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的深入人心,企业对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也越来越重视。近些年来建筑工程方面问题频发,一方面影响了建筑工程的工程进度、成本等问题,另一方面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受到了损失,容易造成人心不稳、社会动荡问题的发生。虽然我国建筑工程正处于不断发展的上升时期,但其在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给我国建筑工程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
引言: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好坏关乎着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效果。做好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加快施工进度和确保施工质量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为建筑施工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建筑施工管理的特点
①专业化特点。近几年,随着社会分工的细致化,要求各行各业呈现出专业化的特点。对于建筑工程管理而言同样如此。一方面是由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萌生了专门的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为建筑工程施工提供了专业的人才,而传统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以经验为主的人员逐渐退出舞台;②项目化特点。项目化管理是一种繁复、细致的管理方式。它要求对项目进行综合性的管理,并且能够在一定的时间、技术、资金、政策引导下优化效率和资源配置,达到预期目标。随着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专业化的发展,要求人员专业化、技术专业化,也要求管理人员同现场施工相联系,图纸设计人员同监管人员相沟通。因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项目化发展是当前的趋势所在;③重点化特点。目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作为建筑企业内部监控管理的重点,已受到广泛重视,因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成为建筑企业经营发展的关键所在,建筑企业逐渐为施工管理提供更多的资金、设备、人员等方面支持。
2.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监督制度不完善
随着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建筑项目方承接的工程越来越多。建筑工程具有投资规模大、施工环境复杂等特点,在施工中很容易出现一些意外情况,导致工程项目的延期。这个时候工程承接方,为了如期完成工程建设,必须加快施工进度。这一定会缩短建设周期,一些工程的子项目按照施工方案需要一年的建设时间,但是为了如期完成工程建设周期,可能要减少到 10 个月或者 8 个月,建筑工程涉及到多种工艺,施工环境复杂,而且可能出现多种工艺交叉作业的现象,如果要缩短工期,可能会影响其他工种的施工。在这样的情况下,施工企业往往采取简化施工环节或者施工工艺的方式,来达到节省建设时间。这就会给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比如在缩短施工进度的时候,项目部可能需要增加一部分的工人,这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管理的难度,新员工如何与老员工磨合和协调,甚至有些员工利用这一段时间消极怠工。
2.2施工方过分追求进度,忽略质量
很多建筑工程为了追求工程进度,而忽视了工程的建设质量。比如经常看到某某工程进度施工倒计时,或者一些地方上的领导为了突出这一年的政绩,要求建筑施工单位加快进度,提前完工。为了保证项目能够如期竣工,工程项目方需要加班加点施工,采取“白加黑”“五加二”的作业方式。这样容易忽略工程的质量,造成施工质量的下降。特别是晚上施工,工人在施工中可能没有达到施工标准和要求,但是
现场的施工光线不好,工人没有及时发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施工安全问题
“平平安安上班来”是大多数建筑工地都张贴的标语,但是很多工地对其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如护栏、安全绳、电保等问题往往都是在书面上进行呈现,而具体实施过程中却没有监督、管理体系,往往安全责任人都是形同虚设,更有甚者对于安全管理甚至是放任自流,十分容易造成人员的伤亡,这一问题亟待解决。
3.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对策
3.1制定科学合理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体系
目前我国对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制度的管理理念以及经验还比较缺乏,们应多组织一些专业的施工人员以及具有丰富管理工作经验的管理人员共同研究探讨,多学习、借鉴国内外一些先进的建筑管理理论和经验,在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制度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结合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技术从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以及建筑行业发展的工程施工管理思路体系。
3.2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每道施工工序都会有一定的交叉、重复,因此应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沟通、交流,尽量避免出现技术交底不对接等问题。首先在现场施工前,应要求现场施工的管理人员熟悉施工设计图纸,根据施工的相关要求做好一些技术准备工作,确保每一道施工工序的施工技术的正确、安全可行,同时应综合考虑施工投入的人力、成本、材料、设备以及现场施工作业环境等问题,全面统筹安排施工组织计划,并向所有的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可以尽可能的避免由施工技术而导致的质量问题。
3.3增强对施工工程的安全管理
首先建筑企业应建立企业安全管理平台,利用现代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实现监理单位、建设单位以及施工企业的一体化动态安全管理体制。在工程开始施工之前,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强调施工安全的重要性,明确工程施工的安全目标。做到安全管理责任到个人,并注重对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并安排专门的安全监管人员对施工安全进行监督与管理。
3.4提高管理层素质,合理配置施工人员
建设专业的施工团队,做好人员的管理与调配是提升建筑施工管理的有效手段。建立专业的施工队伍、加强施工现场的劳务管理、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对于工程现场的顺利施工至关重要。素养主要体现了施工人员的职业思想和职业道德,通过所有个体的集中反映从而体现一个企业的形象和管理水平。素养提升和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仅仅在口头上说几句就可以达到的,要制定员工管理手册、各项规章制度、礼仪守则等做到有章法可依,并进行定期的宣传教育。进而用制度对员工的行为进行约束、规范、引导,不断提高施工人员整体素质和修养,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提升职工素养要多管齐下,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是公司对职工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施工人员基本素养的具体表现。公司要通过多项措施,让员工能够自觉地提高工作效益,为企业的效益提升起到实质作用。劳务人员与技术人才决定着现场施工质量的好坏,施工企业应着重培养高精尖的复合型技术人才,确保施工现场技术难题的顺利突破。
3.5 提高建筑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企业管理归根到底还是人的管理,要解决建筑施工管理问题,首先要加强对企业的人员管理。主要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提高项目工程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其次是提高项目工程的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工人在施工前,要组织他们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施工技术水平,让员工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才能让他们积极投身工程建设中去,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
3.6创新施工管理观念
在建筑施工管理的过程中,要创新观念,根据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项目施工管理的内在要求,不断寻找新的方法来加强管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不断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来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提高建设效率,提高建筑质量以及经济和社会效益。
结束语:随着我国建筑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其现场的施工管理越来越重要。作为合格的施工团队,必须在提高自身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前提下,做好成本、质量、安全以及进度的控制,保证工程有条不紊的进行建设。
参考文献:
[1]棋雯.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策略[J].建设工程教育网.2012(03):96.
[2]林涛.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及措施[J].中华民居.2011(09):99-100.
[3]牛秀梅.建筑工程施工控制措施之浅谈[J].建筑安全之家.2011(12):10-12.
论文作者:杨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4
标签:施工管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项目论文; 人员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