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远惠
(曲靖市妇幼保健院 云南曲靖 655000)
【摘要】目的:探讨氧泵吸入治疗婴幼儿肺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方法:将162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81例,两组均在抗炎,平喘,止咳,祛痰等药物冶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雾化器吸入,观察组采用氧泵吸入。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雾化吸入后2h,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比较,2组差异显著P<O.Ol,两组雾化吸入后副作用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1)。结论:氧泵吸入辅助治疗婴儿肺炎具有良好效果,且安全,经济,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氧泵;雾化器;肺炎;疗效
【中图分类号】R7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3-0119-02
一直以来,我科主要采用一般雾化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由于雾化器本身体积大,雾量大,雾滴颗粒大,使用时患儿感到恐惧,易引起哭闹,不合作,更易出现咳嗽加剧,喘憋,青紫等现象,并且两人同时使用时还易造成交叉感染等因素。我科自2007年9月~12月采用由德国百瑞有限公司提供的PARI BOY压缩雾化吸入机——简称氧泵,辅助治疗婴幼儿肺炎,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9月~12月我科收治的肺炎住院患儿162例,其中男92例,女70例,年龄出生15天~3岁,患儿入院时均有阵发性咳嗽,气促,心率快,两肺可闻及干湿性啰音。
1.2 护理操作方法
1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81例,两组年龄、性别、疗程、病情,并发症无差异性,具有可比性.2组患儿均在抗炎,平喘,止咳,祛痰等药物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雾化器吸入,观察组采用氧泵吸入治疗。根据患儿病情及医生医嘱分为A、B、C、D四组协定处方。A组为生理盐水+特布他林;B组为生理盐水+布地奈德;C组为生理盐水+a-糜蛋白酶+地塞米松+红霉素;D组为生理盐水+伊诺舒,依据患儿年龄、体重、病情确定药物剂量及所选处方。对照组81例按传统方式生理盐水20ml+所选药物,配成混合液加入雾化器中吸入,时间10~20分钟,直至全部药液吸完为止,每天2次,共3~7天。观察组采用生理盐水4ml+所选药物配成混合液,加入氧泵中吸入治疗,每次10~15分钟,每天2次,共3~7天。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儿雾化吸入前后2h内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②观察两组患儿雾化吸入后副作用发生情况;③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平均住院时间。
1.4 治疗效果
显效:7天内患儿咳嗽,喘息气促症状明显改善,两肺干湿性啰音消失。有效:7天内患儿咳嗽,喘息,气促症状改善,两肺干湿性啰音大部分消失.无效:上述症状体征未改善,病程长达10天以上。
2.结果
2.1 2组患儿雾化吸入前后,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指标见表1。表1显示雾化吸入前2h内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比较2组无显著差异性P>0.05,而雾化吸入后2h,呼吸,心卒,血氧饱和度比较,2组差异显著P<0.01。
3.护理
3.1 雾化吸入时最好选择坐位,此体位有利于借助重力作用使雾滴颗深粒入终未细支气管及肺泡,仰卧位由于潮气量减少,不利于吸入治疗,因此在病人体力能够达到的情况下,尽量采用坐位。
3.2 雾化吸入期间要注意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对在吸入过程中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不适时,应暂停吸入治疗,并分析出现上述症状的原因,采取对症处理,如缩短吸入时间,拍背、吸痰,给予氧气吸入等,可使上述症状缓解。
4.讨论
婴幼儿肺炎时,一方面炎性渗出物增多,肺泡内水分压增加,氧分压相应减少;另一方面,传统雾化吸入疗法,短时间内使肺泡内水分压进一步增加,氧分压急剧下降,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使血氧饱和度降低,甚至出现一过性肺水肿或呼吸困难。因氧泵是以氧气为动力,使药物雾化并推动雾化颗粒进入气道深部,从而起到平喘,解痉的作用。在吸入药物的同时又吸入了氧气,改善患儿缺氧症状,提高了安全性,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氧泵吸入的优点:①氧泵体积小,装置简单、只需氧动力(4~6升/mim),而且无需患儿用力吸氧及屏气,对烦燥而且极合作的患儿亦可以用。②氧泵吸入时间短,疗效好,药液未被稀释,有效利用度高。③氧泵价格便宜,一人一具,有利于控制院内感染,并且清洁,消毒简单,无需特殊维护保养。
【参考文献】
[1]张秀萍,朱梅,廉德花.不同雾化吸入疗法对婴儿肺炎排痰效果影响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2-34。
[2]张莉.氧泵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4.9.608-609.
[3]熊洪,张泽芳,王怀莲.不同雾化吸入方法对哮喘的疗效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4.1,20-21.
论文作者:张远惠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9
标签:患儿论文; 肺炎论文; 生理盐水论文; 饱和度论文; 雾化器论文; 心率论文; 两组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