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素质教育目标课程设置的实验研究_素质教育论文

小学素质教育目标课程设置的实验研究_素质教育论文

小学素质教育目标课程化实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素质教育论文,目标论文,课程论文,小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世纪之交,如何构筑面向21世纪的教育,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当我们思考这一问题时,深切地感到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思想,为寻求面向21世纪中国教育问题的解决指明了方向。面对当前经济、科技、政治等领域激烈的竞争,中国所面临的形势是严峻的,我们必须注重提高全民族的素质,通过全面的文化建设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教育改革,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使他们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由他们去赢得这场竞争的胜利。教育是塑造未来的事业,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为达到此目的,我们必须消除现行教育中存在的弊端,通过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这是我们构想面向21世纪的教育,进行小学素质教育目标课程化实验的基本出发点。

一、实验的理论依据

(一)素质的概念及其特征、结构

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必须弄清素质这一基本概念。我们认为素质是指人的生理、心理的基本属性,和在此基础上,通过人的社会实践逐渐积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它既指可以开发的学生身心潜能,又指社会发展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在学生身心结构中的内化。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分析素质的内涵,学生素质具有内在与外在的统一性;稳定与发展的统一性;自然与社会的统一性;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性等特点。

关于素质结构,我们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是物质与精神统一的理论,可以认为素质分为两个维度,即身体素质和精神素质。又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然存在、类存在、社会存在和个性存在等四种存在形式的理论,又可将素质分为四个方面,即身体素质、类特性素质、群特性素质和个性特性素质。

(二)素质教育的性质及其目标体系的构建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全面发展学生素质为办学宗旨,因此,素质教育反映了全面发展教育的丰富而深刻的内涵。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应由学生素质及其素质发展的基本特征决定。

素质教育的首要问题是构建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决定着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质量规格,是素质教育实验和评估的依据。

我们构建素质教育目标体系的基本要求有两个:一是要适应社会发展对素质的要求。实验应从我国现实的条件和需要出发,并考虑21世纪上半叶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小学生的各项素质提出质和量的具体目标。二是要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实验应针对小学生素质的具体特点和发展状态,制定学生各种素质的最近发展目标,使学生经过努力能够达到,同时,建立起相应的体现最近发展目标的学生模型,即学生素质的质量和结构的设计方案,将学生素质培养目标模型化,这样可以保证教育过程的时序性,继承性和连贯性。

我们构建的素质教育目标分为总目标和阶段目标。素质教育目标包含:

1.学生素质各方面的发展目标,主要有:体质体能素质发展目标、个性心理素质发展目标、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目标、文化科学素质发展目标、审美素质发展目标、劳动技术素质发展目标和特殊才能素质目标等。

2.素质发展目标,分为低段(1—2年级)、中段(3—4年级)和高段(5—6年级)三个阶段。

(三)素质教育目标课程化和课程内容素质教育化

1.素质教育目标课程化。素质教育不应仅仅是作为教育内容,也不仅仅是将它们贯穿在各学科教育之中,重要的是根据素质教育目标设计课程,构建新的学科体系、新的课程结构和课程体系。为此,我们提出“素质教育目标课程化”,这就是要按照素质教育目标设计课程以确保其目标的实现,将素质教育目标体系的所有方面全部纳入课程,并形成新的课程体系。

由于素质教育目标的确定较之应试教育目标有质的差异,因而决定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结构与课程内容较之应试教育有根本的区别。因此,实施素质教育目标课程化应特别注意遵循下列几条原则:

(1)系统致用性原则。素质的外在表现不仅在教学过程之中转化为内在的潜能,同时也在教学过程中获得内在的潜能转为现实的经验。课程必须坚持学习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并重的原则,将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充分重视学科课程,改造学科课程体系,以利于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

(2)重视特殊性原则。现代人才是以强调社会化和个性高度统一为特征的。一方面,要求课程保证素质社会化程度的基本要求和受教育者个性发展的一致性;另一方面,要求课程充分重视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差异性决定了个性发展的特殊性。素质教育目标强调个体特殊性教育,因此,其课程设计必须以促进个体积极的特殊性获得充分发展为己任。

(3)强化基础性原则。素质教育目标具有稳定的结构,同时又蕴含有促进充分发展的协调的潜在机制,这是素质的相对稳定性和发展的统一。因此,课程设计必须确保相对稳定的素质及其结构的形成,极为重视最具有基础性作用的课程的开发。

(4)构建机制性原则。构建素质教育发展机制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根本,必须以新的课程设计促进自主发展机制的形成与构建。

