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作品专辑(我们的“鸽子”)(论文文献综述)
贺嘉钰[1](2021)在《“换轨”之前与它指向的可能性——西川的油印诗集与他早期的诗》文中研究表明1983年西川20岁时,写下过一首名为《鸽子》的诗。1985年《广西文学》组织"大学生文学创作评比",这首诗被编辑杨克选中,发表在当年第6期,并获得"诗歌组"第一名。《鸽子》是西川青年时代第一首公开发表的诗作。那年,杨克将这首诗拿给一位名叫林白薇的朋友看,林白薇遂以这首诗的发表为引子写出一部短篇小说。1986年第6期的《南方文学》刊登了这篇《二十七岁意象》,林白薇便是后来的小说家林白。(1)这只鸽子不是毕加索老头的那只,肯定不是。
迈克尔·卡多斯,秦红梅[2](2021)在《牌局》文中研究指明Bluff by Michael Kardos Copyright?2018 by Michael Kardos Published by arrangement with The Mysterious Press,an imprint of Grove Atlantic, Inc.,through Andrew Nurnberg Associates International Limited Simplified Chinese edition copyright?2021 Yilin Press, Ltd All rights reserved.着作权合同登记号图字:10-2020-229号
聂真珍[3](2021)在《关于《遇到水的鱼》的韩中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
高祎博[4](2021)在《“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试图对“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从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的发生入手,对小城叙事进行比较全面的梳理和分析,指出其历史价值和文学意义,也关注其小城镇叙事表现出来的多面性与复杂性。即“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对中国当代社会“城镇化”的文学呈现、记录以及这一过程中折射出的复杂多样的人文体验、美学特征。第一章,着重考察“70后”作家成长背景。小城镇是相当一部分“70后”作家少年时期的成长之地与当下的生活空间。小城镇和“70后”作家之间有着天然的关联,这是“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的先天性优势。“70后”作家对小城镇书写多是从日常生活切入,以商街和工厂作为主要表现对象。在城市化不断拓进的当代社会,小城镇正在成为都市的模仿者,但有限的生活区域增强了对于外部世界无限的想象。第二章,主要分析“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即小城镇青年群体。徐则臣、石一枫、阿乙等作家塑造出一批漂泊的“城市异乡人”形象;田耳、张楚等作家塑造了那些不曾离开故乡的“在地者”形象。小城镇青年群体中有命运跟随国家改革政策而起落的青年工人,也有坚持文学梦想不曾放弃的写作者,他们以火车、地图、星空、望远镜为象征符号展开想象,他们的身与心在故乡与世界之间徘徊不定。第三章,主要探讨“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中对于社会伦理、家庭伦理关系的思考。在“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感受到社会转型时期,都市性的消费主义对小城镇人际关系的冲击。对父子、夫妻关系的影响、塑造,对边缘群体的叙事隐含着“70后”作家的矛盾心态:既渴望摆脱传统伦理关系带来的精神束缚,又呼唤传统伦理秩序回归。第四章,主要分析70后作家小城叙事与当代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关系。“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是面向当代的社会发展现实的文学书写。“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以社会事件作为切入点,站在底层视角,以平视的目光审视人生痛点与精神疑难,用细密的笔法描绘出时代变迁中小城镇变化:从物质生活到价值观念乃至思维观念的骚动、渐变。以房伟和马笑泉的作品为例,透过个体命运,折射出国企改革、城镇化建设等大的社会改革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呈现出一种现实主义精神以及理想化的人文情怀。第五章,主要分析“70后”作家小城叙事与现代主义即先锋文学的关系。70后作家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忠实读者与文学精神的继承者,在城镇叙事中,他们用充满象征与隐喻的叙事策略,营造出小城镇作为闭合环境的荒诞氛围。本章以金仁顺、黄孝阳、瓦当等作家为例,分析“70后”作家设置的超越常理的人物关系,在那些离奇乃至诡谲的情节背后,叙事的主旨仍在于揭示和描绘世界与人生的无常,现实的变幻莫测。
