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古建筑的设计及现代施工技术特点论文_杨海辉

仿古建筑的设计及现代施工技术特点论文_杨海辉

广西建工集团第四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柳州 541003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极大的丰富,施工技术突飞猛进,能对各种突发天灾作更深入的理论研究和作相应的预防;广泛运用各种新材料,注重生活空间的细节,关注各类人群的需求。通过比较古代建筑与仿古建筑,更能明显地看出仿古建筑的特点。建筑物设计中有很多方面是古代没有考虑到而现时需要考虑的,如勘察、抗震、弱电、防雷、防火、节能、无障碍等。国家在此方面出台相应的规范对设计与施工进行指引,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场地特点与设计定位,参照规范相关规定进行设计。下文以本人操作的都匀市三江堰水生态保护区滨水景观工程为例,阐述仿古建筑的设计及现代施工技术特点。

关键词:仿古建筑;古代建筑;设计;技术

1、工程概况

柳州文庙大成殿高耸而立,以31.8米的绝对高度成为现今全国孔庙大成殿之最;整个大成殿采用黄铜瓦盖顶,斗拱和柱子均用紫铜所包裹,其用铜量也是全国孔庙最多的;大成殿前的九龙壁浮雕为特级四川汉白玉材料所造,其用高浮雕工艺雕刻的龙壁,为中国现有龙壁浮雕中高度最高的;柳州文庙大成殿内铸铜贴金孔子坐像连基座高度为4.25米,是目前全国文庙中最高的铸铜贴金孔子坐像;柳州文庙大成殿采用的开天窗设计,为中国仿古建筑中的首创,是目前为止中国仿古建筑中第一个在主大殿采用开天窗设计的。它内含了儒家思想的“天人合一,天地合一”核心,同时也体现了现代社会所倡导的低碳、环保理念。

2、仿古建筑形式兴盛的原因

2.1文化因素

仿古建筑不仅模仿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外观,也很好的体现了中国的民族风格与历史特征,它在使人赏心悦目的同时,也对中国传统建筑的保护与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历史责任心和民族自豪感的推动下,建筑师们在不断研究发展现代工艺的同时,也开始着手挖掘传统形式所固有的文化资源。古代建筑形式的总体造型和每一个部件都带来特有的美感,建筑中不仅讲究外观美,也讲究动态美、对称美、装饰美以及韵律美,且不同朝代不同地区的建筑有着不同的建筑风格,带来各种风格不一的建筑美感。

2.2社会因素

随着国力增强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获得物质经济富足的同时,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提升,而外出旅游成为了人们放松心情的普遍形式。中国参与世界的全球发展,不仅让中国人走出家门、国门,更是吸引了大批的外国游客来一睹我们国家的精神风采。国际间文化的交流,不仅提高了各国旅游者的欣赏水平和情趣,也激发了旅游者仿古猎奇、返璞归真的观赏心理。人们看惯了千篇一律的城市建筑,除了各种独特的外形之外便难以触动人们心灵上的需求,而中式园林古建筑则带给长期生活在现代化钢筋混凝土城市中的人们亲切、宽松、愉悦、耳目一新的感觉。仿古建筑优美的造型,柔和的曲线,匍匐展开的平面,带给人美的享受,受到人们的追捧和信赖,展示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特有的风情与文化,吸引着大批游客为之向往。

2.3历史因素

如今中华大地上许多历史古都都被现代化的建设浪潮所淹没,那些古都名城所包含的历史故事与遗迹被渐渐淡忘,古都数千年来沉淀的文化风采也一点点的被消磨殆尽。仿古建筑的出现,不仅复原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外貌,也使得传统建筑所蕴含的文化底蕴被保存下来。在历史文化城市,为了统一风格,往往会根据城市的文化历史以新建、复建的形式创造出新的仿古建筑。

3、现代施工技术在仿古建筑中的应用

3.1仿古建筑中的钢筋混凝土工艺

我国传统的古建筑中,木材是处于主导地位的建筑材料,但随着对森林资源的过度开采与生态环境恶劣导致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并且随着我国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提出,继续使用木材建造仿古建筑已经不符合发展规划,所以使用现代成熟的钢筋混凝土来逐渐替代木材则是仿古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钢筋混凝土时现代建筑中常见材料,具有较强的可塑性,较好的构件强度和稳定性,在主要的承重受力构建中完全可以取代木结构,并且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灵活调节柱网,以获得更加灵活与开阔的使用空间。此外使用钢筋混凝土相较于木材有着防火、防虫、抗腐蚀以及构件使用年限长的优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施工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全现浇式、预制装配式以及装配整体式等方式,在结合利用木材制作较为复杂的花式构建等措施,对各种复杂建筑的外形的塑造都显得游刃有余,能够最大限度的符合设计外观要求,这也为当代仿古建筑的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可以说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结构是我国传统建筑在当代的继承新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传统的木构建筑是将木材作为建筑的框架,现代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按古建筑形制,一般可选用框架结构、举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以及钢筋混凝土与砖混合结构等。对于传统木建结构中的格式榫卯结构可以利用钢筋混凝土的刚性节点代替,并且能够获得更多的刚度、强度以及整体性,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其承载力与抗震性能。此外,在面层的处理上,混凝土梁与柱可采用仿木纹装饰,但在大空间建筑的混凝土柱一般比较粗大,很难得到较为理想的外观比例,对于此情况,可以采用木质假柱外装饰的方法,能够使建筑整体感觉变得秀丽匀称,细节也丰富禁得起推敲。

