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1
【摘 要】目的:探析在腹膜透析导管出口处感染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11月-2017年12月间收治的腹膜透析患者中选择638例作为观察组,均行腹膜透析导管针对性护理干预;另选择2006年1月-2014年10月3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均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与感染率。结果:观察组ESS评分平均为(2.1±0.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腹膜透析导管出口处感染率、住院时间、换药次数,结果显示观察组分别为2.51%、(15.4±3.1)d、换药次数为(8.6±1.4)次,所得结果更佳(P<0.05)。结论:对腹膜透析患者实施导管出口处感染的不同护理干预服务有助于降低感染率,缩短患者住院治疗时间、减少换药次数,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腹膜透析;导管出口处感染;护理干预
尿毒症在我国患病人数达200万以上,严重影响我国人民健康与经济发展。腹膜透析是尿毒症替代治疗的常用方法,也是最适应我国国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延长尿毒症患者生命的措施。近年来随着临床医疗水平以及腹膜透析相关知识普及地不断提高,由操作导致腹膜炎发生的几率有显著降低,但导管出口处感染发生几率仍然较高[1-2]。导管出口处感染也是导致腹膜透析患者的拔管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利于临床治疗的顺利进行,故积极寻找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降低腹膜透析导管出口处感染的发生率十分重要。此次研究将本院收治的腹膜透析患者938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组护理探究,探析在腹膜透析导管出口处感染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现总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4年11月-2017年12月间收治的腹膜透析患者中选择638例作为观察组,均行腹膜透析导管针对性护理干预;另选择2006年1月-2014年10月3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均行常规护理。患者均无肿瘤、肝功能异常等其他脏器严重疾病。均未使用过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未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均无精神异常或精神病史。对照组:男性193例,女性107例。患者年龄:22-71岁,平均年龄为(57.1±3.6)岁。其中47例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101例为肾小球肾炎、95例为高血压肾病、48例为间质性肾炎、9例为多囊肾。观察组:男性423例,女性215例。患者年龄:21-72岁,平均年龄为(57.2±3.7)岁。其中105例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223例为肾小球肾炎、192例为高血压肾病、106例为间质性肾炎、12例为多囊肾。组间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研究可行。
对照组为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出口冲洗使用大量络合碘清洗出口,操作时以出口部位为中心,由内向外擦洗,注意避免络合碘溶液进入到隧道口,然后使用无菌纱布覆盖。
观察组则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对策,对出口进行检查,轻轻撕开敷料,将出口暴露后使用生理盐水对出口进行清洗,每3-5天清洗1次。使用少量络合碘消毒,同时再用生理盐水对络合碘进行清洗,待干。对出口存在红肿表现的患者可适当予以百多邦涂抹消炎,但不需要长期使用。若出口处未完全愈合则需要使用湿性愈合敷料覆盖,对管路进行有效固定,使用丝绸胶带高举平台法固后将短管放置在腹带。
1.3观察指标
①ESS评分[3]:使用国际腹膜透析学会研制的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治疗指南中的出口评分系统对导管出口处感染,主要分为5个评分方面,若总得分>4分则认为存在腹膜透析导管出口感染。②腹膜透析导管出口处感染率。③住院时间。④换药次数。
1.4统计学处理
此次研究中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数据及治疗过程中统计对比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对比分析,其中计数类资料均使用χ2检验,而计量类资料额使用t检验,若资料数据的对比结果显示P<0.05,则证明差异显著,有意义。
2结果
观察组中有16例出现出口感染,感染率为2.51%。对照组21例出现出口感染,感染率为7.00%,组间对比差异显著(X2=14.167,P<0.05)。对患者ESS评分、住院时间以及换药次数等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腹膜透析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导管出口处感染的几率较高,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约有16%左右的患者也可分离出其他微生物,如革兰氏阴性大肠杆菌、真菌、假单胞菌等等。腹膜透析治疗过程中若出现导管出口处感染则需要及时对出口处的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以及药敏实验[4]。但大量临床研究发现致病菌培养阴性率在47.5%左右,可见临床对导管出口处感染细菌培养结果检验结果阳性率仍偏低[5-6]。因此做好患者出口的护理干预,降低感染率非常关键。
传统护理干预中使用络合碘清洗出口,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络合碘是碘和表面活性剂通过络合形式形成的不定型络合物。该药物具有广谱杀菌作用,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原虫和部分病毒,但络合碘清具有刺激性,因此不建议在出口处皮肤上长期使用大量的络合碘。另外,传统也就是干性愈合理论存在这诸多的弊端,如愈合环境差,创面局部脱水,行程结痂阻碍上皮细胞爬行,且生物活性物质丢失,导致愈合速度缓慢;敷料容易与伤口新生肉芽组织粘连,导致在更换敷料时造成创面损伤,引发伤口疼痛;由于更换敷料频繁,导致创面局部温度下降,从而抑制细胞分裂增殖;因创面与外界无阻隔性屏障,不能阻隔细菌入侵,导致交叉感染的几率更大[7]。
湿性愈合理论指的是伤口局部的湿润,不会形成结痂,如果护理时创造接近生理状态的湿性愈合环境,就有利于肉芽的生长,便于皮肤细胞的分裂,促进创口的愈合。
湿性愈合理论的优点在于:湿性环境有利于坏死组织的溶解;维持伤口局部微环境的低氧状态;有利于细胞的增殖分化和移行;保留渗液内的活性物质并促进活性物质的释放;降低感染率;不形成干痂,避免再次机械性损伤,并减少疼痛[8]。
综上所述,对腹膜透析患者实施导管出口处感染的不同护理干预服务有助于降低感染率,缩短患者住院治疗时间、减少换药次数,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海静,程霞,赵黎,等.腹膜透析导管出口处感染的护理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8,19(01):68-70.
[2]赵丽芳.腹膜透析导管出口处感染的护理干预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7,18(06):531-533.
[3]王芳,陈宇清,林如,等.33例次腹膜透析导管相关感染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6,14(04):518-520.
[4]邱晶,黄旋珠,徐文艺.爱康肤银敷料与传统方法处理腹膜透析患者导管出口处感染的效果研究[J].临床护理杂志,2016,15(03):78-80.
[5]杨仁梅,于红莲,施敏敏,等.1例腹膜透析病人导管出口处感染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6,14(01):104-105.
[6]黄旋珠,王向阳,王丽莹,等.爱康肤银敷料治疗腹膜透析导管出口处感染的效果观察及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2015,14(02):47-49.
[7]王晓梅,潘恬,何慧芬,等. 老年糖尿病血透长期留置导管出口延迟愈合的原因分析及有效处理[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2,13(4):347-348.
[8]何惠芬,许晓妹,毛晓红. 血透留置导管出口湿敷溶液外敷的效果观察[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0):2263.
论文作者:卢佳,张宏青,邓红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4
标签:腹膜论文; 导管论文; 患者论文; 感染率论文; 敷料论文; 络合论文; 创面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