张振江[5](2021)在《向死而生 ——安塞姆·基弗艺术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德国当代艺术家安塞姆·基弗的艺术为研究对象。基弗艺术独具特色的画语使其成为当代艺术界的一道亮丽风景。由绘画语言与绘画言语统合而成的画语,包括物质、痕迹、图像、主题、题材、思想、修辞和场域等,对于艺术创作和研究而言至关重要。基弗以“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雄心壮志,创造了一种“无界”的多元性画语呈现。他的艺术摆脱了现代主义艺术滑向装饰愉悦的倾向,而重回艺术的崇高精神;是现代主义艺术对古典艺术艺术超克之后的再超克;是对包括现代主义艺术在内过去诸种艺术的超越与融合。他的艺术实践创造了一个承载精神的物化空域——填充空白空间,一个个人的宇宙。在20世纪70-80年代现代艺术陷入困境时,使绘画艺术获得了新生,因此被誉为“绘画艺术的拯救者”。目前,在当代绘画艺术日渐式微的情境下,研究安塞姆·基弗的艺术,特别是其中的画语,对深挖艺术的真谛,赋予绘画艺术以更强劲的发展动力,具有巨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利用结构主义方法,将安塞姆·基弗的艺术置于由独特的历史环境、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家庭环境及艺术个性的整体框架下。再以解构主义的方式对安塞姆·基弗的混合型艺术思想、独特的造型观念、超常的造型方式、无界的物质媒介、总体性的组织逻辑、多种结合的形式特征、多重来源的图像生成和开放循环的工作空间等画语关系,逐个进行全面且深入地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清当代艺术的画语秩序,跳出陈旧的传统画语,拓展开放的多元性画语形态。同时,通过对安塞姆·基弗画语的研究进一步领悟中国当代艺术和自己艺术发展的合理路径——艺术家需要探查心灵,触摸灵魂,发现“本我”,感受“自我”,表现“超我”,形成“我”的画语体系,创作“我”的艺术。
孙伟民[6](2021)在《余华早期创作情况及笔名再考察》文中认为关于余华早期的文学创作情况,学界尚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仅余华于1980年代发表但后来未被他收录进作品集出版的作品至少有31篇,而余华的处女作是哪部也有不同的说法。事实上,余华于1982年使用笔名"花石"在《海盐文艺》(1982年度)上发表的《第一宿舍》是目前已知的他最早发表的作品。据现掌握的资料来看,"寒冰"也很难被确证为余华曾使用过的笔名。
石爽[7](2020)在《城市民谣民族化特征研究》文中提出流行音乐自上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传入我国,我国的流行音乐创作者就在不断地进行着流行音乐民族化道路的探索。21世纪以来,大陆城市民谣兴起,音乐作品呈现出鲜明的民族化特征,本文从城市民谣这一流行音乐体裁作为切入点,通过对城市民谣具体音乐语言的分析,探讨城市民谣如何融合流行音乐与我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元素,这种融合对传统民族民间音乐与流行音乐,产生了双向促进发展的积极意义。同时,试图从社会学、文化学等研究角度进行探究民族化城市民谣兴起背后的深层原因,进而对城市民谣民族化的价值与发展提出思考。文章的研究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城市民谣产生影响发展来源的进行梳理与概括,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对我国现代民谣的发展进行梳理,二是对我国流行音乐民族化前三个代表阶段进行总结,三是对城市民谣的文化渊源进行总结;第二章从社会、文化角度分析当下具有民族化特征的城市民谣兴起的原因;第三章从文化学角度,探究城市青年为何以及如何通过城市民谣民族化创作,实现自身与群体的身份认同;第四章对城市民谣民族化音乐语言特征进行分析,这些具有民族化特点的城市民谣作品,如何将传统民族民间音乐元素融入流行音乐之中,主要从作品的旋律、配器以及歌词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五章对城市民谣民族化发展的价值进行总结,对城市民谣的发展困境提出两点思考。