2.课程内容素质教育化。素质教育目标课程化在强调设计课程的出发点的同时,还必须使课程的内容实现素质教育化。这是课程问题的两个方面。所谓课程内容素质教育化,是指确定课程内容必须以提高受教育者的整体文化素质为出发点和归宿,它既不是由学科的科学体系本身决定,也不是由某些方面的学科所组成。它应该是人类创造的现代文明精华中最基础、最具有教育作用的部分,是“基础文明”与“素质发展”二者相统一的东西。人的素质全面培养与发展所必需的,既有系统化了的学科教育内容必须由学校教育者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也还有大量非系统化了的知识和经验。这就需要学校教育一方面重视环境教育课程的开发,又加强对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指导,使受教育者获得学科课程以外尽可能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在素质教育目标下,学校教育中的学科知识既是受教育者素质的组成部分,又是培养与发展素质的手段。只有实现二者最佳结合的课程才是最有效的,因此,必须使素质教育目标课程化,同时使课程内容素质教育化。

(四)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

素质教育是由社会、家庭和学校多渠道完成的。学生的素质是通过对生存与发展所必备的知识和经验的习得并在此过程中积淀形成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这里所说的“知识与经验”和“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都需要按照既定的目标,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系统的学校教育来实现,没有一定的课程设计保证,任何素质教育目标都无法达到。为此,我们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将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和形式,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作为我校进行素质教育实验的基本策略。

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的基本出发点有三:一是当代科学知识发展趋势对教学的影响;二是我国改革开放中经济发展趋势对教学的影响;三是应试教育与学生素质发展之间的现实矛盾。

现代科学知识的发展,出现了在高度分化基础上的高度综合的趋势,而现行学校教育的课程设置并没有充分反映出这种趋势。有时为了反映科学知识的发展,往往是通过增加学科门类的办法,结果使得学校课程的门类越来越多,学生的负担日益沉重。其结果是,学生某一方面素质的提高是以牺牲其他素质的发展为代价的,这就背离了素质的整体性和教育的全面性,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我国改革开放中经济、社会的巨大变化,也对学校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产业的信息化和高技术化,要求改变现存的传统教学内容,二是我国社会的发展和国际政治的风云变幻,要求学校加强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

当代小学生素质发展的特点,向现阶段单一的课程体系提出了挑战。当代小学生素质发展的特点至少有三点是共同的:一是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探索知识的需求比以往大为增强。这是素质发展的内在动力。二是社会信息媒体的多样化和普及化,为学生素质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改变了教师和学生各自占有信息源的比重,以往学生获得知识信息主要依赖于教师,现在则可通过各种信息媒体来获得。三是现代学生参与社会的机会和可能性大为提高,这种社会存在反映为学生素质发展的特点,即是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增强,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这不仅是社会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学生发展自身素质的要求。

上述种种界定了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的基本思路,就是在继续更新课程内容的同时,把主要精力投向课程形式的调整和丰富上,并形成日趋合理的课程结构,与实施新世纪小学素质教育目标这一改革主题相适应。这里关键在于打破课程建设中的分析框架,建立多向主体的系统的课程结构,其要点有三:

一是在课程体系构成上,要视课程结构为一个系统,围绕新世纪小学素质教育目标从整体上考察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以及各门课程对学生素质发展的整体效应。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形成最佳的组合,以产生“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教学效益。

二是在各门课程的设置上,运用统摄思维,找出各门课程之间的结合点,用一个体系加以贯通,以解决现代科学知识的整体化趋势与学校课程过分分化之间的矛盾。要通过课程的集约化和集成化,以有限的课程门数来覆盖日益扩展的知识领域,包括日益增长的知识量。

三是课程结构的优化,应将着眼点放在学生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的优化上。在设计课程体系时,应以发展能力为主线;在选择课程内容时,应着眼于内容的智力价值。智力价值高的课程内容,一般具有理论性、基础性、典型性和一定的难度。学习此类课程内容,能使学生有较深的智力参与度,从而便于将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二、实验的目标体系

我们制定了实验的目标体系,具体为:

(一)总目标:可以概括为"2341"工程,具体表述为“两全”、“三面向”、“四发展”、“一支队伍”。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实现全体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地发展、生动活泼地发展;培养一支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

(二)成果状态目标

1.课程成果状态可以概括为:建立起小学素质教育目标课程体系,这是一个将“学科”和“活动”,“分科”和“综合”,“显性”和“环境”,“必修”和“选修”课程相结合的整体和谐的立体课程结构体系。

2.教学成果状态可以概括为:在不突破国家规定的课时量、在校活动总量和作业负担量的前提下高效地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并获得不同程度的超前性发展。

