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友互助,让课堂走向生命的和美论文_王龙国

师友互助,让课堂走向生命的和美论文_王龙国

——宁阳县乡饮中心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纪实

王龙国 山东省宁阳县乡饮中心学校 271403

一、课改背景

2014年,我校出台了乡校字〔2014〕2号《和美教育基本构想》,围绕和美管理、和美课程、和美课堂、和美德育、和美班级等全力打造我校和美教育特色。2016年,恰逢全县课堂改革年,为了追求理想的课堂之梦,打造优质高效课堂,构建符合我校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体系,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我校特开展了《师友互助和美课堂构建》的项目研究。

二、构建设想

1.课堂教学要回归以学生为本,关注生命,要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享受学习的过程。师友互助和美课堂是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开展探究体验,促进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个性品质得到和美发展的课堂。

2.改进课堂组织形式,建立《师友互助学习规范》,组建师友小组,培养合作技能,做好小组评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享受知识技能获得的过程,体验收获等带来的愉悦和成功。

3.我们所谈的和正在做的“互助”,就是基于师友小组建设和小组内外互动、合作、交往的“学生问学生、学生教学生、学生引导学生、学生影响学生、学生评价学生、学生检查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互助的意义不仅实现学习上的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共享共赢,更重要的是个性的张扬互补、人格上的相互影响及共同发展。

4.师友互助和美课堂的构建是以认真落实“深度自学、深度讨论、深度展示、深度训练”的课改精神,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以师友互助课堂模式的研究为依托,以教师学生的课堂愉悦、和谐融洽、充满生命活力为呈现形式,以教师的职业幸福、学生的学习快乐、教学质量的稳步为价值追求的课堂改革。

三、关键词:师友 自学 互助 讨论 展示 训练 和美

师友,即师傅学友,搭配小组,落实师友结对。依据学习水平结合竞争性、合作性和互补性原则将全班同学按照4人一组分为若干平行小组,4人小组的座次相对集中,然后依照组内学习水平及前后搭配平衡、相对稳定与动态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依次为组内每位同学编排序号为1-4号,1号、3号互为同桌,2号、4号互为同桌,1号、2号为师傅,3号、4号为学友,同时明确师傅与学友在课堂、自习、作业等方面的责任,充分发挥师傅的指导、帮助和监督作用。

自学,即自主学习,超前学习,落实深度自学。学生个人依据教师设计的自学提纲或已经总结的预习方法独立完成自学任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自学提纲应该是围绕学习目标来设计明确具体的问题,可操作性、检测性必须要强。自学环节,主要解决的是承上启下的衔接问题及新授内容的识记与简单理解和简单运用的问题,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课堂巡视,寻找学生自学中存在的疑问,将发现的问题适当归类,为下一环节的教学提供参考信息。

互助,即师友互助,小组互助,落实深度讨论。互助环节一是完成自学中遗留问题的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小组学科导师或师友结对中师傅的帮扶功能;二是完成新授课核心问题的助学探究,充分发挥组内优势资源的共享共建。此环节在学科组长的统一组织下或师友共同探讨来进行。

展示,即汇报交流,展示成果,落实深度展示。以师友或小组为单位来展示学习成果并提出不能解决的问题,展示时,师友也要做好分工,简单问题由学友独立展示,师傅进行适当的补充完善,深度问题由师傅协助学友完成,其他师友进行评价和补充,这样确保班内每队师友均有展示的机会,每名同学都能得到锻炼和成长。

训练,即对应训练,当堂测试,落实深度训练。深度训练是落实以学为主、以练为主的主要手段。关于课中训练,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训练的方式以学生独立完成为主,师友互助为辅。关于当堂测试,要根据课时内容具体情况来设计检测内容,但是,检测必须要对应教学目标,必须明确题目及分值,必须落实检测成绩,各组组长口算本组平均分,课后课代表收集各组的得分报学科教师作为小组及师友评价的依据。

和美,即和谐美好,心灵对话,落实生命课堂。“和”是和谐,主要指和谐的环境、师生生生师友关系。“美”是美好,指美好的目的和结果。师友互助课堂在整个教学流程中始终遵循以人为本、以学为主,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课堂真正成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心灵对话、共创奇迹的舞台,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让课堂走进了生命的和美。

四、一般范式

一年来,我们不断探索,总结了师友互助课堂的一般教学范式:“课前自学——课中助学——展示交流——精讲点拨——拓展延伸——系统总结——当堂训练”。在不同的学科操作中略有不同,但是“以学为主、以练为主”贯穿课堂的始终。

五、课改思考

我们在建构师友互助课堂教学一般范式时,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组建学习小组是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基本原则下,让学生自由组合,让所有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平等地融入到每个小组,同时小组成员的角色分工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调整,师傅与学友的人选在一个阶段后也进行调整,让每位学生都能尝试、体验每一个角色,由于小组成员人数较少,学生能在小组内或班级内展示自己的机会就相对增多,每名学生都能展现自己的思考,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满足了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论文作者:王龙国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11月第29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6

标签:;  ;  ;  ;  ;  ;  ;  ;  

师友互助,让课堂走向生命的和美论文_王龙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