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 江苏 南通 226021)
【摘要】 目的:观察PDCA循环法对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执行饮水计划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神经源性膀胱并实行间歇导尿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5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护理措施,另外5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使用PDCA循环法管理,观察两组患者执行饮水计划的依从性,以及膀胱功能的恢复效果。结果:PDCA循环管理组饮水计划依从性、膀胱功能康复效果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法可明显提高患者执行饮水计划的依从性,有助于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 PDCA循环法;神经源性膀胱;间歇导尿;饮水计划;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1-0228-03
当神经系统损伤或疾病导致神经功能异常,引起膀胱的储存和/或排空机制发生障碍时,即发生神经源性膀胱[1]。神经源性膀胱可引起多种长期并发症,最严重的是上尿路损害所致的肾功能衰竭。《脊髓损伤患者泌尿系管理与临床康复指南》中指出:“及时有效地排空膀胱,预防膀胱过度膨胀、泌尿系感染、结石形成以及尿道损伤”是SCI急性期泌尿系统处理的首要目标。间歇导尿是协助膀胱排空的“金标准”,膀胱间歇性充盈与排空,有助于膀胱反射的恢复,早期进行间歇导尿是膀胱训练的一种重要方式。而在间歇导尿的同时配合合理的饮水计划,能判断放尿的时机[2],有效控制间歇导尿期间的尿量,保持膀胱接近正常的舒缩状态,防止尿量过多或过少。然而,在临床上患者执行饮水计划的依从性参差不齐,存在不同的问题和困难,所以本文采取PDCA循环法来管理间歇导尿患者的饮水行为,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经医生诊断后需要行间歇导尿的患者100例,其中男性92例,女性8例,均为脊髓损伤患者,入选条件:患者意识清醒,言语理解及沟通交流方面无障碍,有家属长期陪护或双上肢肌力正常可自行间歇导尿患者。
2.方法
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选取的100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50例患者作为常规护理组,另外50例患者作为使用PDCA循环法管理组,观察两组患者执行饮水计划的依从性。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2.1 PDCA循环法的具体实施方法:
P:计划(plan)
以《神经源性膀胱护理指南》为基础,制定统一的《饮水计划与间歇导尿记录表》,表格中附加执行间歇导尿以及饮水计划的具体方法,帮助患者及家属更好的理解和记忆。该表格与床尾护理巡视卡放在一起,由患者或家属自行填写,责任护士每次巡视病房时,均要检查记录表的填写是否及时,是否规范,导尿与饮水是否按计划执行。每天由大夜班护士负责统计患者24小时内的饮水计划执行情况,导尿次数,残余尿量,自解小便次数,自解小便量以及总尿量,并将该情况在早交班上向大家汇报。经统计,患者执行饮水计划的依从性较差,残余尿量波动大,延误了患者的康复效果,该问题已成为我科全体护士面临的实际问题,召开全体护士组会使用头脑风暴法,运用鱼骨图对依从性差的患者进行原因分析。
D:实施(do)
(1)制定合理的饮水计划,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
护士长组织全体护士对饮水计划的制定原则及方法进行培训学习,使全体护士熟练掌握使用。由责任护士负责向患者及家属讲明饮水计划执行的重要性。常规护理组患者根据《神经源性膀胱护理指南》制动统一的饮水计划,为PDCA循环法管理组患者制定饮水计划时,应有责任组长、责任护士、患者及家属共同制定,根据每位患者自己的饮食和饮水习惯,结合营养学,制定适合患者本人的饮水计划安排表(内容包括: 三餐进餐时间、食物种类、食物量;两餐之间饮水/吃水果时间、饮水/水果量等),有研究表明[3],个性化的饮水计划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2)加强护士对患者饮水计划按时执行的重视
护士长在排班上首先要做到,将病区所有病床落实到具体护士,采取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同时加强全体护士责任心教育,让每位护士做到,我的患者我负责。将间歇导尿患者作为交接班内容,班班认真交接患者饮水计划的执行情况,以及记录表的填写是否规范,交班时发现患者饮水计划执行不到位的,由交班者负责再次向患者及家属做好宣教工作,并了解患者未按计划执行的原因,为患者解决实际困难。交班后患者饮水计划的执行情况由接班者负责。责任护士针对患者依从性差的不同原因,应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比如:文化程度较低,对饮水计划不能完全理解的患者,责任护士应加强宣教,必要时协助患者按时饮水。康复治疗项目较多的患者,饮水计划的时间与康复治疗有冲突,责任护士可根据具体情况对饮水计划进行调整,或是与康复治疗师进行沟通,将患者康复治疗的时间做出调整,并在病区与康复治疗中心为患者提供更方面的饮水措施,确保患者饮水计划的按时执行。
