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玲 广西百色市逸夫小学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2-077-01
近几年,笔者有幸观摩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松舟、窦桂梅、武凤霞等老师的课,赞叹于他们的高超的教学水平,发现他们的课都有共同的“亮点”——朗读教学做得扎实、有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生的朗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其语文能力。学生只有通过阅读悟到了属于自己的东西,才是真正的有效阅读。
纵观整个小语教材,很多课文都可以进行分角色朗读训练,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只要涉及多角色对话的课文,课后多数做出了“分角色朗读课文”的要求。可见,分角色朗读课文在小语教学中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要身临其境地体会课文,可以选择分角色读的方法。分角色朗读要求学生能正确读出人物语气,表达人物感情,要通过人物语言表现出人物性格。这种读法很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体会人物感情,活跃课堂气氛。反思我的分角色朗读课堂,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联系生活经验分角色读
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不少教材很适合分角色读。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刚入学,就学到了童话、寓言故事,这对孩子来说是多么亲切。利用分角色读能增添课堂教学的情趣,加深对课文情感的体验,效果较好。
如在《酸的和甜的》这篇童话故事中,
师: 葡萄架下,有一只狐狸。它一会儿转来转去,一会跳起来摘葡萄,可是一颗也没摘到。于是,它指着架上的葡萄说——(我学着小狐狸的样子跳起来摘葡萄,接着用手朝上一摆了摆手)
生一:“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
师:树上的小松鼠听了,心里想……(一副若有所思状)
生二:“狐狸很聪明,它说葡萄不能吃,那一定是很酸的。”(语气很肯定)
师:小松鼠把狐狸说的话告诉了小兔子。小兔子一听,心里想……生三:“狐狸和小松鼠都说葡萄是酸的,那一定不能吃!”(语气更加肯定了)
师:这时,来了一只小猴子。他望望架上那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摘下一串就要往嘴里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小兔子连忙说……(我像小猴子一样爬起了葡萄架,并且假装摘下了一串葡萄往嘴里送)
生四:不能吃,不能吃,这葡萄是酸的!(连忙摆手)
师:小猴子笑着问——
生四:“你吃过吗?”
生三:“我没吃过,可是小松鼠说葡萄很酸。”(语气有些动摇了)
师:小猴子又问小松鼠——
生四:“你尝过吗?”
生二:“我没敢尝,狐狸说这葡萄酸的很呢!”(有些不屑的口气)
师:小猴子听了,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我假装津津有味地吃东西)小松鼠和小兔子见他吃的这么开心,也尝了一颗。
二、结合提示语分角色读
语言前的提示词往往是表现角色说话时的心情、神态、动作,教者重视了这些词的引导,可以让角色语言读得形象生动、惟妙惟肖。如《棉花姑娘》一课中,棉花姑娘惊奇地问:“你们是谁呀?”教者可以从“惊奇”入手,指导朗读:“‘惊奇’还可换成什么词?”“谁能做个惊奇的样子给大家看看?”“棉花姑娘不认识七星瓢虫,她很惊奇,是怎么问的?”这样,学生理解了惊奇,表现了惊奇,自然会读活棉花姑娘惊奇的角色语言。
每一篇分角色朗读的课文,角色的数量和对象均不同,教师都应先让学生有个整体印象。我教学一年级下册《棉花姑娘》时,为了帮助学生理清角色,我这样提问指导:“棉花姑娘请了几位动物医生给她治病?他们是——”几乎全体学生都能答出:“有三位医生,他们是燕子、啄木鸟、青蛙。”这时相机在黑板上贴出三种动物的图片,让角色在学生眼前明确而鲜活。学生对角色有了整体印象,能更好地分角色朗读。
三、根据学生个性分角色读
朗读有轻重,感情才能显波澜,对重点词的重点读,可以起到以读促思、以读促悟的效果。如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中,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教师应紧扣重点词“无边无际”提问指导:“小鸟认为天是怎样的?”“在你的生活中,你发现哪些东西也是‘无边无际’的?”“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该怎样读?谁来试试?”这样,学生既理解了“无边无际”的词意,又读活了小鸟的形象。
让不同的学生,读出不同的个性,读时还加以表情演示和动作配合,学生非常感兴趣,争着、抢着要读。在这过程中学生通过丰富的语调,形象逼真的动作表演,再现了课文内容,而且也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和巩固。
学生愿意学童话,更愿意分角色朗读。
总之,为了读活角色语言,教师的指导形式应丰富多样,对难把握的角色语言,教者应示范读,学生可模仿读,比赛读,评议读,不强求读出统一的基调,但求读得“个性化”、“有创意”,就是一种成功的朗读。最后,读好了角色语言后,还可配上动作,进行角色表演。但是,角色表演不是牵强附加,而是学生读活角色语言后自然生成的神态动作。这样的分角色朗读带给我的课堂更多的精彩。
论文作者:黄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20年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20/3/20
标签:角色论文; 葡萄论文; 学生论文; 课文论文; 惊奇论文; 语言论文; 无边无际论文; 《中国教师》2020年2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