015年估计有不少银行实际是利润负增长。由此给外界造成了一个印象,银行怎么了?是不是经营管理的能力在下降?如果不是能力在下降,为什么指标都在往下走?

      透过社会各界对银行的抱怨,透过金融危机以来数据变化的趋势,其实对银行业从业人员来讲,自己也面临很多困惑。一方面企业缺钱,一方面银行有钱放不出去;一方面到处都是资金需求,一方面银行看不清楚钱该贷给谁;一方面讲银行要以盈利为目标,一方面又强调大银行的社会责任;一方面ROA、ROE在下降,高管层不满意、股东不满意、管理部门不满意,要求银行提高盈利水平,一方面又说银行的风险偏好有问题,风险太大,要审慎经营、防止不良资产反弹。总之,既要促进经济增长,又要保利润、控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理财产品到期要保证兑付,还要承担社会责任。这么多目标,分别看都是合理的,每个评价都有自己的一套科学体系,但银行到底该怎么办,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的。

      (二)银行业的“标杆”消失,下一步该向什么方向走

      国有大银行从财务重组到改制上市,一直都是一个虚心的学生,向国际活跃银行、领先银行学习,以欧美大型商业银行为业务“标杆”,通过引入战略投资等方式,学习其先进管理经验,管理能力迅速提高。美国战略投资建设银行不仅帮助中国建设银行提升了市场价值,更重要的是帮助中国建设银行提升了经营管理的能力,树立了风险收益平衡理念,提升了很多管理方面的技术。当时国有大银行改制的目标就是要对接国际领先银行,不断缩小与国际领先银行的差距。然而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大型银行遭受重创,纷纷寻找各自的转型模式,相应中国大型银行的主要指标则都已超过国外大型银行。国际:标杆”突然没有了,“标杆”式的思维模式受到冲击。目标没了,下一步该向什么方向走?

      (三)银行市场份额不断下降,是不是银行的经营管理能力在下降

      虽然危机后,中国大型银行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但客观地讲,除了其自身经营能力提升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际先进银行在本次危机中均不同程度遭受冲击,使得我们地位凸显出来。更为实际的情况是,工农中建四大银行的国内市场份额不断下降,存、贷款占比呈现出下降趋势。加之考虑新金融业态迅速增长的市场环境中,传统银行份额不断降低。这种变化意味着什么?是不是银行要出问题?是不是银行的经营管理能力在下降?

      (四)不良贷款回升,会不会超出银行承受能力

      2014年开始,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银行资产质量出现持续恶化,不良率开始反弹,2015年迹象更加明显,上半年国内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为1.8万亿元,同比增长35.7%,比年初增加3222亿元,已达去年全年增量的1.25倍,不良贷款率1.82%,较年初上升0.22个百分点。更加令人担忧的是银行业信贷资产的形态也在持续恶化。2015年上半年,银行业关注类贷款余额4.18万亿元,同比增长33.02%;较年初增加6081亿元,为去年同期新增额的2.66倍;关注类贷款率4.32%,较年初上升0.34个百分点。银行业整体拨备覆盖率171.76%,其中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198.39%,同比下降64.49个百分点。不良率在上升、不良额在增加、拨备覆盖率在下降,意味着银行吸收风险的能力在下降。不良贷款已经成为困扰银行、阻碍银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全国大部分银行都把主要精力用在处理不良贷款上,而且现在对于不良贷款的处置,要么核销、要么打包出售,财务上到底能支撑多久,还有没有别的更好办法,这也是一个重要的疑惑。

      (五)息差不断收窄,银行的收入靠什么支撑

      中国银行业收入过于依赖利差收入,占比仍在七成以上,国际上很多银行,息差收入在整个收入中基本上是50%左右。在利率市场化的节奏不断加快的趋势下,利差不断缩小将会对银行利润增速带来严重影响。这是我们面临的又一个困惑,未来的银行收入靠什么来支撑,银行的利润靠什么来支撑。过去主要靠息差,只要资产规模上去,收入就会上去,利润就会上去。但在利率市场化的情况下,息差是不断收窄的,在息差不断收窄的情况下,最近几年银行业普遍强调中收,然而这两年,经济下行,企业困难,中收来源越来越窄,再加上对银行社会责任要求的强化、可收费项目的减少,靠非息差收入来弥补息差收入下降对银行造成的影响,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甚至越走越窄。因此,未来我们的收入、利润靠什么支撑,也在困惑着我们。

