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视角下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模式研究
黄 蕾
摘 要: 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新课标下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进行综合教学的课程,其目的是为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实践能力、探究能力等。初中语文的综合实践活动展示了语文教学的综合性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既锻炼了初中生运用语文相关知识的综合能力,培养了学生在阅读和写作能力的综合发展,同时加强了学生的课堂知识与生活实践的关联性,促进学生将书面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能力,以及帮助学生在无形中提高综合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知识整合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中考视角下,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应当设计重要的策略。本文从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概念、现状、策略等三大方面着手,对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动态性、多样化、循序性、全员制、生活化策略等五大方面进行分析与阐述,力求为中考前的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提供参考与帮助。
关键词: 中考;初中语文;部编版;综合实践活动
初中阶段是初中生语文基础奠定的重要时期,不仅对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能力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还将对初中生的语文学习的综合实践能力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开展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中提到的学生需自主进行探究性学习,拓宽语文学习及运用领域知识,注重多学科的综合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学科、不同内容、不同方法中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提高学习效率,以获得当前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作为初中语文老师,搜集各种教育资源、借鉴各种教学模式,用心设计学生所感兴趣的语文教学实践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玩乐中学会融会贯通,将课堂上学习到的语文知识学以致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重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发展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有力举措。
那么,讲述者—历史教师为什么要选择鳗鱼这种当地十分常见的水生动物作为描述对象呢?因为从形态上看,它既像阴茎,又像游动的精子,代表了自然中永恒的生命力。从象征意义上说,它既可作为人类欲望的隐喻,又可作为自然介入人类的工具。小说中有个细节特别耐人寻味。讲述者—历史教师的父亲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患了失忆症。在被问到关于战争的回忆时,他总是回答他什么都不记得了。但他却会回想起那古老的战壕泥沟中的古怪故事,“比如,无数条一向生活在低湿地的佛兰德鳗鱼,对于破坏它们栖息之地的惨死战争不为所动,竟然游到了被洪水淹没的战壕和弹坑里,对它们来说那里绝对不乏腐烂的食物……”[2]130
一、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概念
说起实践活动,大家脑海里首先浮现的概念便是课外活动、课外教育上的实践与能力的培养。但这种解读对于语文学科来说是有些片面的,甚至按严格意义来说是错误的。语文是一门人文社会科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不单单只是存在于课外实践活动的展开。语文的综合实践活动更需要的是围绕着语文教材进行锻炼。中考所考试的内容也不单单是语文课本死记硬背的知识,而是通过对课本知识的学习所掌握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灵活运用的能力。例如,对语文课本文章篇目的熟悉、朗读以及重点篇目文章的背诵,并在课堂学习中着重对听、说、读、写四方面进行锻炼,将教材中的课后练习分析透彻等。总之,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一切以提高初中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为中考能力语文能力的测试打下良好的基础。
使用corrcoef函数时,两个序列的元素个数应相同。先设定一个随机数列,然后用corrcoef(x,y)得出两数列的相关系数。
二、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现状
(一)学校方面重视程度不高
由于初中阶段,学生所学习的科目较多,单单是理解各科目课堂的教学内容及课下作业已经占据了其大部分课余时间,同时初三生还将面临初中升学高中的压力,所以学校一般会将学生考取重点高中的升学率作为考察教学成果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学校常常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考取高分的方向,多数学校领导的思维都是认为学生的分数越高,他的综合实践能力就越强,因此忽略了对学生真正的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除此之外,一些学校为提高重点高中的升学率,还会为学生进行补课,占用学生所剩不多的空余时间,丝毫不重视学生其他方面的活动课程。这种完完全全的应试教育措施,已远远落后于当前所提倡的综合素质人才培养的教育政策。
在初中阶段,各年级学生均有各年龄阶段的特点。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我们要进行针对性设计教学,不能以“不变应万变”,胡乱拼凑、堆砌一些不符合本年级学生特点的活动。因此,语文综合实践动的开展要求循序渐进,摸清各自年级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才能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例如,在七年级上册中,我们对于古诗词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写作;而在八年级上册中,我们的针对古诗词的教学重点是学习如何表达得体,以及熟悉身边存在的文化遗产。在初中阶段,首先让学生热爱生活、爱上写作才能更好地提升自身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在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具有一定基础后,才能表达得更清晰、更准确、更得体。对比发现,一步一个台阶才是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的正确方法。
(二)教师方面忽略培养时间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的丰富离不开实践活动的多样化设置。语文老师可根据教材内容,配合活动组织、模拟实践、虚拟角色、图书网络、专题研究等五方面进行策略化教学。比如,老师可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引导学生融入社会课堂,在观察、沟通、交往中尽情体验社会生活。例如,在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学习中,教材给出了“屈原”“天下第一楼”“枣儿”三篇剧本供学生阅读与思考,学生可选取任一剧本,利用图书馆或网络搜索相关人物资料、历史背景等。在充分理解了人物形象及历史背景后,可分小组准备剧本排练,模拟历史中的人物角色,独立准备一出好戏。令分小组可作为评议人员,结合现代综艺模式,选举出最精彩的演出。在中考视角下,该活动既可使学生在排练中丰富相关知识,又可使学生将课本内容牢牢记住,在答题过程中灵活运用。
