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论文_石红

摘要:道路桥梁沉降路段路基路面施工部分,具有基础性、关联性、阶段性等特征。基于此,本文结合常见的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种类,着重对该技术实践要点进行探究,以达到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保障道路桥梁建设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点

引言:道路桥梁,是当代城市建设的主要方面,也是影响道路桥梁整体建设质量的主导环节。而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环节,作为工程施工的主要部分,始终都是道路桥梁建设主要设计点,为确保工程施工工作的有序实施,我们也必须准确把握工程技术施工要点。

一、常见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种类的种类

(一)台背部分沉降问题。道路桥梁中台背部分,出现路基路面沉降问题,与道路桥梁建设的地质环境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一般来说,若工程建设区域,具有土壤之间的缝隙较大,且地基强度较低,土壤中含水量较多的情况,就会在路基填充期间,出现非常严重的地基面沉降问题。同时,台背部分,作为桥梁建设的主体支撑部分,通常要比桥梁主体建设部分,要高出10cm,这一部分,也会成为台背部分的附加力,增加台背的负荷强度,导致台背沉降。

(二)路堤变形诱发沉降问题。一般而言,道路桥梁沉降段路,主要以普通黏土作为主要填充物,路基填充强度不够,路堤的稳固性,主要依靠沉降段土壤作为内部支撑,外部夯实度支撑道路桥梁建设的外部路面强度。若两者中,有一方的路堤强度不够,均会导致道路桥梁路基部分,无法承受较大的承重量。一旦路基受到较大型的冲击,路面结构,就会出现路堤变形的问题。

同时,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由于道路施工期间,应用的土体结构不同,土体在混凝土外表夯实后,强度特征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一旦道路桥梁基面部分,无法保障路堤建设的内部和外部路基部分,处于同等水平的承载能力,路堤受到外力冲击后,就会发生变形的问题,更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路堤内部与外部同时受损的情况,自然也会对路面的稳定性和平整度造成影响。

(三)搭板部分沉降。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问题的产生,也与工程施工部分的支撑结构搭建不够科学,有着一定的联系。一方面,道路桥梁初始建设部分,为避免后期挖掘对前期造成的影响,通常都会在靠近挖掘口部分,进行路基土体的铺垫,但若外部铺垫部分,未能对初始挖掘部分,进行铺垫调节,就会出现路基搭板部分坍塌、下降的情况。另一方面,搭建部分,作为后部道路施工中,材料运输的主要通道,极易发生施工区域坍塌的问题,若问题部分,未能合理进行施工支撑部分的受力点调节,也会导致施工区域,也会导致道路桥梁段路基路面沉降。

二、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

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要点把握,应科学安排工程施工环节,合理按照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标准进行施工,笔者将施工要点归纳为:

(一)科学的搭板建设。道路桥梁路基路面建设期间,采用搭板方法减少道路整体施工中,应做好施工部分路基的保护。

1.搭板方法。为充分发挥搭板建设的优势,首要条件是准确把握搭板建设的方法。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为规避搭板建设区域,对施工地基部分造成冲击,应将搭板建设的高度,与路基建顶面建设之间保持平行状态,且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高度,应尽量与搭板的整体标高相互持平,避免在两者之间预留孔隙,导致道路桥梁沉降,造成段路基路面路建设部分,出现路基局部下沉的问题产生。(2)搭板连接端连接部分,应考虑到搭板路段是否存在坡度的问题。若搭板与连接段之间有坡度,可采取适当减少逆坡高度的方法,确保搭板建设区域,能够与连接区域之间有足够的缓冲空间,避免表层搭板底部,承受上部调节的重量。

2.连接点分析。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搭板建设过程中,也需适当的把握搭板连接点,该部分的施工要点归纳为:(1)锚栓布设。一般来说,锚栓,作为桥台搭板建设的主要支撑点,通常将其设置为水平拉杆和垂直锚栓相互协调的状态,即,锚栓既要起到连接作用,又要有支撑固定的作用,而锚栓的材质,主要以选择22号钢筋作为建设材料。(2)支座建设。支座建设需在搭板近台部分,铺设2-3cm的油毡纸层,设定铺设规格为80-85cm。(3)倒角设计。施工人员在搭板牛腿上边缘部分,近台边缘位置,放置搭板运转连接面,预防搭板对路基路面边缘结构的损伤。(4)填充材料选择。当前施工中首选的填充材料,是以预防雨水渗漏的物品为主。如常见的沥青麻絮、油浸甘蔗板、玻璃纤维等,均可以作为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搭板建设的备选材料。

