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促技工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调查研究论文

课题研究促技工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调查研究

伊晓浏

(广州市技师学院 教研室,广东 广州)

摘 要: 随着教师专业的不断成熟,“教师专业发展”的不断推进,教师除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教学能力外,还必须成为反思型的实践者,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能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即教师必须成为研究者,而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是教师成为研究者的一条捷径,教师从事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关键词: 技工院校;教师专业发展;课题研究

技工院校的教学研究课题是指针对技工教育领域中具有研究价值的特定问题而确定的研究课题,具有明确而集中的研究范围、研究目的和研究任务。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培养和训练,习得专业知识,增长专业能力,提升专业修养,成为一名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教育教学工作者。

通过中国知网进行文献检索有关“课题”和“教师专业发展”两个共同关键词的论文有22篇,其中博士和硕士学位论文2篇,分别是《课题研究中新手幼儿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的个案研究》和《课题研究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兰州市K幼儿园个案研究》。通过单独检索“教师专业发展”,关于这个主题的研究较多,主要集中在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与对策,教师专业发展的激励机制及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模式等,所研究的对象主要都是关注幼儿、中小学教师和高校教师。专门针对技工院校教学研究课题与教师专业发展关系的研究至今仍是空白。

一 调研目的

课题研究促技工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调查研究一是为厘清课题研究与技工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逻辑关系;二是为摸清影响广州市属技师学院教师课题研究和专业发展的内部因素和外出因素;三是为提出促进技工院校教师课题研究和专业发展的实施策略。

二 调研对象及方法

课题研究促技工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对象主要包括广州市属技师学院校领导、中层干部、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一线教师。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星向广州市属7所技师学院进行了发放,共回收有效问卷252份。经过数据分析,问卷内部一致性良好。

三 调研数据分析与讨论

(一) 教研课题研究伴随教师职业成长

调研数据显示:本次接受调查的对象中男性教师占到57%,26-45岁区间的教师占到81%,教龄10-20年的教师达到45%,本科及研究生学历的教师达到96%,中、高级职称的教师达到60%,技师及高级技师达到67%,54%的受访者目前在学校担任校领导、中层干部、专业带头人、课程负责人和骨干教师,而这部分受访者中76%的人都参加过课题研究工作。

调研数据表明:目前市属技工院校采用的最常见并最有效的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主要是专家引领、校外培训、自我实践与反思、教育科研活动四种。而组建教师共同体,同伴互助,师徒结对等教师团队合作共同提升的途径在市属技工院校未能行之有效的开展,各校在重视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同时应更加重视教师队伍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另外,课题研究的本身就是教师的自我实践与反思,在课题立项、开题、中期检查、结项评审等过程中,各校都有针对性的聘请专家进行指导和培训,以确保课题研究的科学合理,可见,教研课题研究是最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之一。

调研数据表明:市属技工院校教师普遍认为教师专业发展非常重要,认可“教师专业发展”需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人文与技能并重,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并举”的方针和原则。教师通过从事教研课题研究有效提升了教师的综合职业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推动教师逐渐成长为一名专家教师。

本研究发现,干预1学年后,儿童体力活动水平有明显改善,儿童进行休闲性体力活动时间明显增加(469.31±345.89 min vs 563.10±345.88min,P=0.005)。体力活动水平不足(<180min/周)的比例明显下降(P=0.003)。尤其是每周体力活动时间≥300min的比例明显增加(P=0.029)。

(二) 教研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受访者认为课题研究存在的困难从难到易依次为难以选择恰当的课题、研究与教育教学工作分离、写作和总结能力不高、不知如何进行研究,而难以选择恰当的课题这一选项的勾选率达到67%,排名第一。受访者对课题管理部门的要求从主要到次要依次为加强研究过程管理与指导、提供操作模式的指导、提供资料的支持,勾选率均超过73%。受访者对学校课题研究工作的要求从主要到次要依次为创设浓厚的教科研氛围、给予经费、在政策上予以倾斜,勾选率均超过60%。受访者认为制约学校课题研究工作的主要外部原因从主要到次要依次为缺少有效的教科研环境,学校缺少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学校缺少有效的组织机制,而缺少有效的教科研环境这一选项的勾选率接近80%,排名第一。

