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运动:城乡一体化_农村改革论文

新农村运动:城乡一体化_农村改革论文

新农村运动:城乡一体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农村论文,城乡论文,一体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新农村运动的兴起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20世纪末期,我国农村发生过四次重大的变革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土地改革运动、1952年开始的农村合作化及随后的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导下的家庭联产承包制改革运动和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农业产业化运动。这四次农村变革运动都具有伐时代意义,影响深远。笔者认为,土地改革是农村单项内容的改革,即土地产权改革,不可能启动农村其它方面的改革(这是受当时历史条件限制的)。农村合作化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初期改革重点在于农业劳动形式和农产品的经营形式,后期改革的重点是农业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是一种产权制度的改革,不是综合性改革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运动主要内容是农业所有制和经营制度的改革,实则是农业生产资料的产权改革。虽然其影响深远,但也不是农村综合改革。农业产业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为克服家庭小规模经营的局限性而进行的农产品经营制度创新,目的是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因而,农业产业化同样不是农村综合改革运动。当前,正在全国兴起的城乡一体化运动,与前四次农村变革运动有着本质的区别。前四次农村变革运动的内容主要侧重于某一方面,城乡一体化却是一项农村综合变革,其内容涉及农村发展的所有领域(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具体分析,城乡一体化内容包括10个方面:城乡产业一体化、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一体化、城乡科教文卫一体化、城乡就业体系一体化、城乡收入分配体系一体化、城乡资源配置一体化、城乡公共品投入一体化、城乡市场体系一体化、城乡管理制度一体化。从时代背景分析,城乡一体化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召开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后针对城乡经济社会非均衡发展现状提出的重要战略;从城乡一体化发展内容分析,城乡一体化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各个方面,这样的界定以前从未提出;从城乡一体化参与主体和实施区域分析,全国各省、市、县都不同程度地正在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这种形势如同一场运动。因此,城乡一体化不仅是新世纪提出的一种发展战略,也是新世纪广大农村正在发生的一场运动,因而,我们称之为新农村运动。

在国内,最先提出“新农村运动”概念者当属金河哲、金华、朴宽哲三人,但是,他们研究的对象是韩国的新农村运动。(注:河哲,金华,朴宽哲:论韩国“新农村运动”,《延边大学农学学报》,1998年第1期。)就国内的新农村运动而言,林毅夫教授是首倡者。(注:林毅夫:新农村运动与启动内需,《中国物资流通》,1999年第10期;新农村运动,《今日中国》(中文 版),2000年第3期。)其后,陆学艺研究员提出了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新农村运动。(注:陆学艺:农村发展新阶段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关于开展以发展小城镇为中心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运动 的建议,《中国农村经济》,2000年第6期。)孙自铎研究员对林毅夫教授的“新农村运动”观点提出过质疑。(注:孙自铎:对以新农村运动解决制造业供给过剩的主张说“不”,《中国农村经济》,2002年第8期;新农村 运动缺乏现实基础--与林毅夫先生商榷,《决策咨询》,2001年第8期。)在此,笔者主要对林毅夫教授和孙自铎研究员的观点进行辨析。

首先,林毅夫教授提出的“新农村运动”的立足点不是为了解决农村的问题,而是为了启动农村内需来解决工业产品,如洗衣机、电视机、电冰箱等的供给过剩问题。新农村运动立足点应是解决农村问题,而不应是林毅夫教授提出的工业产品销售问题,因此,林毅夫教授的“新农村运动”立足点发生了错位。其次,林毅夫教授的“新农村运动”内容并没有什么新意,他提出:“为了刺激国内消费需求,使我国早日走出生产能力普遍过剩所导致的需求不足、市场疲软、物价不断下降的恶性循环,我国政府应该动用财政力量,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一场以实现农村自来水化、电气化、道路网为核心的新农村运动,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注:林毅夫:新农村运动与启动内需,《中国物资流通》,1999年第10期。)可见,林毅夫教授的“新农村运动”着重点在于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而不是其它别的事项。然而,全国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一直在搞,只是各地投入数量和建设规模不同而已。因此,林毅夫教授虽然提出了“新农村运动”这个概念,但并无新农村运动之实。

