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若干问题研究论文

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若干问题研究

任恒娜

(上海理工大学,上海 200093)

摘 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引擎,其产业的发展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国家经济转型起到重要的作用。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深度剖析人工智能产业的内涵与外延,分析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态势和核心产品。研究发现,我国人工智能迅速发展,态势乐观。互联网、大数据是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优势所在,但仍面临产业发展人才供需不匹配、产业应用领域发展结构失衡、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有待突破、产业发展集聚效应有待加强,以及与国际人工智能衔接度有待提高等问题。

关键词: 人工智能;产业;内涵与外延;产业发展

引言

“人工智能”的概念诞生于1956年,最初由学者在Dartmouth学会上提出。在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由于受到全球市场经济、科技水平、制度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发展经历了多次高潮和低谷。近年来,全球人工智能快速崛起,不仅在技术上飞速发展,更形成了最具市场潜力的新兴产业。世界各国都把人工智能作为加快产业结构转型,优化新兴产业结构的重要核心技术和战略部署。《中国制造2025》《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已将人工智能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同时,《“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和《十九大报告》等政府报告中均提出,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要加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培养发展新兴产业,鼓励智能化创新,提升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竞争力,加速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

本工作提出了一种在水下传感器网络中利用单向广播机制的时间同步算法CB-Sync.在CB-Sync算法中,以Chirp导频信号在节点未被同步状态下来估计多普勒规模因子,减少了时间同步误差带来的多普勒规模因子估计误差.同时,CB-Sync算法提出了只利用单向广播机制同步网络中的节点,这样的机制可以很好地减少信道阻塞.从仿真实验结果来看,CB-Sync算法在同步精度与能量利用效率上都优于其他算法.因为CB-Sync算法是一种集中式的同步算法,随着跳数的增加会有同步误差的积累,所以在今后的研究中,将主要利用分布式的思想解决水下传感器网络的时间同步问题.

一、人工智能产业的内涵及外延解析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全球新兴产业,学界对其内涵和外延研究的并不多,主要对其进行了相关概念研究和梳理。人工智能产业的内涵和外延是相对的,相互之间存在一种制约的关系。其主流观点将人工智能的内涵定义为本质特征,包括特征及属性的总和;人工智能产业的外延,主要指与其内容相关的数量及范围。

高血糖和糖尿病对心肌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已引起关注。据报道,高血糖可增加部分线粒体复合物O-GlcNAc的水平,导致线粒体功能受损。此外由高血糖介导的O-GlcNAc水平的升高也参与了动力相关蛋白1的O-GlcNAc修饰,增加线粒体裂变[35]。但Dassanayaka等[36]的研究表明,虽然高血糖导致心肌细胞的呼吸功能受损,但这些效应与蛋白质的O-GlcNAc修饰无关,可能是渗透压的结果。对线粒体蛋白O-GlcNAc修饰的理解有助于更好地解释O-GlcNAc水平升高促使糖尿病发生不良反应的机制,而且也揭示了短期急剧增加O-GlcNAc修饰的心脏保护机制。

(一)人工智能产业的内涵解析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全球新兴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其内涵界定学界存有不同的观点,学者们从不同视角对其内涵进行了界定和梳理,本文主要以产业经济学视角为基础,从产业联系、产业发展、产业生态、产业链四个角度解析人工智能产业的内涵。

第三,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态势。人工智能作为驱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引擎,其发展推动国家经济转型,产业结构升级。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其发展速度在全球名列前茅,发展态势乐观。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集聚。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在各类产业中开始广泛应用。

3.产业生态。产业生态角度是通过对人工智能产业分布数量,学界从产业生态角度将人工智能分为三个层次,即核心业态、关联业态、衍生业态。其中,核心业态主要包括基础设施、信息及数据、技术服务、产品。关联业态主要涉及软件开发、信息技术、电子材料、系统集成等。衍生业态主要涉及智能制造、智能家居、智能金融、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

2.产业发展。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研究人工智能产业从产业的诞生、成长、扩张、衰退各阶段的产业政策及技术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状态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术创新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科学技术创新链将贯穿始终,覆盖整个产业的价值链(张威,2018)。