3.2仿古建筑中的木质构件施工工艺

处于对仿古建筑结构稳定性与耐久性方面的考虑,一般并不提倡使用全木建筑。但是对于某些体量较小的仿古建筑,如亭子、走廊以及梁柱等,其木结构的尺寸都会小于现有的钢筋混凝土规范,所以可选用木结构进行制作,更好的体现此类建筑小巧、轻灵的风格。

3.2.1柱

古代木构基础一般使用砖或石进行叠砌,木柱底一般设有石柱础。现代的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都是钢筋混凝土柱础,柱与基础整浇刚性连接;如果按照古建筑柱底靠地面塞入石柱础的方式,那么则会使柱底变成绞支座,从而破坏钢筋混凝土的整体性,对抗争防震功能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所以采用木结构柱加石柱或者使用钢筋混凝土柱加装饰性石材贴面柱础这两种方法较为合适。

3.2.2梁

梁作为古建筑上架中最重要的组成构建,有着肩负上架构建以及屋面所有荷载的重要作用。古建筑屋顶部分的梁架分为两种:露明造与非露明造。①露明造的梁架,其梁架檩木要做细加工处理,并要根据仿古的年代做相应的油饰彩绘。②非露明造的梁架,要做藻井天花,相比露明造而言,其天花以上的梁架檩木可以粗加工,并且不做油饰彩绘。在现代的混凝土仿古建筑施工中,如果是露明造者,那么必须按照古建形式,仿作处梁架檩木以及椽子望板,其施工难度相对较大;如果为非露明造,那么建筑上部梁架檩木的设计就可以大幅度的简化,并采取易于满足结构受力需要的各种结构设计形式。

3.3新型铜瓦的应用及施工工艺

古代建筑的屋顶,一般都是由瓦片铺制而成,随着现代科技发展,新材料的不断涌现。瓦片也有了一个完美的取代者,即铜瓦。铜瓦作为现代仿古建筑装饰领域的重要材料,在室外铜装饰中,铜瓦自身独有的明亮的金属色泽使得建筑物从视觉上更加的气势恢宏和与光彩夺目;从物理属性上,铜瓦相比于传统瓦片,更加的坚固,更加的耐寒耐潮,并且能够有效的抵御紫外线,使用期限也大幅度提高。这些优秀的物理特性使得铜瓦在建筑领域得到许多的关注,并被广泛的额应用在了仿古建筑工程的屋面装饰方面。此外,关于防水问题,铜瓦经过良好的加工,其具备了很好的防水功能,并且瓦底条具有长条状的整体构造,两侧均负有挡水条,所以基本上避免了漏水情况的发生。铜瓦的造型相比于瓦片有很大进步,更加的均匀、美观,安装也更加的简便与快捷。

3.4仿真饰面装饰材料的应用及施工工艺

如今饰面装饰材料在仿古建筑的使用中已经趋于成熟,各种仿真石材、仿真木、防金属土料以及贴面材料的应用成为了古建筑天然材料的良好替代,这也为古建筑在现代的全面复习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现代化工科技的不断创新也相应的提高了仿古建筑的各种工艺的变革,例如使用新开发的优质工程材料来取代建筑材料,使用高分子聚合物,可以有效的避免在传统贴金施工工艺中,大漆施工的复杂流程与严格的施工环境。高分子聚合物拥有极强的粘接性,对不同材料间的粘接强度很高,并且还拥有良好的表面强度、防水防腐的性能,将此类的新材料应用于仿古建筑,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也有效避免的旧工艺的不利因素。

4、结语

现代施工技术与仿古建筑工程的有机结合,不仅体现了中华五千年的文化传承,也有效的推动了建筑工程的多方位发展。为了使仿古建筑更好的发展,必须以钻研探索的精神对施工技术与工艺进行积极改进,对实际工程存在的各种问题加以改进。相信未来我国的仿古建筑将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周乾,闫维明,李振宝,等.古建筑木结构加固方法研究[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9,16(9):26~78.

[2]杨剑君.浅论现代建筑技术在仿古建筑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27(12):00301.

论文作者:杨海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  ;  ;  ;  ;  ;  ;  ;  

仿古建筑的设计及现代施工技术特点论文_杨海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