张明池[8](2020)在《新民谣歌词的语言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民谣是近年来大受欢迎的音乐形式。其娓娓诉说的心事,细腻真切的情感表达引发了众多听者的共鸣,受到青年群体的喜爱。新民谣的迅速传播与音乐曲调编制、歌手动情演绎密切相关,歌词语言的艺术表现力也功不可没。本文以新民谣歌词为研究对象,从语音、词汇、超常搭配、辞格等方面对新民谣歌词的语言特色展开分析。论文共分九个部分。绪论部分简述了选题的缘由、选题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交代了语料的来源。第一章为本文的立论章,梳理了新民谣的相关概念,介绍了新民谣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归纳出新民谣歌词兼具文学性、音乐性的特征,从主题、创作方式、语言格式三个角度描述了新民谣歌词的类型。第二章为语音修辞,从押韵、衬词、节奏三个方面分析了新民谣歌词的语音修辞特征,具体描述了新民谣歌词的韵辙、押韵类型、衬词分布、节奏形成等方面的特征。第三章为词语修辞,从词语的分布、用词的特点分析了新民谣歌词的词语修辞特点,描述了新民谣歌词日常性、口语性、典雅性、形象性和表情性的用词特征。第四章为超常搭配,从语义、语法、语码选择分析了新民谣歌词中的超常搭配现象,讨论了新民谣歌词超常搭配的修辞效果。第五章为辞格章,对新民谣歌词中使用的辞格做了细致的分析,描述了辞格的结构特征,分析了这些辞格在歌词艺术表现力及感染力构建上的作用。第六章为语言风格,对新民谣歌词的主要语言风格进行了分类描述,讨论了这些风格的形成原因。第七章为语言规范章,分析了新民谣歌词存在的词汇、语法方面的不规范现象,分析了不规范语言现象产生的原因。最后是结语,对全文的观点做了归纳总结,指出了研究的待改进之处。
余雅君[9](2020)在《中国城市民谣的生态审美意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民谣朴实优美、易于传播,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随着历史发展,特别在现代社会,源于乡土的民谣已经越来越罕见。而作为流行音乐的分支,民谣音乐却越来越被人们关注与喜爱。民谣经历了从先秦至今的发展、从《诗经》的“风”——《桃夭》到赵雷《成都》的转变,其古今意义已大有不同。民谣带有文学属性和音乐属性,在近现代发展中,两种属性逐渐分离。城市民谣属于流行音乐门类的民谣,但又和流行音乐在歌曲形式、音乐制作和表演场地等有所不同,是一种由生活或曾经生活在城市的个人或乐队表达情感、有城市青年群体等特定听众,在城市内生产并流通,能够产生公共文化影响,以简单的乐器创作、吉他伴奏为主的一种民谣音乐类型。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城市民谣,在市场经济深入、城市化全面推进、商品经济大潮渗入到人们社会生活的背景下,民谣歌手用细腻的心思和独特的方式记录了时代的变化,用诗化的语言深情弹唱着个人遭遇、社会生活,表达出在当今生活的压力下民众渴望“远方”和“诗意”生活的情感诉求,表面上是生活化、诗意性的表达,实则蕴含着一定的生态审美意识。中国城市民谣蕴含的生态审美意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自然生态审美意识与大地伦理观。有大量城市民谣歌手创作的灵感来自于自然、取材于“大地”,所以在城市民谣中对自然美景的描写随处可见,江河湖海、风雨雷电等自然景观,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等动植物无不成了歌手们吟唱地对象,包含着“万物有灵”“以自然为友”的生态观和“诗意地栖居”的生活理想。城市民谣对自然景观、动植物的描写表面上蕴含着以自然为友等自然审美意识,实则包含着歌手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大地伦理观。其次是社会生态审美意识。城市民谣在建构半公共半私人化的城市空间方面,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促进了城市生态文明建构。而且城市民谣作为一种艺术消费具有“共享性”“复效性”和“互动性”之外,还具有“节约性”。城市民谣在制作成本、演出乐器和设备、演出场地的布置上相对其他流行音乐而言都具有“经济性”,其内容也表现出对市场经济下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抵制,蕴涵着一定的经济、节约的经济生态意识。最后是家园意识。21世纪以来,商业化的浪潮推动了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上升,但精神压力随之也越来越大。而民谣歌手的生活最初大多比较艰辛的,因为他们不像流行音乐那样,有完善的运营机制和商业化的操作,最初大多是在街头演唱,或者酒吧、Live House等地方驻唱,所以这种在城市生活的漂泊感和生活带来的压力、紧迫不安等感受自然地被歌手们写进了歌词里面,歌词中的怀念“家园”和寻找“家园”意识也显而易见。
