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几种观念的转变与定位_市场经济论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几种观念的转变与定位_市场经济论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思想观念的变化及其导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条件下论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导向论文,思想观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人们的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以及整个社会生活都经历着空前的变化,这也必然引起人们在思想观念上出现深刻变化,本文试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一些思想观念的变化及其正确导向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观念的新变化

价值观就其本身而言是多元化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个性自由发展和人际关系变化等等,给人们的价值观也带来了种种变化。原来被认为天经地义、习以为常的主张,现在却变成了荒谬的、可笑的观念;许多原来人们认为神圣无比、正常合理的观点,现在却变成了过时的、不合时尚的看法;一些人认为应该弘扬和倡导的事情,另一部分人可能认为是应该鞭挞和抛弃的东西。当前社会上出现的各种观念的变化,有其现实的客观根据。那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哪些新的变化呢?笔者认为:

第一,人们的自主精神、竞争观念和创新意识得到增强。

市场经济的主体是独立自主的经营者,按照市场的要求投资、生产、经营和分配。没有直接的行政命令,不再可能“等、靠、要”,因而需要并大大地增强人们的自主精神。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不再盲目信从统一的思想评判标准。人才流动,双向选择已成为一种共识。人们开始主动参与竞争。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也是经济运行的机制。市场中有买卖双方竞争、部门行业竞争、质量服务竞争和成本价格竞争等等。竞争的自然法则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正因为这样,使得人们要想在竞争中不被淘汰,就必须要有创新意识,不断采用新技术、探索新工艺、推出新产品,以满足和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要求。

第二,思想观念呈现多元化和层次性。

由于客观条件的复杂化,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反映到人们头脑中的思想也出现多样化。尤其是评判价值标准的差异,导致人们对价值的追求从单一走向多元,人们可以面对现实生活作出多种选择。作为社会群体的价值观也呈现出多层次结构特点。根据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评判标准,大体可有以下几种群体:一是最高层次,以共产党人为主体的先进分子组成的,把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作为价值目标取向,并以此为价值评判标准;二是占人口大多数的广大劳动群众,他们把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相兼顾作为价值目标取向,并以此作为价值评判标准;三是社会渣滓,他们把个人享乐作为价值追求的唯一标准,这类极端的利己主义者严重阻碍着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四是把金钱视为唯一的价值目标,以至在获取金钱方式上常常会不择手段。

第三,效益意识增强,重视科技、尊重知识和人才的观念在加强。

市场经济是效益经济,它要求资源和生产要素配置从效益低的流向效益高的地方、部门和行业;要求十分注意投入与产出的比较,使产品不仅适销对路而且价廉物美。同时,要使得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又必须重视科技的进步,必须高度重视知识和人才。重视知识和人才将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前提,同时又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第四,出现许多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新观念。

从以上三种价值观的变化,我们不难看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物质利益,效率和竞争观念已是市场经济最直接、最基本的观念。这完全改变了以往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旧观念。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人才和知识越发引起人们重视,人们意识到不重视人才,不重视科学知识,市场经济就不能发展。可见,许多新的观念是伴随市场经济发展而出现的。反过来,这些新的观念都有助于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观念的正确导向

市场经济对给思想观念变化具有双重效应,我们应加以充分的注意与分析研究,努力克服负面效应,把思想引导到正确方面来。市场经济对思想观念影响的双重效应表现以下两方面:

正面效应表现在:第一,充分肯定了市场经济的价值。人们认识到:市场经济既不姓“社”,也不姓“资”,它是个中性事物,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手段,由此大大开阔了人们的眼界;第二,比较明确肯定独立主体的需求与发展。有利于个人才干的培养和发挥,有利于培养个人的独立自主地选择人生的自觉性,摆正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第三,市场经济使竞争观念得到肯定。长期以来,人们把竞争看成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看成是人与人之间的弱肉强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改革实践表明,竞争和商品价格、价值规律是相联系在一起的。市场经济并不排斥竞争,相反,它要求开展广泛合理的竞争,鼓励人们在竞争中取胜,在竞争中求发展;第四,对功利性价值给予肯定。在公平竞争条件下,人们必然追求生产最大市场效应和最高价值的商品,形成一种效益观念,从而对功利价值的追求;第五,对分配公正的要求。对竞争和功利性的肯定,必然产生对利益分配的公正要求。这一时期,人们逐步认同了因为效率原则和公平竞争而产生的收入差距的道德合理性,工资、奖金、职称、住房分配中的平均主义逐步得到克服。

