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河道生态治理中的生态节点设计论文_梁亮

上海浦河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200333

摘要:随着上海市奉贤区海湾大学城的逐渐壮大及周边辐射区域的开发建设,大学师生和当地居民对周边生活环境及区域生态环境的要求越发提高,而水体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工程区域现状河道生态系统结构不完善,河道的生态服务功能已无法正常发挥。为了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提升区域的生态环境,完善河道的生态系统,治理河道的水环境,恢复河道的自然生境,特对本工程范围内的相关河道进行生态建设。

关键词:生态治理;生态节点;生态建设

1 工程概述

本工程位于上海市奉贤区,涉及柘林镇和海湾镇两个镇,海湾大学城位于海湾镇内,杭州湾北岸,紧邻奉贤海湾旅游区和碧海金沙旅游景区,是上海高校布局结构调整“2+2+2+X”的组成部分之一。所处地区是“上海市水利分片综合治理规划”中最大的水利分片“浦东片”的一部分,滨江沿海,水系发达。

本工程是上海市自2011年至2013年连续3年展开河道生态治理试点工作以来,继3年试点工作以后首个脱去“试点”帽子的河道生态治理项目,意义重大。

本工程涉及了新农河、新中河、新洋港、新桥河、白河、彭公塘河、东横泾等7条规划河道及6条支河,共13条河道,总长度约为13.82km。以浦东铁路为界可分为南、北两个分区,铁路桥以北的“美丽乡村片区”;铁路桥以南的“海湾风尚片区”。

2设计内容

本工程主要内容有:河道疏拓、生态护岸、桥梁工程、土方工程、水域生态系统构建、陆域生态系统构建、防汛通道等。旨在提高河道引排水能力;防止岸坡坍塌及水土流失;增加河道过水能力;促进河道水生态系统的恢复及健康发展;改善区域小气候,营造适应周边用地规划的滨河生态空间;形成防汛路网,兼做滨河休闲的低碳交通路。

本工程中园林景观专业主要关注陆域生态系统的构建,涉及两个部分的设计内容,分别是河道生态景观和生态节点景观。

3总体思路

河道生态建设是将现代水力学、环境学、生物学、生态学等学科融为一体的水利工程,奉贤海湾大学城周边水系生态建设是在充分调研河道现状的基础上,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进行生境条件营造及生物群落恢复,逐步恢复河道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河道治理采用特色示范区打造和整体治理相结合的方式,为上海河道生态建设提供经验。本次园林景观专业在设计时注重:

1)确保河道排涝及堤岸安全的前提下,以“保护、营造生物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自然景观,丰富生物多样性,充分发挥水体的生态服务功能”为理念;

2)改善生境及丰富物种两手抓,建立起水陆之间的沟通与联系,把河道建设成为水陆之间的物质流、能量流能够自由流通的适宜生物生长、发育的区域;

3)逐步恢复及丰富水中的动植物,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生物链,形成较为稳定的水生态系统,最终使城市河道尽可能的恢复至近自然的状态,实现河道良好的社会服务功能。

4景观风貌控制

从整体格局上来讲,本工程河道以浦东铁路为界分为南、北两个分区(见图1):

1)铁路桥以北主要为农村地区,是本工程的“美丽乡村片区”,突出“自然、生态”;

2)铁路桥以南主要为新城新镇,是本工程的“海湾风尚片区”,突出“生态、美观”。该片区在确保农村地区本身具有的“自然、生态”的前提下,本次设计对其进行进一步提升,增添可观可赏的植被,增加河道两岸生态景观视觉观赏性,丰富群落层次与色彩变化;生态节点区域增设可供人们停留、休憩、观景、学习的空间,让人们可以在观赏美景的同时,深入其境亲身体会自然、生态的无限魅力。

图1 景观风貌分区图 图2 生态节点分布图

5生态节点设计

本工程中共设计有7个生态节点,浦东铁路以北“美丽乡村片区”中设置了6个生态节点,分别为新农河的“水文化展示节点”及“生态示范节点”;新中河的“浅滩湿地节点”;新洋港的“生态培育节点”及“人寿桥节点”;白河支河的“金海路节点”。浦东铁路以南“海湾风尚片区”中设置了1个生态节点,彭公塘河的“奉炮公路节点”。(见图2)

本文主要以解析“生态示范节点”设计中所注意的要点、如何与生态治理主旨相协调等方面的设计思路为重点,将本工程的设计体会与大家分享,以达到相互共勉、共同进步的目的。具体解析内容如下:

