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学习的主要瓶颈及突破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瓶颈论文,策略论文,高中地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有些学生虽然付出了汗水,但收效甚微,地理成绩仍徘徊不前,学生非常苦恼。经过与一些学生的交流及本人的思考,我发现学生学习地理时,有一些瓶颈因素的制约。
瓶颈一——有“地”无“理”现象严重
简单地说,地理学是讲“地”之“理”的科学,“地是现象,是素材,理是规律,是概念。地和理有机结合才能成为地理”。地理教学就是要讲明地理事象分布的道理。遗憾的是长期以来许多学生学习地理时注重“地”,而忽视“理”,有“地”无“理”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因此学生学习的是照搬书本的固定地理知识,当然要把这些死知识灵活运用到解答地理试题中,就相当困难。如平常有些学生对教材上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几乎能倒背如流,但在考试中却分析不出影响宁夏平原的农业生产因素。这就是心中有“地”无“理”的结果。
对策 加强逻辑记忆方法
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是许多年来地理教学只注重结论,而忽视思维过程的结果。在现在的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养成仅仅在书本中圈画结论,过多地关注what(是什么,也就是“地”),很少去问why(为什么,也就是“理”)。即便教师去讲“理”,学生也不太在意它。为扭转这种有“地”无“理”的现象,教师应重点强化过程的教学,注重地理知识的生成性,通过一些案例让学生多体味其中之理,指导学生有意识地去探究理,要让学生明自然环境中地理事物形成及发展变化规律之理,明人类认识、改造世界的做事之理,明人地关系认知中的可持续发展之理。只有真正做到有“地”有“理”,学生才能习得鲜活的地理知识,才能有利于实现地理知识储存、调动、运用,最终提升学生地理问题的解决能力。比如在学习影响一地区太阳辐射量的因素时,有些学生仅仅只是机械记忆影响太阳辐射量的三个因素:纬度因素、地势高低、天气状况,而没有真正弄清楚这三因素到底是怎样影响太阳辐射总量这个“理”的,以致于一旦在新情境中考查该问题时,学生不知道调动运用该方面的相关知识去思考解决实际的地理问题。如在下题中: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相关资料表明,甲、乙两城市每年接受到的太阳辐射总量基本相同。为什么?
在解答此问题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只是对三因素进行罗列,并不能讲清原因;也有部分学生不知从何方面入手去思考、回答,尽管让其中一部分同学回答影响太阳辐射量的因素时,有些能回答出。探究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我认为,是因为学生在学习该问题的过程中仅注意影响太阳辐射量三因素的表面现象(即“地”),而忽略影响太阳辐射量三因素的本质规律(即“理”)。我觉得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应重点放在“为什么”这个“理”上,因为只有“理”清,才能在学生心中建构内化的知识系统,在解决地理问题时,才能顺理成章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使学生对该问题做到有“理”,应做到:一要让学生懂得纬度因素、地势高低、天气状况是怎样具体地影响太阳辐射量的;二要让学生明白任何一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都是由这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若从它们的相关性来说,太阳辐射量与纬度呈负相关(纬度越低,太阳辐射量越多),与地势呈正相关(地势越高,太阳辐射量越多),与晴朗天数呈正相关(晴朗天数越多,太阳辐射量越多);三要知晓在比较两地年太阳辐射量的多寡时,不能从单一因素思考,要综合考虑比较这三因素的影响程度。四要让学生在具体案例中,深化对“理”的理解程度;如针对上题,就应首先从纬度因素考虑,由图中的东南、西北两个方位可以判断,甲城市比乙城纬度高,甲城太阳辐射量较少;其次从天气阴晴来说,甲城位于半干旱地区(非季风区),晴朗天数多,且夏季日照时间较乙地长,甲城太阳辐射量多一些;最后从地势高低的角度来说,甲城地势比乙城稍高,获得的年太阳辐射总量稍微多一些。综合以上三因素影响的结果可知,甲城接受的年太阳辐射总量与纬度低的乙城市相差不大。
瓶颈二——生产、生活知识经验不足
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研究的对象含括地球上的万事万物,更离不开人类的生产与生活。近年来高考地理试题在情境的创设上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密切联系到一些常识性的生产与生活问题,如各地农事的时间安排、传统节日与各地民俗等,2007年上海高考题就考查了元宵节及民俗活动,2008年海南省高考就考查“长江流域油菜花盛开”及“美国大平原麦翻金浪”等农事现象出现的季节。二是多选取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和身边发生的事件作为试题的背景知识,如2008年宁夏高考第37道综合题就是以杭州湾跨海大桥这一社会热点作为背景的。对学生来说,这些知识是比较缺乏的或者说是空白的,因为平时绝大多数学生都没有这些方面的知识储备。
对策 扩大认知基础
