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环境下的企业改革与文化创新_市场营销论文

知识经济环境下的企业改革与文化创新_市场营销论文

基于知识经济环境的企业变革与文化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知识经济论文,环境论文,文化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1世纪,企业所面对的环境,最显著的特点即为知识经济的迅速增长和市场全球化的来临,这两种大趋势将给企业组织、战略、经营方式及文化理念带来深刻而重大的影响。

一、知识所有者在企业权利关系中的地位提高

在知识经济环境里,企业制度最大的特征是知识所有者和资本所有者共同治理企业。资本所有者以其投入的资本数量在企业权利关系中获得自己应有的地位,知识所有者以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制度创新能力和管理创新能力在企业权利关系中获得自己应有的地位。从发展趋势来看,不是资本所有者而是知识所有者,尤其是拥有制度和管理创新能力的知识所有者决定企业的命运。因此,在未来企业的治理结构中,

其主要矛盾逐渐由处理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关系转向处理资本和知识两类所有者之间的关系。知识所有者不仅要占有越来越多的股权,而且在企业决策中将发挥主要作用,并将由这些人决定企业文化的主脉和方向。企业董事会的主要职能可能要发生较大的变化,其重大决策职能相当一部分要转交给知识所有者的代表,如CEO(首席执行官)等,董事会的职责主要是决定高级管理人员的聘任及年薪待遇等问题。

二、企业战略的重点转向培育核心能力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信息共享,科技成果日新月异,市场无界,需求变化莫测,眼前拥有的市场会悄然变化,企业的盈利能力也会突然下降。企业惟一的选择是制造差别优势,培育核心能力。

《财富》500强从产生到衰亡平均寿命是40年,日本近百年来进入世界前1000名的大企业,平均寿命只有30年。可见,企业的寿命并不在于大,或者说并不在于市场占有率,而在于赢得未来的竞争,能给客户提供多种新形式的利益,并掌握提供给客户利益不可或缺的新能力。哈默尔和普哈拉说,当一家公司的梦想与其自身的能力结合时,一个全新范畴的潜在机会将因而开启。

企业战略重点的这一重大变化,促使企业理智地在眼前利益与未来发展能力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注重特有技术的保护、使用与创新,注重通过业务流程再造和管理变革,创造高效的管理模式。

三、企业资源配置冲破国别限制转向区域化和全球化

近年来,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度、相互渗透度不断加深,经济区域化和全球化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从跨国公司的发展轨迹看,经过“国内国际化”、“销售国际化”、“生产国际化”和“研究开发国际化”等四次浪潮的洗礼,其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目前已出现第五次浪潮——无国籍公司,预计到21世纪中叶,这种公司将达到100万家。无国籍公司面向全球市场,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生产经营活动享有更充分的自由,其生产的产品也将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产品”。

虽然,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不够发达,加入WTO后,市场也不可能一下全部放开,企业也不可能一步实现全球化。但是,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不可逆转,一方面,在国内市场,我国的企业将与外资直面竞争。近年来,外商在华投资规模扩大,领域拓宽,方式多样,世界500强有300多家在中国立足。这种在国内市场进行的国际竞争,既对我国企业是个冲击,也给我国企业带来了先进的技术与管理,使我国企业受到了锻炼,同时加速了我国市场的成熟。另一方面,我国一大批企业也在立足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冲破市场阻隔,不仅把产品推向国际市场,而且在境外上市,筹措国际资本,在境外建立研究机构,在国际市场上招聘人才,掌握世界先进技术,并且把生产基地建在国外,实现生产国际化。如海尔集团“三个三”的国际化战略的实施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网络革命正在逐渐改革着企业的经营方式

互联网对企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但最直接的是营销。网络营销冲破了传统的4P(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发展了4C(客户、成本、方便和沟通),真正构筑起一种“以市场和客户为中心”的新模式。因为网络营销的虚拟化、全球化特点,既极大地拓宽了企业资源配置的范围,拓展了企业的营销领域,而且它的交互性特点,又能够通过互动式营销,体现顾客的主体地位,帮助企业科学地进行市场定位,寻求更好的服务对象和服务对策,满足顾客多样化的需要。可以说,通过网络营销,对标准化产品、传统定价策略、营销渠道、广告方式和服务方式均有很大冲击。进一步讲,对企业营销战略和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以及传统的企业文化,也带来很大的冲击。张锐在《让网络告诉未来》一文中提出,在网络营销条件下,曲线比直线重要,服务比产品重要,市场比利润重要,关系比能力重要,市值比实值重要,普及比稀有重要,增量比存量重要,专业比综合重要。这些观点是值得重视的。