另一方面,本研究发现,干预1学年后,儿童对健康膳食的认知和行为有了一定的改变,例如,干预前儿童在饮食结构上选择“多肉少菜”的比例较高,干预后选择均衡膳食的比例增加,可能与本研究强调蔬菜水果重要性及均衡饮食重要性有关。本研究结果提示,基于校园环境的儿童超重肥胖干预策略有助于学龄儿童体力活动水平的提高,这对于今后长期地培养儿童青少年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体质健康、预防和控制超重肥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也发现,干预前后儿童屏幕时间无明显改变,提示行为方式的改变需要有一段较为漫长的过程。

图1 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三) 教研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调研数据显示:目前学校采用的最常见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主要为自我实践与反思、校本培训、专家引领、校外培训、教育科研活动,这五种途径的勾选率均超过58%,而同伴互助、教师共同体、师徒结对、学校管理制度改革、学历进修五个途径的勾选率均低于40%。最低为师徒结对选项,勾选率不足30%,如图2所示。而受访者认为最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从主要到次要依次为专家引领、校外培训、自我实践与反思、教育科研活动,其中73%的受访者认为专家引领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最重要的方式,在各选项中排名第一,而师徒结对和自学两种方式的勾选率不足30%。

调研数据表明:年龄在26-45岁,教龄在10-20年的教师,在学历、技能等级和职称方面达到最优,目前已经成长为学校专业建设和教学管理的骨干,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都是教研课题伴随。

图2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

当前,汽车后市场的领军企业元征科技欲打造“基于区块链的汽车共享维修站”,称通过提供汽车维修场地及汽车维修设备,给专业汽修技师使用,全程无人值守、自助使用、快捷结算,实现汽修技师的自主创收,同时,也给车主带来性价比更高的汽车维修、保养服务,这难道又是一个打着“共享经济”旗号的“租赁服务”?

(四) 工作压力是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调研数据表明:工作压力大,无暇顾及已经成为制约市属技工院校教师专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学校缺乏完善的机制和有效的引导,教师无长期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目标不明确,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和合作均成为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调研数据显示:受访者认为制约技工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从主要到次要依次为工作压力大,无暇顾及、管理机制不完善、缺乏引领和指导、生源质量差、教师间缺乏合作、交流的氛围、无长期职业生涯规划。以上因素的勾选率均超过50%,而工作压力大,无暇顾及这一选项的勾选率超过80%,在各选项中排名第一。受访者认为对于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从主要到次要依次为专业发展机会、教师自主空间、教师教学素质、教师科研能力,其中专业发展机会的勾选率达到84%,排名第一,教师自主空间的勾选率达到74%,排名第二。受访者认为制约个人开展课题研究工作的原因从主要到次要依次为难以抽出时间、不知如何开展研究、研究与教学分离,其中难以抽出时间选项的勾选率达到71%,排名第一。

(五) 驱动教师开展教研课题研究的内因分析

调研数据显示:95%的受访者都曾对教育、教学或管理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分析并总结记录下来。94%的受访者认为课题研究对学校发展、教育和教学质量改进有作用。89%的受访者都有关注过学校发布的年度课题立项指南, 63%的受访者参加过课题研究,67%的受访者基本了解课题研究的流程,66%的受访者了解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受访者参加课题研究最重要动机依次是提高教学、提升自己、提升专业,其中提升教学和提升自己的勾选率均超过70%。

调研数据表明:技工院校的教师都有对日常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进行深入思考和反思的习惯,具有“反思型实践者”的特点,具备开展课题研究的基础,同时,大多数教师都有意识地在关注课题研究的相关信息,希望通过课题研究提升教学质量和自身能力,目前,市属技工院校的课题研究工作有效推动了学校发展,改进了学校教育和教学质量。