3.施工流程。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时,施工人员通常按照“顶部到底部”的施工顺序进行施工,且顶部施工部分,容易出现压路机碾碎的问题,所以一般采用小规模的的碾压为主。其次,搭板施工时,应保持顶面施工与底面区域之间有10-15cm的距离,并用水泥碎石进行填充,这种操作,主要是为了确保施工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整体稳固定[1]。

(二)地基部分处理要点。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时,为了减少地面沉降问题,对工程整体施工情况造成干扰。此时,需加强对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地基施工环节的技术要点管理。

1.沉降部分泥土问题探究。沉降部分泥土问题的处理,是指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局部问题,导致工程施工整体质量受影响,也可以通过调节路面路基填充物的方法,减少施工路段沉降问题的发生。如,某工程施工区,为长江三角洲地带,该区域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水分,且泥土松软度较高。若直接进行道路桥梁建设,地基部分,将无法承受较大的重量,容易出现施工地基地面沉降问题。施工人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取施工地基填充改良法,开展挖掘区域改良处理,按照1:2的标准,进行沉降区域地基夯实度优化,本次填充物以沙石混合物,作为最主要的填充资源。全面进行资源填充后,再进行地基与地面连接层设置。

以上案例中所提到的,依据道路施工地段泥土资源的具体情况,适当进行施工资源综合调节的过程,就是从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填充物的视角上,寻求施工资源科学应用的有效方法,继而实现了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工作的有序开展。

2.调节道路桥梁建设部分的夯实度。沉降建设部分,增加夯实度建设。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时,为避免地基施工后,再次出现地基二次沉降,可利用外部强度夯实法,对沉降后路基路面部分进行辅助性夯实。

如,某工程进行道路施工建设时,施工人员采用小型碾压机,对沉降部分进行外部碾压,直到碾压地基部分与工程建设的夯实度一致后,可继续进行下一步施工。案例中所描述的,建筑工程施工要点的综合把握过程,就是科学运用外部夯实材料,开展多元化夯实调节的有效措施。

(三)填筑连接层的处理要点。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部分,在道路桥梁整体施工过程中,占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为确保项目工程施工工作的有序实施,也需把握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填筑施工环节要点。

1.连接层形式的分析。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应考虑到道路施工沉降部分的连接层,是否属于同层连接,如图1[2]。若填筑部分是同层连接,可直接通过填充层补充的方式,进行沉降部分荷载强度的调节。若,填筑连基层部分,属于异层连接方法连接,则需考虑到地基与地面两部分的填筑变形情况。此时,可通过阶段性进行填筑的方法,寻求路基和路面之间的平衡点,以实现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调节的效果。

图1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整体设计图

2.填筑连接层排水要点的把握。台背部分填筑层的排水问题,也是连接层需要把握的要点之一。这种情况,一般在道路桥梁沉降段地,基层水分较大的部分施工时应用。

如,P桥梁施工过程中,为确保本次施工中沉降部分地基地面施工后,不出现施工部分塌陷的问题,施工人员,除了采用混合物质填充法进行资源填充,也在填筑环节上,进行排水环节处理。具体操作为:在本次工程填筑区域施工部分,按照每10m放置一个排水管的标准,设置排水管,填筑部分上部夯实期间,利用排水管,将地基沉降层中的水分排出。P工程施工期间,注重对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填筑部分要点的把握,也是合理进行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要点之一[3]。

结论:综上所述,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是道路桥梁施工的技术要点之一,会对施工质量产生影响。在此基础上,为确保该技术施工过程顺利开展,应把握科学的搭板建设、地基部分处理要点、填筑连接层的处理要点三大方面要点,实现当代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工作的有序实施。因此,浅析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将为现代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应用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李艳芳.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探索[J].四川水泥,2018(09):52.

[2]董值伟.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探讨[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8(09):28-30.

[3]陈兴亮.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应用解析[J].科技风,2018(28): 91.

论文作者:石红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6

标签:;  ;  ;  ;  ;  ;  ;  ;  

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论文_石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