孙自铎研究员就林毅夫教授的上述观点提出质疑,认为其新农村运动“存在着许多不存在的假设和前提”,提出“在现阶段,开拓农村市场,必须提高农民的消费能力,即要增加农民的收入。当前农民消费在总消费中的比重过低,最主要的原因是农民没有消费能力,而不是受制于消费环境。在这种情况下,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尽管是必要的,但更要看到它对扩大农民消费的作用是有限的……作为农村经济研究者不能给政府有关加快城市化的决策产生误导。”(注:孙自铎:对以新农村运动解决制造业供给过剩的主张说“不”,《中国农村经济》,2002年第8期。)可见,孙自铎研究员质疑林毅夫教授的“新农村运动”的根本原因有两个:一是农民消费能力低, 且农民消费偏好和消费倾向不同于城市市民。二是农村消费环境建设困难重重。但是,笔者认为,孙自铎研究员的观点有三点值得商榷:一是孙自铎研究员对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信心不足,认为林毅夫教授提出的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会给政府有关加快城市化的决策产生误导。其实,当前全国各地都非常重视农村城市化建设(或叫小城镇建设),农村小城镇建设已成为城乡一体化新农村运动的基本途径。许多学者认为,农村小城镇建设是城乡协调发展和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载体。(注: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编:《城市化:统筹城乡新发展》,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这个现象,孙自铎研究员当时可能忽视了。二是进一步分析,如果小城镇建设得比较顺利,农民转为市民了,那么其消费偏好和消费倾向可能与城市市民不会有太大的差别。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其消费偏好和消费倾向会发生变化,这一点孙自铎研究员可能没有作为变量来考虑。三是孙自铎研究员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可能还停留在“就农业论农业”上。然而,实践已经证明,那种“就农业论农业”的思路不可能解决“三农”问题。“三农”问题已经不单是一个经济体系问题,而是农村社会综合系统问题。这就决定了“三农”问题的解决必须突破“就农业论农业”的思路,应应用系统论、综合论、协调论、统筹论的发展思路来破解。孙自铎研究员在其文中并没有关注这一点,因而提出消费环境不是一个受制因素。这是值得商榷的。当前,城乡一体化新农村运动目的之一就是要改善农村环境(包括消费环境),使农民与市民共享现代文明。

二、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内涵

城乡一体化涉及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文化生活、空间景观等各个方面,不同地区、不同学科对其有不同的解释。如北京市提出“城乡一体化是发生在生产力水平或现代化和城市化水平相当高的时期”、“城乡一体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城乡一体化绝不是全部乡村都转变为城市的过程,更不是城市乡村化”、“城乡差别是永恒的”、“城乡一体化没有衡量指标,可能是一种氛围,一种环境,一种感受”(注:陈光庭:《北京郊区城市化探索》,第16~19页,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等观点。而上海认为,城乡一体化是建设郊区“与中心城市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相适应”,具有“布局结构合理、功能齐全、多心多层、组团式的都市城镇体系”,是实现“现代交通网络”、“和谐生态环境”及“城乡共同繁荣、富裕、文明的过程”。(注:陈锡根:《上海城乡一体化建设》,第1~2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笔者认为,城乡一体化的内涵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