梁艳艳[10](2019)在《满族的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河南开封里城大院的个案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丰富了对都市满族的民族志研究,主要田野点开封里城大院是一个位于中原古都开封的满族、蒙古族聚居社区,拥有着从八旗驻防城到1949年后的少数民族聚居社区的延续三百年的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通过对开封满族生命经验和社会文化变迁的描述,运用历史记忆理论与族群认同理论,追溯社区“有关血统与共同起源的观念”,论证满族族群认同的历史连续性,同时指出满族族群认同具有明显的符号性与建构性。清代八旗制度下旗人群体的文化遗存记忆,民国艰难经历导致满族群体普遍的结构性失忆与谱系性失忆,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少数民族政策对于满族人身份的承认,长达三百年的共同特殊经历成为满族族群共享的有别于其他族群的集体历史记忆,从而形塑了满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在回顾开封满族的文献、口述与行为的基础上,本研究注重观念在家庭与社区中的传递,以及口述与行动的重要性。从“历史实践”概念出发,强调既要重视人们用文字实践“历史”,对于大众记忆而言,更要重视用口述、行动实践“历史”,这都是主体性的体现。清朝结束、民国境遇、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持续一百余年的社会转型,导致满族没有外在显见文化特点,与汉文化的交融是满族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下的理性选择,选择性遗忘是他们普遍的集体性记忆。结构性失忆、谱系性失忆与集体性记忆共同凝聚为满族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族群认同主要是主观性认同,与族群性相关的历史记忆“文化遗存”在家庭与社区中传递,具有隐秘性与持久性,形成民族社区的“地方性知识”。满族族群的根记忆、根认同在共同体中被世代传承,关于族群认同的地方性知识对于族群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族群认同的核心是有关血统与共同起源的主观信念。在大众中,关于族群性的历史记忆往往会浓缩为根记忆、根认同,简约地解释“我从哪里来”、“我是谁”的族源性问题,族群认同就是共享对于根记忆、根认同的文化解释。通过满与汉的族群认同建构的互鉴,本文认为寻根问祖的文化解释是中华民族各族群交流、交往、交融下的普遍文化现象,尊重与承认各族群的族群认同具有现实意义。族群认同的意义之网在不断地变迁,20世纪50年代以来,民族平等观念逐渐通过民族政策的制度性民族认同建构对满族族群产生影响,编织入满族族群认同的意义之网。改革开放以来,都市民族社区经历着制度性安排缺失的转变,以及面临着少数民族历史记忆空间被城市规划取代的困境。外部变化激发了开封里城大院社区重建宗庙、树立牌坊、办祭祖仪式、策划民族特色旅游等一系列“历史实践”行动,这是“文化自觉”的体现,是适应新环境、新时代的理性选择。这一个案反映出,历史记忆与聚居生活在族群认同建构上发挥着重要的根基性作用,但族群互动、民族精英及经济能力亦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建议保护城市少数民族活态历史记忆社区空间,留住“乡愁”与“族愁”,在城市规划中保留族群历史文化多样性,让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有历史的地方、有历史的人、可以通过文化自觉建构实践历史与文化的民族社区的可能性。城市发展与乡村振兴应当重视将少数民族符号资本、文化资本转化为经济资本,使得各民族共享旅游规划的政策红利,各民族的共生互补是促进民族团结之道。
二、个人作品专辑(我们的“鸽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个人作品专辑(我们的“鸽子”)(论文提纲范文)
(1)“换轨”之前与它指向的可能性——西川的油印诗集与他早期的诗(论文提纲范文)
一、《星柏之路》与《麦地之瓮》 |
(一)《星柏之路》 |
(二)《麦地之瓮》 |
二、“对读”的提示:从《麦地之瓮》读起 |
(一)“乡村”与“城市” |
(二)“时间感”“野兽出没”与想象力方式之差异 |
(三)“独一性”或一种审美方式 |
三、对“换轨”之前的铭记 |
(2)牌局(论文提纲范文)
要目 |
第一部 |
A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第二部 |
A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J |
Q |
K |
第三部 |
A |
2 |
3 |
4 |
5 |
6 |
(4)“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历史与研究现状 |
(一)小城镇的话题缘起 |
(二)小城镇叙事的研究现状 |
二、“70 后”作家与小城镇叙事 |
