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格本位理念下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本位论文,民族精神论文,人格论文,理念论文,大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26(2007)S5—0193—03
近几年,令人关注的高校恶性事件连续发生,暴露出大学生身上存在着较严重的人格缺陷问题。中国吉利集团副总裁、实业教育家、北京吉利大学执行校长罗晓明针对“能力本位”教育提出了“人格本位”教育思想。人格本位教育以做人教育为主线,从智力领域扩展到非智力领域,关注人的精神、情感、心理变化,开发非智力因素,培养人的积极价值观,培养健全人格,是一个集思想、政治、道德、心理等素质于一体的综合观念。
高校应把塑造现代中国人格作为人才培养的主线,而民族精神是现代中国人格的根基。本文试就民族精神与大学生的现代中国人格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现代中国人格的根基——民族精神
人格(Personality)在词源上来自拉丁文“Persona”,指的是希腊罗马时代戏剧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这个词经过演变,不但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进入了科学领域,转化成了一个科学概念。分为哲学上的人格、心理学上的人格、伦理学上的人格等。[1] 人格本位是一种教育理念,实质上是一种追求健全人格的教育。它以弘扬教育的人文精神作为观察和思考教育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将提升精神境界看作引发激情,调动智能,增强生存能力的动力源泉,陶冶健全人格、滋养人性,塑造有积极向上价值观、吃苦耐劳、勤奋学习、极富社会责任感、有团队合作精神、诚信的现代中国人格的社会公民。在这个人格培养目标中,民族精神是根基,培养具有民族精神血脉的现代中国人格的大学生是高校培养人才的最终目标。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培育起来的一种独具民族特色的群体意识和品格,是民族文化、民族智慧、民族情感、民族心理、民族共同观念、共同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等民族个性的综合体现。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民族富强兴盛的精神动因。
随着生产的社会化、全球化,民族间的交往已成为必然趋势。民族精神也面对挑战和冲击,在民族交往中如何保持大学生身上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是高校教育面临的时代课题。保持民族的自主意识和自主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前提,这个民族才能不被其它民族所同化融合,才能屹立于世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主力军,应具备现代中国人格要求的民族自立自强意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这离不开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健全人格的基础,邓小平曾说:“谈到人格,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格。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没有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民族的独立,国家是立不起来的。”[2] 高校应通过民族精神的弘扬,唤醒大学生心理意识中潜在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让民族精神成为大学生担负民族发展重任的内在动力、力量之源,让民族精神的血脉主导大学生的人格品质。
二、民族精神对现代中国人格的素质要求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一个人只有具备社会责任感、诚信等优秀人格品质,才可能将其所拥有的知识、能力为社会服务,实现其价值。具有民族精神血脉的现代中国人格,作为个体来说,是一个有德性的人,有民族理想、中华传统美德、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诚信、意志力、综合能力等优秀品质的现代人。[3] 因此,社会责任感、自强不息、诚信、团队合作精神是民族精神对现代中国人格的基本素质要求。
(一)社会责任感
马克思语“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与社会密不可分。作为社会的一员,不能只要求从社会中得到什么,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能够为社会做什么。一个民族要发展,离不开其成员对本民族、国家的强烈责任意识。回顾历史,每当中华民族面临危机时,无数中华儿女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连在一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谱写下了一页页凝聚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光辉篇章。高校对人才的培养下能只是教会学生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如何做人,育出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在科技与知识成为今天人类社会发展动力的同时,我们更应关注人才的社会责任素质,使人格的现代化成为未来人类发展的基础。
(二)自强不息
中国传统道德重个人修身,重气节与道德人格。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之林的动力源泉,是华夏子孙几千年来前赴后继、英勇战斗,求生存、求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早在先秦时代,《周易·家传》就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后来,从孔子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到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从陶渊明的“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到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正是凭借这种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进取精神,中华儿女创造了引以自豪的灿烂文化。高校应注重大学生的耐挫能力和意志力的人格素质培养,把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注入大学生现代人格品质滋养之中,让他们能勇敢、自信地面对现实和未来的人生。
(三)诚信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诚信传统美德礼仪的国家,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诚信作为大学生现代人格的品质,其基本内容是诚实、诚恳、信用、信任、真实、无妄,也就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忠诚为人,诚恳待人,以信用取信于人,对他人给予信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品德既是大学生安身立命和得以成功的最基本的道德行为品质,也是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是现代人格的基本素质。丢掉了诚信,任何人都不可能获得生活与事业的成功。