      二、市场空间不是银行困惑的根源

      银行面临的一系列困惑有没有解?这些困惑的根源到底是什么?大型银行困惑的原因何在?有人认为是近年来经济持续下行、市场空间在束缚着银行的发展。因此,银行要走出困惑、摆脱困惑,只有等待,等待经济好转,等待经济回升。但是不要忘了,现在是经济放缓不是经济萎缩,经济总量不是在减少,还在不断扩张,只是增长的速度有所放缓。况且经济总量(GDP)是在10万亿美元水平、增长速度保持在7%左右的中高速,在以间接融资为主要途径的经济环境下,金融需求,尤其是对银行的金融需求仍然十分强劲、巨大,因而经济下行对银行发展构成束缚的说法是没有道理的。

      据有关预测,即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未来几年都在10%以下,到2020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也将会达到300万亿元。这么一个巨大的总量,怎么能说没有市场?怎么能说市场规模对发展构成约束?

      再来看消费。最近几年我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基本保持稳定且一直处于上升趋势。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25万亿元,是2003年的5倍,比2009年翻了一番。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是快速增长。从2008年金融危机前的15 781元增长到2014年28 844元。金融危机后全球主要经济体没有一个国家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像中国这样快速增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快速增长给银行提供了充足的、大量的市场机会。

      有人认为,市场日益成熟,改革开放给银行带来的发展红利已经释放完毕,银行发展至今遇到困难也是必然的。但我认为,中国是一个正在深化、迅速成长的新兴市场,市场深化所带来的银行发展红利刚刚开始释放,后续势头还很强劲。例如,中国住房市场的空间还很大,商品市场、养老市场、医疗市场、教育与文化市场、体育与旅游市场等都是刚刚开始形成,距离市场的深化、成熟还很远。

      所以,无论是从经济总量还是从市场深化的角度看,都不能得出银行业的发展面临市场空间束缚的结论。事实也是这样,从统计上来看,多年来金融增加值一直呈现上升趋势。所谓银行发展遇到市场空间束缚,可能是一些人自己给自己找说辞、找台阶,而真正的市场空间是很大的,并没有构成发展束缚,更不用说存在所谓的“天花板”。

      三、金融结构变化,对银行发展既是挑战,更是机遇

      有人认为,当前银行的困惑来自于金融结构变化。这种见解不无道理,但我认为金融结构变化对于银行发展也不构成市场约束;客观分析这种变化,对于银行来说既是挑战,更是机遇。

      (一)直接融资比重提升对国内银行业来说不是挑战而是机遇

      最近几年,中国直接融资的比重大幅度提升。但是对比美国,中国直接融资的比重仍然低得多。美国银行业在以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结构下依然发展得非常好、非常快,这说明相关金融结构的变化并不一定对银行的发展构成制约。

      其一,理论和实践都表明,无论是在什么金融结构下,个人客户、中小型企业都不可能离开商业银行。从美国银行业看,中小型企业、个人客户始终都是大型银行最基础的客户。全球市值第一的富国银行,贷款中56%为零售贷款(包括小微企业贷款)。2013年,富国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为8%,超过总体贷款增速7个百分点。

      其二,大型公司尤其是高评级的大型公司,虽然越来越趋向市场融资,但它的其他金融服务仍然离不开商业银行尤其是国际化大型商业银行,例如资金循环、风险对冲、清算、现金管理等。

      其三,由于大型银行具有资金以及包括投行业务在内的综合金融服务优势,即使是大型公司的市场融资活动,其很多也是透过大型银行来实现融资安排的,如德意志银行、花旗银行都在帮助企业安排资金、帮助企业筹措银团贷款。事实上,富国银行营业收入中有26%来自于大型客户的批发业务,这些业务带来的净收入占其全部净收入的40%。

      由此可见,金融结构的变化,对国内银行业不是挑战而是机遇。目前,我们所遇到的问题,在于经营理念、经营思维以及经营模式没有适应市场的变化。我们总是向大型客户推销贷款,一旦大型客户不要贷款了,很多人就没辙了。其实,我们一直没有深入分析、了解大型客户的真实金融需求,没有针对大型客户的金融需求提供切实的金融服务,也正因为如此,我们银行业才显得很被动。

