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护理对胆结石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_王彩霞

(康县第一人民医院 甘肃陇南 746500)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个体化护理对胆结石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搜集本院2015年6月-2016年12月行胆结石治疗的患者,共计397例,采用随机法进行分配,将患者整编分为A、B两组,其中A组患者为198例,B组患者为199例,A组采用常规护理,B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个体化护理,采用自评量表,即SAS进行评分,应用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的对比,总结个体化护理对行胆结石手术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做出分析。结果:B组患者评分为53.0±2.7,可判别为程度较轻的焦急思虑,A组患者评分为65.3±1.8,可判别为中度焦急思虑,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表对比分析可知,B组患者在身体恢复、术后复发、护理时的满意程度等方面,远远超过A组,B组患者满意度为95.48%,优良率为97.49%,A组患者满意度为86.87%,优良率为85.86%,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胆结石患者在术前、术中以及术后产生的不良反应及心理负担,通过个体化护理,可以得以改变与完善,在临床护理应用上可以推广。

【关键词】个体化护理;胆结石;手术;心理;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1-0176-02

目前,胆结石这类疾病依然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焦点性疾病,主要见于成人,发病率在40岁后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女性多于男性。胆结石的成因非常复杂,与多种因素有关。任何影响胆固醇与胆汁酸浓度比例改变和造成胆汁淤积[1]的因素都能导致胆结石形成。如无规律性的生活状态、饮食习惯、女性激素、肥胖、基因性的遗传、年岁的增大、刺激性药物摄入等。此类病症在发病初期,并不会有明显的病理感知,少数患者会感觉微痛,典型症状为胆绞痛,经胆囊仪器检查方可发现,并得以确诊[2]。由于发病时间以及发病程度的不稳定,对人类健康会有潜在隐患,一经发现应及时手术,因为此类疾病的突发性,患者往往没有心理准备,心理负担就会加重,常常伴有焦急思虑过度等情绪,进而对治疗产生不利影响[3]。本院采取个体化护理方案,从多角度,多环节的护理方面,对行胆结石手术的患者进行护理,经个体化护理后治疗效果甚好。现将治疗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本院2015年6月-2016年12月行胆结石治疗的患者,共计397例,采用随机法进行分配,将患者整编分为A、B两组,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其中A组患者为198例,男83例,女115例,年龄范围值为35~69岁,平均值为(47.6±9.5)岁;B组患者为199例,男89例,女110例,年龄范围值为35~69岁,平均值为(48.2±8.9)岁;其中A组病症为胆固醇结石144例,胆色素结石54例;B组患者中胆固醇结石145例,胆色素结石54例;A、B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症上没有明显差别,不存在差异,统计学没有意义,即P值小于0.05,可以相互比对。

1.2 方法

手术方式一致,A组患者的常规护理包括:定期给药、营养的摄取量、病房随访,保证室内光线充足等常规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营造舒适的、安静的、温馨的住院环境。B组患者除常规化护理外,个性化护理包括:(1)对患者的社会背景进行调查,以了解其有无经济负担,是否对患者产生心理压力;(2)对患者的过往病史进行调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过往病史,以掌握第一手资料,对于影响患者病情的因素,及时汇报医师,得以妥善处置;(3)通过良好的护患沟通了解患者有什么需求,认真倾听,根据情况,予以满足;(4)告知患者要保持良好心态、按时作息、按时就餐、注意饮食,注意营养的搭配与摄取量,做到合理膳食;(5)做好术前、术后的心里辅导和安慰,使患者以一个积极的心态度配合治疗和康复;(6)营造安静、舒适,整洁的病区环境,可适当放一些舒缓情绪的轻柔音乐,患者身心得以放松,充满愉悦之情,从而提高生活的质量;(7)加强术后的随访和监测,实时查看,有备无患,未雨绸缪[4]。

1.3 判定标准

本研究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状况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进行评分:无焦虑,分值<50;焦虑,分值≥50。患者焦虑情况的严重程度与分值成正比,分值越高,焦虑越严重。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的生活质量根据生活质量量表(gastrointestinal quality of life index,GIQLI)在优良率、不良反应及满意度3个方面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的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软件型号SPSS22.0,x-±s表示为计量单位,两组之间的相互比对为t值。计数资料用百分率n(%)表示。当P<0.05时,统计数据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患者的SAS评分比较

B组患者评分为54.8±2.7,可判别为程度较轻的焦急思虑,A组患者评分为66.7±1.8,可判别为中度焦急思虑,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经上述研究显示,个体化的护理对于胆结石患者来说,有着很重要的治疗意义,对于年年攀升的胆结石患者来说,无疑带来了希望,在临床的应用上,给医师的预后及诊疗,提供良好的辅助作用,对于患者及医护人员来说,此种医护手段可以进行推广。研究结果显示,接受个体化护理的患者,无论是从生理、心理、生活质量等方面都远远胜于常规护理者,说明个体化护理有其一定的优越性。

综上所述,对于胆结石患者在手术前、术中以及术后产生的不良反应及心理负担,通过个体化护理,可以得以改变与完善,在临床护理应用上可以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敏.个体化护理对胆结石手术患者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的干预价值[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5):146-147.

[2]张洁.个体化护理在改善胆结石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中的价值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9):223-224.

[3]刘少佳,杨芳,石正娟,等.个体化护理对胆结石择期手术患者术前负性情绪及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20):86-88.

[4]杨霄,鲁成.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对尿毒症患者抑郁焦虑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饮食保健,2016,3(2):142-143.

论文作者:王彩霞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31

标签:;  ;  ;  ;  ;  ;  ;  ;  

个体化护理对胆结石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_王彩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