造成学生生产、生活经验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学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以传承书本知识为己任,脱离了生产、生活实际;二是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的生活学习方式,让学生没有过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关注社会及身边发生的事件;三是学生的学习经历差异、城乡差异所造成的认知差异,也会导致学生欠缺某类生产与生活知识。为弥补学生以上方面的缺失,地理教师应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在地理教学中创造条件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地理知识的学习应密切联系生产、生活的实际,让学生学习生活的地理。如每到中国传统节日,以黑板报的形式向学生介绍有关该节日的风俗习惯;让乡村与城市学生向家长分别咨询农村农事安排和工厂工业生产流程等方面的相关知识,以班级报告会的形式与其他同学交流。第二,地理教学中应涉及渗透学生平常生活中能观察到的自然现象,并及时涉入周围发生的事件,让学生学习身边的地理。如为了让学生理解河流的侵蚀、堆积地貌,在强降雨过后让学生寻找一片裸地观察地表被流水侵蚀成为小沟的过程,想想不同的小沟深浅、宽窄为何不同,颗粒大小不同的淤积物分布有何规律等。第三,在地理学习中着力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诠释日常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地理问题,让学生学习有用的地理。如结合我们北方一些地区建造温室大棚,发展市场农业生产这一实际,让学生探讨它所体现的地理学原理。第四,教师应充分运用学校阅览室、报栏等一些课程资源,让学生了解关注社会生产与生活的热点、焦点问题,并留意或探究其背后所蕴涵的地理知识。如针对“5.12”四川汶川发生的特大地震,让学生解释地震的发生及其诱发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原因,堰塞湖的形成过程;了解灾害造成的损失程度;关注地震自救与互救的相关知识,了解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救灾、减灾中运用等。
瓶颈三——与其它学科之间知识联系不强
正如前文所述,地理学科具有的综合性,使高中地理这门学科与高中阶段的几乎所有学科均有联系。其实这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学生在思考、解决一些地理问题时,能迁移、调动、运用其它相关学科的知识,知识就更容易懂得,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而事实上却是许多学生看地理问题时,是很孤立的、静止的,他们并没有养成从多角度、全方位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不知借鉴运用其它学科的知识成果。如在分析近地面的风与高空中的风的风向及与等压线之间的关系时,学生不知道调动运用物理学中的相关力学知识;在判读光照图时,不知利用立体几何的相关知识。这使得高考时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相对减弱。例如2007全国高考卷Ⅱ(选择题第10、11题),若仅仅观察原图,很多同学不能读懂,但若利用立体几何的知识,对原图进行立体还原,则大大降低了其难度。现分析如下:
下图表示北半球某区域。a为纬线,b为晨昏线。b线中M点纬度值最大,N、P两点纬度值相等。回答10—11题。
10.M点的纬度最低为
A.71.5°NB.66.5°NC.61.5°ND.56.5°N
11.若Q、R两点相距60个经度,且R点为30°E,图示区域为夏半年。此时北京时间为
A.6时 B.8时 C.18时 D.20时
解析可根据题意对此图进行还原处理,如下图:
第10题,从上面的立体图上看,M点是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其取值范围应是66.5°N~90°N,故正确选项为B;第11题M点所在经线应平分纬线弧QR,据第11题题意可知M点的经度为0°,又因北半球为夏半年,M点所在经线为平分夜半球的经线,故其地方时为0时,由此可计算出此时北京时间为8时。
对策 发展知识关联能力
首先应让学生明白世界是综合的,学生所学的各科知识就不应是割裂的,只有把各学科知识融合起来,才能有效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因此高中阶段的各学科知识是相互贯通的,是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利用的,要善于综合运用其它学科去解决地理问题。其次教师应认识到“教育的最后目标却在种种境界的综合,就是说,使每个分立的课程所产生的影响纠结在一块儿,构成一个有机体的境界,让学生的身心都沉浸在其中”。为让学生“沉浸其中”,学会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教师首先进入这一“境界”,要跨越学科领域去交流、学习,熟悉领会学生所学的各科内容,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要具有综合意识、综合能力。应多为学生示范怎样“借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去帮助解决地理问题。如在学习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与线速度时,结合学生所熟悉的物理学科中内容,我设计一道习题,题目如下:甲乙两学生分别沿周长400米、600米的圆形花园绕转一圈,用时均为2分钟,请计算甲乙两同学单位时间内绕转的角度(即角速度)与单位时间内绕转的路程(即线速度)。学生解答完该题之后,很快理解了有关角速度与线速度的概念、大小及线速度的变化规律等方面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