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脑科医院老年精神科 湖南长沙 410007
【摘 要】目的:分析老年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探讨防范对策。方法:筛选2016年的5月~2018年的6月我院精神科收治的300例老年病患,按照住院时间时间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实施临床常规护理,研究组分析老年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制定防范对策,予以更有针对性的护理,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治疗时期的护理质量。结果:研究组治疗时期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住院过程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更低,组间互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重视老年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实施针对性的防范对策,能够促进护理质量提高,减少治疗过程不良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精神科;老年患者;护理安全隐患;防范对策
精神科收治的患者相对特殊,且护理工作有风险高、任务重的特点,总总原因导致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偏多且不容忽视[1]。尤其老年患者,更应当予以针对性的防范,提高治疗安全性。本文分析了老年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探讨防范对策,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此次研究筛选2016年的5月~2018年的6月我院精神科收治的300例老年病患。按照住院治疗时间对患者进行分组,将2016年的5月~2017年的5月在我科住院的140例患者做为对照组;将2016年的6月~2018年的6月在我科住院的160例患者做为研究组。两组资料:研究组中男性、女性比例是95/65;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是(72.5±5.6)岁;病程1~13年,平均病程(5.6±1.4)。对照组中男性、女性比例是80/60;年龄60~84岁,平均年龄是(73.8±5.7)岁;病程1~14年,平均病程(5.8±1.5)。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经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来院时进行全面检查,安排经验丰富的医生为其诊治,明确诊断后均接受住院治疗。住院期间,对照组实施精神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则针对老年患者在精神科治疗过程护理安全隐患,将提高护理质量、治疗安全性为原则,制定防范对策,实施更应针对性的护理。我科对精神科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常发生的不良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护理安全隐患,找出相关的风险因素;总结护理经验,深入科室,了解不同病情患者在各方面的需求和建议,针对护理安全隐患,结合科室实际情况探讨护理对策,制定实施计划,经充分临床无误后实施于临床。
1.3观察指标
评估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包括工作落实、优化环境、护理文书书写、持续改进等几个方面,总分100分。记录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对比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分析、统计获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治疗时期的护理质量
研究组治疗时期护理质量评分是(95.2±3.3)分,对照组治疗时期护理质量评分是(84.5±3.6)分,研究组治疗时期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互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
2.2对比两组住院过程不良事件发生率
研究组住院过程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更低,组间互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
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住院过程不良事件发生率
3讨论
目前受到社会压力、生活环境等因素影响,精神疾病患者的数量逐渐剧增,而我国有社会老龄化严重的状况存在,这其中老年精神疾病患者并不占少数,无疑给精神科相关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增加了一定难度。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民群众的群众法律意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逐渐增强,使得人们对临床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做为精神科护理人员,有义务也有必要重视各项工作的细节,掌握妇产科护理工作存在的安全隐患,积极应对,保障患者的预后。
此次研究通过对精神科老年患者常见不良事件的调查,分许护理安全隐患,总结如下:①患者年龄大、基础疾病多、体质虚弱,除做好精神类疾病的观察,还需兼顾基础疾病,若没有全面掌握患者存在的风险因素,就可能对突发状况感到束手无策。还可能对一些疾病不显著症状产生疏忽,增加疾病的危险性。②精神疾病病程长,患者受到疾病症状影响,往往会有一些不容易预料的过激行为存在,如:患有抑郁症的患者,往往存在自残行为甚至与自杀倾向;患有精神分裂症患者会存在妄想、幻觉,在症状影像学可能发生毁坏物品、伤害他人等状况;存在双相障碍的患者较为易怒,还可能有达人倾向;也有很多患者在发病过程理智不清晰,再家人强制下送入医院,也需自身并不知情,这就增加了患者和医护人员发生矛盾的风险,也有患者抵触治疗,甚至有绝食等过激行为;患者在治疗过程,用药时常选用镇静类药物,老年患者往往存在一些用药风险,还可能因药物副反应发生摔倒、坠床。部分患者在院经过治疗处于恢复阶段,疾病症状明显改善,却仍没有恢复完全的自知力,当自我反省之前行为时会产生较重心理负担,会担心受到歧视,可能有消极行为产生,也会有患者在此阶段出走。③精神科护理工作面临工作紧张、强度大的特点,在这种状态下长时间工作,护理人员有可能产生携带,或是自身情绪产生不良波动,若没有及时、有效的调节,可能导致工作上的失误。科室管理机制尤其是在护理安全方面的管理不完善,或落实力度不够,可能导致护理人员工作缺乏积极性,或出现疏漏,比如在日常没有严格执行查对任务,弄错患者信息或发错药物等,是重要的护理安全隐患。
我科制定防范对策如下:①组织科室人员进行多方面的培训,促进低资质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提升,对精神科相关的护理知识进行强化,提高临床护理技能,要求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因人而异,灵活运用各类干预技巧。重视护理人员经验分享,积极推动老带新活动的开展,将护理人员按照资历分组,由高资质护理人员带领低资质护理人员学习知识,进行实际演练,传授经验,定期针对精神科老年患者常见突发事件进行演练,提高在此情况下护理人员的配合能力。②对科室相关的管理工作与制度进行优化和完善,细化服务标准、岗位职责,对交接班工作进行优化,做到工作分配合理、公平。对护理文书书写、药物清点、病房巡视、交接班等方面工作进行优化。保障相关的规章制度落实到位,及时发现护理工作存在的不足,并针对不足进行持续改进[2]。③制定风险管理预案,如,比如针对老年患者并发症预防和处理预案、突发症状处理预案、病历管理预案、跌打处理预案、施救过程护理人员分组和调配预案等[3]。④优化治疗环境,确保病房中相关设备运转正常,保持病房有适宜的温湿度和新鲜流动的空气,保持病房、走廊、卫生间地面长时间干燥,增加指示标识的数量,为患者病床加装护栏,将病房中盛放热水、尖锐等可能造成危险的物品合理摆放。⑤患者治疗初期充分掌握患者的资料,再结合诊断情况、治疗方案、年龄、营养与身体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发生不利于治疗和安全性的因素,明确需格外关注的病人,若患者存在的不良因素多,将之安置在离护士长近的病房予以悉心看护[4]。增加巡视频率,尤其评估有出走倾向的患者,和家属达成共识,共同提高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性。⑥重视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的有效性,处于恢复阶段的患者,给予高效的健康教育,为其普及疾病知识,讲解不同阶段的治疗和护理重点,促进其配合度提高。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尤其心理负担较重的患者,采用心理暗示等手段,帮助患者走出心理音乐。与患者共同勾勒未来画面,促进即将出院患者对未来生活的憧憬[5]。
本文获得结果:研究组治疗时期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住院过程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更低,组间互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充分证明,重视老年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实施针对性的防范对策,能够促进护理质量提高,减少治疗过程不良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刘瑞芹.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0):209-210.
[2]付文基.探讨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与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14(29):587-587.
[3]赵静华.精神科的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4):253-253.
[4]程俊,张瑜.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风险管理措施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4):80-81.
[5]裴聆宇.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5):144-144.
论文作者:方小丽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7
标签:患者论文; 精神科论文; 安全隐患论文; 老年论文; 不良论文; 对策论文; 对照组论文; 《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