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检测常规方法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_廖雪梅

水质检测常规方法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_廖雪梅

韶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水体污染现象越来越严重,要想保护与控制水资源就需要做好水质监测工作。本文主要分析了水质检测的常规方法,并对影响水质监测的因素进行探讨,给予相关建议于日常水体检测。

关键词:水质检测,方法,影响因素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以及质量也在不断提升,这种情况下使得居民用水、工农业用水需要也在持续增多,那么水资源污染问题也日益显著,不利于人体健康的同时影响到城市的整体形象,在水质检测过程中,因水的使用方式和用途的差异导致水质污染的程度也不一样,那么就需要有关人员根据水质的分类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手段来强化水质监测工作,一般包含有水质混浊度以及色度的检查,当前我国水质判断和检测的过程太过简洁,那么怎样通过科学可行的水质检测是手段确保水质安全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水质检测

1.1概念

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资源之一,水资源质量状况与人们的生命健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人们也更加关注水质安全。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也在更大程度上要求水的质量,那么想要得到更好的饮用水就需要将水质检测工作落到实处,水质好坏可以通过水质检测直接体现出来。通常而言,水质检测对象的水体不相同,按照内容设计各种检测目标和方式。

1.2指标

水体质量参数通过检测指标来评判,要想按照水质分类,按照相关参数就能够分类水体。通常来说生物指标、物理指标及化学指标是水质检测主要指标,若详细分类还能够分为更多类别,例如饮用水质指标有106项。其指标不同那么检测形式以及标准也不一样,具体检验标准和方式需要参照我国规定的标准来执行。

1.3技术

根据上述水质检测指标来看,水质不同其检测标准与技术也不一样,通常按照各种原理来设置检测方式,化学检测及物理检测是主要的两种方式。还可划分为气相色谱法、电化学法等,通常普遍使用化学法,其利用效率非常高,能够更快地检测水质,考虑到检测人员水平可能不高,利用化学的手段便捷易操作,且可以在多种领域里良好应用,因此我国水质常规检测过程中普遍应用化学法。

2 水质检测技术

2.1散射光法

此检测方法是利用投射进需检测水质的光束投射光及散射光强弱,通过二者光线强度的对比数值判断浊度大小,区别于常规水质检测根据水的颜色及透明度判断水中溶解物的情况。

2.2仪器检测微量成分

通过仪器分析水质里微量成分和多种检测,一般来说包含有检测信号调节电路、传感器转换电路等。

2.3氧化还原

氧化还原方法是检测和判断水里离子的方法,在水中置入电极,通过水的电导率,利用电子转移氧化还原和对PH内的金属离子和离子控制等,对金属离子中镁、钙等含量检测。

2.4固体含量标准分类法

天然河流及湖泊里的水较为浑浊,是由于这类水中的固体物质较多,按照固体物质的含量,可分为三类标准:其一,悬浮固体物质,过滤水样,在蒸发皿中烘干残留在滤纸上的固体物质,悬浮固体物质的含量就是剩余的固体物质。其二,总固体物质。将水样在不进行过滤的前提下持续某种温度来蒸发到无水分的情况下,对其中全部固体量进行蒸发,就是总固体物质含量。其三,固体物质溶解。日常中自来水颜色是透明的,而当中不少溶于水的无机及有机成分被溶解,第二点中讲述的总固体物质含量是累积溶解固体物质和悬浮固体物质。温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固体,温度不一样的情况下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测定的结果。通常来说,检测结果与规定标准不符很难当作检测的标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影响水质检测的因素

3.1错误辨认水体来源

取样水体以后,将其置于各种容器内来检测,在检测以前未区分水体样本,对水体的来源辨别不清,就会造成水质问题解决方法不正确。

3.2检测方法不正确

因水质不同,那么其中微量元素及物质也不一样,有关人员需要应用各种检测水质的手段针对性地进行检测,如果检测人员没有正确判断水质差异,应用的检测方法不正确,会直接影响到水质检测的准确度,进而不利于工作地开展。

