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西区雏鹰实验小学十年课改实践回望
于 麾 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雏鹰实验小学 110026
一、学校基本情况
雏鹰实验小学成立于2008年9月,当时依托于铁西区雏鹰小学。2010年8月,雏鹰东校独立办学,于2017年8月正式更名为雏鹰实验小学。目前拥有48个教学班,110名教师,2050名学生。学校在近十年的时间里,积淀了一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独有的办学风格。几年来,学校追求学生“幸福学习,健康成长”、教师“幸福工作,乐享生活”的办学目标,形成“攻坚克难、团结进取、彰显特色、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遵循“让师生翱翔在梦想的天空里”的办学理念,以“翔击长空、拼搏奋进”为校训,以“志存高远、英姿勃发”为校风,打造深耕学生核心素养的“翔教育”,扎实探索“翔课程”体系, 现已形成“创翔科技”和“美翔艺术”和“健翔篮球”三大办学特色,实现了“校园艺术化、硬件标准化、教师专业化、教育品牌化、发展特色化”的发展目标。
二、课改工作思路
课改近二十年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理解的课改就是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即在“课改”中致力于“改课”。经过对课改经验的梳理和审慎反思,我们认识到: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只是本轮课改的冰山一角,学校课程建设才是教育和课改的核心话题——因为课程的影响力决定了学校的影响力、课程的结构决定了人才的结构、课程的质量决定了人才的质量。于是,学校静下心来,重新梳理对课改的理解,把学生置于学校课改的价值原点,把学校的课程建设与学生需求进行匹配,努力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未来期待之间获得某种平衡。
三、课改主要做法
1.文化引领,课程有立足之根。课程建设是课改的核心要素,好的课程设计和架构是学校迅速发展和崛起的关键。雏鹰实验小学用厚重的文化底蕴、独有的办学风格,为莘莘学子夯实了做人和求知的基础。学校在品味成长过程、盘点收获中,凸显出一个维系学校发展命脉的根和魂,这就是学校的核心文化和价值观——“翔”教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学校根植于“翔”文化理念创编研发“翔”课程体系,我们的课改思路定位在:起点:每一个乐翔少年都应该拥有一双飞翔的翅膀;落点:每一次飞翔都有独特的意义;路径:每一种探索都是快乐的享受。学校的“翔”课程体系正是关注学校整体规划与文化创生,与学校的办学理念一脉相承,使课程改革成为一种生命情愫、一种文化相遇、一种精神之旅、一种复杂联结,让“翔击长空、拼搏奋进”照亮翔园每个乐翔少年的闪亮前程。
2.特色率先,课程呈动态丰满。每个孩子除了普遍、典型的品质外,还都存在固有的、特殊的、不重复他人的个人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只有在了解了这个“世界”,才能更好地去挖掘孩子的潜质,形成孩子独特的创新精神。建校至今,学校为了谋求特色发展,在扎实完成国家课程以及地方课程外,精准把握学生学习兴趣生长点,打磨研发,逐步成功实践了五类特色课程,分别是科技课程、篮球课程、合唱课程、紫砂课程、特色课程——创新思维课程。
3.精准对接,课程成就师生与学校的共同成长。(1)关注学习需求,学校课改的实施具有良好的倾听感。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学校课程改革的首要议题。上述设置的课程均根植于学生需求,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2)让学习具身,把丰富学习经历作为课程主轴。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课程,以学生喜欢的方式实施、评价以及管理课程,学生在“翔课程”中释放激情。(3)研修升级,慧翔教师专业发展。为实现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共同成长,将全员培训进行全面升级,构建一种新的培训模式——混合式培训,将最新教育教学资讯和教师亟待提高的教学能力、课程开发和建设能力、生本理念下课堂教学研究等专项培训整理成培训包,设计培训主题,把全员培训与教学实践、教育科研、专题研修相结合,有效解决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现实困惑。促进教师在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中看到自身成就,职业自信和专业自信逐渐得以实现。(4)浓郁的课程氛围彰显着自觉的课程文化,完善评价机制,课改实践日趋成熟。在教师评价中,我们在通过教师培训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同时,通过工作室研究,研发了《雏鹰实验小学生本“智翔”课堂教学评价表》,从教师教学目标、教学实施、教学效果三个维度为教师教学的自我评价设定了方向;我们还通过“领翔之星、和翔之星、率翔之星、启翔之星、智翔之星、搏翔之星、恒翔之星、誉翔之星、敬翔之星、慧翔团队”等丰富多样的教师评比活动,评选年度“翔”之星优秀教师。
在学生评价中,我们努力从课程的探究和体验中带给学生成长历练,在做好学科评价同时,也设计开展了以学生知识积累和拓展应用为指向的能力测试。引导孩子们从评价中看到自己的收获和成长,同时也正视自己的不足,开启新的努力方向。
四、课改基本经验
强化顶层设计,克服学校碎片化课改格局。从某种程度上讲,课程就是学生的世界!雏鹰实验小学致力于“翔”文化引领下的“课程图谱”设计。横向上,重构学校课程分类,突出课程的体验性、探究性功能;纵向上,强调由简至繁、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保持学校课程的整体连贯。这种突出逻辑的设计,克服课程的碎片化、拼盘化,保证了课程以及学生核心素养的平稳落地。聚焦核心素养,课程建设放眼学生全面成长。
论文作者:于麾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7月总第27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9
标签:课程论文; 学校论文; 课改论文; 学生论文; 雏鹰论文; 之星论文; 教师论文; 《素质教育》2018年7月总第27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