      (二)新型金融业态的发展,并没有触动大型银行传统业务的蛋糕

      还有人认为是新型金融业态的发展,动了传统商业银行的蛋糕,是互联网金融、各种“宝”挤压了银行的发展空间,占据传统业务的市场。事实上,新型金融业态的发展,从总体上讲并没有触动大型银行传统业务的蛋糕,但确实对大型银行产生相关影响,部分传统客户被吸引。

      新型金融业态兴起,首先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金融结构。一方面,传统意义上的直接融资比重迅速上升(直接借贷、票据、债券、公募与私募股权等);另一方面,新的金融需求驱动金融服务创新,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界限模糊。

      然而,更值得担忧的不是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也不是银行内部,而是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金融服务的变化。过去信用中介、金融中介都是指金融机构提供者,但是近年来非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迅速增加,如阿里巴巴就提供了大量的金融服务,从最开始的支付宝到余额宝,以至于到后来的阿里小贷,这些都是在非金融机构的框架下开展的金融业务。其他如P2P、众筹、民间借贷,全部都是非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服务,而且它们的增长速度是几倍于金融机构已有的发展水平。

      基于以上因素及事实,可以得出如下基本判断:新兴非银行金融机构其实并没有触动传统银行业务的蛋糕,而是进入了目前我们不熟悉、过去不屑一顾的新领域,开辟了新天地,发现了新金矿。面对新型金融业态的快速发展,传统商业银行的任务不是保卫战、狙击战,而是要积极介入新蓝海。

      (三)边际市场改变、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应用、服务方式创新创造出新的蓝海

      认识决定战略,战略决定未来。传统银行业面对的是新蓝海,如果我们再向过去那样不屑一顾,或者说像现在一样看见别人吃肉我们就眼红,都不是正确的态度。这种不正确的认识会导致我们的战略失误,会影响我们的未来。

      银行经营环境由中低收入水平(3000美元以下)进入中高收入(7000美元以上),边际市场的性质开始发生质变。过去3000美元以下的中低收入,也就是所谓的长尾客户,“骨头多、肉少”,银行不屑一顾。但当人均收入水平从3000美元进入到7000美元时,你会发现这一块和当年不是一回事,这一块当中相当一部分客户就是当年标准的优质客户。过去银行受技术水平的限制,对尾部的人群市场经营成本很高,大家不愿意去做。但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出现,使得尾部经营变得更加容易,成本更低,效益更高。阿里巴巴做的其实就是市场的尾部这部分,依靠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成本很低、效益很高。这充分说明如果我们坚守“二八定律”,就会陷入被动。如果我们进入这个新领域,仍然按照过去的思维、习惯、方法、技术,我们依然做不下去。我们只有采取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才能有效经营过去看不上的、鸡肋变肥肉的市场。

      曾经的尾部如今已是很大的市场。如果以10万美元划分家庭金融资产,中国目前家庭资产小于10万美元的占到全部总数的93%,10万到100万美元的是6%,剩余1%是100万美元以上。其实互联网金融、新型业态开拓的就是93%的蓝海市场。微众银行要干什么?依托腾讯的技术和海量数据,面向城市蓝领阶层以及其他中低收入者,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一开始的定位就是基于数据与技术的新一代银行。如果将互联网用户通过两个维度切分并测算规模,目前银行主要集中在家庭月收入超过1万元人民币的无网银互联网客户、非活跃网银客户,家庭收入在4000~10000元人民币的活跃网银用户(近3个月内曾使用)、无网银互联网客户、非活跃网银客户,银行基本是不介入的,这是一块规模达到3亿多的客户市场,目前主要是由互联网金融企业在经营。也就是说,这是一块传统银行业过去不愿意做、不会做、也不屑一顾的市场,当互联网金融把它做大时,就会对传统银行原有的市场形成冲击,有一部分客户就会流失。

      当我们面对金融结构变化时,如果没有意识到变化的实际价值在什么地方,就不会为此做出相应的思想准备,更不用谈什么技术准备。如果宏观政策要求银行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很多人就用传统的方式去做,结果一做就赔,成本很高,反而更不愿意做,这样大型银行就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最近有银行将小企业贷款引入大数据技术,推出大数据产品后发展很快,不良率很低。说明不是没市场、不是不能做,是过去做的方式有问题,思维有问题,模式有问题。因此,我们不仅要看到“尾部客户”是一个新蓝海,还要熟悉新蓝海、适应新蓝海。这才是真正的转型!