第一章 “70 后”作家与小城镇的文学构建 |
第一节 “70 后”作家生命体验与小城镇书写 |
第二节 日常生活的力量与小城镇之变 |
一、岁月迟缓——小城镇前现代社会的时间体验 |
二、框定的生活空间 |
三、商品经济时代成为“城市模仿者”的小城镇 |
第二章 城镇青年及其精神内涵 |
第一节 小城镇的出走者 |
一、徐则臣——到世界去 |
二、石一枫——漂泊于城市中的“失败青年” |
三、阿乙——土狗的焦虑 |
第二节 在地者的外部想象 |
第三节 寂落的青工 |
一、路内——穿越迷雾的追寻 |
二、时代变迁下的青工群体 |
第四节 异类的写作者 |
第三章 小城镇视域中的伦理叙事 |
第一节 孱弱的父亲 |
第二节 失衡婚姻中的夫妻伦理 |
第三节 消费时代中小城镇伦理秩序的溃退 |
第四节 边缘的脱序者 |
第四章 现实主义与小城镇叙事 |
第一节 现实主义回归下的小城镇叙事 |
第二节 底层叙述中的意外社会事件与人文关怀 |
一、底层视角里的人文关怀 |
二、突入小城生活的意外社会事件 |
第三节 “英雄”的落寞——《血色莫扎特》 |
一、落寞的英雄 |
二、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 |
三、强烈的批判现实的指向性 |
第四节 县城中的官场生态学——《迷城》 |
一、权力体系中的生存之道——从“愤怒”到“沉默” |
二、官场叙事的继承与拓展 |
三、文化根性与政治选择 |
第五章 现代主义与小城镇叙事 |
第一节 先锋文学的“遗腹子” |
一、先锋文学的“遗腹子” |
二、闭合环境下的荒诞感 |
第二节 金仁顺——文字之外的余韵悠长 |
一、越界的母女 |
二、于意外处戛然而止 |
第三节 黄孝阳——人世间的梨桥县 |
一、大地之上的“梨桥县” |
二、县城里的恶棍哲学 |
第四节 在寂灭中光芒万丈——瓦当的“临河城” |
一、错乱表象下的爱与灵 |
二、在现实与虚构中的小城人生 |
三、从“临河镇”开始,归来依旧是少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向死而生 ——安塞姆·基弗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画语 |
第二节 画语转向 |
第三节 没落与升起——新表现主义艺术 |
第四节 安塞姆·基弗画语之维 |
第五节 国内外研究历史和现状 |
第六节 本课题的意义 |
第七节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安塞姆·基弗艺术的思想 |
第一节 与生俱来的日耳曼人气质 |
第二节 儿童期审美意识的形成 |
第三节 来自教育的影响 |
第四节 基弗艺术中的思想来源 |
小结 |
第二章 安塞姆·基弗的造型观 |
第一节 安塞姆·基弗艺术中的空间观 |
第二节 安塞姆·基弗艺术中的时间观 |
第三节 安塞姆·基弗的能量观——无界转换 |
小结 |
第三章 安塞姆·基弗的画语特征 |
第一节 创作指向——记忆 |
第二节 风格迷宫 |
第三节 忧郁辩证法 |
第四节 画语修辞 |
第五节 物性拓展 |
第六节 动态画语 |
小结——无界创造 |
第四章 安塞姆·基弗艺术中的图像系统 |
第一节 德国历史图像 |
第二节 文化图像 |
第三节 人物形象 |
第四节 自然物像 |
小结 |
附录:关于女性形象 |
第五章 循环的整体——安塞姆·基弗的工作室 |
第一节 工作室——庇护所和实验对象 |
第二节 工作室——艺术家的自画像 |
第三节 工作室——动态的容器 |
第四节 布岑——艺术源起 |
第五节 巴尔雅克·第二次生命 |
第六节 克洛伊西——开放的整体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
(6)余华早期创作情况及笔名再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余华的早期文学创作情况 |
二余华的“处女作” |
三余华曾使用过的笔名考议 |
(7)城市民谣民族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目的 |
第二节 概念界定及研究问题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问题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已有的研究成果 |
二、研究的不足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城市民谣的发展渊源 |
第一节 我国现代民谣发展历程 |
一、台湾民谣时期 |
二、早期城市民谣 |
三、校园民谣 |
四、新时期城市民谣 |
第二节 我国流行音乐民族化探索 |
一、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时代曲” |
二、20世纪八十年代“西北风” |
三、21世纪初“中国风” |
第三节 城市民谣的文化渊源 |
一、欧美文化环境的影响 |
二、本土文化环境的影响 |