1.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全面转型时期的科学发展观

城乡一体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消灭“三大差别”和“城乡融合”的发展观,是现代城市学家倡导的发展观,更是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发达的现代工业社会全面加速转型时期的科学发展观。应该看到,城乡一体化可能是中国特殊国情下特别需要的发展观。二元经济结构和城乡差别是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一定时期以牺牲农业、农村、农民的利益为代价换取工业化、城市化的现象存在是有其必然性的,但其它国家的这个过程较短(大约20~30年),很快便转变到工业、城市对“三农”的反哺。而新中国成立后的50多年里,不仅仍未改变“以农补工”、“以乡养城”的格局,而且由二元经济结构衍生出中国独特的二元社会结构问题,形成了二元体制、经济、社会结构并存和相互胶着的“顽症”。这种状况的改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2.城乡一体化是我国加速推进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统筹城乡”是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统筹城乡”与城乡一体化是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统筹城乡”是战略原则,城乡一体化是具体的战略措施、目标和结果。在政策含义上:①“统筹城乡”的提出,其政策要旨是动员整个城市经济系统强有力的资源支持,“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②城乡一体化是“统筹城乡”的载体和着力点,其价值取向是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经济和社会结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和谐、平等的城乡经济关系,整体推进城市和乡村的现代化。③“统筹城乡”和城乡一体化的关键在于,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重大经济社会政策,使城乡居民的经济机会和基本权利不仅在法律上而且在事实上平等,最终实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目标和共享现代文明。

3.城乡一体化是城、乡现代化交汇融合的发展过程

由“乡育城市”到“城乡对立”再到“城乡融合”(一体化),展现了国家和地区现代化进程中的不同阶段和完整过程。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乡村人口、资源向城市集聚,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和扩散的双向变迁过程,其中,两股力量首先在城市郊区交汇,再逐渐向乡村延伸。这个过程中:城乡二元体制、经济和社会结构将逐渐淡化;城乡空间布局、产业结构布局渐趋和谐;城乡功能和景观逐渐分工合理、层次分明;城乡经济、文化、政治制度以及生态环境逐渐交融;城乡居民的生产能力、生活方式、生活质量、民主权利逐渐公正、公平、合理。这种理想的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显然不是一个五年计划能够完成的,而是较长时期内城、乡现代化交汇融合的发展过程。

4.城乡一体化是国家和地区现代化不同阶段的一组相互承接的发展目标

城乡一体化既是城市现代化的最高境界,也是乡村现代化的最高境界,因此可以作为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的终极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条件下,形成的城乡经济社会协调融合、城乡居民共同富裕、共享现代文明的现代社会结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基本目标是:①深化改革,彻底改变城乡二元体制;统筹城乡,用现代结构取代传统的二元经济和社会结构。②城市与乡村、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持续、和谐发展,稳步、整体推进现代化。③城乡居民的经济机会与能力、基本权利与生活方式稳步提高,逐渐走向共同富裕及公平、公正、合理。

应该声明,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资源统分统配、想拿就拿,不是“强势集团”继续剥夺“弱势群体”的借口,不是新的绝对平均主义。因此,绝不能一律化、一样化,绝不能以牺牲城市效率求得低层次平衡,更不能揠苗助长。

三、城乡一体化新农村运动兴起的客观必然性

城乡一体化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注:石忆邵:城乡一体化理论与实践:回眸与评析,《城市规划汇刊》,2003年第1期。)但在20世纪80~90年代,城乡一体化实践在全国很少,普遍推行的是家庭承包责任制改革运动和农业产业化运动。进入21世纪,城乡一体化在全国普遍展开,演变成为新农村运动。其必然性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制约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及城乡差距过大的现实原因

城乡差距自古有之,二元结构至今未消,“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城乡之间诸如收入水平、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生活环境、社会保障体系、科教文卫、就业、公共品等方面的二元化格局,还是相当明显的。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近几年逐渐扩大(见表1)。如果加上城市居民享有医疗、住房等补贴因素,实际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更大。(注:李长江:城乡差距的现状、根源及解决对策,《理论探索》,2004年第3期。)

表1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较(1997~2003)