      四、银行都在找方向,“分化”将成为未来银行的基本特征

      基于市场金融需求变化趋势,金融供给模式必须相应做出调整。作为金融供给主体的大型银行,谁先认识,谁先行动,谁将成为主导未来银行的领袖。未来银行到底怎么样,现在并没有共识,因为没有清晰的蓝图,但正因如此,恰恰说明银行探索未来的发展方向至关重要。每家银行都在寻找自己的方向,都不可能再通过复制别人来取得成功,所以标杆消失之后,方向要自己找,路要自己走。

      “分化”将是国际银行业的基本趋势。从欧美银行业发展的趋势看,金融危机后,分化是基本的趋势,而分化的本质就是形成自己的经营特色、经营优势。国际银行的ROA、ROE是完全不一样的,有的高,有的低,高低差距很大,说明银行不再是同质化。每家银行都形成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清晰的定位,不可能再像危机前大家都是一个样子,清一色的“高大全”。例如,花旗集团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国际化的零售银行,摩根大通是以批发银行为主、不断推进零售化的大银行,汇丰集团是以贸易融资为特色、以批发银行为主的国际化的银行集团,美国银行是本土化的著名零售银行,富国银行以传统业务为主的、具有独特经营理念和经营特色的银行。未来还将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特色银行,如综合化、多功能、国际化银行,零售商业银行,低成本银行,特色领域的专业银行,纯网络银行,生活银行等等。

      展望未来,中国银行业的同质化发展模式必将被打破。目前中国银行业的ROA(资产收益率)、ROE(净资产收益率)基本上差不多,同质化严重。未来的银行业肯定会从同质化走向分化,不同银行会形成各自不同的经营特色,这种不同的经营特色不同于过去我们政府主导的专业银行,而是不同的银行在市场当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从深层次上看,客户需求深化是银行分化的动力。嵌入式的综合金融解决方案将决定公司金融业务的分化,便捷和跨界将决定个人金融业务的分化。过去的创新都是在盈利、同业竞争驱动下的转型与变革,如今转型与变革的主要动力源自客户需求的变化。把握需求趋势,深刻理解不同主体的金融需求,准确定位各自银行的市场战略,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传统优质客户的金融需求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存款、贷款、结算等基本金融服务,存款需求逐步深化为公司理财、现金管理需求,客户不仅需要获得安全稳定的收益,而且要创造更大的效益;贷款需求逐步深化为一揽子的综合融资需求(项目融资、供应链融资、贸易融资、发行公司债与票据甚至股权融资等),以及信用增级服务、汇率与大宗商品交易的市场对冲等,并要将综合融资嵌入业务流程,配合公司整体战略实施,成为综合竞争力的一部分;结算需求逐步深化为现金管理需求,达到最佳的资金使用效率。

      就个人业务而言,客户对金融服务的移动化、便捷化的需求日益强烈,随时、随地、随意满足其金融需求成为银行金融服务的首要目标。如何能够解决随时、随地、随心所欲这种金融服务需求?只能依靠技术的进步满足客户需求。ATM机解决了“随时”(八小时、五天工作制的束缚)的问题;智能手机的出现解决了“随地”的问题,但距离“随心所欲”还有不小差距,而客户却有这样的需求,我们就要创新探索,如智能银行、智慧银行都是这样一个概念。未来的银行服务,金融供给会出现跨界的趋势。为客户提供商品推荐、购买、支付、物流等一揽子的综合跨界整合服务,将成为银行一种新的金融延伸服务模式。

      应该看到,风险管理能力将决定银行业资产质量的分化。不良贷款上升、资产质量恶化,虽然与经济下行有关,但把许多案例放在一起进行分析,会发现不完全都是经济下行的必然产物。不同的银行在风险识别能力、风险监测能力、运行手段方面的不同,会导致资产质量的差异。以某家银行中小企业贷款的不良率为例,传统的小企业产品不良率是3.1%,阿里小贷是1.5%,银行创新性的大数据产品不良率是0.12%,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分化。

