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运动心理障碍的对策_心理障碍论文

克服运动心理障碍的对策_心理障碍论文

克服习作心理障碍的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习作论文,心理障碍论文,对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长期的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小学生习作有很多心理障碍,主要是:1.惧怕心理。谈“作”色变,怕写不出交不了卷,怕写不好挨批评。2.自卑心理。习作得到的只有低分、冷落和批评,从未获得过成功的喜悦,信心丧失殆尽,甚至产生逆反心理。3.应付心理。不写不行,写又不成,不如动点脑子,想点“点子”,应付过关。这种种心理障碍,严重影响了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

试行修订版小语大纲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要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程度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求”,“还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如何根据新大纲精神改进作文教学,克服学生作文心理障碍?我在教学实践和探索中采用了以下对策。

一、降低习作难度,把学生的劲头提起来。

教材中安排了七八次习作,每次习作都有要求,但有些对内容的要求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些关于写作的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水平还有一定距离。如果机械地照教材行事,学生不仅写不出好文章,而且多种心理障碍会越来越严重。我在实际教学中采取了这样的策略:对作文教材实行改造,变多项要求为单一要求,实行“高分政策”。例如:六年制第九册语文教材中的第二次习作,要求写一件发生在家里的既有意义又有趣的事,还要求把事情经过写具体,把怎么有趣有意义写清楚。部分学生拿到作文题很感为难。这时我就采取了变通的办法,对那些能按题目原要求写作的学生,让他们照要求去做,对那些感到为难的学生,则降低难度:可写一件有趣的事,也可写一件有意义的事;可写发生在家里的事,也可写发生在其他地方的事;可既把事情写具体又把原因说清楚,也可只把事情写具体。而且承诺,只要把一件事写具体了,就可以获得“良好”以上的成绩。难度降低了,而且只要达到基本要求就能获得高分,学生的劲头自然就上来了。

二、丰富学生生活,让写作的源头活起来

小学生习作经常感到无东西可写。丰富学生生活,开拓素材来源,从根本上说,也是克服学生多种习作心理障碍的一剂良方。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考虑到农村和小城镇的孩子的获得信息的渠道主要是广播、电视,我就经常和学生谈论电视,向学生推荐富有儿童生活情趣的电视广告,“世界各地”、“祖国各地”等栏目,一些专题片、新闻片等。如最近浙江电视台播放了钱塘江潮实况,我就让学生回家观看。回校以后,我再和他们一起叙内容,谈感受,在他们兴趣盎然的时候,我问他们:“大家都看了,也谈了,能不能写下来?”学生一个个欣然提笔。有写得很好的,我就及时给予表扬。另外,我还经常和学生一起参加各种活动:如参观游览活动,拔河、夹弹珠等活动,节日联欢会,体育运动会等等。活动之后,我就和学生一起谈论活动的内容和活动后的感受。在学生兴趣很高时,我就故意用商量的口吻提出“写下来”的要求,学生自然能够接受。

三、扩大习作阵地,让练笔的机会多起来

单凭一学期八篇作文的练笔活动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加大训练量,增多练笔的机会,学生的写作水平才会渐渐提高。我在所教班级开辟了下列习作阵地:1.周记。要求学生每周写一篇周记交给老师,老师择优朗读评讲。2.家庭日记,取名“知心朋友”。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真情实感,甚至自己从不愿对任何人说的心理话,用笔向“知心朋友”倾诉,一天一篇,不受任何限制。学生写起来无忧无虑,表达得淋漓尽致。一段时间以后,大部分学生形成了习惯,乐此不疲,一日不写就感到好像有什么事没有做似的,有不吐不快之感。

3.在班级墙报上开辟“班级佳作欣赏栏”,不定期地把学生的佳作张贴出来,并加上按语,供全体师生欣赏。尤其是原来写作水平不太理想的学生,一旦有佳作问世,我立即大加宣扬。时间久了,有许多同学主动要求把自己最满意的作品张贴出来。学生的兴趣非常浓厚。

四、加强课外阅读,让习作的质量好起来。

阅读有利于写作。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语汇,引发学生的思维火花,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阅读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模仿的范例。为了以读促写,我注重了以下几项工作:1.在班级设立“图书角”,让学生把自家的书带来,经过选择以后,陈列在图书角里,供大家阅读。2.要求学生每天回家读一篇短文,要读通、读懂,还要摘录好词好句。如果一时找不到阅读材料,也可读学过的语文书上的文章,还可读《思想品德》、《社会》等书上的文章,但不许读武打小说和言情小说,也不提倡读长篇巨著。3.认真上好一周一节的阅读指导课。我先把好文章印给大家,再和大家一起阅读,一起赏析,遇到好的语段,我还和学生一起朗读、背诵。学生在没有任何心理负担的前提下,尽情享受着读书的快乐。长期这样做,学生不仅提高了阅读兴趣,陶治了情操,而且也从阅读中汲取了丰富的写作营养。学生内化了这些营养,并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这样,习作的水平逐步提高,习作的质量也越来越好。

标签:;  ;  

克服运动心理障碍的对策_心理障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