第二章 城市民谣的勃兴语境 |
第一节 社会变迁中漂泊的城市青年 |
第二节 我国流行音乐产业转型 |
第三节 回归民间与大众的话语权力 |
第三章 城市民谣民族化:青年群体“身份认同”建构 |
第一节 身份认同的概念 |
第二节 城市青年的自我认同与群体认同 |
第三节 城市民谣的文化认同与音乐认同 |
第四章 城市民谣民族化音乐语言特征 |
第一节 城市民谣旋律创作特征 |
一、采用民族调式创作 |
二、借用民间歌曲改编 |
三、音程与音域跨度比重加大 |
第二节 配器—传统与流行相结合 |
第三节 歌词—地方特征显现 |
一、歌词出现地方名称 |
二、歌词包含地方化叙事 |
三、采用方言歌词演唱 |
四、多用衬词演唱 |
第五章 城市民谣民族化价值与发展探索 |
第一节 城市民谣民族化价值 |
一、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共同发展 |
二、城市民谣作为民间文化的激活力量 |
第二节 城市民谣发展思考 |
一、城市民谣创作避免过度商业化 |
二、坚守民谣创作艺术底线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新民谣歌词的语言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新民谣的概念 |
(二)新民谣的影响 |
二、研究现状 |
(一)民谣的研究现状 |
(二)歌词的研究现状 |
(三)新民谣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的思路 |
(二)研究的方法 |
四、研究的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五、语料交代 |
(一)语料的选择方法 |
(二)语料来源及摘录方法 |
(三)具体语料交代 |
第一章 新民谣的起源及歌词的特征 |
第一节 新民谣的起源与流行 |
一、美国民谣摇滚 |
二、台湾民谣运动 |
三、大陆摇滚 |
四、大陆校园民谣 |
五、新民谣 |
第二节 新民谣歌词的特征 |
一、文学性 |
二、音乐性 |
三、民间性 |
第三节 新民谣歌词的主题与形式 |
一、主题类型 |
二、创作形式 |
三、格式分类 |
第二章 新民谣歌词的语音修辞 |
第一节 新民谣歌词的押韵 |
一、韵辙 |
二、押韵方式 |
三、押韵特点 |
四、押韵功能 |
第二节 新民谣歌词的衬词 |
一、衬词的分布 |
二、衬词的功能 |
第三节 新民谣歌词的节奏 |
一、主歌、副歌的节奏 |
二、重章复沓的节奏 |
第三章 新民谣歌词的词语修辞 |
第一节 新民谣歌词的词语类型 |
一、音节类型 |
二、词类构成 |
第二节 新民谣歌词的词汇特点 |
一、日常性 |
二、口语性 |
三、典雅性 |
四、形象性 |
五、表情性 |
第四章 新民谣歌词的超常搭配 |
第一节 新民谣歌词超常搭配的类型 |
一、语义的超常搭配 |
二、语法的超常搭配 |
三、语码的转换 |
第二节 新民谣歌词超常搭配的修辞效果 |
一、语义的朦胧 |
二、意境的营造 |
三、感官的跳跃 |
四、语言的新颖 |
第五章 新民谣歌词的辞格运用 |
第一节 新民谣歌词的深层修辞格 |
一、比喻 |
二、比拟 |
三、移就 |
四、呼告 |
五、拈连 |
六、夸张 |
七、反语 |
八、对比 |
第二节 新民谣歌词的表层修辞格 |
一、排比 |
二、对偶 |
三、反复 |
四、列锦 |
五、反问 |
第六章 新民谣歌词的语言风格 |
第一节 新民谣歌词语言风格的多样化 |
一、平易质朴 |
二、唯美诗意 |
三、婉转含蓄 |
第二节 新民谣歌词语言风格形成的原因 |
一、外部因素 |
二、内部因素 |
第七章 新民谣歌词的语言规范 |
第一节 新民谣歌词中语言的失范现象 |
一、词汇的失范现象 |
二、语法的失范现象 |
第二节 新民谣歌词中语言失范的原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学术成果 |
致谢 |
(9)中国城市民谣的生态审美意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理论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一)民谣的相关研究 |
(二)生态审美意识的相关研究 |
三、研究目的及思路 |
第一章 中国城市民谣的概念、渊源及生态审美倾向 |
第一节 中国城市民谣的概念 |
一、“民谣”之古今异义 |
二、城市民谣的界定 |
第二节 中国城市民谣的产生渊源 |
一、先秦至民国 |
二、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 |
三、20世纪80代年至90年代 |
四、21世纪00年代至今 |
第三节 城市民谣的生态审美倾向 |
一、生态审美意识的内涵和外延 |
二、城市民谣与诗意的栖居 |
第二章 中国城市民谣的自然生态审美与大地伦理 |
第一节 中国城市民谣的自然生态审美意识 |
一、对自然景观的审美 |
二、对植物动物的审美 |
第二节 大地伦理观 |
一、城市民谣创作中体现的大地伦理意识 |