3.学生成果状态可以概括为: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和谐地发展。具体为:每个学生在小学毕业以前都要进行考核,人人在达到国家课程计划标准的基础上,做到“七个会”:会写一手好字,会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会一些简单英语会话,会操作电脑,会游泳,会演奏一种乐器,会做简单家务。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相应的发展。

4.形成一套完整的小学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各学科的素质教育目标体系及其相应的教材。

5.走科研治教之路,建立人人参与教育科研的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

三、实验的基本做法

新世纪小学素质教育目标课程化实验由一系列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研究课题构成,采取同步构想,分步实施的办法进行。主要有:

(一)构建素质教育目标的课程体系

1.以素质教育目标改造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是课程结构的主体,知识体系的逻辑性强,技能系列的适用性广,是学校提高学生素质、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优化学科课程的目标,首先是转变观念,增强课程内容素质教育化的意识,将学科的知识内容作为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素质教育目标下,学科知识既是学生素质的组成部分,又是培养与发展素质的手段。逐步以素质教育目标为纲,建立学科课程新体系,设计新的课程以确保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主要有:

(1)加强德育,从一年级起开设行为与道德训练课。学生在课上将系统地学习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礼仪、文明规范,培养高雅情趣、健康心理。行为与道德训练课有别于思想品德课,内容上更强调针对性,密切联系社会、家庭、学校、班级的实验,形式上更注重训练性,减少“说理”的时间,加大“导行”的力度,讲究一课一得,日积月累,让学生学会怎样遵纪守法,怎样与人相处,怎样面对困难,怎样自我控制等等,总之,培养学生学习做人的行为规范。

(2)根据现代人应具备的素质要求,从一年级起开设英语口语课。实验中要利用儿童语言模仿能力较强的优势,让英语教学和汉语教学同时起步。英语口语课的教学目的在于要让学生肯说、爱说、会说。因此在编选教学内容时,应以贴近学生生活为原则,活用常用单词,消除学生的陌生感,辅之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鼓励学生乐开口、能开口,让学生从小就熟悉英语这门语言,并初步具有简单的会话能力。

同时,从一年级起开设计算机课。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认识计算机,知道一些计算机的常识,学会正确、迅速地操作和简单的程序设计。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教育他们从小就立志做一个掌握计算机现代技术的劳动者。

(3)自然科学综合课——自然科学常识。从小学一年级起,提早进行综合的自然科学的启蒙教育。我们编制了自然科学常识实验教学大纲,增加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自编教材,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思维方法、实践操作能力。

(4)社会综合课——社会教育常识。将社会教育、历史、地理合并为一门,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提早进行社会常识、政治常识、经济常识、法律常识、史地常识、生活常识以及国防教育、人口教育和时事政策教育的启蒙教育,以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素质为目的,提高学生社会化水平。

(5)课程调整以后,课程门类增多了,必须在时间上加以协调,把周课时总量限定在规定的课程计划之内。我们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将课程的形式作了调整,设置了“微型课”。这种课,每节上课时间为20分钟,主要用于行为与道德训练课,低年级的英语口语课、写字课及微机课。

根据现阶段学校的实际,我们将两节微型课安排在一起,使之在时间上和常规课相同。操作办法是,在“微型课”中间用课中操来衔接,学生在轻快的旋律伴奏下,就地起立,做体育老师自编的课中操,活动颈肩,舒展腰臂,减轻疲劳,增添情趣,振奋精神,而且也使前后的两课过渡自然,浑然一体。

2.以素质教育目标规范活动课程

在素质教育目标体系中,只有一般发展性目标与学科群建立了学科课程的对应关系。有许多素质教育目标是没有专门的传统的学科课程能准确地完成的。同样,学科课程也未准确、完整地实现对应的素质教育目标。为此,必须强化活动课程,规范活动课程,将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利于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

(1)加强管理,提高兴趣活动课的质量。兴趣活动课用弹性课的形式将其固定,并全部排入课程表,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要求、定人员,课课有教案,次次有记录,人人有小结。要提高活动课的质量,做到:内容要广、参与面要宽、信息量要大、自愿选学、形式要新、效果要实。

(2)以小学数学活动课为突破口,逐步开设与学科课程相辅相成的活动课,努力使学科的活动课达到普及性、自主性、生动性、应用性、层次性的高度要求。

(3)增设综合活动课。由于素质之间的和谐统一性和学科群的交叉,我们遵循素质教育目标课程系统致用与突出各学科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作用相结合的原则,设计开设综合活动课,综合各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优势,从整体上进行学生某方面素质的培养。例如,审美素质,我们就可以集中体育、音乐、美术、语文、数学、劳技等学科的优势,表现形体美、语言美、形象美、结构美、声音美等,将素质教育目标落到实处。

