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 广东 广州 510000
摘 要:关怀是一种美德,以关系为前提。关怀作为道德性的喻体,关怀下的学校教育注重“关系”中心、对话回应及持续能动性。教师应该学会鼓励、交流、参与及认同来加强情感联系,通过唤醒关心、认知关心及感恩与回报关心建立师生“关心性”关系,创建良好的教学氛围进行教育。只有经过关怀的教育才是真正道德的学校教育。
关键词:关怀 道德 学校教育
“关怀”一词不仅要体现品质,更应该体现“关系”。真正意义上的关怀是强调主体之间关系的关怀,只有开始关注关系并注重双方的情感联系,关怀才算开始。关怀的维持及巩固则需要关怀者与被关怀者共同努力,关怀者应当对关怀对象的需求进行了解,倾听关怀对象的真实想法,且被关怀者对关怀者的行为进行认可与回应,关怀的过程才算完成。
一、问题分析:学校教育异化
1.关系本体的遮蔽
学校的教育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主体是关系中的主体,主体必须通过学校教育过程才能够实现发展。但是,目前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中都未意识到关系的重要性和优先性,主要表现为学生在学校中以自我为中心,较少机会与他人建立联系,难以实现关系的生成。另外,教师作为教究活动中的另一主体起到主导作用,有部分教师也未充分认识到关系的重要性。教师与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紧密关系是实现学校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但是由于教师的日常工作繁忙,很多情况下无暇顾及到学生的活动诉求,二者关系未能够真正建立。
2.伦理情感的缺乏
现如今的学校教育中,学者胡金木将教育教学活动比喻成“制作”,指出教师与学生是制作的两端主体,师生处于制作的场域,教育活动也被称为对象性的实践活动。教师负责按自我要求对学生进行改造,学生也对教师的“教”进行被动的接受,二者之间的维系仅仅是分数与效率最大化的物质利益关系。这种关系体现了在学校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情感联系方面的缺乏。教师对学生不具备完全的“为他”责任也就是真心实意为了学生的发展而付出自我、全心全意为学生发展服务,学生也没有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回应。师生之间仅仅是教育中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未能通过情感上的联系与升华来进行对话,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仍处于表面亲近而实际陌生的局面。
3.课堂环境的失衡
课堂作为学校教育的载体,能较好地体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现如今的学校教育中,课堂环境已经出现了失衡的状态,分别是课堂规模以及课堂关系的失衡。著名美国学者内尔?诺丁斯曾经提到我国的课堂规模呈现出较为“庞大”的现象,使教师与学生不能进行良好有效的沟通。课堂规模问题确实是当代课堂需要考虑的问题,规模的大小不仅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效率且对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会有所阻碍。课堂环境中第二个现实存在的问题是课堂关系的失衡。课堂关系也就是课堂中的师生关系。传统的课堂关系还处于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学生被动地接受在课堂上所教学的内容且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体现还仅限于课堂,并未强调师生关系的持续能动。要将师生的课堂关系扩展到生活中,反向地增进课堂关系优化。
二、应然追求:关怀下的学校教育
关怀伦理学下的关怀是以“关系”为中心,具备关怀者与被关怀者双主体,强调关怀者理解与体验被关怀者的需求且被关怀者也需要对此进行自我回应,整个关怀过程是连续能动的过程。通过对关怀伦理学及关怀本身的理解,关怀下的学校教育应然包括以下层面:
1.关系中心——关怀者与被关怀者。
关怀的学校教育应当注重“关系”中心,关系应当大于实体,关怀者与被关怀者的关系才是应当关注的重点。关怀者及被关怀者不是简单的个体,他们应当是存在关系中的双方。个体的发展不仅仅是强调主体性,而应当注重“关系大于实体”,强调个体发展应当在关系中进行发展。学校教育不应当仅仅强调对受教育者也就是学生的一种束缚亦或者说是制作,而更应当强调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并且加强互动性,使学生的道德意识及情感在关系中生根发芽。关心者及被关心者的主导地位不一样,关怀的过程是由关心者主导的,但是真正的关注点应当落于“被关心者”上,整个过程的起点及终点都是在被关心者身上。只有当被关心者积极主动地回应了关心者并进行互动,才能使“关心性”关系建立并将“关怀”活动进行下去。
2.对话模式——倾听与回应。
对话模式的建立是关怀下的学校教育重要的一步,主要包括“倾听”与“回应”。“倾听”就是关怀者对被关怀者的需要进行了解和关注,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具体需求来进行适宜的教学,主动关心学生的需求,根据学生的差异性来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具体要求进行合理分析,采用因生而异的教学方法,完成倾听过程,实现关怀教育。真正的“回应”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味的讨好或者无尽的感激,这应当是被关怀者发自内心的对关怀者进行回应,整个回应过程应当是真实且真心的。关怀下的教育,主要体现为学生对教师进行一个积极有效的回应,而不仅仅是教师单方面的对学生进行教学活动,学生在体验到关怀后应当对教师的教学进行回应。当然,只有通过学生反应或者说回应的学校教育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关怀教育,才能算得上是道德的学校教育。
3.持续能动——目标、主体、活动连续。
关怀下的学校教育在实践过程中应当强调连续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连续性,分别是目标、主体及活动连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目标连续性主要指的是学校教育目标在时间及空间上的连续,时间上要求制定目标应当根据学校教育战略理念制定长期教学目标,空间上应当注重主要目标与其它目标相结合,主要目标是发展的重点,但是其它目标也应当共同发展,强调教育目标的多元性。活动连续性强调学生的整体活动都应当在一个稳定的空间进行,这应当是一个持续稳定的过程。所以诸如合并办学、整合年级学生等做法都是不合乎道德的,这将会打破“关怀”的进行,使关怀活动被破坏甚至终止。
三、实践展现:如何进行关怀的学校教育
1.中心:建立师生“关心性”关系。