3.3取水点环境检测

选择检测取水点,需要在具有稳定流速分布均匀的河段进行,大于上游排污口一千米。

3.4取水设施

在进行取水时,设备材质如果是强酸性,和强碱性物质产生反应,不但无法取得检测的结果,甚至还会对设备造成劈坏。若取样管路有杂物,那么会造成样品变质,进而导致水质检测结果出现偏差。

4 常规水质检测技术需要注意的问题

4.1水源类型

此技术在使用时要明确被检水样的来源,根据常规水质检验标准明确采样区域,进而全方位提高水质检测水源的准确性、有效性及科学性,尽可能地使水质检测效益提高。水源不同就需要对应的不同水质检测方式,比如工业污染水源在检测时的水质样本要从工厂设备排污口选择,检测地下水源时要与工业分布情况、土地利用率及城市发展情况结合来选取水质样本,检测生活用水时要在排出口来选取水质样本。

4.2设置规范的采用

常规水质检测技术在使用时要严格规范采取的样品,根据水质检测的相关标准来采样,确保水源水质等同于采样的水质,如此才可以从本质上确保水质检测结果具有准确性。在采样工作进行的过程中有关人员需要采取适合的采样设备,根据常规水质检测规范制约采样操作,在采样时对水源的水位、水量以及附近环境分布情况进行充分考虑,采取有效手段控制可能对采用工作带来影响的因素,进而确保采样的规范以及科学性。可在水源附近设置各种采样点,持续采集水质样本,避免一些外来因素影响到水质样本,清除检测水质过程中产生的误差。

4.3抓好检测细节

常规水质检测结果准确性受到选择的检测设备以及检测方式的直接影响。应用检测技术时有关人员要按照采样的水质选择合适的检测设备,且调整好检测设备,例如检测城市污水透明度时要采用白色圆盘,对深度进行相应调整。根据水质检测要求合理选择水质检测技术,根据实验室检测规范把握常规检测时操作要求,避免产生有关水质影响因素改变情况,比如检测污水酸碱度的过程中要将温度掌握好,确保样本水源温度等同于实验室的温度。表面温度影响到中和实验的开展,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使检测有效性提高。城市污水检测其固体含量时要高于100摄氏度,在一定时间以后测量剩下的固体质量,加热温度不能过低或是过高,如此才可以尽可能减少固体化学反应和水分蒸发不完全造成的检测偏差,使检测准确性提高。

5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更多人对水质有着更高的要求,只要使水质检测的准确性提升,才能给水处理工作带来有效的数据,并确保水处理设备能够正常运作。通过固体含量标准分类法、氧化还原法等是当前水质检测中常应用的方法,对水质检测造成影响的因素将其当作检测准确性参考建议。人们日常生活中密切相关的水资源随着需求量的增大,污染情况越来越严重,那么不但需要每个人具备环保意识,同时还需要有关人员采取合理有效的手段检测水质,保障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的同时推动环境监测工作更好地发展,这就需要有关人员积极学习先进的技术以及熟练使用新设备,并将所学的知识合理地应用到实际工作当中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与时俱进,对促进城市化进程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只有将水质检测工作认真详细地落实到位,如此才能更好地开展其它相关工作。

参考文献:

[1]王丽,冯波.浅谈饮用水水质检测过程注意事项[J].给水排水,2014,S1:39-40.

[2]陈刚.某电解质分析仪检测注意事项及常见故障与处理[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02:223-225.

[3]詹秀兰.浅谈实验室水质检测几项操作的注意事项[J].科技致富向导,2014,02:128.

[4]林丽姗.浅谈如何提高水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稳定性[J].当代化工研究 ,2016(05):120-121.

论文作者:廖雪梅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30

标签:;  ;  ;  ;  ;  ;  ;  ;  

水质检测常规方法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_廖雪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