二、城市民谣作品中体现的大地伦理意识 |
第三章 中国城市民谣的社会生态审美意识 |
第一节 城市民谣参与生态城市审美空间的建构 |
一、酒吧、LIVEHOUSE与街头等空间参与生态城市建构的方式 |
二、歌词中城市街景的融入 |
第二节 城市民谣作为艺术消费的经济性 |
一、艺术消费的经济性 |
二、城市民谣的经济性 |
第四章 中国城市民谣蕴含的家园意识与生态审美 |
第一节 城市的游荡者与无家状态 |
一、在城市中飘泊 |
二、对城市的逃离 |
第二节 中国城市民谣的归家主题 |
一、对“印象家园”的怀念与回忆 |
二、对“诗意家园”的向往与追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满族的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河南开封里城大院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选题目的与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田野点介绍及田野调查概述 |
第五节 文献综述 |
一、满族相关研究综述 |
(一)满族民族识别与社会历史调查 |
(二)八旗制度与满族文化认同 |
(三)满族族群认同的研究 |
二、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
(一)历史记忆理论综述 |
(二)族群认同理论综述 |
三、现代性与文化自觉 |
第一章 开封的地名记忆与八旗历史文化 |
第一节 满洲城、里城与里城大院的地名记忆 |
第二节 社区内部传承的旗人文化遗存 |
一、“小八旗”“八旗两蒙古”与族群来源 |
二、“挑马甲”与旗人文化模式 |
三、“月白京腔”与语言族群差异 |
四、社区饮食记忆与满族原生文化 |
五、动物把式、北城派斗鸡与族群边界 |
第三节 开封的八旗历史文化记忆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满族群体的谱系失忆与祭祖传统 |
第一节 民国特殊境遇与满族的文化涵化 |
一、遣散旗营“由旗化民”的身份转变 |
二、原址聚居共渡难关的族群经历 |
三、艰难生活的文化涵化选择 |
第二节 开封满族祭祖传统的记忆 |
一、清代驻防城祭祀的文字记载 |
二、名门望族的家谱与祖坟 |
三、无家谱满族家庭的祭祖传统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开封里城大院的新中国岁月 |
第一节 民族聚居社区的政策性差异与共同体情感 |
一、开封里城大院的少数民族扶助政策 |
二、“乡土社会”的地域共同体认同 |
第二节 社会资本变化与旅游工业场域 |
一、开封里城大院社会资本的变化 |
二、旅游工业场域的城市记忆结构 |
第三节 开封里城大院的集体历史实践 |
一、开封里城大院的地方历史叙述 |
二、开封里城大院的民俗旅游想像 |
三、开封满族族群文化记忆建构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贾奶奶口述历史访谈 |
二、纪念开封清末民初旗人先贤 |
致谢及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个人作品专辑(我们的“鸽子”)(论文参考文献)
- [1]“换轨”之前与它指向的可能性——西川的油印诗集与他早期的诗[J]. 贺嘉钰. 文艺争鸣, 2021(08)
- [2]牌局[J]. 迈克尔·卡多斯,秦红梅. 译林, 2021(04)
- [3]关于《遇到水的鱼》的韩中翻译实践报告[D]. 聂真珍. 延边大学, 2021
- [4]“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D]. 高祎博. 吉林大学, 2021(01)
- [5]向死而生 ——安塞姆·基弗艺术研究[D]. 张振江.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9)
- [6]余华早期创作情况及笔名再考察[J]. 孙伟民.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21(05)
- [7]城市民谣民族化特征研究[D]. 石爽.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8]新民谣歌词的语言学研究[D]. 张明池.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7)
- [9]中国城市民谣的生态审美意识研究[D]. 余雅君.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满族的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河南开封里城大院的个案研究[D]. 梁艳艳. 中央民族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