(1)“生态示范节点”平面及竖向设计(见图3、4)

图4 东南角入口区域透视图

1)平面设计(见图5)

生态示范节点位于现海湾村村委会以南,新建海湾村村委会以西,西起新农河,东至现无名路,东西方向长约78.36米,南北方向宽约42.5米,总用地面积约为3330.30m2(约5亩),节点中部预留了一处面积约为1437.60m2的湖面,并在其中设置了3座生态小岛。

湖面周围设置了低碳路形成环湖通道,低碳路拟采用透水混凝土材料进行铺设,不仅具有较好的透水性,补充地下水,响应“海绵城市”建设要求,还能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体感舒适度,确保人们便捷、顺畅、舒适的通达。同时,在两个出入口(西南角与东南角)区域、生态岛上均设置了供人们休憩、观景的木质亲水平台,与环湖的低碳路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内部交通系统,并为日后的养护工作及应急防汛工作提供了路径。

湖面北部区域,单独设置了一处“土方微地形游园”,通过地形的营造,形成了一个小型雨水花园,选用耐水湿的植被品种在其中栽种,与周边坡地有机组合,打造了一处植被多样、搭配精致的绿化造景空间。在增加植物群落生态多样性的同时,还能为周边坡地提供一处可滤、滞、蓄、渗地表水的海绵措施。

该节点种植大量植被调整、优化既有植物群落构架,增加植物多样性,提供两栖生境。在该节点区域中,着重针对具有净化水质、改善小气候、吸尘降噪的植物品种进行本土试验,并长期进行观测与记录,形成连贯的、多周期的、全面的数据信息库,为将来该区域的河道生态治理提供经验积累与数据依据。

图5 平面布置图

2)竖向设计(见图6)

生态示范节点场地高程4.1m,区域常水位为2.5~2.8m,周边地坪高程变化较大,如:东侧与南侧两条无名路高程4.6m-5.16m,西侧新农河防汛道路高程5.4m,设计中通过台阶、坡道、挡土墙等方式解决竖向落差,使其能与周边地形合理顺接,并丰富节点的竖向变化,增加景观效果的趣味性。

① 西南角与东南角两个出入口处,由于高程落差较大,采用台阶和挡土墙的形式进行竖向设计,按5.16~2.8m、4.6~2.8m进行控制,集约用地并丰富立面景观效果;

② 亲水平台区域竖向高程控制在2.8m和3.0m,打造生态节点亲水区域;

③ 低碳路高程为3.0-3.5m、木栈桥高程则按2.8-3.2m控制,打造生态节点滨水区域。

图6 生态示范节点竖向设计图

(2)“生态示范节点”绿化配置设计

旨在通过绿化配置设计将其打造成为本工程的标本区,湖区的植物群落及绿化景观集观赏与科普于一体。植物种类齐全,层次丰富,群落结构完整。配置时既考虑植物的生态效应,又注重节点的可观可赏性,节点内部设置科普知识标牌,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1)陆生植物:

乔木:香樟、广玉兰、垂柳、池杉、水杉、银杏、合欢、白玉兰、金桂、日本晚樱、石榴、腊梅、西府海棠、丁香、红枫、穗花牡荆、垂丝海棠、碧桃等

灌木:茶梅球、紫荆、木芙蓉、八角金盘、石楠球、红花继木球、海桐球、大叶黄杨、金边黄杨、红叶石楠、金丝桃、小蜡、金山绣线菊、日本珊瑚、海桐、八仙花、栀子、棣棠、红花继木、红瑞木、结香、云南黄馨等

草本(地被):松果菊、赤胫散、美丽月见草、玉簪、大吴风草、二月兰、金娃娃萱草、麦冬、葱兰、鸢尾、百慕大等

2)水生植物:

挺水植物:再力花、水生美人蕉、香蒲、千屈菜、黄菖蒲、水竹等。

沉水植物:矮生耐寒苦草、篦齿眼子菜、轮叶黑藻、刺苦草、小茨藻。

6结束语

城市河道在城市生态环境维护和改善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河道生态景观的规划设计不仅具有美化城市环境、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的功能,也承担着协助、缓解河道水网防洪排涝的重任。

论文作者:梁亮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30

标签:;  ;  ;  ;  ;  ;  ;  ;  

浅谈河道生态治理中的生态节点设计论文_梁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