单位:元

年份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民居民人均纯收入

 A/B

 金额(A) 较上年增长%

 金额(B)  较上年增长%

2003

 8500

10.35

2622

 5.91 3.24

2002

 7702.8  12.29

2475.6

8.95 3.11

2001

 6859.6  9.23

2366.4

5.01 2.90

2000

 6280.0  7.28

2253.4

1.95 2.79

1999

 5854.0  7.91

2210.3

2.23 2.65

1998

 5425.1  5.13

2162.0

3.44 2.51

1997

 5160.3

-

 2090.1

 -  2.47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整理。

(2)城乡居民生活差距。以食品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比重反映的恩格尔系数来看,1978~1989年间,城乡差距缩小;但1990年以来又出现扩大趋势,城乡恩格尔系数分别从1989年的54.4%、54.8%,扩大到2000年的39.2%、49.1%。(注: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编:《城市化:统筹城乡新发展》,第115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可见,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处在快速提高阶段,而农民的生活质量仍处在城镇居民20世纪90年代初的水平,生活方式的改变比较缓慢,城市的生活环境也明显优越于广大农村地区。

(3)城乡居民教育差距。城市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90%以上的初中毕业生升入了高中或职校,由于教育质量明显高于乡村,市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远远多于农家子弟。农民的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不到城里人的1/3,有不少优秀学子即使考上大学也难以承受巨额学费的重负,有一半以上的初中生没有机会上高中,甚至有些中小学生因家境贫寒而上不起学。这种日益扩大的城乡教育差距,将制约着今后较长时期的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注: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编:《城市化:统筹城乡新发展》,第115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

(4)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差距。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试行的保障制度改革,囿于城市居民,特别是公有部门员工原来享受的国家保障向社会保障转变。除地区性扶贫和特困群体及家庭的社会救济外,政府提供的医疗、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障和价格补贴等社会福利,并不涵盖广大农民。

(5)城乡公共品差距。按照公共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点,公共品的提供主体是政府。从区域范围分类,公共品可分为城市公共品和农村公共品。因此,无论是城市公共品还是农村公共品,政府都要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但是,相比之下,城市公共品提供体系相对完善,而农村公共品提供体系相对滞后;城市公共品相对丰裕,而农村公共品相对不足。在城市,有完善的供水、供电、供热设施,有宽阔的道路,有完善的交通设施,有美丽的公园和设施完善的娱乐场所,有美丽的校园,有配套设施齐全的医院,等等。总而言之,城市公共品可以说是应有尽有,而且不断提高和改善。然而,在农村,这些公共品就相对缺乏,就是最基本的农田水利建设在广大农村也是长年失修。由于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导致了农民行路难、通讯难、就医难、上学难、用电饮水难,等等。这样,即使农民有钱也无法购买和消费工业品。由于农村公共品供给严重短缺,一些农民被迫自掏腰包建基础设施建设,这无形中又侵蚀了农民的收入,增加了他们的支出,削弱了他们的消费能力。

2.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及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使然

城乡差距的客观现实已经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但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五个统筹”中,统筹城乡发展被列在首位。高度重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已达成全国人民的共识。我国农村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0%,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当前,认真审视城乡差距发展态势、缩小城乡差距、全面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社会事业、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指导思想。各级政府在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纷纷行动起来,制定了本省、市、县(市)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3.新农村运动深受农民欢迎,城乡一体化是一项得民心的工程

城乡一体化目标是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进步,促进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农民共享现代社会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城乡一体化过程主要依靠各级政府加大对农村的投入来实现。这种思路和目标必然会调动农民参与城乡一体化运动的积极性,深受农民欢迎。实际上,城乡一体化运动如果没有农民的主动参与和积极配合,是很难顺利开展的。因此,城乡一体化运动的启动初期,必须把城乡一体化目标告知农民,在农村中进行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广泛宣传,争取主动,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当前一些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实践,已经证实了广大农民对城乡一体化表现出巨大的热情,寄予厚望,也积极配合。这是我国城乡一体化战略推进的人文基础。