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extraskeletal myxiod chondrosarcoma,EMC)是一种极为罕见的软组织恶性肿瘤,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2013版WHO软组织肿瘤分类将其归为分化不确定的软组织肿瘤[1]。其发病率约占软组织肉瘤的2.3%,发病年龄谱系较广,但以35岁以上成年人为主,发病高峰年龄50~70岁,男女比例2:1[2][3]。多数患者表现为缓慢生长的肿块,多发生于深部软组织,可伴有局部疼痛,近关节处肿物可致活动受限,可发生转移[4]。目前国内外关于EMC的影像学资料较少,大部分为个例报道,其CT表现主要为分叶状黏液丰富肿瘤,常不伴有钙化且不侵犯骨组织[4][5]。

由于科技创新政策的制定主体多样化,也就导致了科技创新政策目的的多元化,如何保证不同的制定主体的科技创新政策最后形成政策合力,对我国的科技创新形成促进作用,对其政策制定过程进行综合协调就显得十分必要。针对科技创新政策的制定过程,各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与综合协调,对于各部门制定的科技创新政策要进行充分的论证,力争将科技创新政策冲突减至最小。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要加强科技创新政策制定的协调力度和政策冲突性审查,针对互相冲突的科技创新政策要督促相关部门进行及时整改。

图1

(二)人工智能产业的外延解析

人工智能产业的外延是指其相关产品和应用。学界直接研究人工智能产业外延的较少,但从人工智能衍生角度,学界进行了相关研究。

基于以上背景和理论基础,设计开发了辅助《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微信公众平台,名称为“计算机基础那些事儿”,并于2015 年在教学中试点使用,投放调查问卷获取学生反馈,同时查找文献,参考热点公众平台运营,进行研究。

从产业结构角度,人工智能产业主要可以分为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我国人工智能发展主要集中在计算语言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计算机视觉,出现了科大讯飞、旷世、BAT等独角兽公司。应用层,主要指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涉及AI与金融、安防、教育、交通、医疗、制造、社会治理等领域结构。目前,应用层的市场占比最大。

二、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态势研究

图2

第一,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历史演进。从国际视角看,人工智能从诞生至今发展六十年以来,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人工智能诞生(1956—1980年)。在这一阶段,人们认为人工智能如果赋予逻辑推理能力,那么机器就具有智能化,能够完成人类赋予的逻辑基础上的简单算法,人工智能眼镜处于“推理期”;第二阶段:人工智能步入产业化(1980—2000年),在这一阶段,在人工智能方面,人类意识到不仅可以赋予机器把判断、决策、推理之外,还需要大量的知识作为支撑。因此,在这一阶段,其主要发展专家系统,人工智能研究处于“知识期”;第三阶段:人工智能飞速发展(2000年至今)(《世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蓝皮书》,2018;艾瑞,2018;蔡自兴,2016)。从人工智能的发展时期分类,可以分为推理期、知识期和机器学习期。

4.产业链。产业链的角度指以产业中各核心主体的结构占比,即以人工智能经济活动的阶段划分。目前,学界对人工智能产业结构的划分主要以三层次为主。第一、三层次产业布局:支撑层、技术层、应用层。人工智能核心产业统计口径:支撑层、硬件产品、软件产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发展白皮书》,2018;艾瑞咨询,2018)。人工智能产业领域按照不同的软硬件把整个产业由低到高垂直划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层、技术链、应用圈(周振华,2016)。人工智能产业最底层次为基础设施层,人工智能产业最高层次为应用层(韩海雯,2016;蔡自兴,2016;杨宇成,2017)。人工智能三层次产业结构(如图1所示)。

第二,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政策。人工智能作为新时代产业革命的核心动力,其发展影响着国家总体产业结构升级,经济转型。同时,人工智能的不断创新发展正在改变全球人类的主要生活方式。各国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被提升至国家层面。

我国人工智能相政策

1.产业联系。产业联系角度主要以核心技术和工艺为根据,来划分产业层次,即以核心技术划分产业。学界提出如下观点:人工智能产业的核心是基于其技术本身,由使用核心技术的产品和服务所构成的产业,包含对外提供的产品、以平台的方式对外提供的服务、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和集成服务三种类型(《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发展白皮书(2018)》)。人工智能产业包括数字资源、计算引擎、算法、技术、基于人工智能算法和技术进行研究及拓展应用的企业以及应用领域(艾瑞咨询,2018)。