(六) 制约教师开展教研课题研究的外因分析

调研数据显示:98%的受访者都认为教师专业发展重要或很重要。受访者对“教师专业发展”一词的理解依次为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提升、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学科专业知识的增加、教育理论的丰富,其中92.06%的受访者将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提升列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位。受访者认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使学校教育质量得到提升,以上三项的勾选率均超过85%,如图1所示。受访者认为成为一个专家教师最重要的三个因素是教育观念、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受访者通过参加课题研究,主要职业能力提升依次为教育教学理念提升、专业技能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提升、课程建设能力、专业知识和专业建设能力,这些选项的勾选率均超过60%。

为了对本校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合理性进行研究,笔者采用问卷调查及访谈的方法,随机抽取了2015级、2016级和2017级研究生40名,其中32名为跨专业、无教育学学科学习背景。本次调查共发出40份问卷,回收40份,有效回收率100%。虽然本研究的样本数量较少,但是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作为中国第一所培养职教师资的高等师范院校有典型的代表性,加之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是本校的重点培育学科,在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生培养方面具有别具一格的培养方式,因此该被试研究生在这种环境下学习,对判断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具有一定的发言权。

调研数据表明:市属技工院校尚未形成浓厚的教科研氛围,市属技师学院给予课题研究工作的经费和配套制度不够,学校教科研部门对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工作的有效指导和培训不足。

四 调研的结论及建议

(一) 调研的结论

综上分析,教师专业发展内部因素与教师课题研究的内部因素的相关系数显著,说明二者呈正相关。教师在专业发展和课题研究上均受到较强的外部因素制约,根据相关分析的结果,二者相关系数显著,呈正相关。说明教研课题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有较紧密的相关性。

(二) 调研的建议

调查研究显示,技工院校教师都非常重视自身专业发展,都普遍认可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但若干内、外部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教师的研究工作和自身专业发展。为促进技工院校教师从教学新手演化为专家型教师、研究型教师,提高学校教师培养质量,培养造就高端教育人才。一是需要营造浓厚的研究氛围。树立“教”与“研”相互促进的正确理念;二是需要加强课题管理、落实研究经费。配套课题研究经费,加强研究过程管理,全程提供专家指导和培训;三是需要舒缓教师的工作压力。逐步减少技工院校教师教学和班级管理等日常业务的工作量,让教师有时间、有空间进行教学反思和教学研究;四是需要发挥教师共同体的作用。通过学校的推动下或教师自发组织,组建教师共同体,通过合作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探地雷达(简称GPR) 勘探是一种对地下结构或者不可见物体进行探测的技术, 它利用地下介质的介电差异性,通过发射高频宽带脉冲电磁波,经过介质差异转换面的吸收和反射,接受来自地下介质的实时动态响应信息。对采集图像作滤波和去噪处理,通过对波形、振幅、频率、相位、同相轴和异常信号的识别整体判读地下介质的组成分布及特征、目标深度以及位置和规模等[7-9]。利用对数据处理和数字图像的深度处理技术,对地下介质目标进行再现处理,重构地下媒介的基本特征,达到精细探测目的,为数据解译提供可靠的理论和技术基础。其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

参考文献

[1] 陈称福, 刘爱华. 浅谈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与途径[J]. 现代企业教育, 2010(24):178-179.

[2] 蒋艳.教师专业发展刍议[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01):93+97.

[3] 王鸣华,赵雪丽.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证研究——以山西省五所本科院校为例[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05):89-95.

本文引用格式: 伊晓浏.课题研究促技工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调查研究[J]. 教育现代化,2019,6(49):111-113.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49.037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7年度广州市技工教育科研立项课题(课题编号:GZHRK2017B04)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伊晓浏,女,河南商丘人,广州市技师学院教研室,主任,高级讲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职业教育。

标签:;  ;  ;  ;  

课题研究促技工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调查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