4.城乡一体化新农村运动正当时

首先,党和政府在21世纪初已经提出,我国下一阶段的战略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方向,即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走城乡一体化之路。其次,我国城乡差距过大的客观现实已经容不得城乡不公平、不协调发展。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42.1%,(注:李长江:农村经济公平与社会公平协调发展的对策,《农村经济》,2003年第11期。)超过了国际警戒线,说明我国收入差距已经过大。收入差距过大的根源在于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 我国当前基尼系数的大小主要由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多少决定的。当然,收入差距可能不是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但却是解决许多社会问题的一个重要立足点。当前,我国收入差距过大,并不是在城乡居民的收入都比较高的基础上形成的,而是在农村居民收入极低的基础上形成的。那么,这样的收入差距如果长期存在,必然产生较大的社会破坏力,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有效对策化解。第三,发达国家城市化经验表明:当城市化水平低于30%时,城市文明普及率与城市化率是同步的;当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到30%后,城市文明逐步加快向农村渗透和传播;当城市化率达到50%时,城市文明普及率呈加速增长的趋势,城市文明普及率将达到70%时,城乡差别明显缩小,城乡融合步伐加快;当城市化率达到70%后,城市文明普及率将达100%,即实现城乡融合、城乡一体化。根据2000年11月1日“五普”统计数据,我国城市化水平为36.09%;2001年为37.66%,即由1998年前的年均增加不到1个百分点,提高到近3年的年均增加1.5个百分点左右。若以2001年的城市化水平为基数,按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计算,到2010年我国城市化率将超过50%的标志性水平,城市人口将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注: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编:《城市化:统筹城乡新发展》,第115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我国城市化水平表明,目前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正当时,如果不进行城乡一体化,必然违背城市化发展规律。第四,我国要在国际上发挥大国的影响力,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就必须提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地位。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许多国家对我国的农村现状比较了解,因而在许多领域产生了较多的歧义。我国农村现状不改善,在国际上的形象就难以提高,在许多问题上就难以发挥大国的影响力。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必然要放在农村,根本的途径在于对我国农村进行综合治理、综合改革。

四、浙江城乡一体化新农村运动的实证经验

1.浙江城乡一体化总体情况

(1)政策背景。浙江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十届人代会都明确提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2003年4年召开了全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会议,并于同年6月正式启动了该项工程。2004年2月制定了《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并作为2004年“一号文件”。相应地,各地市、县(市)政府分别制定了本地区城乡发展规划,浙江省11个地级市都制定了“百村整治,千村示范”工程。不仅如此,浙江省政府和地市县政府都成立了城乡一体化办公室。

(2)城乡一体化实践。从区域经济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特点来看,浙江省城乡一体化实践主要有3种类型。

一是“以城带乡,城乡结合”。主要是大中城市及其周边联系紧密区域。主要特点是根据中心城市发展要求,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共同构建现代化城市框架。同时,通过城市产生的功能辐射和产业扩散,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带动郊区农村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共同发展。如杭州、宁波、温州等大中城市及其郊区就是这一类型的典型。这些地区在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基础设施网络化、生产经营市场化、文明卫生标准化、群众生活小康化、服务体系社会化、行政管理法制化、生态环境美化等方面都领先于全省其它地区,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已经属于准城市化或半城市化地区。

二是“以乡促城,城乡互动”。主要是乡镇工业(包括专业市场)发达和小城镇建设较快的地区。金华、绍兴、台州、嘉兴等地区,城乡一体化道路就是这种类型。

三是欠发达地区的“人口内聚外迁、产业内聚外引、农民出村入城、工业出村入园、小企业大集群、小县域大县城”的发展类型。“人口内聚外迁”,就是实施人口再分布工程,一方面引导农村劳动力和人口向城镇与交通沿线集聚,并按照“搬得下、稳得住、富得起”的要求,将下山脱贫点布局与小城镇发展、工业园区建设结合起来;另一方面,积极鼓励劳务输出或人口向区外迁移,实现异地开发。目前,浙江丽水市已建下山脱贫点47个,近7万人下山居住;在国内其它地区务工经商50万人,出国人员达23万人。浙江武义县近10年来已有279个自然村、3.56万人下山居住,占全县总人口的1/10。“产业内聚外引”,就是通过特色工业园区建设,加快区内工业集聚,同时充分发挥欠发达地区的“洼地”效应,扩大招商引资。“小县域大县城”,就是把城乡发展和建设的重点,放在做大做强城关镇上。浙江云和县根据当地实际, 提出了“小县大城”的发展战略和布局规划,设想到2010年,全县城市化水平和县城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比重双超半百。为此,该县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区划调整,大幅度扩大城关镇的行政区范围。浙江省绝大部分县市也采取了类似思路和做法。

