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医疗器械和设备是医院开展医疗和科学研究的必要设备,是提高诊疗水平的基本条件。因此,保证医疗仪器设备的完整性,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至关重要。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做好医疗器械设备的维护工作。根据不同医疗器械设备的维修要求,采取针对性的方法,提高医疗器械设备的使用效率。从理论上深化维修研究,为具体的维修运行提供有益的思路。
关键词:医疗仪器;设备;维护;保养方法
一、医疗仪器设备维护与保养的重要性分析
1、延长医疗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
医院医疗仪器设备根据其精密程度、应用成本、应用功能以及应用频率的不同,其使用寿命也不尽相同。但无论是针对哪一种医疗仪器设备都要做到日常性的维护保养监督,动态监测设备的应用状态情况,采用科学保养方法加以维护,目的是为了延长医疗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为医院长期提供相应医疗服务创造条件。
2、提高医疗仪器设备的使用率与完整率
为了保证医疗仪器设备的有效使用率和使用完整率,医院会建立专门的设备维护保养制度,且要时刻完善这一制度。建立该制度的目的就在于规范化对医院医疗仪器设备的有效管理进程,深入了解设备及其设备所提供服务内容的相关情况,要保证做到结合制度内容对医疗仪器设备的各个方面(例如温度、干湿度)进行针对性细致检查,始终保持其应用环境、安全性能等等有效到位,进而提高设备使用率。再者就是检查设备的完整率,保证设备中的各个零部件都完好无损,基于此才能为医院医疗服务提供完整服务内容,体现医疗仪器设备维护与保养的现实重要性。
3、降低医院的运营成本
做到日常及定期维护与保养医疗仪器设备可为医院带来长期稳定的经济效益,同时做到防患于未然,避免设备在出现大故障时才不计代价的选择维护检修。医院的这种做法可保证医疗仪器设备长期稳定为医院创造经济效益,同时大量节约设备的维护成本,做到此消彼长。
二、医院医疗仪器设备维护与保养的基本思路
“保养为主、维护为辅”应该成为医院针对医疗仪器设备管理的重要原则,为此,医院必须要做到医疗仪器设备保养维护的程序化,首先加强所有院内医务人员的思想教育,保证他们更加关注设备保养与维护相关事宜,加强保养维护人员的技术培训,以便于他们能够合理应对各种设备故障问题。再者就是要加强医务人员作为仪器设备使用者与保养维护技术人员的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和相互支持,确保在双方共同的监督下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思考问题解决方案。总体来讲就是要保证医院内医疗仪器设备维护与保养的正常工作秩序,体现明确的维护保养工作思路。
举例来说,当院内医务人员在使用BT224生化仪过程中却发现开机后屏幕不显示画面,仪器无法正常操作,就立刻要联系维护保养技术人员进行检查,在沟通交流故障情况后打开机盖、拔下电路板并发现CPU板上存在严重的电池漏液问题,同时在母板插槽中存在插脚腐蚀问题,导致印刷版线路出现断裂。此时的解决方法就是将腐蚀的插槽焊下,将母板锈蚀位置用无水酒精擦拭干净,再接通已断裂的印刷线路,最后装回设备开机,仪器再次回归正常状态开始工作,问题解决。这一例证就说明针对医疗仪器设备的定期维护,包括医务人员和维护保养技术人员的相互沟通非常重要,双方都要认真用心参与到对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工作当中,保证仪器设备的长期状态稳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医院医疗仪器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方法
1、医疗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方法
对医疗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主要由科室内的医务人员完成,是每天都需要执行的工作内容,需要做到科室制度化。具体来讲其维护内容中就应该包括结合了医疗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及相关技术注意事项所展开的仪器设备维护工作,而且除科室医务人员以外,医院还应该为各个医疗科室配备专门的技术员,在对医疗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中做好以下工作内容。
首先,要保证设备机房及仪器设备的清洁卫生,时刻做到对机房中温度与湿度的合理调整,保证各项指标稳定无过大浮动。其次,要做到每天检查医疗仪器设备的机械转动、水路、气路、螺钉、螺母等等部位的运行情况及固定情况,看其是否存在异常。第三,要检查仪器设备表面的旋钮开关、指示灯、仪表等等显示参数是否处于正常状态。第四,要采用到仪器自检程序检测仪器各个部分的基本运行状态情况。第五,要检查仪器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是否存在异味、异动或异常声响,然后观察设备显示图像是否正常。在完成上述5步骤的初步维护检查后,就要进一步深入展开对医疗仪器设备的维护过程,这里以对无图纸仪器设备的维护方法为例展开分析。首先要为无图纸仪器设备排除可能存在的接触不良故障,如果设备存在此类故障,只要不是表现剧烈的异味散发或冒烟,都可推断为接触不良。所以要首先对故障位置采取轻敲、插拔、轻扭、按压等方法试探故障是否会重现,如果故障重现基本可以得出定论。然后再利用说明书寻找设备故障点,在无设备电路图的情况下进行故障点查找存在一定难度,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还要通过监测点的信号及波形来大致判断故障点位置,看其是否已经达到板级维修的程度。
再者就是要利用到“电路维修测试仪”寻找仪器设备的故障部件,充分利用设备的自检功能(在线测试或离线测试功能)全面有效分析设备的IC及VI特性曲线,检测模拟设备数字电路,并结合数据库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找到故障部件以实现元件级维修过程。这种做法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减轻针对设备的维护难度。
2、医疗仪器设备的定期保养方法
目前医院针对自身医疗仪器设备的定期保养方法采用持续循环且有组织计划的“三级保养”制度,该制度充分利用到了医疗仪器设备的客观运行规律,以做到定期保养,“三级保养”制度就包括了3个等级的相关技术内容。
(1)一级保养。一级保养一般在1个月或一个季度实施一次,主要保养内容就涵盖了日常仪器设备维护工作。为设备拆开机壳并清除其中的积尘、异物同时紧固螺丝,添加润滑油。在开盖后还要对设备内部的各个元器件进行质量检查,看其是否出现了变形、磨损、烧蚀、击穿、受潮、老化、松动以及接地不良等等情况。同时检测仪器设备中的纹波、电源电压以及高压部件,观察其运行及解除情况是否正常。
(2)二级保养。二级保养一般半年或一年实施一次,主要保养内容就是在一保基础之上对仪器设备的整机公控制台进行仪表及操作系统的灵敏度、精度检测。通过测试校正与计量检测等等方法检测设备故障,必要时要更换绝缘油、高压发生器等损耗品及损耗部件。再者就是对设备电路中的测试点电压、波形进行系统性检测并校正相关细节故障问题。
(3)三级保养。三级保养2~4年实施一次,主要保养内容包括了对元器件的修复与更换,同时对整机仪器设备进行清洗检修,即全面彻底的调试修理,保证医疗仪器设备恢复工作精度与工作性能。如果保养到位,能够保证设备性能达到新机水平。
结束语
医疗仪器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方法多且复杂,对医院而言是一项庞大的系统性工程,所以医院方面必须要做好日常维护与定期保养工作,为医疗仪器设备提供最优良的工作环境,并调整它们到最佳的工作状态。不断学习相关维护与保养技术,提高意识,为医院降低设备运营成本,提高运营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爱军.医院医疗仪器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方法的研究[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8,(4):156-158.
[2]茅春宇,金彪,徐玮.医学影像设备维护管理工作的改进措施及效果分析[J].医疗卫生装备,2017,(1):146-149.
论文作者:陈雪,房玉卿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0
标签:仪器设备论文; 医疗论文; 设备论文; 医院论文; 故障论文; 方法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