负面效应,概括起来讲,它使得个人主义、商品“拜物教”、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本位主义等思想滋生、横行、甚至泛滥。具体说,由于市场经济是采取鼓励方式进步,这样就容易引起主体的利己主义,从而排斥集体利益,甚至把个人利益无限放大,走向极端个人主义;由于市场经济要求人们敢于竞争、冒险、创造,去开拓新的世界和新的财富。这在某些人身上可能延伸为对财富不择手段的追求,延伸为一种赌博意识;市场经济造就了人们追求实效性的功利观念,但功利观念过分膨胀,可能导致急功近利,为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还可能导致“拜金主义”;市场经济强调人格的独立性,但在有些人身上可能变为对一切社会关系的漠视,把自己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孤立出来,一味地追求任性,放纵以及婚姻道德关系淡化,对任何人都不负责任等等。

我们认清了这一双重效应,积极的、正面的效应应该加以提倡和进一步发展,逐步探索一种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观念体系,从而尽可能削弱消极的、负面的效应。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在观念上仍然要以集体主义为主导。集体主义原则是衡量是非、善恶、美丑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人生观的实质和核心。在目前发表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特别强调这一点,它明确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需要倡导集体主义,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发扬对国家和人民的奉献精神”。现阶段,我们之所以仍然坚持集体主义的思想导向,是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社会、国家和集体利益高于其它一切利益。也正是因为这样,我国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它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社会主义的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靠走共同协作的道路来达到这一目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坚持集体主义是统一的。要不要坚持集体主义实际上就是要不要坚持社会主义价值观导向的问题。几年来,思想战线上的这一两种思潮的对立、斗争,其实质就在这里。一些人打着观念更新的旗号,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对立起来,就是企图否定集体主义对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导向作用。近年来在青年学生中出现的种种困惑、不解、忧虑,就与那些错误思潮与价值观的导向有关。所以,我们应该明确,集体主义仍然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主旋律”,任何价值观都不可取代它。

然而,集体主义原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也在不断发展,增添新内容。比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由于私营企业的存在,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也无疑存在,而且对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起一定作用。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就包含个人生产、经营过程中获得利益最大化原则的合理性。这说明集体主义是随着社会主义运动不断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新的价值观念和思想体系,它科学地解决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肯定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并强调集体利益要维护正当的个人利益,集体要尽最大努力满足个人正当利益。因此,那种把集体主义说成是排斥任何个人利益的观点,无疑是对集体主义的歪曲。

我们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为导向,又必须反对个人主义。这两者是根本对立的价值观。这里所讲的个人主义主要指极端个人利己主义,突出表现就是拜金主义,以金钱作为衡量是非、美丑、善恶、荣辱的砝码,把金钱看得比人的价值和尊严更重要。在我国现阶段,拜金主义的思想仍然对人们有着较深的影响。特别是一些青年人缺乏新旧社会对比的生活经验,对资本主义社会本质又缺乏正确的认识,加上“文革”的消极影响,以及对西方资本主义生活产生盲目羡慕心理,使拜金主义有了一定的市场。因此,我们要大力提倡集体主义思想,消除拜金主义滋生的温床。

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注意,在提倡和增强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新观念问题上,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例如:提倡竞争观念,要注意协作,不要不择手段竞争,增强效益观念,不能导致“有用便是真理”。增强实惠观念,不应忽视精神价值。市场经济注重实惠,但不能只讲物质鼓励不注重精神鼓励。物质诚可贵,精神价更高,精神的充实与愉悦,可使人活得更自在、更有价值。

总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只有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为主导方向,对其它新观念予以正确引导,避免走极端,才能更好地发挥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个人的价值才能在社会中得到实现,才能使我们下一代能够健康的成长,使我国的改革开放能继续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

(来稿时间:1995年3月15日)

标签:;  ;  ;  ;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几种观念的转变与定位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