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于鑫“仙人诗”中的藤--从葛根到紫藤_游仙诗论文

关于庾信“游仙诗”中所表现的“藤”——从葛藟到紫藤,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游仙诗论文,紫藤论文,庾信论文,葛藟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庾信生活在南北朝后期,由南入北,从诗歌艺术发展流程上看,是集六朝诗大成于一身的诗人。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编写的《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中华书局出版)说:“庾信的作品比起当时一般作家来显得较深刻,艺术造诣颇高,对后代诗歌的发展有一定进步影响。在艺术表现上,他特别讲究形象、声色,长于骈俪、用典,可以说是六朝集大成的作家,又是唐诗的先驱者。他在文学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本文则从一个侧面即他的“游仙诗”中“藤”的形象的继承与发展,来考察和进一步说明这一特征。

关于游仙诗,唐人李善说:“凡游仙之篇,皆所以滓秽尘网,锱铢缨绂,餐霞倒景,饵玉玄都。”(《文选》卷二一郭璞《游仙诗》注)正象诗的题目所显示的,游仙诗一般表现人们远离尘俗,进入天上仙界游赏的诗境;同时也把憧憬仙界,向往长生不老的愿望寄寓在里面。在游仙诗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是伴随晋以来自然风景描写的迅速发展,游仙诗中的仙境描写也就是舞台装置也在不断变化。庾信游仙诗中的“藤”的出现,就是这种表现之一。但是,它的出现也是有着历史渊源的。这个演变流程是怎样的呢?庾信又是怎样集大成的呢?这是本文要着重探讨的。同时,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很多意象是伴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其含义的。这种现象到庾信有了很大的变化,游仙诗中的“藤”是其表现之一。因此关于这一问题的探讨,对了解庾信以后特别是唐代的诗歌也是极有价值的。

1

庾信的作品里有两首以“游仙”为题的诗。《庾子山集》卷三《游山》,一作《游仙》(以下凡引自本书的,只注卷数、题目):

聊登玄圃殿,更上增城山。不知高几里,低头看世间。唱歌云欲聚,弹琴鹤欲舞。涧底百重花,山根一片雨。婉婉藤倒垂,亭亭松直竖。

又卷三《奉和赵王游仙》:

藏山还采药,有道得从师。洋兆陈安世,成都李意期。玉京传相鹤,太乙授飞龟。白石香新芋,青泥美熟芝。山精逢照镜,樵客值围棋。石纹如碎锦,藤苗似乱丝。蓬莱在何处,汉后欲遥祠。

这两首诗都写到了“藤”。如同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松、柏、竹、兰、菊花、桃花、薇等植物都有独特的个性一样,庾信诗中的“藤”也是具有传统性的、含义明确的形象。可是至少在庾信以前的作品里,“藤”差不多没有除了植物性本身以外的具有个性特征的形象内涵。那么“藤”是否伴同游仙诗发生的呢?就我所见,庾信以前以“游仙”为题的作品里,没有出现过“藤”。游仙诗源于《楚辞》的《离骚》、《远游》,到了汉代有乐府诗《步出夏门行》等。此后,据丁福保《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所载以“游仙”为题的诗作,至庾信以前,计有:魏曹植、曹丕、嵇康各一首(曹丕一首一作《折杨柳行》)、晋张华三首、成公绥、何邵、张协各一首、郭璞十四首、庾阐十首、南齐王融五首(集云“应教”)、袁彖、陆慧晓各一首、梁武帝一首、沈约《和竟陵王游仙诗》二首、江淹《杂体诗·郭弘农(璞)游仙》一首。所有这些作品,都没有“藤”字,而到庾信的游仙诗里却出现了“藤”,这在游仙诗发展的系列中,是显得很突然的。

不过,如果我们把考查的范围扩展到所谓带有仙味的作品,那么,就会知道“藤”已成为作品中比较重要的植物了。例如《艺文类聚》卷七八《灵异部·仙道》项所载梁元帝《和鲍常侍龙川馆》诗:

……桂影侵檐进,藤枝绕槛长。苔文随溜转,梅气入风香。

又所载北周王褒《过藏矜道馆》诗:

松古无年月,鹄去复来归。石壁藤为路,山窗云作扉。

王褒本为梁朝人,梁亡后,被扣留北周,与庾信一样受到优厚的待遇。庾信属于这一类的作品,则有他在梁朝时所写的《至仁山铭》(卷十二):

峰横鹤岭,水学龙津。瑞云一片,仙童两人。……

壁绕藤苗,窗衔竹影。菊落秋潭,桐疏寒井。……

这里把至仁山的自然情景比作游仙世界,而把“藤”配置在里面。其中“仙童两人”句来自魏曹丕的《游仙诗》:

西山一何高,高高殊无极。上有两仙人,不饮亦不食。……

表现了这首诗的意识内蕴。《至仁山铭》中的“壁绕藤苗,窗衔竹影”两句,由“藤”和“竹”组合而在。“藤”与“竹”的这种配搭,最初出现在南齐谢脁的《出下馆》(一作《夏日》)诗中:

红莲摇弱荇,丹藤绕新竹。

从谢朓开始,这种配搭一直延续到晚唐。我们不妨从其间举几个例子,如梁昭明太子萧统《和武帝游钟山大爱敬寺》:

……善游兹胜地,兹岳信灵奇。嘉木互纷纠,层峰郁蔽亏。丹藤绕垂干,绿竹荫清池。……

庾信之后的唐代诗人如王维《过福禅师兰若诗》(《王右丞集》卷五):

岩壑转微径,云林隐法堂。羽人飞奏乐,天女跪焚香。

竹外峰偏曙,藤阴水更凉。欲知禅坐久,行路长春芳。

又如晚唐诗人曹唐的《小游仙诗》其十五:

白石山中自有天,竹花藤叶隔溪烟。朝来洞口围棋了,赌得青龙直几钱。此外,庾信的《行雨山铭》(卷十二)中,也写到了“藤”。

山名行雨,地异阳台。佳人无数,神女羞来。……横藤碍路,弱柳低人。谁言洛浦,一个河神。

如此看来,在带有仙味的作品中,“藤”似乎成了不可缺少的必要成分(以上引用作品偏于齐梁以后的理由,见下文)。

在庾信的时代,还有一个观念,就是隐士、仙人都住在山中。这样的观念不断被固定下来,在诗文作品中,往往分不清住在名山大岳中的究竟是隐士还是仙人。例如陈朝周弘让的《留赠山中隐士》:

行行访名岳,处处必留连。遂至一岩里,灌木上参天。忽见茅茨屋,暧暧有人烟。

一士开门出,一士呼我前。相看不道姓,焉知隐与仙。

庾信的作品里也说到仙人和隐士一起住在山中。如《赠周处士》(卷四):

九丹开石室,三径没荒林。仙人翻可见,隐士更难寻。

篱下黄花菊,丘中白雪琴。方欣松叶酒,自和游仙吟。

又《和宇文内史春日游山》(卷三):

……道士封君达,仙人丁令威。煮丹于此地,居然未肯归。

又《玉帐山铭》(卷十二):

玉帐寥廓,昆山低鹊。……隐士弹琴,仙人看博。……

这种观念,在南齐诗人谢朓的《敬亭山》里表现得更为明确:

兹山互百里,合沓与云齐。隐沦既已托,灵异居然栖。

上干蔽白日,下属带回溪。交藤荒且蔓,樛枝耸复低。……

这里说,这座山中既有“隐沦”(就是隐士),又有“灵异”(就是仙人);同时也就有“藤”肆意的蔓延。

仙人住的地方有“藤”,这个想法到了梁朝的何逊《渡连圻》其一里,已有清楚的表现:

此山多灵异,峻岨实非恒。……百年积死树,千尺挂寒藤。……

诗中表现出在住有许多“灵异”的山中,挂满了长藤。

另一方面,隐士幽居的地方有“藤”,这个想法在与谢朓同时的诗人丘迟的《旦发渔浦潭》里已有鲜明的表现:

……藤垂岛易陟,崖倾屿难傍。信是永幽栖,岂徒暂清旷。……

庾信的《奉报穷秋隐士》(卷三)里也说:

王倪逢齧缺,桀溺耦长沮。……秋水牵沙落,寒藤抱树疏。……

由此可见,隐士和仙人住的山中有“藤”,在当时已被作为一种类型固定下来。

如此看来,庾信的游仙诗里配置上“藤”,虽然在以游仙为题的作品系列中,似乎显得突然;但是联系齐梁以后带有仙味的作品来看,就毫不感到唐突了。在这样的作品里,“藤”已成为比较普遍的、常见的植物了。

把“藤”配置在游仙诗里,这可以说是庾信游仙诗的特点。那么他在“藤”这个形象里寄寓了什么样的内涵呢?也就是说他在什么意义上把“藤”配置到游仙诗里的呢?下面就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2

庾信游仙诗中的“藤”具有什么样的形象内涵,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一下上面引用过的他的《游仙》诗中的对句:

婉婉藤倒垂,亭亭松直竖。

晋代何劭的《游仙》诗有句云:

青青陵上松,亭亭高山柏。光色冬夏茂,根底无凋落。……

庾信《游仙》诗对句中的“亭亭松直竖”一句,显然是由何诗的四句凝缩而成。何诗中出现的“松”、“柏”,《文选》卷二一李善注云:

《庄子》曰:受命于地,唯松柏独在,冬夏青青。

“松”“柏”被认为具有冬夏常青的特征。无论夏天还是冬天都不变化,因而象征着不易不变,也就是长生不老或者节操不改。同时,何劭的四句诗还有《楚辞·远游》篇的背景。《远游》中的一段云:

嘉南州之炎德兮,丽桂树之冬荣。山萧条而无兽兮,野寂寞其无人。载营魄而登霞兮,掩浮云而上征。

这一段描写从南国升天而游东方的情景,何劭的四句大约是来自其中“桂树之冬荣”的句子吧。严冬不凋的桂树立在通往天界的路上,象征着经由它到达的天上的世界是跟俗世不同的地方。冬夏常青的松柏也是冬荣的植物,因此何劭把它配置在自己的游仙诗里。

其他配有松树的游仙诗作,如嵇康的《游仙诗》:

遥望山上松,隆谷郁青葱。自遇一何高,独立迥无双。愿想游其下,蹊路绝不通。……

这里描写比作游仙世界的山中情景,也配置上松树,做为与俗世的区分。庾信诗中的“亭亭松直竖”句,大约就是根据这些诗创造出来的。

既然对句的一方有这么一些根据或背景,那么对句的另一方“婉婉藤倒垂”也会有不少根据或背景吧。为了考察这个问题,首先应检讨一下“藤”多出现于齐梁以后作品中的缘故。一提起齐梁以前的作品里差不多没有“藤”,就容易直感地想到“藤”没有成为诗人注目的对象。可是进一步做些调查,就会发现更重要的原因,这就是齐梁以前的诗人在表现“藤”时,不用“藤”这个汉字,因而作品中看不到“藤”。

那么齐梁以前人用什么汉字表现“藤”呢?关于这个问题,首先看看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卷一“藟”一项:

按凡“藤”者谓之“藟”,系之草则有“藟”字,系之木则有“蘽”字,其实一也。戴先生《诗补注》说:“葛藟”犹言“葛藤”,《尔雅》山櫐、虎櫐,《山海经》卑山多蘽,皆是也。

“藤”被称为“藟”“櫐”“葛藟”。又晋人郭璞所注《尔雅》卷九《释木》曰:

诸虑山藟……《疏》诸虑山藟,释曰:诸虑一名山藟。郭云:今江东呼“櫐”为“藤”,似葛而粗大。

由此可见,当时在江东,就是南朝的京都建康附近,把“櫐”称为“藤”。因此可以说,“藤”是被使用于江南地区的、带有地域性的词。关于这一点,把下面的例子比较一下就清楚了。庾信的《伤心赋》(卷一):

藤缄椟,枿掩虞棺。不封不树,惟棘惟栾。

诗中“藤缄椟”一句,是说用藤捆缚椟(小棺)。关于捆缚棺木,《汉书》卷六七《杨王孙传》中说:

窾木为匮,葛藟为缄。

意为以木成棺,用葛藟捆缚。庾信前期生活于南朝的梁朝,所以会很自然地用到“藤”字。既然“葛”就是“藤”,要知道庾信诗中“藤”的形象的内蕴,作为一种方法,考察一下有关游仙诗中“葛藟”或“藟”的使用例子及其意蕴是必要的。

在这方面,可以追溯到魏曹植的《七启》:

玄微子隐居大荒之庭,飞遁离俗,澄神定灵,……于是镜机子攀葛藟而登,距岩而立……

这里说,镜机子去访问隐居在大荒之庭的玄微子时,攀援葛藟而上。又如东晋孙绰的《游天台山赋》:

天台山者,盖山岳之神秀者也。涉海则有方丈、蓬莱,登陆则有四明、天台,皆玄圣之所游化,灵仙之所窟宅。……践莓苔之滑石,抟壁立之翠屏。揽樛木之长萝,援葛藟之飞茎。虽一冒于垂堂,乃永存乎长生。……

这里说,天台山的仙都,是玄圣游化之所和仙人居处之地,到那里去时,要攀援“葛藟之飞茎”。

由此可见,到仙人或隐士居住的山中时,离不开“葛藟”。这样的想法不断被延续下来。如刘宋时期的谢灵运,在他的《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回溪石濑修竹茂林一首》中,把孙《赋》的这个地方拐了一个弯表现出来:

跻险筑幽居,披云卧石门。苔滑谁能步,葛弱岂可扪。

这里说,因为葛太柔弱,不堪攀援,人们便很难到达那里。

总而言之,“葛藟”或“藟”都被认为是通往与俗世隔绝的世界时所使用的一个工具。“葛藟”形象所附着的这种攀援仙境工具的内蕴,在齐梁以后的作家中已成为共识。比如梁元帝的《游七山寺赋》说:

即攀藤而挽葛,亦资伴而相携。

再如与庾信同时代的北周的达奚武,在保定三年(573年,时庾信51岁),奉高祖之旨参拜华山时的记载。《周书》卷十九《达奚武传》说:

武之在同州也,时属天旱,高祖敕武祀华岳。岳庙旧在山下,常所褥祈。武谓僚属曰:……不可同于众人在常祈之所,必须登峰展诚,寻其灵奥。岳既高峻,千仞壁立,岩路险绝,人迹罕通。武年逾六十,唯将数人,攀藤援枝然后得上。于是稽首祀请,陈百姓恳诚。

这里达奚武藉以攀援而登华山的“藤”的形象,和前文所引丘迟的“旦发渔浦潭,藤垂岛易陟”、王褒的“石壁藤为路”中的“藤”的意象是完全一致的。从这里可以看出,“葛藟”所附着的攀援仙界的形象内蕴被转移到“藤”里。由于“葛藟”与“藤”乃同物异称,这种转移是很自然的。

在作品中表现从俗界登往仙界时所需要的具体方法,这也许是反映了中国诗人独有的一种合理的想法。

下面从这个观点出发,察考一下历代的游仙诗。如汉乐府《步出夏门行》一诗说:

邪径过空庐,好人常独居。卒得神仙道,上与天相扶。过谒西王母,

乃在太山隅。离天四五里,道逢赤松俱。揽辔为我御,将吾上天游。……意为好人(道士)得道成仙去往太山之麓时,遇到仙人赤松子,他为好人驾车带路一起升往天界。又魏曹植的《游仙》诗说:

蝉蜕同松乔,翻迹登鼎湖。

意为蝉蜕以后跟仙人赤松子、王子乔一起登游鼎湖(神话传说中的地名)。魏曹丕的《游仙》诗说:

服药四五日,身体生羽翼。轻举乘浮云,倏忽行万亿。……

意为服了仙药之后,生出羽翼,穿云飞去。此后的游仙诗中所描写的从俗世移动到仙界的方法,大体类似,不过具体的凭藉有所变化而已。我们来看看仙人升入仙界的方法。如嵇康的《游仙》诗说:

王乔弃我去,乘云驾六龙。

意为乘六条龙所驾的车腾云而去。何劭的《游仙诗》说:

羡昔王子乔,友道发伊洛。迢递陵峻岳,连翻御飞鹤。

乃驾鹤飞去。郭璞的《游仙诗》其三说:赤松临上游,驾鸿乘紫烟。

其四又说:虽欲腾丹溪,云螭非我驾。

庾阐的《游仙诗》其六说:赤松游霞乘云,封子炼骨凌仙。

齐王融的《游仙诗》其二说:凤旍乱烟道,龙驾溢云区。

其五又说:命驾随所即,烛龙导轻镳。

梁武帝的《游仙诗》:萧史暂徘徊,待我升龙辔。

由此可见,仙人大体是乘坐龙拉的车飞升天界。这种想法,可能来自《楚辞·远游》所描述的升入上天巡游东方的情景:

屯余车之万乘兮,纷容与而并驰。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逶迤。

总而言之,游仙题材的作品,虽然也有全篇描写神仙世界情景的,可是大部分则是描写着升天的方法。

下面根据以上的例子来考查一下庾信“婉婉藤倒垂”的句子。

首先,“藤”和“葛”同义,所以庾信的“藤”也可以说是由俗世向仙界攀援的东西。同时,形容“藤”的样态“婉婉”这个词,不仅形容“藤”的美丽、柔软,也表现着八条龙拉车的弯弯曲曲的样子。这源于《楚辞》中《远游》、《离骚》等篇里描写八龙驾车逶迤之态的形容语“婉婉”。正象南齐王俭《赠徐孝嗣》诗中的用法:

婉婉游龙,载游载东。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说,庾信“婉婉藤倒垂”这个句子是集历代游仙诗中升天方法的大成,也是象征着脱离俗世进入仙界或者说升天得道的方法吧。

另外,当时“藤”特别是“紫藤”,被认为带有降神的功能。庾信的“藤”不一定能断定是“紫藤”,但也可能包含着这样的意义。关于这个问题,可以看看《玉台新咏》卷十所载南齐虞炎的《有所思》。诗中有句云:

紫藤拂花树,黄鸟间青枝。

二句下注引晋嵇含所著《南方草木状》曰:

茎如竹根,重重有皮,经时成紫藤,可以降神。

总括以上各例所包蕴的内容,可以说,第一,历代游仙诗差不多都表现升天得道的方法;第二,“藤”带有从“葛藟”流传下来的藉以攀登仙界之物的形象内蕴;第三,“(紫)藤”被认为具有降神的功能;第四,“藤”在齐梁以后的带有仙味的作品里已成为相当普遍的植物。根据这些,可以说,庾信两首游仙诗中出现的“藤”,看似突然,实际乃是历史悠久的“游仙诗”的集大成。

还有一点应该加以考虑的,就是当时江南已成为文化中心,而“藤”又正符合六朝人的审美感,所以常被用作诗中的素材,诸如丹藤、紫藤、寒藤、枯藤、垂藤、新藤、古藤、细藤、交藤、荒藤、野藤、石藤、横藤、卧藤、春藤等美丽的语汇不断被作家开发,其审美意象显然远胜于汉魏以前人所用的“葛藟”,这大约也是庾信把“藤”配置在自己的游仙诗里的原因之一吧。

标签:;  ;  ;  ;  ;  

论于鑫“仙人诗”中的藤--从葛根到紫藤_游仙诗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