      综上,国内银行业当前面临一系列的困境,其实有些困境并不是绝对的困境,是因为市场在变、客户需求在变,而银行的思想、思维、理念滞后,所以显得处处被动。如果银行能够适应这种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理念、转变经营模式、创新经营服务,它就不是一种约束,而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具体到同业,谁变得快,谁就赢;谁变得慢,谁可能就被动;谁不变,将来可能就会被淘汰。

      五、大银行的互联网战略具有转型意义

      2013年以来,我曾经对大型商业银行布局“互联网+金融”的战略进行了持续跟踪。我认为,互联网商业模式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生的影响最为深远的商业革命,在中国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中发挥了无法估量的作用。互联网与金融行业的结合,已经催生了火热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并在理财、支付、信贷等领域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引发了大型银行的战略关注甚至战略调整。2014年下半年以来,业界的讨论很多,动作也很多,认识分歧也很大。我认为,大型商业银行应该亲近互联网、布局“互联网+金融”战略,不仅要加快互联网技术在金融服务中的应用,更重要的是应当深刻剖析“互联网+金融”模式蓬勃发展的内在动因,结合自身优势准确定位、提出未来的发展战略。大型商业银行布局“互联网+金融”战略,既不是颠覆金融的本质,也不是打造一个孤立于集团主业、渠道与体系之外的网络银行,而是要牢牢把握以客户为中心,用互联网的思维和方法来改造整个银行集团经营模式,构建与全渠道产品和服务高度融合的全方位互联网金融体系,通过整合多种金融、非金融服务,在平衡风险与收益的基础上提升客户体验。

      首先,为了适应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大型商业银行应该充分借助互联网思想和理念,加快银行支付方式创新,巩固支付地位。所谓的互联网金融突破口和当前竞争的焦点主要集中于支付领域,这也符合金融发展规律。传统金融的起点也是源于支付结算,之后慢慢地向存、贷领域延伸。支付宝之所以做得好,与商业银行沉浸于传统业务模式不无关系。金融行业涉水互联网,是从20世纪90年代的网上炒股开始的,但几乎是在10年后,才诞生了支付宝。支付宝当时进入的是一个商业银行瞧不上的、看起来利润也不大的领域,而这却恰恰就是人们常常提到的“蓝海”。其实,目前各类创新支付方式还无法脱离原有的支付体系独立运作,特别是在保障客户交易安全方面大型商业银行还具备不可替代的优势,第三方支付企业能够做到的,商业银行也有能力、有条件做到,并且做得更好。大型商业银行需要依赖技术创新,适应客户不受时空限制的支付和交易需求,不断提高支付的时效性、便利性和安全性,确保在支付结算领域的优势地位。

      其次,依托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创新和变革银行风险管理和客户营销模式。关键是要不断夯实数据基础,强化数据管控和数据挖掘,充分利用大数据的技术方法解决营销和风险管理有效性问题,并借助互联网技术提升客户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例如,如何更好地服务小微客户是大型商业银行面临的一个难题,借助互联网技术,根据中小微企业依托大型核心企业上下游产业链生存的特点,发挥大型银行拥有大型企业客户的优势,依据中小微企业与大型核心企业的交易记录,充分挖掘交易和订单数据,运用大数据技术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和小微企业金融,拓展业务发展空间。据统计,目前我国中小微企业数量已超过4200万家,其中个体工商业户3800万家,保守估计信贷市场容量在40万亿元以上,是名副其实的“蓝海市场”。

      再次,借助互联网技术,挖掘长尾客户的新“蓝海”,解决商业银行当前面临的业务发展瓶颈。长尾客户是指那些金融资产不高的低端客户,在以网点为主的银行服务模式下,由于成本较高,收益覆盖不了这部分客户的服务成本,银行也没有足够的动力去充分满足这部分客户需求。然而,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却借助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并使这部分长尾客户的金融服务成本大幅降低,并通过有效发现需求、挖掘需求、满足需求,迅速拓展市场,不仅有利可图,而且空间巨大,很短时间内就积累到足以抗衡部分城商行的资产规模,也做到了事实上的普惠金融。这是商业银行已经借鉴并正在着力推进战略转型的重点之一。