(4)创造条件逐步开设周六自选休闲文化教育课。让教育深入休闲生活,课程走出学校课堂,社会进入学校。

3.以素质教育目标丰富环境课程

在素质教育目标体系中,还有大量的非学科体系的知识与经验是不可缺少的素质教育内容,这些内容没有相应的学科设置保证落实。如学校的物质环境、文化环境、社会环境、人际环境、校风教风学风等因素,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等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这种教育氛围被称为环境课程。根据素质教育目标课程化的思路,在实验中,我们强化了环境课程的积极作用。

(1)继续改善办学条件,优化物质环境。

增加教育投入,学校建成了配备有美术、音乐、舞蹈、自然、劳技、电化、微机、英文打字、语音等20个专用教室的教育综合楼1600平方米及体育馆(内设游泳池)1500平方米。良好的教育条件为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进行教育实验,开展课外活动等提供了物质保证,对约束学生不良习惯、振奋精神有积极的作用,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作好完善工作。

(2)强化校园文化建设,陶冶学生情操。

①合理学校布局。全校形成了相对独立、相互联系的景中之景、景外之景的教学区、活动区、生活区、工厂区、幼儿教育区。

②绿化美化校园。整体规划学校绿化,做到平面绿化与垂直绿化相交、树木与花卉并存、盆栽与地栽互补、大片绿化与小景布置结合,校园成为四季常绿、月月飘香的花园。

③充分发挥学校墙报、宣传橱窗与红领巾广播的宣传教育作用,做到形式活泼、内容常新。

④教室布置规范化。教室清洁卫生、布置清新规范、内容丰富。

⑤抓好升旗仪式及各种大型活动,让每个活动在学生心目中终生难忘,充分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校园文化的建设及优化,使学生处在和谐、宽松、优美的环境中,耳濡目染,陶冶了美好的情操。

(3)创设和谐的生活环境,搞好人际关系。

教职工之间、领导与教师之间、党员与群众之间建立良好的同事关系。工作中充分发扬民主,健全民主管理机制,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形成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风雨同舟、团结奋进的良好氛围。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一切以学生健康成长为重,热爱学生,热爱事业,学生要尊重教师、文明礼貌。倡导“团结、活泼、求实、创新”的校风,“切实、朴实、扎实”的教风,“勤奋、扎实、好问、向上”的学风。

融洽学校与社会各界的关系,建立学校与社会双向服务、相互支持的格局。

(4)搞好社区教育,优化社会环境。

学校建立三结合教育网络,配合开展社区教育,成立家长委员会,开办家长学校;建立少年军校,开辟社会教育基地,利用春游、秋游等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工厂、农村、军营、博物馆,观看电影、电视,进行影评。

(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实施小学素质教育目标课程化实验必须要求每一位教师具备良好的师德,正确的教学思想,精湛的业务水平,较高的文化素质,务实的工作作风。为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们着重抓了下列几方面的工作:

1.继承和发扬学校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的传统。

(1)切实抓好教师的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采用定时间、定内容学;请进来、走出去学;鼓励教师在职进修学等手段,在目前全校有大专毕业以上文凭的教师比例达33%的基础上,争取到2000年达到70%。

通过学习要使教师了解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对教育的要求,开阔眼界,扩展知识面,更新知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生观,增强改革的意识和事业心。

(2)扎实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教研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开展基本功训练和评比竞赛活动;人人参与课题研究等方法,使教师的课堂教学达到“三精三实”的要求,即精心设计教案、精心组织教学、精讲多练,教学目标切实,教学方法朴实,教学效果扎实。并以“小课题研究、大面积参与”为原则,组织教师参与到实验研究中来。

(3)狠抓青年教师素质的提高。

一是抓培训。对新教师要进行思想、师德、业务等方面的上岗培训。学校确立"135"工程,即:要求新教师上岗一年过基本功关,三年过课堂教学关,五年过教材关。

二是“传帮带”。建立中老年教师与青年教师师徒关系,以老带新形成制度。开展同学科教师结对子,互帮互学活动。

三是给机会。学校从各个方面为青年教师创造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

四是压担子。对青年教师委以重任,放手让他们挑重担。

五是定规划。做到科科有梯队,年年有目标,提高有奖励。

(4)加紧制度建设,严格管理,正确评价,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以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①学校制定了各个岗位的职责及要求,设立考核组,每年对每个教师的德、识、绩、能评价两次,组织力量进行教学“六认真”专项检查,以监督控制每位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

