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今时代十分重视生态文明, 环境问题是现代社会的关注热点,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是以小城镇带动周边村庄经济结构变化的地理与社会人文结构体系调整,是符合我国国情特色城镇化建设的一种模式。城镇化建设中的“美丽乡村”理念内涵与模式是乡村小城镇化、生态化建设的典型代表模式之一。美丽乡村规划是以自然、环保、循环经济及生态可持续发展为理论基础,通过对乡村小城镇的空间格局、产业分布以及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分析与提升作为整体生态式规划的重点与方向。
关键词:生态文明时代;村镇规划;建设发展
1 生态文明时代村镇规划的目标
1.1生态文明时代村镇规划要保护生态环境
国家发展依赖对生态资源的保护,其中主要包括了绿色资源及水资源,在生态文明时代要做好村镇规划,就要对生态资源加以珍惜,使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
1.2生态文明时代村镇规划要尊重居民生活
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因此不同的地域的村镇和不同民族所在的乡镇会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城市生活和乡镇生活在很多方面存在很大不同。应该以所要改造和建设的乡镇实际情况为依据,如果没有做好充分的调查和意见征求,可能会给当地乡镇居民的生活带来短期内的不适,任何不科学和不明智的措施都会阻碍生态文明建设的稳步前进。
1.3生态文明时代村镇规划要加强基础建设
在现代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准确区分“原始”和“自然”的含义,自然并不能等同于原始,在实际的建设的过程中甚至会发现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含有较高的科技成分。在具体实施乡镇生态规划和建设过程中需要多项高新科技来支持。乡镇的基础设施是乡镇生态文明建设和规划的重点内容,新的材料和新的技术有利于实现乡镇生态文明规划和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当前村镇规划与建设中主要面临的问题
2.1 村镇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在现在的生态文明时代,我们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就是现今村镇基础设施的建设不完善。在现在的村镇中,仍旧有一些村镇盲目进行面子工程而忽视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很多的村镇看上去环境不错,仔细观察却发现这些村镇都是一些“华而不实”的纸老虎。很多村镇缺乏系统的文体设施建设、缺乏基础教育学校、缺乏整体布局规划……这些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缺乏使得我们很多村镇居民的日常生活水平一直处于低下水平,适龄儿童上学难、居民日常娱乐活动单一、老人生活闲散无聊、村镇出行不便……而且,在一些村镇中,垃圾仍就集中堆积不进行集中处理,这也会对我们的环境进行极大的污染,影响我们的生态环境。另外,在现在的村镇中,经济结构都比较单一,除了农业就是工业。而更多的年轻人为了自己的前途和发展进入城市打拼,也就严重的影响了村镇的居民结构,也极大的限制了村镇经济结构的发展和转型,使得村镇的生态化文明化建设和规划进入困境。
2.2不统一规划村镇的建设,村镇建筑参差不齐
在村镇规划和村镇建设的过程中,村镇的规划是建设村镇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是在进行生态文明时代的村镇规划和村镇建设中,我们却发现这些村镇村民建设规划的意识就极其不明确,在生态文明的基础上规划村镇建设的概念对这些村镇居民来说仍旧是一个很新的概念,这种规划建设的思路往往会从根本上影响我们的村镇建设发展,从而延误我们的村镇规划与建设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村民建筑的房屋都没有做统一规划,村民都是根据自家的经济条件和个人意愿,选址建造,村镇的建筑位置主要都是根据自家拥有的土地位置在确定,建设修盖质量也各不相同,在建筑周围所形成的道路也是宽窄不同,有的还是泥巴路,下雨季节根本无法行走,且这样的道路还比较多。这也导致我们的村镇建设经济发展的始终不能正常的进行下去。
2.3村镇建设无检测标准,安全系数太低
对于村民来说,建设房屋的费用是非常巨大的,花费有可能是几年的收入,而且,村镇建设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村民也没有长远的安危意识。在处于建设房屋的过程,村镇村民基本不会去考虑到房屋的抗震性,在农村,有许多洪水,泥石流,雷电之类的自然灾害,村民为了节约建设房屋的成本,减少了对建筑材料上的要求,基本只考虑到将房屋建筑建设完工,舒适美观,这样也就使得村镇的建筑物抵御灾害的能力极低,特别容易被摧毁,基本不会考虑安装避雷针等,所以村镇的建筑物安全性能也就相比较城市建筑就差太多。在村镇中经常会有地震,泥石流,洪水,雷电等潜在危险发生,由于村镇村民的文化程度相对要低一些和有些村民的经济实力有限,没有较好的意识和条件去挑选好的材料,使得村民建设的房屋建筑质量不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安全的系数也就降低了。
3 加强村镇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
3.1做好村镇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要想全面做好村镇基础设施建设首要工作便是要积极地做好全面了解村镇的基本发展情况,每一个村镇的具体情况都不尽相同,加强村镇基本情况的了解有利于更加科学及合理的制定建设计划。在不同特点的村庄之内要采取扬长避短的手段,明确制定村镇的生态文明发展计划和方案,例如地处坡地的村镇在开发建设的同时要注意避免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土壤分布较为贫瘠的村镇要加强土壤营养成分的合理调整等等。这样十分有利于我国村正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3.2高度重视村镇保护性建设
加强我国村正生态环境的研究和考察有利于真正掌握我国村镇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同时做出科学、严谨的数据测评上报相关部门,力求改变我国传统经济发展中对于生态保护的轻视状况。由于我国早期的经济发展不计后果,因此出现了对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的局面。在我国村镇生态建设和规划中一定要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从根本上提高我国村正生态环境的建设水平。
3.3逐渐促进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首先要做好我国现阶段村镇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要合理加入生态文明发展的内容和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及促进经济水平发展,又从根本上保证居民生活质量得以提高。地方政府和村镇领导要积极地实施民意调查以及村镇实地情况的考察,对已经取得生态文明规划和建设成功的村镇要积极吸取经验,确定村镇未来发展方向,逐步完善和加强村镇建设步伐,最终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结语
经济的发展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不应该仅仅追求经济和工业发展的腾飞带给社会的GDP数字,一旦人类的破坏超过了大自然的承载极限,便会造成非常严重的灾难和后果,当人们想要采取修补措施时便会难上加难,因此在生态文明时代做好村镇规划和建设工作,将会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彦鑫,张新伟,陈建成.生态城镇应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点[J].经济题,2007(9):27~29.
[2] 仇保兴.生态文明时代的村镇规划与建设[J].中国名城,2010(06).
[3] 王奇,王会.生态文明内涵解析及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基于文明内涵扩展的视角[J].鄱阳湖学刊,2012(01).
[4] 孙伟,胡晓添.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古镇整体城市设计实践[J].小城镇建设,2012(06).
论文作者:郭令战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
标签:村镇论文; 生态论文; 村民论文; 我国论文; 文明建设论文; 时代论文; 乡镇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