从产业规模角度,2018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在市场规模上,达到250亿元,同比增加67%(中国信通院)。其中,以生物、视频、图像等识别技术为主的计算机视觉方面的市场占比大。根据国家人工智能发展规划,预计2020年,产业规模超过4 0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5万亿元(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2.从行业交叉角度。行业交叉角度是指人工智能与其他行业交叉结合发展,主要包括人工智能产业与教育、金融、安保、医疗、社会治理、城市建设等。人工智能行业交叉主要体现“AI+”的特征,反映了大数据背景下,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与其他领域相互融入,相互结合,形成多元化的产业生态。

1.从技术结合角度。人工智能产业的外延是指人工智能相关核心技术汇集成的产业链。人工智能产业的外延包含机器人产业与智能系统产业——智能科学的应用技术(李德毅,2018),人工智能产业外延是人工智能与其他技术结合的研究,涵盖人工智能与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在智能科技领域的应用(刘克松,2018)。

三、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全球人工智能的发展态势,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有着其特殊性,同时也面临着不同于其他国家的机遇和挑战。

群众路线不仅是对我党自身凝聚力的强化,更是社会凝聚力的强化过程。党群关系直接影响着我党的执政根基,关乎我党的生存与发展。广大党员干部首先要更为清晰地认识我党的本质和宗旨,充分了解我党发展的历史,从历史中体会党和群众的血肉关系。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步伐的不断推进,对日益暴露的社会矛盾要进行深入地研究分析,不忽视群众的任何细节问题,切实把握群众路线的要义,走好群众路线,进一步强化党的核心凝聚力,提升社会的凝聚力,把我党建设成“三型”马克思主义政党,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保障我国社会转型顺利进行。

第一,大数据是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优势所在。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有赖于互联网和大数据,我国在基础数据方面具有优势地位。从神经网络的计算智能数据发展到互联网带来的海量数据,将更具优势地开发人工智能产品,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第二,产业发展人才供需不匹配。人才供需呈现不匹配,是阻碍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瓶颈。人工智能时代,产业对人才需求将从“质”和“量”上都发生变化,现阶段人工智能产业相关人才无法满足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人才培养供给和市场需求之间出现失衡,在人工领智能产业人才培养方面,应建设高峰高原相关学科,加快培养聚集技术高端人才、辐射管理人才及一线操作人员。

第三,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发展结构失衡。人工智能产业从应用层面的发展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包括金融、教育、运输、安防、医疗、智能制造等。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在应用领域发展存在结构失衡,各领域间发展差异明显。在金融、运输、医疗等方面运用较为深入,在零售、安防、社会治理应用方面较为一般,在制造业领域的应用有待开发。

结语

经过了六十多年的发展,人工智能在自身技术发展和产业同步辐射方面已取得较大的进步。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对于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视。构建良好的产业生态和社会政策环境,是其产业的发展的坚实后备力量。现阶段,我国发展人工智能应当大力完善理论基础,创新核心技术,培养专业人才,推动产业聚集。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国发[2015]28号)[EB/OL].中国政府网,2015-05-19.

[2]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5]35号)[EB/OL].中国政府网,2017-07-20.

[3]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和网信办联合印发《“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改高校[2016]1078号)[EB/OL].搜狐网,2016-05-26.

[4] 蔡自兴.中国人工智能四十年[J].科技导报,2016,(15):12-32.

[5]蔡自兴,蔡昱峰.人工智能的大势、核心与机遇[J].冶金自动化,2018,(2):1-5.

[6]赛迪顾问.2018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发展白皮书[N].中国计算机报,2018-11-26.

[7]张肃,许慧,黄蕊.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问题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1-6.

[8]刘克松,程广明,李尧.人工智能概念内涵与外延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8,(14):140-141.

中图分类号: TP1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291X(2019)24-0029-03

收稿日期: 2019-03-18

基金项目: 上海市科委软科学研究项目“上海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典型案例研究”(2018KYZX03)(项目负责人:任恒娜)

作者简介: 任恒娜(1989-),女,上海人,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生,从事产业经济研究。

[责任编辑 刘娇娇]

标签:;  ;  ;  ;  ;  

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若干问题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