②学校实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引进新的管理机制。实行德、识、绩、能与经济挂钩的结构工资制,实行多劳多得、质优多得、责重多得的分配原则。

2.建立学校的继续教育中心,实行全校教师的继续教育证书制。有目的地培养学校的学科带头人,有意识地培养市级学科带头人。教师中不仅要懂教学,而且还要懂科研,通过继续教育制,全校要形成“科研治教”的风气,逐步培养起一支以科研型教师为骨干,教师人人参与教育科研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3.改进教学方法。要构建新世纪小学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实现素质教育目标课程化,必须对教法这一基本要素进行改革。

教法改革的目的,是要使我们采用的教学方法服务于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服务于课程内容的素质教育化。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以下三方面的研究:

(1)在备课中必须首先有意识地确立教学内容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所能发挥的作用,在这基础上再决定教学方法。我们编制了素质教育目标课程化实验备课本,将课程内容素质教育化作为教学目的在教案的教学目的中提出,并建立了相应的课程内容素质教育化的案例卡。

(2)加强各学科之间的互相联系与渗透的研究。要置各学科教学于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中。拟从以下四个方面作尝试:①在教学内容方面抓学科间的交叉点和联结点,如语文教学中渗透自然知识、德育内容,体育教学中教师语言的研究,音乐教学中歌曲、语言、节奏的结合等;②发挥教材本身所具有的思想教育因素,加强各学科中思想教育的横向联系,通过重组,为学生提供新知识、新信息;③抓各学科教学中思维训练的同步要求,如以数学教学为主体,各学科结合教学内容同时对学生进行正逆向思维的同步训练;④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主题,各学科开展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3)根据各学科不同的教学目标和特点,结合学校的实际,进行形成各自课堂教学特色的研究。根据学校的设备、师资以及教学基础等方面的因素,确定各学科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充分运用各种教学设备和手段,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改革学生成绩考查和评定方法,达到“三佳一高”的效果,即,施教者最佳状态、受教者最佳状态、受教育的最佳环境,取得教学的高质量。如:语、数两课的教学改革,要在继承学校优秀教学传统的基础上,改革作文教学并研究如何凭借教材进行语言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数学则抓住概念教学、运算和思维训练两个基本问题,改革教学方法,进行“严谨、精练、活跃”的课堂教学特色的研究。综合理科实施“启发式综合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启发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动脑,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科学素质。在各科教改中重视因材施教,加强了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的研究。

4.鼓励教师形成具有个性的教学艺术风格。“人人定目标,堂堂作设计”。

四、实验的基本原则

我们的实验旨在建立一个整体性的合理的实施素质教育的课程结构体系。为保证实验的正确实施,我们强调以下实验的基本原则:

(一)和谐发展原则

从学校实际出发,将“和谐发展”作为我校实施该项实验研究的原则。和谐发展是学生素质整体水平和学生个性发展水平的成果状态,它既包容了学校教育培养人的目的,也包容了学校教育整体功能的状态。从方法论上认识是把学校作为一个系统的整体,以实现结构中诸多要素的联系优化,从教育论上认识是把学生作为一个整体发展的人,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没有学校的和谐教育,便没有和谐发展的学生,学校教育的和谐取决于学校各种教育因素的相辅相成的机制的建立,学生素质的和谐发展取决于学生个性的相辅相成的素质结构的建立和运行机制的形成。

(二)整体性原则

要用素质教育整体观研究学校的实际,指导本研究课题的实施,主要有:

1.整体的素质教育目的论。教育的目的和培养目标既要考虑到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到人的自身发展需求。

2.整体的素质观念。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与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要求,我们培养的目标应具有未来公民的整体素质,使学生的自然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都得到和谐地发展。

3.整体的教学论。树立教学是为学生素质获得全面发展服务的观念。

4.整体的学校管理体制。教育必须树立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新观念,破除教育只能通过育人间接地为经济服务的传统观念,把学校逐步建成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教育实体。

5.整体的教育思维方法。采用“整体指导,分部实施,综合评估”策略。

(三)可操作性原则

我们实验研究的长点应在于革除旧有课程体制中的弊端,验证经过精心设计的实验假说,从而创立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加以推广的新的课程体系或提供某些有效的教学变量。因此,改革和实验中必须显示较高的易为他人所仿效的可操作性,即抓住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抓住课程体系中有关课程内容、课程形式、课程结构、教学方法等具体的实质性问题进行实实在在的变革和调整,并把这些问题置于改革和实验的突出位置上。相比之下,教学过程中一些缺乏具体外在形态的不确定因素只能放在辅助性位置上。

标签:;  ;  ;  ;  ;  ;  

小学素质教育目标课程设置的实验研究_素质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