就今天而言,网络营销虽然还不能取代传统的营销方式,但它向我们展示的前景是美好的,对企业的影响也是潜在的、巨大的。企业只有更新理念,用网络优势推进企业营销方式的变革,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取得主动权。

五、技术创新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从微观层面看已经并正在被企业发展实践所证实,在新的世纪将得到更充分地证实。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新技术不断涌现,产品的寿命周期不断缩短,40年前产品的寿命周期平均是8年,20年前为5年,10年前为3年,目前有些产品只有一年甚至半年的生命力。因此企业成长对技术创新的要求越来越迫切。

技术创新是新技术研究、开发、生产到首次实现商业化全过程的经济技术活动,这种经济技术活动的本质是实现企业的科技创新与市场高新技术需要的结合。未来企业的竞争力从一定意义上讲取决于技术创新的能力大小和技术管理水平的优劣。因此,有竞争意识的企业都在努力增加自己的研究与开发费用,面向现实和潜在的市场需求开发新技术、新产品。世界上不少知名公司,像爱立信、贝尔、西门子、IBM、SONY、松下、三星等企业的研究开发费用已经超过营业收入的10%,不少公司一年创新产品已经达到50%以上。微软公司把“不断淘汰自己的产品”作为公司口号,柯达公司则提出“站在传统与未来之间”的开发技术方案,不少企业还通过争取“风险资金”来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美国90年代所创造的经济持续增长的神话,主要是企业技术创新带来的。

技术创新活动的被重视带来企业人才观的重大变化,建立完善的人才招聘、选拔、培养、使用与激励机制,特别是形成能力本位的用人机制都将成为未来企业的不懈追求。

六、企业的竞争模式和赢利模式发生深刻变化

企业自从诞生那一天起,就注定是在竞争中谋求生存和发展的。竞争最原始的规则是优胜劣汰。时至今日,企业的竞争环境出现了巨大变化,市场已经成为战争与和平共有的状态。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产业分工协作日益密切,市场需求变得神秘莫测,在这种情形下,一家公司不管有多大规模与实力,也不能做到掌握生产上所需要的所有技术,生产、提供现实和潜在市场所需要的所有产品与服务。每个企业在造就市场时均为互补者,在瓜分市场时才有相互之间的竞争。因此“合作竞争”的概念应运而生,美国人尼尔·瑞克曼写了一本名为《合作竞争大未来》的书,其中深刻地揭示了这一道理:“真正的企业变革,错的是组织之间能以团结合作、合力创造价值的方法来产生变化;公司开发出新的合作经营方法,协助企业取得前所未有的获利和竞争力。”因此企业竞争的游戏规则在改变:竞争是合作的一种方式,竞争的目的不是为了压倒别人,而是为了与别人共同谋求繁荣。这种游戏规则不仅体现在生产上下游之间,也体现在直接的竞争对手之间。通过合作竞争,寻找到自身最合适的市场定位和服务定位,与对手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这种由“单赢”(企业自身的眼前利益)走向“双赢”(企业与竞争者分享利益),进而走向“多赢”(企业与竞争者、消费者乃至社会共同分享利益)的共同分享利益的赢利模式的形成,要求企业必须做好经营战略和管理战略的调整,处理好企业眼前利益同长远利益的关系,处理好自身利益同竞争者利益、顾客利益以及社会利益的关系,改组管理流程和营销方式,使企业真正成为“社会化的企业”。

六、企业文化发生转型,主流文化更加突出

第一,创新与变革文化。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化的加速对企业创新提出挑战。1997年世界管理年会把创新作为未来管理十大趋势的第一大趋势。不创新即倒退,不创新即死亡已经成为企业经营的第一定律。创新与变革文化是企业危机意识、生存意识和发展意识的集中体现。创新与变革文化包括丰富的内涵,既包括技术、产品、市场及经营、服务方式的创新与变革,也包括管理组织、制度、手段和方法的创新与变革。在创新与变革文化的导向下,企业至少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文化风格:一是敢于挑战自我,视今天为落后,志在追求更高的目标,善于打破今天的平衡,创造新的平衡,使企业永远处于动态的发展中。二是不怕冒风险,善于在风险中寻找更好的经营机会。三是宽容失败。为了鼓励人们创新与变革,能够宽容在创新中出现的失误。四是善于行动,像美国人那样,凡事"Let me havea try",千方百计把好的想法变成现实。

