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中心医院介入科手术室 湖南湘潭 411100)
摘要: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应用于胆管梗阻介入支架置入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2015年7月28日至2016年11月21日我院70例胆管梗阻介入支架置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遵循完全随机原则,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措施。观察两组干预前后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疾病发生发展、防治原则、防治措施评分为(87.75±2.09)分、(83.54±3.26)分、(80.69±3.90)分,与对照组相比更优,P值小于0.05;观察组总满意概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数据,P值小于0.05。结论 优质护理应用于胆管梗阻介入支架置入术中,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知识掌握情况。
关键词:胆管梗阻介入支架置入术;优质护理;效果
胆管梗阻介入支架置入术可有效治疗胆管梗阻、狭窄等,作为非手术微创治疗,此技术在恶性梗阻性黄疸中优势显著,同时,配合有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预后、控制病情[1]。优质护理可从心理、生理等多个方面进行干预,为患者提供全面服务。本文将优质护理应用于胆管梗阻介入支架置入术中,探讨其临床意义。
1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从我院2015年7月28日至2016年11月21日的胆管梗阻介入支架置入术患者中抽取70例进行此次研究,依据完全随机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35例患者男女比例为21:14,平均年龄(57.68±3.94)岁,最大76岁,最小42岁。
观察组:35例患者男女比例为19:16,平均年龄(57.80±3.79)岁,最大74岁,最小43岁。
两组胆管梗阻介入支架置入术患者各项资料相比而言,对比性不强,P值大于0.05,两者可以比对。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加强体征监测,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措施,主要涉及:①成立护理小组,由各级护理人员组成专项护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完善管理制度,加强人员管理,对患者体质、病情等情况进行评估、监测,制定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采取责任划分制度、奖惩制度,调动其工作积极性。②加强培训,以专业医学知识及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全面提升自身专业性,包括护理礼仪、基础知识宣教、饮食指导、沟通交流、心理干预等。③健康计划表制定,入院时,为患者详细介绍医院环境,消除其紧张陌生感,主动进行自我介绍,介绍主治医生,为患者及家属讲解成功案例,消除其心中误区,术前,主动告知患者手术基本流程,重点强调过敏反应等症状,促使患者提前做好心理准备,消除其应激反应,术后,加强饮食及生活指导,嘱咐患者保证清淡易消化饮食,戒除烟酒,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生冷等食物,适当进行体育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主,勿运动过度。④护理总结,各个科室成立监督小组,促使各项护理工作正确落实,以患者为中心,耐心解答其心中疑问,根据其主诉,适当调整护理方案,确保患者心理及生理舒适性。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干预前后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患者满意度。
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以我院自制问卷调查,涉及疾病发生发展、防治原则、防治措施,均为一百分,得分高为优势。
患者满意度分为十分满意、较为满意、不满意,总满意概率以十分满意、较为满意之和计算。
1.4统计学处理
将两组胆管梗阻介入支架置入术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总满意概率,使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包括健康知识掌握评分,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包括总满意概率,采用卡方检验,以P值小于0.05表示两者数据之间具有高度对比性。
2结果
2.1两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对比
研究发现,两组干预前健康知识掌握对比性不强,P值大于0.05;干预后,观察组疾病发生发展、防治原则、防治措施评分为(87.75±2.09)分、(83.54±3.26)分、(80.69±3.90)分,相比对照组更优,P值小于0.05,具体结果见表1所示:
2.2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研究发现,观察组总满意概率为94.29%,相比对照组数据更高,P值小于0.05,具体结果见表2所示:
表1 对比两组疾病发生发展、防治原则、防治措施评分(n,分)
3讨论
在胆管梗阻介入支架置入术中,优质护理的应用可为患者提供无缝隙、多方位服务,其核心为以人为本[2~3],于入院后,即开始主动实施一系列计划性、有序措施,通过预见并发症,予以针对性干预措施,将危险事件发生风险降至最低,效果较为理想。
本文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以组建护理小组、加强培训为主,完善管理制度,确保相关操作有章可依,同时对患者进行全方位评估[4~6],予以个体化护理,为患者及家属主动进行医院环境、主治医生等介绍,在消除其紧张等不良情绪的同时,适当予以现身说法,加强医-患、患-患沟通,最大限度保证其心理舒适[7],排解其心中不快。在护理方案制定方面,主要展现其系统性、个体化,主要内容应包括心理、饮食、基础工作、日常生活等多个方面,将具体措施告知患者及家属,促使及积极配合、主动参与,同时定期检验应用效果,予以针对性调整,以患者感受为准。
结果可见,观察组干预后疾病发生发展、防治原则、防治措施评分为(87.75±2.09)分、(83.54±3.26)分、(80.69±3.90)分,与对照组相比更优,P值小于0.05;观察组总满意概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数据,P值小于0.05。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应用于胆管梗阻介入支架置入术中,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知识掌握情况。
参考文献
[1]王海萍.优质护理在胆管梗阻介入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8):30-32.
[2]贺丽君,窦琳,孟祥云等.优质护理在胆管梗阻介入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6,22(22):94-95.
[3]吴伟经,郭金和.恶性胆管梗阻内照射支架植入术的护理体会[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2,21(9):787-789.
[4]杨娟.恶性胆管梗阻性黄疸PTCD术后预防并发症的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14(35):370-370.
[5]方海卿.护理干预缓解胆管梗阻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2):3516-3517.
[6]潘学勤.内镜下胆道支架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围术期护理[C].//2014南京首届胆管恶性肿瘤高峰论坛暨江苏省第一届消化内镜ERCP学组学术会议论文集.2014:249-250.
[7]秦秀珍,蒋欢欢,冷贵荣,等.优质护理在PTCD及胆道支架植入术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旬刊,2016,31(9):95-97.
论文作者:李丹,张芬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9
标签:胆管论文; 患者论文; 支架论文; 两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满意论文; 情况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