      最后,适应“移动”+“互联网”的时代要求,加强移动金融能力建设,突破银行金融服务时空的约束限制,全方位介入客户生活,成为客户日常行为的建议者、安排者、提供者,大幅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客户黏度,并开拓新的收入来源。当前,新渠道、新技术在金融服务领域的应用周期正在缩短,网上银行的普及经历了十年之久,手机银行也有五年的发展史,而移动支付的发展虽然只有两年,但市场前景已经显现。一旦错失了本轮发展契机,势必造成战略上的被动。在移动金融领域,我们必须摒弃传统思维,用开放的心态和互联网的思维,真正做到以用户体验为核心,在服务流程上做到最大便利,在技术安排上做到安全可靠,并借助大数据方法收集分析用户行为数据,培养、指导客户的行为预测能力,真正成为客户离不开的生活伙伴。

      大型商业银行布局“互联网+金融”战略,可以从客户、产品、渠道和实现手段四个维度来推进。客户维度方面,由服务特定客户群体转变为服务全体客户群体。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颠覆了传统银行“二八定律”的零售业务经营理念,长尾价值不断被发现并日益凸显,银行网络渠道服务体系的完善和技术的升级也使得服务全体客户具备了条件。产品维度方面,由提供单一客户部门产品向打造综合化服务平台式提供集成银行内部金融产品、全集团金融产品及第三方产品与服务的涵盖金融与非金融服务的综合解决方案转变,打造客户、银行、第三方共同参与、有效互动、互利共生的商业生态系统。渠道维度方面,由各渠道独立发展向O2O线上线下协同发展转变,实现线上渠道和物理网点协同、信息共享、流程的无缝对接,为客户提供全面、综合的金融服务和全新的体验。实现手段方面,通过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提升数据挖掘能力,支持精细化管理和营销。

      大型银行“互联网+金融”战略的全面实施急需技术创新。从提升核心竞争力、建立持久竞争优势角度考虑,大型商业银行技术创新应以我为主,借鉴技术最新发展方向,提升自身技术创新能力。但是在技术实施过程中,要有开放的心态,主动学习、引进外部先进理念和技术,尤其是互联网公司的大量技术创新。我认为,技术升级的方向有几个关键:一是“云化”,实现云计算在金融生产环境的应用,支持快速敏捷部署、高效规范运营、自动集中管控,缩短IT资源供给周期;二是“移动化”,适应用户日常行为向智能手机等终端转移的趋势,通过移动终端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银行服务;三是大数据应用,整合内外部各类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加强分析,支持商业模式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四是以模型化、标准化的思路重构银行IT架构,将面向流程处理的系统建设思路转变为面向客户服务,支持灵活产品配置。虽然我不是技术专家,但我能理解技术创新与业务创新良性互动的产品管理模式是互联网金融服务的核心竞争能力。互联网公司大多具备深厚的IT背景,往往能够形成技术创新与业务创新的良性互动;而传统银行的IT部门往往只是一个支持保障部门,虽然有“业务需求引领技术研发”的研发理念,而实质上往往是“IT研发资源的稀缺性制约业务创新需求的实现”。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领域的技术应用,互联网公司要明显优于传统金融行业,而且近乎每个月甚至每周能推出优化版本的迭代创新。适应互联网时代要求,优化IT技术基础架构,实现技术升级,将成为大型商业银行实施“互联网+金融”战略的关键。

      六、正确认识大型银行转型过程中的“跨界”行为

      在多次调研中,我逐渐感到未来的银行可能是跨界的银行,银行进军电商本身也是跨界的一种实践。但这种“跨界”与过去(20世纪80年代)银行“不务正业”、大量自办经济实体完全不同。

      在金融创新的过程中,一般来讲有三个主要驱动因素:一个是自身盈利驱动,一个是同业竞争驱动,再一个就是客户需求驱动。过去,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主要基于自身盈利和同业竞争压力,对于客户需求重视不够,什么赚钱干什么、怎样有利于变大就怎样干,以至于自我循环、脱离实体经济。其实,商业银行产品创新和商业服务模式创新的基本驱动力应该来自客户需求。互联网金融从提出到现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且在社会上得到了积极的反响。为什么?我觉得互联网金融的价值就在于它努力地发现了互联网环境中客户的金融需求,并最大限度地尊重这种金融需求,努力运用现代的金融工具、技术手段去满足这种金融需求。这是互联网金融之所以发展比较快,之所以得到社会广泛追捧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应该看到,商业银行也在一直努力。回顾历史可以发现,银行业最开始不断地提升网点的覆盖面,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随时”“随地”的金融需求,但银行网点无论如何改变也解决不了7×24小时服务问题;ATM机的出现,解决了银行7×24小时服务的问题,但ATM机仍然解决不了“随地”的问题;后来互联网技术出现,网上银行开始介入到金融服务,应该说网上银行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随时”“随地”的金融服务需求,但便利性仍然没有解决;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和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移动金融应该说是最接近于“随时”“随地”的金融服务需求。最近几年,银行业从不断扩大网点,到不断增加ATM机到发展网络银行,一直到现在的移动金融,都是为了尽可能满足客户金融服务需求。

