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造价中的建设项目包括多项综合性活动中的费用,造价管理中主要有投资管理、价格管理,其中加强成本造价控制是进一步展现建筑能力的一部分。就此,本文主要就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成本优化等进行研究,给出一定的解决路径,以期为动态化的造价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成本控制;优化路径
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在整个工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不光是提升经济收益的方式之一,还在动态化的控制与管理中具有深远意义。动态化的管理与成本的优化是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途径之一。所以说,建筑企业应当更多地研究动态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树立明确的目标,并真正达到保证企业利益的目标。
1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和成本优化控制的原则
1.1全寿命周期原则
建筑工程全寿命期的造价控制应当包含的阶段有:项目前期、施工期、试用期以及拆除期。在各个阶段中,工程造价会在各因素影响下上下波动。因此,建筑工程人员应当本着全寿命周期的控制原则,运用动态管理造价,从整体上动态管理造价,在保障成本的前提下,准确地做出工程设计方案及投资的决策。
1.2全过程原则
现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往往比较关注预算与结算过程中的审核工作,从而取得初步的成果。不过,这类造价控制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大都是由于工程项目中的隐藏部分往往缺乏造价管理,只看最终的结果。实际上,工程造价管理应当本着全过程控制的原则,要在增强造价控制的基础上,真正地达到管理的目的。那么,对于全过程工程造价成本的控制而言,应当包含设计、决策、施工和竣工这几个阶段。技术人员在运用控制造价的过程中就要灵活地运用多样的控制方法,在对比计划值的过程中,使目标进一步实现。
1.3全方位原则
由于建筑工程本身的性质,其项目造价的成本往往较高,要想进一步开展造价控制,理应开展全方位的控制项目。建筑的建成需要消耗许多人力、物力及时间等,此过程中的机械成本波动过于明显。所以说,各控制部分需要增强监督管控效率,构建高效的反馈机制,当造价情况与目标值出现偏差时,就要运用各项措施,真正地达到动态管理工程造价的目的。
1.4全要素原则
工程造价管理不光是针对成本及投资,还包含有其他因素,诸如:工程的质量、工期以及安全性等。所以说,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就要在不断增强管理效率的同时,防止以上因素影响最终的成本造价。管理人员就要在管理中更加高效地开展全要素的控制,为优化成本造价提供有力条件。
2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的控制路径
2.1决策阶段
建筑工程在决策阶段的成本造价动态管理和优化控制应当提升投资估算的准确度,在健全的管理体系中为投资评估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由于决策阶段是整个项目开展的初始阶段,会影响造价管理的发展方向。企业应当在保证投资合理的前提下,制定出全方位的投资方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前,建筑工程的动态管理与成本管理是最主要的方式。建筑工程人员就要经过确定的投资估算,为成本管理打下基础。那么,建筑工程人员第一步就要完成项目资料的搜索,其中就有:材料市场价格、地质情况等分析出各个方案的可行性。企业还要通过全方位的投资估算,进行详细地分析,有效地形成评估体系。优化成本控制就要运用各个理论优化投资阶段的成本控制,给出成本估算,有效地保障投资阶段成本的合理性。紧接着,企业需要构建财务监察体系,使财务信息合理地运用,为动态控制提供良好的参照标准。
2.2设计阶段
对于设计阶段开展的动态管理,工程人员需要开展动态化的管理,在挑选设计方案的过程中运用限额设计的方式,严格地完成设计阶段的变更工作。现阶段,造价动态管理中限额设计是常用的方法,其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帮助管理人员获取主动权。这为动态管理工作提供了前提条件。第一点,管理人员需要将投资目标进行分解,要根据投资额度控制设计阶段的投资额度。企业人员在分配投资阶段的额度时,就要充分地运用成本控制完成设计阶段的工作。设计阶段就需要管理人员发挥自身的用途,使设计人员与用户之间的沟通更加便捷,以期对成本进行控制。同时,应当重视造价的审查阶段。该审查项目中有设计概算、施工预算等。审查设计概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项目投资进行控制和监督,可以使资金配置更加合理,从而防止出现压低概算的现象。设计阶段的施工预算核对能够使成本优化控制更好地落实。
2.3施工阶段
(1)人工、材料及机械的材料的成本管理。施工阶段的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就要挑选具有专业能力和素养的人员,要选择诚信度高的劳务公司。企业在保障内部人力资源稳定地情况下,研究市场材料的价格,选择性价比较高的材料供应商,拟定合同,降低风险。此外,建筑企业还要选择诚信度良好的机械设备公司,使工程施工设备质量、价格较为合理。
(2)增强质量监督,防止出现成本增加的现象。现场管理人员需要以合同为基础,对施工进行监管,尽可能达到预期设定的成本,需要根据工程进度,向施工队伍展示预期的进度,严格地把控施工队伍施工进度,使项目施工和预计工期一致。
(3)重视现场管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需要有全面、多方位的管理制度,在降低管理成本的同时,保障现场施工按标准、工期如期进行。工程现场更要开展文明施工,尽可能防止出现违规现象。假如工程设计阶段设计要求变更,理应根据合同进行,需要通过设计、建设及施工单位最终确立变更。此过程还需要有监理工程批准,由各部门合力完成。
3结束语
综合上文,建筑企业应当在建筑施工中,本着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的原则,积极地研究可实施的方案。此外,企业还需要在工程的各个阶段进行管理与控制,在运用高效措施的同时,能够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在动态化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模式下,我国建筑行业能够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雪梅,周美容,戴丽.建筑结构设计中住宅造价成本控制的关键因素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03):247-248.
[2]沈长富,程文聘,王丹.关于工程造价动态变化因素及管控措施的探讨[J].工程造价管理,2018(05):66,72.
[3]徐青云,边小涵.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以广东腾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为例[J].住宅与房地产,2018(09):36-37.
论文作者:叶万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9
标签:成本论文; 动态论文; 阶段论文; 造价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