第二,人本与能本文化。人本价值观仍然是未来企业文化的主旨和主旋律。但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本价值观的内涵和侧重点会有一定的变化,不光强调充分重视人、尊重人,吸收员工参与决策、参与管理,更重要的是关注“人的能力”,重视“人的能力”的培养、开发和利用,即由人本逐渐扩展为“人的能力本位”(简称“能本”)。韩庆祥教授认为“能力本位”是市场经济的核心价值观,无疑它更是知识经济的核心价值观。人的能力,尤其是创造能力的发挥是生产力发展的基石,强化“能本”价值观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第三,学习与超越文化。未来成功的企业将是“学习型组织”。按照彼得·圣吉的观点,学习型组织具有五种技能: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可见学习型组织在共同的愿景下,有着崇高的信念与使命,具有实现梦想的共同力量,并且人们勇于挑战过去的成功模式及力量极限,充分发挥生命潜能,创造超乎寻常的成功,每个人从学习中体验工作的意义,追求心灵的成长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与这种学习型组织相适应是学习与超越文化。在这种文化导向下,人们追求通过学习提高素质、开发能力与智慧。尤其是团队通过共同学习,提高整体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超越自我,超越平庸。彼得·圣吉认为:“当世界更息息相关,复杂多变时,学习的能力也更要增强。”他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引用壳牌石油公司企划主任德格的话说:“惟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或许是具有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更快的能力。”从此能导出一个结论,学习与超越作为未来企业最重要的价值观之一,对企业能否适应世界格局,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创造竞争优势具有决定性意义。

第四,虚拟与借力文化。虚拟经营是经济全球化时代企业无形资产增值和品牌效应放大的产物,其本质是借用外力,在较大的市场范围内利用高新信息技术,进行经营资源的组合与配置,企业只保留对市场变化的高度敏感性和设计开发能力,其他环节均通过国际分工体系完成,以扬其所长,避其所短,从而突破企业自身的能力极限,实现快速增长。与虚拟经营相适应的虚拟与借力文化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企业的经营理念。它使企业在经营中更注重培育品牌,开发无形资产价值,在实践中树立大市场观和大资源观,利用自身的信誉优势,从全球的视野去捕捉市场机会,组合资源,寻找合作伙伴,提高灵活、柔性、合作、共享、快速反应、高效输出的素质和能力。

第五,速度与效率文化。在西方经济学家眼中,企业的本质就是能够创造比其他形式更快的速度、更高的效率。如科斯及其追随者就认为,企业替代市场,仅仅是因为它能节省交易费用。阿尔软等人认为,企业作为一种团队生产方式,其意义就在于多项投入在一起,合作生产得出的产出要大于各项投入在分别生产的产出之和。未来的企业之所以更重视速度与效率,主要是全球性市场竞争的需要,只有讲速度与效率,企业才能捕捉到更好的经营机会,才能以最低的成本、最优惠的价格、最便捷的方式,把产品和服务提供给顾客,赢得市场,赢得顾客的信赖与忠诚,最终赢得竞争。

第六,协作与共享文化。企业内部是一个由众多人组成的协作体,企业对外开展经营活动也是在与他人协作之中进行的。市场经济无疑要倡导竞争,但不能忽视协作。竞争与协作本身就是一体两面,光有竞争会把企业引入到“你死我活”的黑暗面去,未来企业文化中协作是主旋律。在企业内部,通过协作创造整合力量和放大效应,实现企业与员工价值共享。在企业经营中通过协作创造最大的效益,实现企业与社会价值共享。协作与共享文化真正使企业面向社会,在谋求自身和谐的基础上,与投资者、竞争者、供应商、经销商、顾客、金融机构以及其他社会成员取得和谐,与自然环境取得和谐,在和谐中实现价值的共同增长。

标签:;  ;  ;  ;  ;  ;  ;  

知识经济环境下的企业改革与文化创新_市场营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