      那么,跨界会不会成为未来金融业的发展趋势?因为“随时”“随地”享受金融服务的这种需求是永恒的,是无止境的,所以为了能够更大限度地满足“随时”“随地”的金融服务需求,未来金融服务的跨界将是不可避免的。作为银行业的经济学家,我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并且,未来金融行业不仅要在跨界的环境中发展,还会在跨界的环境中不断形成新的金融关系和结构,这种未来金融关系和结构不是我们人为调整的结果,更多可能会是在跨界环境中不断变化、发展,最后形成一种全新的金融结构。例如,在移动互联时代,客户行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一代客户习惯于通过移动设备实现“一站式”的购物体验,传统银行割裂的产品交易服务和金融服务越来越难以满足他们的要求。与此同时,一些大型的互联网公司大举向支付、信贷等传统银行业务进军,这种跨界经营对传统银行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因此,银行也必须适应这一趋势,主动跨界,为客户提供更广泛的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随时”“随地”的金融服务需求。

      在此背景下银行系电商应运而生。与天猫、京东等专业电商不同,商业银行做电商的直接目的不是销售商品,而是将传统的银行金融服务延伸到客户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在银行传统的资金交易链中,两端链接的实际上是生产者(销售者)和使用者,资金转移往往是商品/服务交易的结果,通过附加电子商务平台,银行可以将客户间商品、服务交易与资金转移融合在一起,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生活和金融服务。银行在电商平台上提供的,不仅是各类实物商品,还应包括更加广泛的生活服务,并与金融产品无缝融合在一起。由于定位不是单纯的商品交易平台,银行业电商不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而为商家和用户提供了一个高附加价值的平台,在金融交易过程中实现日常生活交易功能。随着我国经济转型的不断推进,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将愈发突出,互联网商业模式特别是网上购物的发展空间巨大,进而会给第三方支付、大数据金融,尤其是拥有交易数据支撑的小微贷、移动金融等互联网金融,带来井喷式的发展机遇,这也是银行发展电商的关键原因。电子商务与互联网金融历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互联网金融的大发展也会反过来推动电子商务再上台阶,使我国经济的结构更趋合理。

      也应该看到,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有些互联网企业脱离互联网商业交易活动转而模仿传统金融模式涉足传统金融业务,但并不具备传统银行的风险管理技术与经验;有些商业银行也在没有互联网商业交易数据支持的情况下简单地将线下业务搬到线上,有时候为了挤入市场而被迫降低政策标准。这些缺乏互联网商业交易基础的所谓创新性互联网金融行为存在着很大的风险,例如P2P网贷平台跑路风险、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安全方面的风险等。因此,监管机构对互联网金融进行差别化监管,规范互联网金融行为,营造一个健康的市场环境将是十分重要而又迫切的。

      总之,大型商业银行布局“互联网+金融”,主要是适应移动互联时代客户需求的新变化,将互联网技术和思维与现有业务进行融合,升级银行体系。大型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战略的基本特点是:将互联网技术和思维与现有业务进行融合,再造银行体系,全面优化业务处理、产品创新和客户服务流程,为客户提供全渠道、多种生活平台、丰富产品创新的更便捷、更全面的服务,而不是仅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视为一个新的客户服务渠道,不是另起炉灶单搞一套互联网金融体系。这也是大型银行与互联网金融公司在对待“互联网+”问题上的最大差别。因此,在互联网金融的浪潮中,大型商业银行依托自身优势,重点拓展手机银行、跨界电商、移动支付、智慧银行等业务,已经走在市场前列。

标签:;  ;  ;  ;  ;  ;  ;  ;  ;  ;  

对我国大银行市场困境与转型的思考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