关怀教育应注重“关心性”,建立关心性关系是关怀中的中心。在关心性关系中,关心者与被关心者是平等的,维持关系以及促进关系的发展需要两者间的持续互动。只有当双方进行互动及得到了相应的回应之后,真正的“关心性”关系才算发生。实现“关心性”关系,应当从唤醒关心、认知关心及感恩与回报关心这三个途径出发。唤醒关心指的是教师对学生体验的唤醒,使学生感受到关心的存在。体验关怀这个过程主要是自我对他人发出关怀信号的自我感受,由于个体差异性的存在,所以体验的程度有很大的不同。在教师与学生的相处中,教师唤醒学生的体验时应当尊重个体差异性的存在,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对每个同学进行差异性的唤醒。认知关心中关注的中心应当是关心者,关怀的起点是关心者,只有让关心者理解整个过程才能保证关怀的合理发生。但是认知不仅仅是关心者一方的认知理解,而应当是关心者与被关心者双方的相互理解,只有当双方主体相互理解以及双方对过程进行理解,关怀的行为才能发生,关怀的过程才能得到完成。感恩和回应应当是关怀中被关心者进行回应的两个环节,被关心者在体验了关怀这个过程后,根据自我的体验会对关怀者以及关怀过程进行回应,这个回应就是感激与回报。回报是在感激的基础上进行的,当被关心者进行感激且有一定的回报能力之后,回报关怀这个行动就会发生,所以这两者之间是环环相扣的。
2.中介:加强情感联系沟通。
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应当注重和学生的情感联系和沟通。在具体的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四“倡导”来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互动:倡导鼓励、倡导交流、倡导参与及倡导认同。倡导鼓励表现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不是以制作者的身份出现,而应当是出于关怀者的角度去关注关心学生,了解学生需求,在学校教育中起到一个榜样的作用,对学生自身的行为及思想活动产生一个良好的引导。倡导交流中,对话的重要性在学校教育中显得良重要,也是关怀教育中强调的一点。教师与学生只有处于平等的场域,这个对话才可以开始展开。一方面,教师不应当仅仅做一个说教者站于高处对学生进行批判说教,而应当做一个良好的倾听者,了解学生真正的需求。另一方面,教师也应当鼓励学生成为倾诉者,学会表达自我的需求并与教师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教师也应尝试学生可以成为关怀者,只有当学生发自内心去关怀他人达到共情,这样的对话模式才是有意义的。参与是关怀的学校教育中重要的一步,学生的参与主要包括参与活动以及参与到其他主体中,也就是协作。学生参与到活动中离不开教师与学生双方,教师要提供一定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扩大学生的参与度。倡导认同也是教师需要注意的一个地方,认同指的是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注重发觉学生的长处及闪光点,增强学生的信心。只有当教师开始站在学生角度去理解与感受,并采用正强化的方法去鼓励,学生才能对自我进行充分的肯定,对整个教育过程进行全力的配合。
3.载体:创建良好的课堂环境。
在关怀教育下,教育环境也是需要考虑的一部分,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将有利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通过打造“相遇”课堂、“微小”课堂及“对话”课堂来创建良好的课堂环境。首先,“相遇”课堂的打造应该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联系。传统的学校教育会把教师与学生置于一个制作的环境中,双方处于制作环境下使教育变得更加制度化及形式化,师生之间的关系也从双方的互动与交往变成了单向的改造与传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营造一个舒适良好的氛围,对规章制度的强调程度降低,不能仅仅靠制度及措施,而应当在平等的课堂进行教学,建立和谐的相处环境,完成关怀教育。其次,注重打造“微小”课堂,也就是按照具体的情况适宜缩减课堂规模。课堂规模的缩小能增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频率,有利于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我国现如今的课堂规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缩减,但是仍无法达到教师与每位学生进行交流。课堂规模的缩减,其根本目的不在提升学生成绩及课堂效率,而应当是如何让教师与学生更好地沟通,使学生更加快乐地学习。最后,关怀下的课堂应当是“对话”课堂。“对话”课堂是关心型的课堂,也就是教师与学生应当是平等的对话关系,教师作为“关心者”应当根据课程的主题与学生也就是“被关心者”进行合理有效的合作和对话,使学生感受到课堂的人文主义,打破传统课程的乏味被动,实现真正的有效课程。
道德的学校教育应当是关怀之下的教育,只有强调“关系”中心,用情感维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使教师作为“关怀者”能够理解与倾听学生的需求,学生也能对关怀过程进行认可与回应,关怀过程才算完成。关怀的情感是人的道德基础,发展关怀的情感与建立关怀关系是实践道德的理想,学校教育只有从“关怀”出发才是真正道德的学校教育。
参考文献
[1]郭娅玲 匡思蕾 “关心性”关系的建立——诺丁斯关怀道德教育理论的核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12,(06),68-71。
[2]胡金木 “我”与“你”相遇在学校——马丁?布伯视野中的师生关系[J].教育学术月刊,2010,(07),14-16。
[3]内尔?诺丁斯 关怀伦理与中小学教育[J].人民教育,2014,(02),19-22。
[4]石中英 余清臣 关怀教育:超越与界限——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述评[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04),30-33。
[5]檀传宝 爱的解释及其教育实现——孔子的“仁”与诺丁斯的“关怀”概念之比较[J].教育研究,2019,40,(02),149-152。
论文作者:曾姝倩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8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8
标签:学生论文; 关系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论文; 学校论文; 过程论文; 主体论文; 《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8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