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趋向政府主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国经济论文,主义论文,政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9·11"事件如何影响全球经济
毫无疑问,"9.11"恐怖袭击事件对美国及世界经济的重创是极度其严重的。联合国日前发表的报告指出,"9.11"事件将使2001年世界经济的增长率降低一个百分点,损失达3500亿美元。除了美国经济受到沉重打击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也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恐怖袭击不仅破坏了美国的航空、保险、旅游和金融领域的经济活动,而且其破坏性正向制造业、零售业、技术产业等领域蔓延。更为严重的是,这次事件使美国消费者的信心受损。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都预测,今年下半年美国经济会进一步下落,负增长也在所难免。
政府迅速作出反应,面对这种经济形势,有人认为,当前世界经济正向“经典经济”回归,即二十世纪初凯恩斯所面临的经济状况。在二十世纪的前三十年,特别是在1929年发生的大危机时期,全世界所面临的是有效需求的不足,生产能力严重过剩,过度竞争的存在。特别是美国与阿富汗战争的打响,好像世界又走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夜。如何来重整美国经济,如何让世界经济走出目前所面临衰退的困局,凯恩斯主义或经济上的国家主义又成了各国济世良方了。即以国家调节市场活动,直接地全方位地干预经济运作,从而使政府调控机制从以往的外生变量角色,转化为现代经济体系的内生变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政府承担多种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职能。
股市反应利好
"9.11"恐怖事件发生后,为了把恐怖事件对民众的信心打击及对美国经济的损伤降低到最小程度,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非常措施,而这些措施正是从自由的市场运作向凯恩斯主义“经典经济”回归。在政府对经济的大力干预下,不仅世界股市已经回复到"9.11"事件之前的水平,就是美国股市也在"9.11"事件发生一个多月后已经恢复到事件前的水平。也就是说,"9.11"恐怖事件后,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已经重塑美国股市的信心。但是,"9.11"事件后,美国经济的运作也开始从自由市场经济转向政府主义。
特殊证监措施
可以看到,"9.11"事件发生后,为了避免因恐怖袭击事件导致一场经济灾难,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首先,"9.11"事件发生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在九月十四日宣布采取一系列紧急应对措施。基本内容有:一是宣布股市停市至九月十七日美国股市复市。二是发布了保证美国股市复市时公平正常的交易秩序,极大地增加市场流动性“紧急指令”,如对上市公司及直接或间接由发行人控制的机构,可以不受通常的时间与数量上的限制回购本公司的股票;上市公司回购本公司的股票将不会对自身带来不利或有害的会计上的后果;证券公司在计算净资本时,不必考虑市场被关闭的时间;共同基金可以向有关联的主体借款或者贷款;会计公司可能为办公室设在世贸大厦的或者附近的客户提供簿记服务,帮助他们迅速恢复各种记录等。所有的这些措施都在于强化买入与卖出的交易,鼓励更多的人及资金进入股市,从而增加市场的流动性。三是实行股市短路机制,一旦股指达到一定跌幅,即交易自动暂停或关闭市场等,但也会保留一些约束,以保障股东利益。政府部门还向金融市场注入了巨额资金和提供信贷额度。四是美国证监会将放宽上市公司确定新股发行价范围的规定,允许上市公司在其新股的审批过程中确定发行价范围。而在此之前,提交新股发行申请的公司必须在1个月内初步确定发行价范围,并在此后六至十二个月内正式上市。这就使得很多公司在市场极其不稳定的情况下,不得不定下较低的发行价范围。而现行规定将有利于激励股票发行市场。与此同时,纳斯达克证券市场从九月二十七日开始采取一项临时措施,从当日至二○○二年一月二日暂停执行对股价持续低于1美元的摘牌规则,从而使大约六百六十多家公司逃脱了“死刑”。可以说,美国证监会推出的这一系列措施确保了美国股市的稳定与发展。
接连减息注入资金
对于货币政策方面,"9.11"恐怖袭击事件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立即作出反应,表示将随时准备增加经济方面的额外投入。有报道表明,九月十一日事件发生的当天,联储局向金融市场注入了八百亿美元,欧洲央行也于当天在金融市场上注入了六百九十三亿欧元,并且在第二天又注入了六百零四亿欧元。这些对市场干预对美元汇价的稳定起到了十分的作用。另外,为了保证美国股市在九月十七日开市后交易市场的稳定,美联储在开市场前两个小时,突然宣布降息零点五百分点;随后,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等国也加入降息的行列。十月二日,美联储决定再次降息零点五个百分点。这是美国今年以来连续第九次降息,使联邦基金利率降到了三十九年来的最低水平。尽管这两次降息对已受到严重伤害的美国经济的作用与影响不会太大,但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它对稳定美国的投资者与消费者的信心是可起到重要作用。此外,为解决海外美元的交易问题,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又与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紧急磋商后,多次进市场进行换汇交易。可以说,"9.11"恐怖袭击事件后,美国联储局采取了有史以来最为积极的货币政策,用以保证美国金融市场的稳定。
一揽子财政刺激计划
"9.11"恐怖袭击事件后,美国在财政政策方面也并不示后。为了提高民众的信心,减缓经济衰退,布什政府提出了刺激经济的一揽子计划,如加速实施业已开始的减税法案,将2004年到期的减税项目提前到2002年完成;向今年夏天不够享受减税资格的3000万低收入工人提供减税;将现行失业救济期限26周再延长13周;向企业实施放松贷款、减税等优惠政策。为了配合布什政府有效实施,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曾表示,新的财政刺激计划可能需要1000亿美元才能对经济产生显著的影响,并准备为此计划的实施大开绿灯。美国国会在事件发生后很快通过了400亿美元的应付恐怖袭击和经济重建的紧急拨款和向航空业援助150亿美元的方案。目前,布什总统还提出要实现规模为600亿美元到750亿美元的新经济刺激计划,目前正在与国会就数额与措施进行磋商。
短期信心受到支持
可以说,从"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一个多月以来,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希望通过政府干预的方式来刺激和重振美国经济与股市,来恢复美国民众的信心。事实上,尽管这些政策谈不上立竿见影,但已开始初见成效,特别是在稳定投资者信心、稳定美国股市所产生的作用更是令人鼓舞。不过有人担心,一向崇尚自由市场经济的美国如果转向国家干预的政府主义,对应付突发事件当然会在短期内会起到不少的作用,但长期而言,其结果是不确定的,甚至于造成不少负面影响。如通货膨胀的加剧、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社会资源的无效配置等。从历史来看,政府主义的失败比比皆是。
不过,从布什政府所采取的干预政策来看,并没有完全回归到凯恩斯主义的老路,而更多的是通过改变市场的游戏规则来激励人们的市场行为,用市场的规则来化解一场可能发生的市场危机,从而把市场干预的成本降低到最小限度上。回想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许多国家在货币危机引发股市危机时,政府直接出面干预,结果是打得粮尽弹绝,只得向外求援。"9.11"恐怖袭击事件后,美国政府所采取的干预政策,基本上是以市场为依托的。正是在这意义上说,这是否能给香港特区或中国政府一点启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