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安市中医院 福建 南安 362300)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患者毒的抢救和护理措施,进一步提高急救护理水平,不断提高抢救成功率,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方法:对我院急诊科2010年5月至2016年2月收治抢救的18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评价急救与护理措施的效果。结果:患者经迅速、准确、有效的急救与精心护理,3例因服药时间较长延误送诊时间抢救无效死亡,15例收治入院经治疗痊愈出院,抢救成功率为83%。结论: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应迅速清除毒物限制毒物吸收,及时建立静脉通路标本兼治用药,同时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得当的抢救措施和有针对性的基础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和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抢救与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4-0270-02
有机磷是一种强有力的杀虫剂,药物毒性强。有机磷农药中毒是指经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内的有机磷通过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引起胆碱酯能神经功能紊乱所导致的一系列毒蕈碱样、烟碱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综合征[1]。目前有机磷农药在基层使用仍较为广泛,导致急性中毒者并非少见,是临床常见的急症。该病病情凶险发展迅猛,若抢救不及时或治疗、护理不当,容易引起死亡,死亡率极高。因此,能否有效迅速地清除患者体内毒物,及时足量、持续、有效地应用解毒剂和胆碱酯酶复能剂是抢救成功的关键[2]。
1.临床资料
我院急诊科2010年5月至2016年2月共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18例,因各种原因主观口服有机磷农药企图结束自己生命的患者16例,误服者2例。病人中男性2例,女性15例,年龄最大58岁,最小17岁,以20~35岁之间的占大部分。所有患者均符合有机磷农药中毒标准[3]。轻度中毒2例,中度中毒9例,重度中毒7例,服毒入院时间30分钟至150分钟不等,急诊抢救后收治住院15例,平均住院时间4天,3例因服药时间较长延误送诊时间抢救无效死亡,抢救成功率为83%。
2.抢救与护理措施
2.1 尽早彻底洗胃
口服中毒的抢救关键是尽快有效的洗胃,以减少毒物的吸收。病人一入院后,医护人员应及时采用插入胃管法,先抽出胃内容物及毒物,然后用大量2%碳酸氢钠溶液或清水灌洗。方法是用输液吊瓶藻注,一次注入400毫升至600毫升,负压吸引器吸出灌注液,如此反复的冲洗,直至洗出液澄清无农药味为止,最后注入硫酸镁50毫升导泻。此法取材方便,操作简单易于掌握,治疗效果良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及时建立静脉通道是抢救措施的主要环节。重症病人烦躁不安,治疗不合作,增加了静脉穿刺的难度,可根据平时积累的经验,迅速正确选择较粗大并易于固定的静脉穿刺。建立静脉通道后,及时遵医嘱滴注所需要的药物和液体。
2.3 应用药物的观察与护理
有机磷中毒需同步应用抗胆硷解毒剂。首先阿托品静注或肌注,开始每15分钟重复给药,待出现阿托品化后剂量递减。正确观察和合理使用阿托品,是提高本病抢救成功率的根本保证。判断是否已达到阿托品化标准为:①病人瞳孔在单位时间内放大6毫米至8毫米,不再回缩,说明药量基本足够。②心率大于100/分钟,呼吸频率加快。③病人的体温及皮肤情况,体温大多在37.1℃~37.5℃之间为低热,如超过40℃则提示有阿托品中毒的可能。皮肤微红且干燥。④神志,重度中毒病员约90%是在出现阿托品化以后的减量中转为神志清醒的。⑤膀胱轻度充盈,有尿液潴留现象。依据上述指标,协助医生决定给药间隔时间、频率及剂量。
2.4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在洗胃清除毒物及应用抗胆硷解毒剂的同时,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患者面色、呼吸、循环、瞳孔及神经系统变化。如患者出现面色青紫、呼吸急促或不规则,有抽搐时,应停止洗胃,否则会导致呼吸心跳骤停。要立即回报医生,酌情给予相应处理。若在抢救过程中,临床症状在得到明显好转后,病情又突然恶化,应考虑为有机磷中毒发生“反跳”,是体内残毒再吸收的结果。“反跳”与猝死一般多发生在中毒后2~7天,其死亡率占急性有机磷中毒者的7%~8% [4]。一旦发生“反跳”要及时向医生报告,反复洗胃及维持阿托品的足够时间。
2.5 保持呼吸道通畅
有的病人烦躁不安,拒绝及不配合治疗,在洗胃过程中引起胃管滑落,导致食物和水吸入气管,故要固定好胃管。昏迷病人因吞咽动作消失,呕吐物可随时吸入气管造成呼吸道梗阻、窒息的可能,所以在洗胃过程中,患者头应偏向一侧或取卧位,并用吸收器及时吸出鼻及口腔内的分泌物或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3.抢救与护理体会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基层医院急诊科的一种常见病,特别是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多有人为因素,中毒患者情绪波动大、起病急、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死亡率极高。因此,及时有效的抢救,严密观察病情以及得力的护理措施是抢救患者生命的关键[3]。护理人员应具备丰富的医疗知识,细致的观察能力和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并能及时准确地把握好病情演变,与医生密切配合,才能保证抢救治疗成功,减少并发症,促使患者及早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王巧珍.69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与护理体会[J].当代医学,2010年16期.
[2]郎云丽.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9期.
[3]史继学.急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54-159.
[4]张爱华.急危重症护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49-153.
论文作者:黄晓蓉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5月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5
标签:患者论文; 农药论文; 有机磷论文; 阿托品论文; 毒物论文; 病情论文; 静脉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5月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