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管理的问题及对策探析论文_毛舟波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管理的问题及对策探析论文_毛舟波

毛舟波

嵊泗县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舟山 202450

摘要: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是至关重要的工作环节,提升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成效方能判断建筑工程质量是否合格,验证建筑材料能否达标,并全面化每一施工环节,规范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控制施工成本与工程造价。然而,当前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中尚且存在一些问题,如建筑企业不重视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建筑材料质检不合格,合同管理不规范,检测人员综合素养偏低等。本文将在简析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管理问题,并提出了处理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

最近几年,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越来越迅速,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建筑工程的质量作为建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工程质量的检测尤为重要,是基础建设发展的有力保障。但是,我国的工程质量问题依旧存在许多不足,给社会发展带来了很多不良影响。因此,加强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是建筑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1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重要性

1.1有利于原材料的监管

建筑工程施工所用的原材料是工程质量保证的基础,检测机构应进行严格的检测,以确保原材料满足规范、设计要求,方可保障工程的顺利施工。通过检测可以有效控制原材料的质量,避免因基材的质量问题影响施工质量和进度。

1.2有利于保障工程的质量安全

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并不能时刻在施工现场进行监督,施工过程中的一些小问题或失误可能被忽视,因此需要专业的质量检测人员,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尤其是关键工序进行严格检测,确保合格后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有利于从根本上杜绝工程质量的安全隐患。

2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监理机构工作有漏洞

监理公司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监理公司的工作如果存在各种漏洞,就难以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当前部分监理公司为了经济利益,急需提高自身资质,找到很多监理方面的工程师,将其资质证明文件挂靠在本公司,而这些工程师并不参与真正的监理工作,这样导致监理公司的资质合格而实际工作达不到质量管理要求。这样的监理公司在进行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工作中,对施工材料,设备设施的投入和实用都难以做到严格审查,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留下极大隐患。

2.2管理方面的不足

有些开发商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减少对施工安全实施的投入,以便于赚钱更大的利益,在施工时对工程偷工减料来降低成本,会造成施工安全的威胁,工程完成就赚取很多的利益,我没有考虑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在施工中偷工减料并且贿赂监理人员,以便于监理人员下发合格证件,在金钱的诱惑下有很多的监理人员都抵挡不住,导致工程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2.3建筑人员质量意识较差

建筑工程的建设主要依靠开发商来进行,如果开发商质量意识薄弱,匆匆忙忙完成建设任务,就会留下许多安全隐患,导致各种安全事故,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建筑工程开始时,每一步施工过程都需要进行实时检测,并提供检测报告,如果过度依赖开发商和承包商,不再现场监测,会使工程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工程质量得不到良好的保障。需要切实加强所有参与建筑工程建设的人员的素质和质量意识,改变人的观念,才能在建筑工程建设工作中实现质量管理的高标准,严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管理的优化对策

3.1优化专检制度

“专检”是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重要环节,一般情况下,该项工作主要是由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和专业检测人员合作完成,在专检工作中,他们要持续考核与评定建筑工程施工环节的动态质量,第一环节考核达标方能进展第二环节。此外,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和专业检测人员应协助施工企业不断优化专检制度,全面检测施工材料与施工设备,记录每一项存在问题,并预定解决方案,及时处理问题,尽量降低施工误差。

3.2做好建筑工程周期性质量检测工作

建筑的开发管理是建筑工程后期管理工作的前提保障,因此,建筑项目的开发管理应从以下几点着手。首先,在建筑项目规划前期,项目管理者要对影响工程管理的各个因素例如市场环境、现代建筑质量要求进行深入的调查与研究,以此为建筑项目的目标的确定提供可靠的依据。其次,在明确建筑项目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建筑工程的政策制度制定建设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同时根据建筑工程管理评价制度对方案的可操作性进行评估,并确定最终方案。最后,要依据建筑项目的目标和要求,对各部门的职责进行明确划分,并协调好各部门的工作,做好建筑项目实施的准备工作。建筑设计管理主要是针对图纸设计、施工流程设计和施工计划的管理,工程管理人员要严格检验图纸的精确度,确保施工流程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规范,并认真查看施工计划科学与否。建筑施工管理是工程管理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着建设项目的工程管理的时效性。在施工管理环节中,施工企业以及项目管理人员需要对此环节所涵盖的施工方案、设施设备、安全管理以及涉及到的各项资源管理进行全方位的严格把控,同时结合项目实施相关规定,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监督、检测和控制建设施工质量。

3.3培养高素质检测人员

检测单位应该和施工企业、建筑企业以及监理企业联合培训高素质检测人员,并注意采取有效的培训措施提高培训效果。在信息时代背景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各行业都广泛开始采取诸如远程培训等网络培训机制进行员工培训工作,因而引进网络培训机制是大势所趋。其次,新时期可以采用的网络培训手段众多,具体来说,第一,检测单位可以结合自身行业的特性以及企业的实际情况搭建一个专属的企业网站,同时开辟出专门针对培训项目的版块,并设置专门的培训机构进行版块内培训项目的更新与维护,同时赋予培训机构对员工在培训和工作中所遇问题进行答疑解惑的职能;第二,检测单位可以采用购进网络课程的方式使检测人员接受更为系统和专业的培训学习,通过网络较为先进且灵活的培训,使检测人员收获更为实际的学习效果。在使检测人员通过远程学习的方式受训的过程中,要采取一定的手段来打破培训人员与受训人员之间的沟通壁垒,通过拓展有效的渠道来增强双方信息反馈的时效性,使受训人员能够将培训过程中的实践操作问题及时向培训人员提出,对方也能记性进行回复,进而提高培训的效率。与此同时,检测单位可以在实践工作中进一步提升培训效果,即指导受训人员在建筑质量检测活动中不断积累工作经验,提高质检技术操作能力,全面掌握专业知识。另外,检测单位应该突破自身在培训方面的瓶颈,加强综合培训的投入力度,面对全体检测人员进行全面性的多层次的培训。

结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对建筑行业中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工作应该有清醒的认识,知道自己将要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就要增强生产安全意识与质量检测意识,利用先进的工程质量检测的经验,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以确保工程检测行业顺利快速发展。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人们的利益甚至生命安全都有着关联,只有把工程质量检测工作落实到实处,把工程质量检测贯穿在施工的各个阶段,对工程施工质量事故追究其责任,才能避免工程施工质量的事故发生。

参考文献:

[1]殷文.建筑材料检测中影响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研究[J].中国市场,2015(52):189,192.

[2]郭坤坤.建筑材料检测结果影响因素分析[J].江西建材,2017(5):263,266.

[3]胡容娟.关于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分析[J].四川水泥,2017(5):282.

[4]孙爱珍.建筑材料检测中常见的问题分析[J].民营科技,2015(7):164.

论文作者:毛舟波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5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管理的问题及对策探析论文_毛舟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