(四)团队合作精神
团结友善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伦理准则,是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的精神力量,也是当代大学生在处理同学关系和各种人际关系时应当具备的人格品质。但是,在竞争社会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平时因缺少与他人合作的机会而缺乏合作意识乃至团队精神,普遍表现为协作能力低。未来的人才只有具备谦虚谨慎,懂得尊重、关心、团结他人的素质,才能有所建树并得到社会的承认。一个民族的成员团结统一,才能将单个人群、单位、部门、行业的力量汇聚成全民族、全社会的力量,推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
三、培育民族精神血脉的现代中国人格大学生的途径
罗晓明校长提出的“人格本位”教育理念体现了他对中国大学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等问题的深刻思考。高校应在人格本位教育理念指导下,积极探寻培养大学生民族精神血脉的现代中国人格的有效途径,教会大学生如何做人,陶养健全人格。
(一)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民族文化素质
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对于增强民族内聚力、振奋民族精神、整合群体价值、协调社会秩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大学似乎已完全成为现代知识、技术传播的场所,外语学习占据了大学生的主要精力,中华传统文化渐渐被遗忘。在这种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缺少民族文化精神和气息,又怎能期盼他们把其所学知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国家呢?高校应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哈里森所言:“民族主义在教育目的上,其终极愿望,即在于维护国家统一和荣誉的保存。”[4] 目前,我国教育部门已下令取消将英语等级证书与学位、毕业证挂钩,松绑英语学习的压力,许多高校增设了《中华文化》选修课,开展读历史经典名著活动,研讨儒家伦理,寻回民族智慧,重植文化之根。由于中国传统文化重视道德伦理与人文理性,其终极目的是培养民族精神,淳化代代人风,提高人的生命素质,达到一种真善美统一的心灵境界。它有助于大学生坚守自己崇高的信念与追求,维护自己的人格修养与节操尊严。
(二)加强公民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公民素质
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公民素质就是第一国力。中国现代化进程呼唤公民素质的提高。从世界各国社会发展的历史经验来说,国际竞争说到底是民族精神的竞争,是公民素质的竞争。如美国学校的德育内容整体上是围绕公民教育进行的,力图使学生成为具有爱国精神、守法精神、具有健全人格的、有用的、让人满意的社会大家庭的成员之一,成为积极进取的美国公民。[5] 可见,实现公民的政治、经济、法律和道德社会化的公民教育成为世界各国高校德育的目标内容。我国公民素质教育的着眼点是培育“四有”公民,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作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促进公民素质的全面发展,振奋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高校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公民意识、修养和素质的养成教育。一是培养大学生的国家意识,强化宪法的神圣性。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国家之母法,任何人的行为都必须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活动,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二是培养大学生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法律观念,树立民主、自由、公正的现代精神,不仅要树立大学生在国家和社会中具有不可剥夺的权利意识,而且要树立在国家和社会中具有不可推卸的、理应承担的责任意识。三是培养大学生合乎现代社会发展水平的公德意识。社会公德是做人的最基本要求,是一个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标志,自觉的公德意识有助于大学生个人素质的提升,对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社会的健康与稳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加强人生价值观教育,实现大学生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过去,集体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强调社会集体价值而忽视个体价值,已不适应时代的变化,高校价值观教育应与时俱进,大胆承认个人利益和自我价值的追求,却也不能矫枉过正,走向个人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在价值观教育中,要始终把“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作为衡量一个人价值大小的唯一标准,坚持社会价值观导向的一元化,加强集体主义基本原则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道德核心的教育。大学生的人生价值目标应是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目标,个人目标应服从于社会的主导目标。只有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起来的事业才是成功的事业。
(四)加强实践教育,加深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
民族认同是人的一种内心活动,它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基础,是增强凝聚力的重要前提。而它的表达,则充满了情感色彩,大学生现代中国人格的形成需要在有情感体验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滋养。社会实践是高校培育民族精神、营造环境教育的有效方式。一是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在实践中亲身体会,感受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如组织大学生参观邓小平故里,缅怀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到陕西旅游可增强大学生的寻根意识;到红色旅游区可感受红军长征的艰辛。二是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构建大学生实践服务体系,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并把这些情感内化为理性认识,达到塑造自强民族精神的目标。三是重视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不断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提高社会实践的质量和效果,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