2.浙江省金华市城乡一体化实证经验

金华市城乡一体化的各项工作已进入实施阶段。城乡一体化的总要求是:以规划为龙头,以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和人口聚集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做大做强浙中城市群,加快中心镇、中心村建设,全面带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努力推进“四化”(工业聚集化、农业产业化、农民市民化、农村城镇化),为建设浙江中西部中心城市和提前实现农业现代化夯实基础。金华市城乡一体化的具体做法,概括起来主要有“七个抓”。

(1)抓龙头,编制城乡一体化规划。在农村,工业布局比较分散,农村住房建设比较乱,已经成为当前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进行规划便成为城乡一体化工程中第一位的工作。金华市城乡一体化规划编制起步于2001年,目前已基本完成,重点选择了29个中心镇、100个中心村进行城乡一体化规划。同时,金华市还编制了9个城乡一体化专项规划:交通、供水、排水、供电、水利、教育、卫生、文化和广播电视。

2001年,金华义乌市高标准、高起点修编了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构建了一个中心、三个副中心、五个镇的网络化、组团式城镇发展体系,制定了义乌市城乡一体化行动纲要。以城市总体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为依据,实施了以旧村改造、村庄整理为重点的新一轮村庄规划。目前,义乌市有285个旧村改造规划已报批,占36.5%,另有150余个村的规划正在编制中。

(2)抓纽带,加强以道路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除了体制、机制的影响外,农村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因为,这些基础设施既是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的渠道,也是增强城乡联系、加强城乡融合的重要纽带。金华市正在加快中心城市到各县(市)城区及连接各县(市)城区的快速干道、各县(市、区)城区到各县(市、区)中心镇、建制镇的快速干道、中心镇到中心村和中心镇之间的快速通道等三大交通网建设,力争经过5~8年的努力,使全市等级公路密度提高到70千米/百平方千米,市区达到80千米/百平方千米,形成城乡一体化道路框架结构。

1998年以来,义乌市投入城乡建设资金150多亿元,建成了一大批交通、供水、电力、文化、旅游及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项目。1999年底,全市实现了电话市、村村通公路的目标,消灭了电视空白村;先后投资20多亿元,建成了五纵五横的城市主干道,并在城区周围相继建成城东公路、经发大道、环城南路等10多条40米~70米宽的高等级城市道路,总长达100余千米;完成中心城区至各中心镇道路建设70余千米,实现了中心城区与各中心镇24米宽快速通道的连接,全面开通城区至各集镇公交车,基本形成城乡一体化的交通网络。

(3)抓基础,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城乡一体化的基础是经济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农村建设才有资金来源,农民增收才有保障,农村劳动力转移才有空间。金华市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着重抓了工业园区建设和农业龙头企业建设。2003年,工业园区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6%,完成财政收入占41%,农业龙头企业107家,较2002年增长了98%。义乌市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途径主要有:

一是千方百计保持商贸业持续繁荣。加快福田市场园区建设,大力培育以小商品博览会为龙头的会展经济,推进了市场布局调整、档次提升和功能创新,巩固了小商品市场在全国的龙头地位,拓展了城市空间,吸纳了10多万农村剩余劳动力。

二是加快发展工业经济。培育了服装、针织、饰品、彩印、拉链等优势产业和产品;在中心城区和城镇集中开发建设了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5个现代工业园区和7个特色工业小区,规划总面积超过80平方千米,目前已经完成和正在开发的面积达35平方千米,完成总投资80多亿元,进区企业已达750多家。

三是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成了17万亩标准农田,培育了1800余家农业企业、规模家庭农场,其中经市政府认定的农业龙头企业80家,效益农业取得长足发展,粮经比例已调整为51∶49。