(3)加强患者及家属对饮水计划按时执行的重视
责任护士向间歇导尿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讲解执行饮水计划的重要性,强调饮水计划与间歇导尿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对依从性差的患者及家属应采取多种形式反复宣教,采取正反面事例对照进行宣教,同时充分发挥病区文化墙的展板效应,方便患者更形象地理解,从而提高其执行饮水计划的依从性。
(4)加强医生及治疗师对患者饮水计划按时执行的重视
责任护士与床位医生沟通,让医生同时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宣教工作,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积极配合。对于间歇导尿患者避免大量输液。对去治疗中心进行康复治疗的患者,责任护士与治疗师进行交流,提醒治疗师在康复治疗中心协助患者按时执行饮水计划,并提供适当的饮水设施。当患者的饮水时间与康复治疗时间发生冲突时,治疗师应尽量给予调整,避免冲突。
C:检查(cheer)
护士长利用每周护理质量控制、日查房、早晚床边交接班,一日四次巡视病房的机会观察护士工作状态,个性化饮水计划制定的是否合理,患者及家属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每天的记录表填写是否及时,是否规范,依从性好不好。
A:处理(action)
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和总结,这一阶段是PDCA循环的关键阶段。每月底召开全体护士会议,对各项护理措施的落实情况,患者及家属的依从性以及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汇总、分析,总结成功之处及存在的不足,对于依从性较差的患者及家属,运用鱼骨图进行原因分析,找出依从性差的根本原因,并进行再次计划,从而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进一步解决。
3.评定标准
①饮水计划的依从性[4]:残余尿量在正常范围内(300~500ml) 的百分比判断患者饮水计划依从性,100%为依从性好, 90%为依从性良好,60%~80%为依从性一般,<60%为依从性差。②康复效果[5]: 2个月后评估膀胱功能康复效果。显效:可自行排尿,残余尿量<50 ml;有效:可自行排尿,残余尿量50~100ml;效果不理想或无效:有尿意,但不能自行排尿,或残余尿量>150ml。
4.结果
PDCA循环管理组患者依从性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两组之间比较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5.讨论
PDCA循环法作为一个科学的管理工具,具有连续性、不断循环,不断提高,运用鱼骨图进行原因分析,使患者的依从性管理有了具体的改进措施。PDCA循环管理法,不仅增强了护士责任心,而且注重环节管理,明显提高了患者执行饮水计划的依从性,使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有助于患者提高康复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护理专业委员会[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104-108.
[2]南登崑,黄晓琳.实用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309.
[3]唐芳,艾艳等.对脊髓损伤间歇导尿患者实施个性化饮水计划的效果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4,11(2):135-137.
[4]候永梅,胡佩诚.肾移植前后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情绪对饮水控制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31):5869-5872.
[5]龚敏,孙其凤.殷梅妹.脊髓损伤患者的膀胱功能训练[J].现代护理,2004,10(7):612-613.
论文作者:季红娟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1月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1
标签:患者论文; 饮水论文; 计划论文; 膀胱论文; 护士论文; 家属论文; 责任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11月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