三、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策略
(一)动态性策略
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其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方式、学习的手段都需要“动起来”。因为在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中,学生不能只是看书,要将书读“活”,需要表演、采访等等形式去丰富书本,在亲身实践中去体验和学习语文知识。老师要“因地制宜”,学生可根据自身能力、学习内容以及环境特点选择灵活多变的形式走出课堂、走进现实,进行社会考察、采访等,不断锻炼和提升自身的综合实践能力。例如,在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是学习不同新闻体裁的特点,其一项任务便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召开新闻采访选题会,确定报道题材,制订小组采访方案,并草拟新闻采访提纲。在这一单元任务中,老师的任务是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走出去”,采访到有用的信息;学生的任务是如何在“走出去”后锻炼提升自己的表达、沟通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才是中考所看重的能力。
(二)多样化策略
在初中教学中,一节课时间仅有45分钟。首先,在这课堂45分钟内,进行语文教材的知识传授与前一天的作业讲评已经使时间异常紧凑,如果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盲目加入综合实践活动的环节将导致课堂环节出现一定问题,从而使教学效率下降。其次,教师的教学理念如果没有及时转变也将对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产生较为负面的影响。试问如果语文老师自身就未树立如何培养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中提升实践能力的正确意识,又将如何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堂引导学生?如果教师一味专注于自己学科的知识研究而缺乏对知识的学习理解,导致对一些知识一知半解,也将在课堂上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不能对即将步入中考的学生开展有效的引导。
(三)循序性策略
随着我国城镇化加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污水排放量也逐年增长。近年来我国掀起了城市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建设的高潮。污水处理厂对社会的功能显示了它对人民生活的正面效应,但由于技术支撑不足、安全管理不完善等原因,它又展现出了相应的负面效应。随着大量污水处理厂建设投产,污水处理厂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2006年8月8日,太原市殷家堡污水处理厂在进行进水井闸门检修时4人死亡[1];2009年6月11日海口白沙门污水处理厂5名现场作业工人在扩建排海工程的顶管施工过程中遇难[2]……一次次伤亡事故不仅影响了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运行安全,也导致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
(四)全员制策略
现今,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并不是少数学生表演的舞台,而应该是全部学生都能有机会得到不同锻炼的崭新天地。此时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既要注重实效性与时效性,也要关注到整体学生,尽量安排出充裕的时间,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效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中,让每一位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都能得到有效提升。尽管不同学生的接收能力不同,但尊重差异,表彰优秀的同时也要鼓励进步。例如,在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其综合性学习内容是“人无信不立”。在实践此课时,可以让同学们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搜索有关“信”的传统内涵、现代意义以及身边的事例,在课堂时间一是给予学生充分引经据典表达自己观点的时间,讨论古代典籍中出现的“信”都具有哪些含义,且“信”对于个人、社会、国家分别具有怎样的意义;二是采访身边人对诚信的理解以及讲诚信、不讲诚信的故事,讨论不讲诚信会带来什么不良影响?三是预留出每个学生小组内试讲、各小组最值得推荐的演讲稿的演说时间。
(五)生活化策略
生活便是一种教育方式以及重要的学习资源。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自然环境、传统文化、历史演变、节日文化等都可成为非常有益的学习资源。开展有效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一定要充分利用学校、社区、家庭等各种身边的教学资源,将生活实践与语文知识充分融合。例如,在七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我的语文生活”中,要求学生观察各种书籍报刊、街上的招牌广告、门口的对联、广播电视节目、电影、网络等几乎涵盖身边所有的生活资源。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自然就会思考,这个广告词为什么这样写?有何特别之处?我是否能在写作中运用?如何运用?这副对联有何历史?有什么格律要求?我是否能模仿出来?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的持续进步,“应试教育”的思想已被时代所摒弃,综合性人才成为建设和谐社会更需要和欢迎的人才。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教育,有助于学生将语文知识系统化,并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为老师,在传递这一知识的过程中扮演着教书育人的重要角色,要以新时代的眼光看待综合实践性学习,引导、帮助学生,与学生合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添砖加瓦。因此,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十分重要,应积极参加各种教师培训活动,并与其他老师多多探讨与交流,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才能策划出更多适合学生、能获得学生喜爱的综合实践活动。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特点,综合运用竞赛、表演、辩论等不同教育方法,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将语文知识及实践能力收入囊中。中考,考的不仅仅是书本知识,更多的是考察如何灵活运用、融会贯通各种知识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朱希.秦淮文化与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践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1):43-44.
[2]谢方方.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现状与实施策略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
[3]宋少波.如何开展语文综合活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J].新课程,2012.
作者简介: 黄蕾,江苏省扬州市,江苏省扬州市文津中学。
标签:中考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部编版论文; 综合实践活动论文; 江苏省扬州市文津中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