四是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目前,全国各地外贸公司在义乌设立办事处130多家,经批准的国外企业在义乌设立办事处89家,常驻义乌的外商达3000人。2001年,市场外贸出口额达12亿美元,全市自营出口额2.1亿美元,同比增长96.4%。

(4)抓突破,加快中心镇、中心村建设。中心镇、中心村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载体。首先,中心镇、中心村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有条件搞城乡一体化。其次,中心镇、中心村是农村产业、人口聚集地,进驻门槛比较低。第三,中心镇和中心村一方面接受城市文明的辐射,另一方面又向农村扩散,是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关节点,也是二、三产业的主要载体。第四,城乡一体化的体制和机制较容易在中心镇、中心村进行试点。金华市加快中心镇、中心村建设的主要经验有:

一是加强中心镇、中心村的城乡一体化规划,拆并一些乡镇。对一些暂时拆迁问题较大的乡村实行萎缩性管理,即对300人以下的村,不再批建房用地,这些村的村民要建房必须到规划地。对符合条件的中心镇主要领导,实行政治倾斜,这些领导进县党政班子,以保障中心镇城乡一体化工作开展。

二是明确中心镇、中心村建设目标。其中,中心镇建设目标为到2010年基本达到“十个一”:即有一个较强的经济实力基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万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5000元以上;有一条50米红线控制的主干道和一个城镇公路环线;有一个比较完善的水电供应系统,至少有一座11万伏以上的变电站(所)和一个日供水量1.2万立方米~2万立方米的自来水厂,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以上;一条1000米以上的商业街和一个规模较大的综合性集贸市场组成的商业系统;一个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和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相配套的教育体系;一个休闲锻炼的公园和一家综合性医院组成的保健系统;一个影剧院、万册图书馆组成的文化服务系统;一个包括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公共厕所在内的环境保护系统;一个功能完善、环境舒适的居民小区;一个布局合理的工业(园)小区。中心村培育目标为“五个一”:即有一个快速便捷的交通网络,至少有一条三级以上(路宽不少于12米)公路通达,一个客车站到达,村内有一条18米红线控制的主干道,村内道路全部硬化;有一套文化站、运动场、休闲娱乐场所等组成的文化体育服务设施;有一个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有一个方便农村居民生活需要的农副产品集贸市场;有一个比较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无露天粪缸。

三是经济政策向中心镇倾斜。①财政确定基数,超过部分全部或大部分留给中心镇。②城市建设维护费超过部分或大部分留给中心镇。③土地出让金净收益全部或大部分留给中心镇。④中心镇收取的用于环保的排污费,除了上交国家和省的以外,全部或大部分留给中心镇。

(5)抓保障,提高农民素质。全面提高农民的素质,既是城乡一体化的目的,也是城乡一体化的动力。当前,农民素质比较低,直接影响到农村工业化、农民市民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金华市计划5年内培训100万农民,就业转移50万人,2003年就培训农民10万人。目前,义乌市农村31.6万劳动力中,有22万人转入非农产业,从事二、三产业所得纯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5%以上。

(6)抓关键,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重要因素,就是体制、机制的城乡二元化。当前,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关键。金华市体制、机制创新方向主要有:调整包括乡、村在内的行政区划;改善中心镇、中心村的行政管理,扩大中心镇、中心村的管理权限;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对进入城镇落户的农民及其子女在就业、入学、兵役、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待遇,并继续享有村级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造后在原股份合作组织中的股权,失地农民按有关规定参加基本养老、失业、医疗等各项社会保险;加快农村信贷制度建设,解决农民小额贷款难的问题。

(7)抓管理,加强城乡一体化考核。金华市各县市区基本上都成立了城乡一体化办公室。就义乌市而言,政府从相关部门抽调63人从事城乡一体化建设和管理工作。市政府不仅组织相关行政领导开会,传达文件,而且制定了相应的考核奖励办法,县市区党政班子、乡镇领导的年终奖励直接与城乡一体化业绩挂钩。

标签:;  ;  ;  ;  ;  ;  ;  ;  ;  ;  ;  ;  ;  

新农村运动:城乡一体化_农村改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